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们觉得梁山泊的吴用军师到底是个什么人呢?
优质回答:
梁山军师吴用,无愧《水浒传》第一谋士,无愧“智多星”绰号。但是,很多读者以“无用”谐音,认为吴学究用计漏洞百出,根本就配不上所对应的“天机星”。那么,梁山上的吴用军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吴用为何“无用”?
之所以把吴用解做“无用”,大概出自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一条,就是“智取生辰纲”漏洞百出,让一个市井赌徒何清破了案。
话说晁盖在东溪村聚集了六条江湖好汉,完成七星聚义,开始了谋划劫取生辰纲。作为本次行动的智囊谋士,吴用负责策划甚至指挥了整个行动。
早些年,对于《水浒传》这段故事赞赏有加,认为晁盖等人智勇双全,杨志等生辰纲押运队全是酒囊饭袋。这个故事展示了xx的智慧和反抗精神,云云。所以,“智取生辰纲”还登上了中学课本。
但是不久前,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被进一步解读,细读文本发现,吴用设计的“智取”完全是“愚取”,丝毫没有技术含量,并不比十字坡孙二娘高明多少。同样是用蒙汗药,孙二娘的手段却高强得多,从来就没有被发现过。倘若不是武二郎机警过人,十字坡大树酒店还不知要害死多少条好汉。
吴用使用一次蒙汗药就被一个级别低得多的赌徒给识破了,晁盖等人几乎被一网打尽。连这样一个几乎就是无赖的小人物都瞒不过,吴用岂不是“无用”吗?
第二件事,就是戴宗传假信救题写反诗的宋江。吴学究大动干戈,从济州府弄来大书法家萧让,高度仿真的制造了一封蔡京家书。这封家书实在是太逼真了,轻易的瞒过了蔡九知府和赋闲通判黄文炳。
但是,吴用自作聪明,还弄来了篆刻大师金大坚,仿刻了蔡京印章。这一招简直就是画蛇添足,黄文炳一眼就瞧科了。吴用手段拙劣,逼得晁盖不得不亲自下山闹江州,救宋江。倘若晁盖迟缓一步,宋江性命不保,还搭进去一个超级卧底神行太保戴宗。这样的吴用不是“无用”又是什么?
两番用计错漏百出,洋相百出,自然就比不过神机军师朱武了。朱武多厉害,深通谋略,深通阵法,简直秒杀吴学究,岂不是《水浒传》第一谋士吗?
有这三条原因,吴用铁定“无用”。
但是,这样读《水浒传》就没意思了,施耐庵的作文也写得太差了点,与吴用一样,《水浒传》也不配位居四大名著之首了。
吴学究用计为何错漏百出?
即便是再无情的攻击吴用,说他就是“无用”,大概也只能说出这三条理由。试问,还能找出第三个例子,说明吴用不善用计吗?绝对找不出了。而且,正是因为这两次错漏百出的用计,才真正显出吴用的高明,此人绝对无愧天机星、智多星“双星”称号,《水浒传》智谋第一人非他莫属。所谓的“神机军师”就智谋而言,给吴用提鞋都不配。
且让我们回顾一番吴用智取生辰纲和戴宗传假信这两则故事,看看吴用的心机有多深,智谋有多高。
刘唐到东溪村报信,晁盖知道了生辰纲的消息,便有意谋了这套富贵。但是,晁盖缺乏主见,准备找吴用商议计较。吴学究也不约而至,在晁盖庄上得知了生辰纲的事情。而且,也知道了晁盖做了一个七星聚义的梦。于是,吴用迅速做出反应,说这件事情需要帮手,七八个人就够了。
吴用主动请缨,当天三更时分便动身,前往大约百里之外的石碣村找阮氏兄弟撞筹,一并劫取生辰纲。
晌午时分,吴用到达石碣村。但吴用却并不急于说出生辰纲的事,而是与阮氏兄弟闲聊,请三阮喝酒。到了晚间,吴用也不提生辰纲事,而是从阮氏兄弟的生活开聊,慢慢的讲到了梁山的情况。原来,吴用早就想好了要上梁山入伙做强盗,劫取生辰纲只是上梁山计划的一部分。
有了这样的打算,吴用便在安乐村酒店故意暴露了晁盖。那么,吴用为何要暴露晁盖呢?目的很简单,如果神不知鬼不觉的劫了生辰纲,晁盖便安心自在的享受着这笔财富,吴用上梁山的计划就得告吹。
《水浒传》中交代,公孙胜应七星聚义,实际上还差了一星,晁盖庄上只有七人,地耗星白日鼠白胜根本就没来。晁盖并不是北斗七星群中的三十六天罡,或者七十二地煞。所以,当晁盖举荐安乐村的白胜时,吴用明白,北斗斗柄上化作白光飞去的小星才是晁天王。于是,表面上答应了晁盖建议:提前一天悄悄潜入白胜的家中,第二天隐蔽上黄泥冈。假若按照晁盖的计策,生辰纲案子就很难被侦破了。
吴用偏偏不按晁盖说的办,暗地里却改变了计划,让所有的人化妆成濠州枣客,大摇大摆的出现在了人多眼杂的招客之地—安乐村酒店。
这样,在江湖上颇有名望的晁盖很轻易的就暴露了。何涛的弟弟何清,就是从晁天王这条突破口入手,稍微动了点脑子,就把案子给破了。
何涛破了案,便立即着手准备抓人。此时,宋江应势出场,私自跑到东溪村报信。宋江到达东溪村时,晁盖却与吴用、公孙胜、刘唐在葡萄架下喝酒,何等的惬意,哪曾想到会有如此大难?所以,晁天王当时就没了主意。
吴用说,我们先往石碣村跑吧。晁盖十分茫然,说三阮家那么小,何以容得下这么多人。吴用此时埋怨道:
兄长,你好不精细!石碣村那里一步步近去便是梁山泊。如今山寨里好生兴旺,官军捕盗,不敢正眼儿看他。若是赶得紧,我们一发入了伙!
不是晁盖不精细,而是吴用太精细。吴学究早就预谋上梁山,事到如今,却是水到渠成,不由得晁盖不依他了。吴用早就打包好了行装,做足了上梁山的准备。所以,宋江一转身,吴用便袖了铜链,与刘唐一道“监押著五七担,一行十数人,投石碣村来。”
从吴用所达到的目的来看,“智取生辰纲”确实是太精彩了。
吴用故意造假信逼晁盖造反
晁盖上梁山并不意味着造反,而是暂时避难。还是吴用拱火林冲,帮助晁盖做了寨主。头一次抵御官府征剿,指挥官是吴用,晁盖稳坐山寨不抛头露面。战斗结束,“远远地,晁盖、公孙胜,山边骑著马,挺著刀,引五六十人,三二十匹马,齐来接应。”
晁天王在“正没金帛使用”时才出手抢劫过往客商。实施抢劫之前,还特别叮嘱不可伤人性命。抢劫完成后,晁盖得知没有伤害一个客商时,“大喜”,告诫所有的人:“我等自今以后,不可伤害于人。”晁盖所说的不可伤害于人,自然也包括官府、朝廷之人了。这算什么造反?
做了很长时间的寨主,晁盖除了救白胜上山外,竟然一个头领都没招上山来,山寨之中,还是王伦时期留下来的不到一千喽啰兵。这样,可急坏了一心要落草为寇的吴学究。如此下去,岂不是混吃等死?大队官军到来,如何迎敌,大家还要不要命了?
机会终于来了,吴用便用一封假信逼迫晁盖下山劫法场,杀死官军,公开宣布与官府作对。这才是梁山真正的造反。
却说萧让仿写了蔡京家书,让蔡九知府把宋江押到京城斩首。然后,又让金大坚刻制了一枚“翰林蔡京”的图章,盖上,交给日行八百里的戴宗带回江州。
吴用把戴宗送到金沙渡,看着戴宗乘船过渡,然后回到山寨饮酒。施耐庵写这个细节,丝丝不漏,吴用有明显迁延时辰的嫌疑。
饮酒之间,吴用忽然“叫声苦,不知高低。”
众头领问道:军师何故叫苦?吴用便道:“你众人不知,是我这封书倒送了戴宗和宋公明性命也!”众头领大惊,连忙问道:“军师书上却是怎地差错?”
此时,书中清楚的交代:吴学究叠两个指头,说出这个差错脱卯处。
奇了,吴用分明是叠出两个指头,但却只说出一个差错脱卯处。吴用所说的这处差错,便是父亲给儿子写信,不该加盖图章。
但是,吴用所说的这处差错并非致命的,蔡九知府就说:“今番一定是图书匣在手边,就便印了这个图书在封皮上。”这是一个完全可以说得过去的理由,即便黄文炳有所怀疑,但问不成铁证。这封假信的致命差错,恰恰就是吴用叠出的另外一根手指。
黄文炳说:“这个图书是令尊恩相做翰林学士时使出来,法帖文字上,多有人曾见。如今升转太师丞相,如何肯把翰林图书使出来?”
黄文炳的话通俗的讲,好比现在某个总裁使用名片,他会给别人递做小秘书时的片子吗?
吴学究博闻广识,计谋多端,难道不知这个常识?所以,叠出两个手指,说明他心中十分了然。只说一个差错,是故意瞒下这条诡计,让晁盖毫无怨言的下山救人。
江州劫法场,不仅是梁山的一大转折,更是吴用人生的一次大转机。从此之后,吴学究计无不成,但凡有吴用策划的战斗,梁山每战必胜。
朱武不配给吴用提鞋
神机军师朱武可谓胸无一智,更不通阵法。现在的通行本《水浒传》普遍采用的是《天都外臣序本》(或容与堂本),朱武出场时,有一首顺口溜赞朱武,其中两句道是“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这是无名文人写续书时加进去的,根本就不是施耐庵的原著。何以见得?
这首顺口溜稍后的故事,就戳穿了“阴谋胜范蠡”这句谎言。
陈达十分托大,不顾朱武、杨春的劝阻,去史家村挑战九纹龙。结果,被史进活捉。朱武无奈,想出了一条苦肉计,与杨春自缚去史进那儿求情。虽然史进“大虫不吃伏肉”,让朱武之计得逞,但这条计实在看不出有何“神机”。
“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这回书写到,鲁智深、武松从梁山去少华山接史进等人入伙。到了少华山,朱武带领陈达、杨春下山迎接。鲁智深没见到史进,就问史大郎何在。朱武硬着头皮不敢做声。鲁智深一再逼问,朱武才说,史进因为救王义的女儿,失陷在了华州府。而且,华州府还要扫荡山寨,“我等正在这里无计可施!”
神机军师的智谋去哪儿了?不是会阵法吗?利用少华山地理摆上一阵,虽然救不得史进,至少可保山寨无忧吧。遗憾的是,朱武一筹莫展。
鲁智深一听这情况,不顾劝阻,立刻前往华州去行刺贺太守。不料,花和尚也失手被擒,打入了华州监牢。
此时,朱武更加束手无策,坐等这两条好汉自生自灭。危急之时,吴用早有安排,戴宗及时赶到了。神行太保赶紧回梁山报信搬兵。宋江便点起七千兵马,带着吴用等人到华州府救人。
吴用一到,便给朱武出了个题目“怎地定计去救取便好?”朱武道:“华州城郭广阔,濠沟深远,急切难打;只除非得里应外合,方可取得。”此时,朱武倒是有主意了。
第二天,吴用察看了华州城防,也觉得难以攻打。虽然吴用一时也没想到好办法,但却派了十数个精细小喽啰远远的打探消息,绝不是朱武那样束手山寨,坐以待毙。
吴用的安排发挥了奇效,精细小喽啰们传来了朝廷差殿前太尉宿元景带着金铃吊挂前来西岳庙上香的消息。于是,吴用立即做出快速反应,以一场精彩的“赚金铃吊挂”好计,打开了华州府,斩杀了贺太守,救出了史进、鲁智深。
机会不是等来的,假若吴用也像朱武那样,在山寨中蒙头蒙脑,怎么会得知宿元景前来这条重要情报?
即便是这次吴用运气好,计策上秒杀朱武或不能说明问题。那么,朱武上山后何曾进过一言?何曾设过一计?
智谋被吴用秒杀,阵法却被项充、李衮轻松勘破。
芒砀山樊瑞要挑战梁山,史进主动请缨,带着朱武等少华山人马去降魔。没想到,项充、李衮以団牌阵将史进杀得大败。朱武手忙脚乱,压不住阵脚,后军竟然先逃跑了。被续书吹嘘“阵法方诸葛”的朱武,害得杨春中了一飞刀。金圣叹在此夹批道“写得好笑”。确实十分好笑,朱武的神机是来搞笑的吗?
败了一阵,朱武又是束手无策,与史进商量去梁山搬兵。不等朱武派人去梁山,宋江、吴用早就到了。于是,公孙胜观敌料阵,献出孔明“石头阵”,轻取项充、李衮,樊瑞也被说降。这才是真正的“阵法方诸葛”,朱武省得什么阵法?
施耐庵写朱武的“神机”,并非是说他智谋有过人之处,更不会写此人会阵法。所谓神机,就是以他加洪太尉,暗喻朱洪武。而以苦肉计救陈达,隐伏着施耐庵七十一回书之后,梁山副将被张叔夜擒获,宋江无奈率全体好汉投降,以搭救副将的故事。
所以,吴用并非“无用”,不要拿朱武所谓的智谋、阵法来贬低《水浒传》第一军师吴学究了。
吴学究心狠手辣
为请美髯公朱仝上山,吴用设计,让雷横吸引朱仝注意力,李逵用蒙汗药麻翻了沧州知府小衙内,从朱仝身边盗走了这个四岁的小孩。
李逵按照吴用的安排,在一个小树林里,一板斧劈开了小衙内的脑袋。如此心黑手辣,只有天杀星李逵能做得出来。但是,黑旋风却是执行吴军师的将令,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是吴用。
施耐庵深刻的谴责了狠毒的吴用,为这段故事设置了一个大背景:盂兰盆大斋之日前半个月。
所谓盂兰盆大斋之日,也就是盂兰盆大会、盂兰盆节。这个节也叫“中元节”、鬼节、施孤”、亡人节、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报答感谢父母长辈养育慈爱之恩。
在“盂兰盆法会”前半个月,也就是七月初一,地狱之鬼被打开锁链,到七月十五复被锁拿。因而,从七月初一起,家家户户祭奠先人亡魂,烧纸、送饭、放河灯。
而且,民间也有佛助目连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救母解除苦难的传说。
这是一个讲孝道的节日,而吴用在这个背景下如此残忍的杀了小衙内,真不知沧州知府夫妻如何能够接受这样残酷的事实。
原本是救苦救难的日子,吴用却给他人制造苦难,施耐庵在此隐喻,天机星吴学究的下场不会太好。
九天玄女曾经对宋江说,天书可与天机星同观。同时,又警告宋江“若是他日罪下酆都,吾也不能救汝”。既然与宋江享受同等待遇,吴学究一定是要下地狱做鬼的。盂兰盆大斋之日半个月,就是吴用结局的伏笔。
吴学究一直做军师,辅佐宋江东征西讨,但也有一次做了三军主帅,攻打大名府。
吴用单独带兵,便大开杀戒。攻克大名府,所用计策甚是恨毒,吴用选择在元宵佳节,在最热闹之处放火烧翠云楼。然后,又安排梁山好汉四处点火,制造混乱。“大名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窜狼奔,一家家神号鬼哭,四下里十数处火光亘天,四方不辨。”
这一仗,仅居民就死了五千多,伤者无算。不仅如此,吴用还派出两路人马,专门去梁中书、王太守家屠杀一门两贱。包括李成、闻达的家眷,都被梁山杀了个十之八九。
两军作战,却去屠杀无辜,《水浒传》中只有吴用、李逵干这件丧天良的坏事。
《水浒传》中的吴用,智谋超人,心机很深。同时,心狠手辣,心肠歹毒。最终“罪下酆都”,是他应得的下场。
其他网友回答
吴用是教书先生出身,可算是足智多谋。为保晃盖和宋江,不择手段,心狠毒辣,阴招损招全都用,为让晃盖坐第一把交椅,激怒林冲,杀了收留他们的寨主王伦。为让朱仝上山,让李逵连儿童都杀。为骗卢俊义上梁山让卢俊义家破人亡。我认为吴用是一个没有人性,杀人不见血的小人。
其他网友回答
吴用是梁山上的军师,确实有一定的才能。但是吴用也是一个墙头草,谁的实力大他跟谁。刚开始他跟晁盖,后来宋江上梁山,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人,吴用又跟了宋江。吴用明知道宋江招安是不对的,还是同意了宋江的招安。最后让梁山好汉送了性命。
其他网友回答
临危不乱、讲义气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智多星吴用无疑是梁山最值得研究,也是不得不研究的人物之一。而他创造的寻找大哥,转投大哥的方式,亦为《水浒传》的一大看点。
吴用潜伏在托塔天王晁盖身边十几年,始终忍而不发,直到刘唐、公孙胜等带来抢劫生辰纲路线图后,吴用认为时机成熟,终于策划了抢劫生辰纲行动,储备了最初的造反基金。
正式加入梁山后,因为择机利用了林冲,晁盖夺得了梁山领导权。不过,随着梁山规模的日益扩充,尤其是宋江加入后,晁盖已经成为梁山事业发展的短板。
于是,吴用利用各种机会,不断通过诸如杨雄、石秀、时迁加入梁山等合适时机,表明立场,向宋江示好,并最终获得宋江的认可。
作为军师,吴用制订了几乎梁山所有的作战计划;而作为智囊,他既要参与发展战略的规划,也同时参与重要人才的引进。当然,作为梁山两次转型期的内阁成员,吴用在及时雨宋江加入梁山后,面临的压力一下子大了起来。当然,压力不主要来自由过去的第二位退居至第三位,而是一山难容二虎,要在晁盖与宋江两个老大间混日子,确实并不容易。
沿着这样的观察角度,就会看到,一个没混出名堂的文人在一个强盗团伙中的挣扎与奋斗。其中,有等待的磨砺,有转型的痛苦,有长期形成的友谊在利益面前的折磨,当然还有择善而从的抉择。
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是梁山起义军中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梁山起义军的军师,基层人民智慧的化身。受招安后,因宋江被害后托梦给他,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左侧。
其他网友回答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其实梁山的组织架构就是墨家的“巨子”组织模式。
《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国家管理之道,产生了帝王这个一,帝王这个一就要选拔道家这个“二”,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是这个意思,接下来,道家这个“二”就要为帝王选拔好具体行政的儒家这个“三”。
墨家对这个模式是充分践行的,由此而形成了类似的管理体系。
墨家“行侠仗义”之道,产生了墨家巨子这个一,墨家巨子这个一就要选拔儒家“墨辩”这个“二”,接下来,儒家“墨辩”这个“二”就要为墨家巨子选拔好具体管理墨家族群的“墨侠”这个“三”。
只不过墨家选择的“二”在宋代是儒家而不是道家,因为通过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已基本上退出管理舞台,所以道家的公孙胜已只能在梁山坐第四把交椅,在上古,可能是道家担任,现在已不可考究。
梁山的管理模式,宋江的名称可以叫“大头领”、“天罡星”、“大当家”,而他的实质,就是墨家性质的“巨子”。
吴用的身份其实是儒家身份的“墨辩”(落第秀才),是梁山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卢俊义的身份则是“墨侠”,好勇斗狠的主,号召力超过宋江这个“巨子”,梁山不怕麻烦千方百计要使其上山,是变相的“三生万物”,他实际上有具体领导广大墨者(占山为王)的作用。
其实以“儒家”人物担任“军师”是墨家的基本传统,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儒家与墨家是同源的,他们本质上都是“儒”,就是“根据需要而(从奴隶身份的“民”中)选拔产生的(新国)人”,只不过儒家基本都是头脑反应快的“文士儒”,墨家则是身体素质好的“武士儒”,为了保证自己行为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墨家就将自己认为可供利用的“文士儒”吸纳为“墨辩”,且在团体内赋予其较高的地位。
宋江的核心理念是“招安”,其实就是某种意义上来说的“兼爱”,某种意义上来说的“非攻”,也与日本的没有国家正规编制的“浪人”追求成为有国家正规编制的“武士”的愿望相类似。
所以《水浒传》能够入选四大名著,不是无缘无故的,因为他比较全面的反应了社会底层人士的墨家文化生存之道,就是不以学派存在,而是潜移默化的在实际生活中贯彻自己的理念。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你们觉得梁山泊的吴用军师到底是个什么人呢?.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