一斤等于几两,一两等于几钱(古时计量十六两为一斤,请问一两等于十六钱吗?为什么?)

网友提问:

古时计量十六两为一斤,请问一两等于十六钱吗?为什么?

优质回答:

在古代一两不是十六钱,而是根据不同时期有二十四铢和十钱两种算法。

在中国古代度量衡的计量方法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是有所区别的。根据《孙子算经》记载,古代的重量计量单位中二十四铢为一两。这一计量方式在《汉书·律历志》中也得到确认,正式规定了以铢、两、斤、钧、石这五级作为重量的计算单位,也被称为五权。在《汉书·律历志》中明确规定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当时通行的五铢钱,就是因为一枚铜钱重五铢而得名。

应该说这种重量计算单位有些坑人,在斤和铢的换算上非常麻烦。虽然铢这个单位很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用不到,但是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来说还是很有用的。像医生配药来说,往往需要比较精确的计量,极有可能会出现“两”以下的单位。还有贵金属的计量,也需要到“两”以下。

这种时候一两等于二十四铢的规定无疑极大的增加了计算难度。所以早在唐代时就出现了“钱”这个单位,像唐代医学家苏敬在《名医别录》中的注释中就提到,六铢等于二钱半,这样十钱就等于一两。

相比之下,钱这个单位极大的节省了“两”以下的计算难度,因此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到了宋代,“钱”这个单位正式被规定为“两”以下的重量计算单位,并规定十钱为一两。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两早期一两是二十四铢,后来则是十钱,从来没有十六钱的说法。

其他网友回答

不,一两等于十钱

原因国家规定。宋代政府重新对重量单位“五权”进行了定义,废弃原来的“铢”而用“钱”做单位进行代替。

并将原来24铢等于一两,变成了10钱等于一两。这个换算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其他网友回答

秦始皇平定天下后,对以前混乱的度量衡进行了统一,规定确立了铢、两、斤、钧、石的重量计算单位,名为“五权”,采用的是十六进位制,一斤等于16两,一两等于24铢,发行的货币叫半两钱,因钱币上铸有半两二字得名,重量为12铢。

汉朝武帝发行五铢钱,钱币上铸有五铢二字,一直沿用到唐朝,直到开元通宝钱问世,通行六百年。在这以前,钱都不是重量单位,而是名称。

从开元通宝钱开始,货币的名称才改称通宝,钱作为货币名称的历史才结束,逐渐成为重量单位。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铸造的开元通宝钱,上铸通宝字样,每枚铜钱重2.4铢, 十枚铜钱刚好重一两。 这样,一两就等于十钱。

到宋代,斤和两之间的换算仍然是十六进位制,而在两以下的重量换算中,正式废除了铢这一重量单位,用钱取而代之,确立了十进位制,相比之下,十进位制更加便于换算,更加简便。一两等于十钱的算法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

所以,在古代,十六进位制在斤两之间换算一直存在,即一斤等于十六两,在两以下的换算中存在于宋以前,宋以后则采用的是十进位制,即一两等于十钱。有一两等于二十四铢的算法,而二十四铢等于十钱,一两等于十六钱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其他网友回答

唐宋的一两和后代的一两是不同的,基本上我们认为《伤寒论》的一两为15.625克。而后世的一两为37.5克,一钱为3.75克,这个在我们中国国内不同。台湾现行的就是这样,一斤600克等于16两,一两37.5克等于10钱所谓半斤等于八两便是如此

不同时代的两重量是不一样的,汉代200克左右,到了明清就逐渐加到600克左右了,但是有的朝代认为医药是国家的大事,度量衡不能乱,所以粮食什么的都是400/500/600这种逐渐变化的,而医药却一直是沿袭汉代的制度,题主问的古代是哪个朝代?有几千年呢。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古时计量十六两为一斤,请问一两等于十六钱吗?为什么?.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