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是个误会 苏轼真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吗,有什么典故?

网友提问:

苏轼真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吗,有什么典故?

优质回答: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惠州一绝 / 食荔枝作者:苏轼 (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就是题主所问的“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出处,是苏轼在被贬岭南时所作的诗句。

据说苏轼到了岭南,品尝了荔枝后,对荔枝的美味赞不绝口,于是在诗句中也将荔枝大大的赞美了一番。

那么苏轼真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了吗?答案当然是没有了。

可是苏轼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请听我慢慢说给大家听。

古代的时候,不像今天,大家都讲统一的普通话,虽然仍然有各地方言,但基本上都能用普通话说清楚。那时候各个地方的人们,说着五花八门的语言,常常因为语言不通闹出一些笑话来。

而我们的大文豪苏轼,也不可避免的掉进了方言的大坑里。

苏轼被贬去的岭南惠州,位于现在的广东省,那里盛产稻谷、甘蔗、花生、荔枝、柑橙等农作物。更关键的是,那里的人说的可是粤语,粤语可是全中国最难懂的语言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荔枝性热,吃多了之后人容易上火,因此,当地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啖荔枝三把火。

什么意思呢,就是吃一口荔枝就像有三把火围绕着你,意思是吃荔枝容易上火。

可是苏轼初来乍到,不清楚荔枝的这些特性。他只是觉着荔枝很好吃,又因语言不畅,把当地人的“一啖荔枝三把火”听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颗”,觉得甚是有趣,于是把这句话用进了自己的诗句中。

也有朋友解释说,“三百”是表示多数的意思,表示苏轼很喜欢吃荔枝。这个解释仔细推敲后,就会觉得比较不妥了。一般古人会用“三”来代指多数,但很少用“三百”。而且古人用一个数来代指多数的时候,所用的数要少于实际所指数字,如果“三百”代指多数,那真实数字得是多少呢?四五百颗吗?还是上千颗呢?那就太夸张啦。照这样吃,苏轼还不把自己吃死啦。

苏轼自然可以夸大“日啖荔枝”的数量,来表达荔枝的美味,但不可能用三百这个数来表达这个效果的,因为不合理。

其实同样的坑,苏大文豪掉进去还不止一次。

大家还记得苏轼的《赤壁赋》吗?

那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做的,但其实,苏轼并没有到过赤壁古战场,赤壁位于现今湖北赤壁市,不在当时苏轼所处的黄州。

那么苏轼所到的“赤壁”又是哪里呢?乃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

赤鼻矶因为长江边上的一块突出的红色石头,形状像鼻子而由此得名。

可是苏轼听当地人说赤鼻,以为是赤壁,便兴致勃勃前往,并一抒壮志难酬之情绪,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

以上便是“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典故了。

原创作品,请勿抄袭,喜欢的朋友请关注無月,谢谢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其他网友回答

日啖

小可认为,典故源于西晋学者束广微所著的《发蒙记》,里面有一句“廉颇毕老,日啖肉百斤。”

这个“啖”字,就是吃的意思,但是与“吃”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啖”比“吃”相比,数量上更多,速度上更快,也就是说,这个“啖”比较豪迈,比较洒脱,比如樊哙在鸿门宴上“拔剑切而啖之”,甚至有些“痛苦”之意。

《世说新语》里也有记载说阮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因此,这个“啖”侧重于气势,气度,李白《侠客行》不也有“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么?

荔枝

荔枝在这首诗里的典故出处不是杜枚的诗,因为那首诗是喻讽诗,所以荔枝在这首诗里没有用典,如果有,也是源于《本草纲目》,或者是《水经注》,或者干脆取其荔枝的本来记载“朵如蒲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 如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三百

三百为虚指,只是形容其多。典故源于《诗经》,就是形容数量之多。战国及秦朝时期就已经普通应用了,比如秦民谣“武功太白,去天三百。”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里不也有“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么?白居易说自己“吏禄三百石”根本没有三百,只有六十四石。现代的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亦然,都是形容数量。

三百,这两个字由于平仄相反,所以正好可以纳入到绝句或律诗之中。比如白居易“残春三百里”平平平仄仄,比如杜牧“夹岸垂杨三百里”仄仄平平平仄仄,比如辛弃疾“君王三百州”平平仄仄平都是如此。

量词,比如这个就真不用说典故了。

至于苏东坡是不是真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当然不是,我记得古书上说过(实在找不到哪本书了),以六颗为宜,通常是一盘的数量。古人的盘子未必比如今的盘子大多少,所以苏东坡吃荔枝无非是十多而已。因为吃多了会发热,东坡可是一个胖大叔!

之所以这么写,无非是把痛苦藏在洒脱里,人间名士,莫不如此。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苏轼真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吗,有什么典故?.jpg”/>

与苏轼真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吗有什么典故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