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究竟什么样的教案才是优秀教案呢?
优质回答:
写教案是教师的常规工作之一,也是上好课的基础。
这是我99年至2000年下学期的教案。当时要求全部用手写,书写要工整,不能乱写乱划。
教案是全县统一印制的备课本。这是详案需要写三页,第一页需要写的内容比较少,是表格式的。第二页和第三页是教案的正文,书写的字数比较多,用的时间也很多。在学校里里完不成,需要带回家里继续写,镇里是要检查的还给积分。
当然,县里每年也要评选优秀备课,如果字迹潦草一定评不上优秀备课本。
(图片和文字皆属原创)
其他网友回答
我同事的获奖教案,发几页。
其他网友回答
作为教师,编写教案是最基本的工作。为了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提前编写、精心设计。编写之前,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吃透教科书,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背”,即背大纲、背教材、背学生。教案可以分课时或课题,一般要设计好和安排好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大致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准备、课时计划、教学过程及练习布置、板书等内容。
编写教案可繁可简。一般来说,老教师、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得简略一些,而新教师、心理素质不太好的教师,一定要写得详细些具体些。记得我刚上讲台,教案提前一个星期就写好,然后还要反复修改、不断演习,至于每个环节估计用多少时间,每个过渡语应该如何衔接,黑板上要写哪些板书,都要精心设计、反复斟酌。
教案是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构想,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是设计者的教育理念、教学动机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一个好教案,要设计合理,具有科学性;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有差异性;要扣人心弦,要有艺术性;要即用即取,具有可操作性;还要根据课堂情境,考虑变化性。课上完后,有的还在教案上写教学反思,分析得失以及今后的改进方法。
学科不同,教师不同,所以教案的编写也会不同。但是,有些原则上还是相同的:都要求切合课程宗旨,符合培养目标定位;都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讲练结合;都要求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具有可操作性;都要求与时俱进,方法有创新;都要求举一反三,反对大而全。
其他网友回答
教案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
教案包含着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与把握,包含着对学情的了解与策略,包含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教学流程的合理安排,包含着教育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网络)的使用技巧,甚至还包含着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教学机制。
应该说明的是,教案不是用来在课堂上念给学生听的,而是应该融会贯通、了然于心的课前准备,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事情。
什么的教案才算得上优秀的教案?
首先应该满足了以上的基本内容要求,具有必要的课堂知识技能储备。
其次,它应该是切合本校本班本节课教学实际的一份教案,而不能仅仅追求高大上,脱离教学的实际。
再次,在教案中,对教学的处理具有个人独到之处,随机应变,灵活多趣,深受学生欢迎。
遗憾的是,在现实的教学管理中,领导很难发现具有独到之处的真正的优秀教案,因为这样的教案往往不拘泥于死板的形式,难入领导的法眼。
相反,那些从现成的参考资料中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工工整整抄下来的教案往往被评为优秀教案,寒了那些真正优秀教案的创造者。
其他网友回答
教案是教师上课的必备之物,但由于各校的要求不一,教案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
大多数学校都要求老师手写教案,还定期进行检查,评出优秀教案与评优晋级挂钩。下面就我校的教案情况进行说明,高一、高二要求一课一备,要有整的教学环节。(见下图)
还要求35岁以下教师每节课后写出教学反思。(见下图)
一课一备对语、数、外老师来说备课量是非常大的,如:数学一周要备9节课(周内备7节,周末2节)感觉每天都在忙着备课。
为了加强集体备课,学校要求每周由资深老师写出本周或本节课的备课提纲在备课组会上讨论,然后各教师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备课(见下图)
为了教师的教案书写水平,学校还举行了三笔字大赛。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究竟什么样的教案才是优秀教案呢?.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