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意境 怎样才能把词写得意境深远?

网友提问:

怎样才能把词写得意境深远?

优质回答:

如果希望把词写得意境深远,切记:

别把意说尽

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把看不见的意形象化

多寓情入景,以景见情

避免直抒胸臆

以上几点是融合一起的。

但是,上述几点仅是技巧方面讨论,要写出深远的意境,还需要作者全面的能力,包括驾驭文字的能力、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和理解等。

何谓意境深远?

意余言外,含味不尽,引发丰富联想。不要把你要表达的意直接说出来,直说出来的话就无余味了,意就浅了。

例如,表达对生活漂泊、岁月渐老的感慨,如果说“白头愁漂泊,岁月不留人”,那就说尽了,没有余味了。如果说“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那么就给人丰富的联想空间。因为没有直接写,所以读者会从诗里描写的景物来体会当中包含的情感。

黄叶,是令人感伤的秋天,黄叶又被风吹雨打,漂泊的沧桑感就有了。孤独的夜灯下是头发苍白的人,那么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也出来了。

因为没有说破,所以引发联想。诗词能在读者阅读后产生联想,才有余味,意境才深。

纳兰性德很多词常常直抒胸臆,如“劳人只合一生休”、“古今幽恨几时平”、“人间何处问多情”、“争教两处销魂”等等,把情说破了,便少余味,所以陈廷焯批评其“意境不厚,措词亦显浅”。

再看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没有一句直写情,却蕴含着无限感伤。去年一样的天气,去年一样的亭台,夕阳西下了,几时会再回来?似是感慨岁月流逝,又似是思念故人,满怀愁绪却无实指,给读者的联想非常丰富,读完后余意不尽,所以意境很深。

作者在表意的时候,为了避免浅直,故不直说,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寄意。

象上述两首诗词,“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和“去年天气旧亭台”,都是写景,以景见情。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把看不见的情意形象化了。诗词的语言是很讲形象化的,因为虚的东西读者不好理解。你说“我很愁苦”,这样的表达很无力,读者是感受不到你愁苦的,如果你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那是真的愁苦了。因为很形象。站在窗前,看着秋天黄昏,雨点打着梧桐,一点一滴,好像诗人的愁绪也如这雨点一般无穷无尽。

这是寓情入景,以景见情。

在实际的诗词创作中,有一种很常见的技巧,可以有效地加深作品的意境。这就是以景结情。

一首诗词,前面可能抒发了一些感情,但末尾那一句,却是以写景来结束。如秦观《满庭芳》:“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前面部分一直在抒发身世的感慨,末尾却以黄昏灯火作结,把读者的思绪引入到黄昏灯火迷茫的苍茫境界中,从而令读者的思绪在这一个境界中产生许多回味。又如晏殊《踏莎行》末句:“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借酒消愁,喝醉了大睡一场,这是抒情,醒来后怎样呢?他却不继续写情,而是忽然一下子转为写景,说看见斜阳照着深深的庭院,就把词给结束了。这一结束,把读者的思绪引向了庭院和夕阳,想象着作者心里在想着什么呢?他的愁又是愁什么呢?

这就是所谓言尽而意不尽。如果意尽了,读者没有想象了,意境也就浅了。

除了景物之外,情意也可以寓于人的活动中。

如表达快乐,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是作者的活动。“小园香径独徘徊”,也是作者的活动。“最是苍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也是人的活动。无论写景物还是人的活动,目的都是一个:将看不见的情意形象化。

无论以景物寄情或以活动寄情,景物和活动都必须高度符合所要表达的意。

既然景物和活动是意的载体,那么对于景物活动的刻画,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意境深浅。选取载体必须要有高度代表性,语言要高度精炼,才能在有限的字句里将意表达出来。这里考验的是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感悟能力和文字能力。

大自然的风云雨雪、春花秋月、山河草树,一切事物,在诗人的眼里都可以成诗。要学会欣赏这些事物,带着感情去了解这些事物,诗词是感性的,诗人要有敏锐的诗心。同样写春天,同样写燕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春天的喜悦,“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思念的惆怅,“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则寄托了悲痛的亡国哀思。“境”是被作者的“意”选择出来的,如果没有对自然、人生的感悟,结果可能就是“境不达意”,例如都是燕子,为何可以表达完全不同感情?这来自作者的对于燕子这个事物的感悟和理解,而这种理解是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

另一个方面,就是文字表现的能力。

这个能力与作者的悟性有关,也依赖于长期的训练。诗词的语言,以下三方面是最重要的:精炼、典型、浑成。

精炼,方能蕴含丰富内容,令形象饱满;典型,方能准确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浑成,方能使情与境高度合一,相辅相成,加深感情的表达。诗词的语言缺乏这些特点的话,意境的表达会大打折扣。

所以说,意境的形成和深浅程度,不仅与特定的技巧有关,还与作者的自然、人生感知能力和驾驭文字的能力有关,是诗词创作综合能力的体现。

下面这张图意境不错,笔者试依此图填词,也欢迎各位试填。

《菩萨蛮》

画船听雨春衫湿,江南四月垂杨碧。归梦到横塘,杏花流水香。

凭栏思远道,柳外青山杳。旧燕又双栖,来时芳草迷。

其他网友回答

《卜算子》自怜

半碗老白干,两块咸蒸肉。

斜倚楼梯半片床,

就这相思豆,

残月枝桠勾,顾影灯前瘦。

半截卷烟和泪流,

烟火烧了手。

此为上次和作,因觉不妥,就删退了。今整理重发。

其他网友回答

《两岸相连》

春风隔断两岸花,

飞絮丝摇对面柳。

百年孤渡己无影,

如今驾桥人何愁。

其他网友回答

说实话,不只是词,就所有写作写的意境深远都是作者的至高追求。但,这是很难求的目标。按我个人的体验,其实最根本的就一点:作者格局的高低,换句话说,作者的世界观大小高低决定了你成文的意境是否深远。再换成文学理论术语说就是,作者的文学观照主体的广与狭决定了作品意境的高与低。当然,这是根本但不是全部,余下的就是你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上。总之,作品意境基本代表了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想意境深远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了的。为了简单,我粘一段我本人在论述“婉约派”和“豪放派”的著作中的一段话来说明吧:南朝梁时期的刘勰(约465-532年)早就说过“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词以举要。然后舒华布实,献替接文。”就是说,要想写好文章,先要遵循三条准则:首先,要根据所要表达的情感来确定主题,其次,选择和内容相关的素材,最后,要选用适当的语言来突出重点。然后才能去安排文辞,用上必要的省略掉不必要的。

——也许,这是对文学作品风格形成的原因较为准确的总结。我发现,用这个论述来解释所谓的“婉约”和“豪放”还是很恰当的。

刘勰还说:“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革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意思是说:水性柔和,涟漪才可能产生;树木坚实,花朵才可能开出。这是词采以附于文章的情谊;虎豹没有斑纹,它的毛皮就和犬羊的没有区别;犀牛虽然有皮毛,但做成甲胄之后还需要涂上丹漆,这是文章的情意离不了词采。

——这也许能作为对“婉约词”的较形象的描述。

刘勰还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其意是指:文章在构思时,精神活动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所以,静静地凝神思索,思绪可以上接千年;悄悄动了心脉,视线好像通到了千里以外。对此,我再加一层意思:心脉的旷远大度,可以让思维居高临下领略千山万水江河湖海。

???——这或许能作为是对“豪放词”的最形象描述。

刘勰还以“博见为馈贫之粮”来形象比喻艺术想象的基础只能是客观生活中的素材和原料的观点,符合了唯物主义的文学创作的原理。这好比是先见之明,印证了我一直坚持的:“婉约词”、“豪放词”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生活境遇的不同,所赋予作者的“主观体验”就有差别,因此所激发的“感悟”表达就不同。映照生活的文学表达就有了不同的主题。这是二者产生的基础。

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加之作者主观关照目标的不同和表述方式的不同,就是二者风格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也就是说,生活基础是决定宋词是“婉约派”或“豪放派”的基本因素;关照客体是决定宋词是“婉约派”或“豪放派”的主要因素。或者说,作者的世界观所导致的“主观关照”客体的不同所导致的“主观体验”的不同,是作品是为“婉约词”或是为“豪放词”的关键所在。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经常说唐诗宋词,其实对词这种形式影响最为深渊的是南唐的李煜。

亡国前,李煜多爱作些男欢女爱的艳词,亡国后,李煜的词突然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有了对时间的感伤,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比如: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喜欢引用“朝来寒雨晚来风”来感叹世事的无常,人生的无常。

意境是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

它并不是一种实质的可触摸的物质,而是一种虚化的、精神层面上的。

想要提升词的意境,可以上升到生命,人生的高度来表达。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怎样才能把词写得意境深远?.jpg”/>

与怎样才能把词写得意境深远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