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的爱国故事 抗日战争有哪些感人的爱国故事?

网友提问:

抗日战争有哪些感人的爱国故事?

优质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抗战的衡阳保卫战。

衡阳第一大战斗五马归槽:贺光耀团长捧着肠子指挥战斗

五马归槽是衡阳保卫战的序幕,属于外围据点。

这里没有坚固工事,只有一些土木工事。

然而,日军没想到的是,这里仍然发生了激战。

第190师机枪3连中尉排长姜启家幸存下来,战后这么回忆:天一亮,我们就同敌人遭遇了。日军距离我们阵地大概有1500米,还在不断集结,正在准备战斗。

我奉命连长命令对敌人开火,先发制人,将日军行军队列打散。

日军并不蠢,是在我们火力范围以外集结。于是,我带着1个班的士兵和1挺重机枪,偷偷赶到日军侧翼一个小山包。当时正面日军源源不断杀来,我们迅速部署好几枪,立即开始射击。日军没想到这么远还有我军火力,一时被打乱。

在我们的重机枪扫射下,日军进不能进,退不能退,非常狼狈。随后的战斗很惨烈,我前面一座小山阵地被日军连续猛攻而失守。

营长命令第7连,立即反攻夺回阵地。我们的重机枪则负责进行火力掩护。

于是,我目睹了第7年官兵向上猛冲、英勇拼杀的场面。

看到战友们如此勇敢,我当时浑身热血沸腾,钦佩之情油然而起。我指挥重机枪猛烈射击,全力掩护战友冲锋。

可惜,第7连攻击到山腰,日军大部队赶来增援。很快,日军飞机也赶来狂轰滥炸。我军攻击受阻,伤亡不小,连营长也负伤了。

即便如此,国军在五马归槽也坚守了2天之久,大大超乎日军的预料。

恼怒之下,日军调动主力部队猛烈攻击,炮兵拼命炮击,试图尽快摧毁这些外围阵地。

战况紧急,第570团团长贺光耀亲自赶赴一线阵地,组织官兵坚决防御作战。

然而,这种战斗非常残酷。我军由于火力占劣势,一般等到日寇靠近阵地50米内,才全面射击投弹。如果我军过早开枪,很容易暴露目标,被日军重机枪、步兵炮的火力压制。

大部分交火是,敌我相聚只有二三十米。

这种距离属于地地道道的近战,极其危险,任何人随时可能战死。

而贺光耀团长却坚持挥在一线指挥,并不躲在后方。

突然一发机枪子弹射来,当场将贺光耀团长的腹部击穿,这是重伤。

而贺光耀不亏是黄埔三期生,也是一个铁血军人。

他怕自己受伤会动摇军心,用手将流出来的肠子塞回肚子,装作没事一样。

贺光耀是衡阳保卫战中,第一个负伤的国军高级军官。

而五马归槽的防御,直到阵地基本被炸毁,才向后撤退,进入二线阵地,继续防御。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我写的原文

https://www.toutiao.com/item/6536882825566618125/

其他网友回答

抗日战争有哪些感人的爱国故事?

我战友的爷爷老张在抗日战争时期可谓是战功赫赫,他的英雄事迹远近闻名。全国解放后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56年担任某地区军分区司令员。

老张出生在贫穷落后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就爱舞枪弄棒,抗日战争爆发后,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烧杀掠抢的三光政策,他心想我们泱泱大国决不能让小鬼子横行霸道。因此激发了他的抗日热情,动员了本村十五名民兵自发组成了抗日小分队……。

但是眼下光有热情还不够,有人没枪怎么办?他们合计着趁日伪军征粮,决定夜里以送军粮为名,拿下敌人的炮楼,这样他们就有枪支弹药了。想好后,把随身带的杀猪刀藏在马车的箱板底下,又动员本村一名在炮楼当伪军的带路,很顺利进入了日伪军的炮楼。他们进去后迅速拿起杀猪刀,把十几名正在梦香里的日本鬼子统统割喉,然后把枪支弹药一扫而光,从此他们就武装起来了。

就这样他们的抗日小分队整天活跃在太行山上,极大的打击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

时间到了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年月,他领导的抗日小分队先后拨掉日寇20多座炮楼,战绩非常辉煌。因此他被任命为区武工队长,那年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了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武装。一九四四年由于他带领着区武工队消灭了日寇两个中队的兵力,受到了刘邓首长的通令嘉奖,并且把他破格提拔为县抗日大队长,全国解放后他担任某地区军分区司令员。

其他网友回答

抗日战争有哪些感人的爱国故事?

这是一个八路军士兵的故事,而记录这个故事的人,以下引文中的“我”指的就是桑岛节郎,原侵华日军士官,回国后,成为日本知名学者,作家,根据战地日记整理的《华北战纪》,以一个普通日军士兵的眼光,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最真实、最基础的抗战。

……在到达山东和八路军发生战斗之前,很多日本兵把中国人当作低劣人,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可任意欺凌的民族。然而,和八路军交手后,我才明白,中国人不可轻辱,相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昭和18年(1943年)1月7日,我又接到随队出发讨伐的命令。夜里11时30分,外面大雪纷飞。讨伐队由一个指挥班、两个小队、一个机关枪分队组成,此外还有县警备队的一个中队。

在大雪中跋涉,大家都默默无语,埋头行军。……天快亮的时候,雪停了,所见之处一片白皑皑的雪原。拂晓时我们突袭了位于招远县北部一个叫做石栅的村庄。但是,八路军早已转移了。

“也许还有躲藏起来的,进村,彻底地搜! ”带队的中队长下达了命令,挨家挨户的搜查有了结果,我们抓到一名年轻的八路军士兵,我负责押送……

……八路军士兵大约二十四五岁,个子不高,但目光锐利,看上去十分干练。在青岛陆军医院进行培训的时候,我学过中国话,就打算和他聊上两句。

“你多大年龄?”

“到了招远就要杀你啦。”

但是,我的话对他仿佛是耳边风,他看也没看我一眼。就这样一言不发地走了两个小时。突然,他转向我站定,开了口:

“这场战争,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看不到祖国的胜利就要死了,真遗憾啊。”

他镇定地说完这句话,猛然间高呼一声“中国共产党万岁”,纵身跳进路边的一口水井,投井自杀了。

一切都发生在令人错愕的一瞬间。这时,旁边的人才醒悟过来,大叫“怎么了”,赶到井边来看。

“桑岛,你真幸运啊,没让八路拉了同归于尽。”在我趴在井口向下看的时候,寺岛军曹拍着我的肩说

……

这位不知姓名的八路军士兵,让桑岛节郎内心产生巨大的震动。

……这之后,那名自杀的八路军士兵的面孔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而且伴随着我继续行军。中国人之中有这样了不起的、有着坚定信念的青年人,让我觉得对这场战争必须重新审视。想想刚来中国时的趾高气昂,真是满心纠结……

从此后,在历次作战中,这样的士兵越来越多,于是桑岛节郎认为:

……我才明白,中国人不可轻辱,相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他们信奉儒家思想,不会主动攻击别人,但一旦遭到别人的攻击,必定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日军士兵眼里,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因为中国人“有坚定的信念,他们信奉儒家思想,不会主动攻击别人,但一旦遭到别人的攻击,必定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

我想,已经不需要我多说什么了,让我们一起向这位年轻的、不知姓名的八路军士兵以及千千万万像他一样为民族独立浴血牺牲的勇士致敬。

其他网友回答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进行了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关于抗战期间的损失,各方均有不同的数据,据国民政府抗战赔偿委员会统计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记载:

中国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中国军队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

注意,这份统计的数据只记录了卢沟桥事变以后的损失,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前的六年时间,并未计算在内。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无数国人为了国家完整和民族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了无数的感人事迹。其中,自然包括层出不穷和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值得我们所缅怀和铭记。

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军衔中国军人张自忠将军和妻子李敏慧之间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张自忠(1891年——1940年),字荩臣,山东临清人,国民政府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期间先后参与了喜峰口战役、临沂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枣宜会战等,英勇殉国。建国后,先后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李敏慧(1890年——1940年),山东临清人,张自忠将军的妻子。她与张自忠虽是家族包办婚姻,二人却情投意合,坚决支持丈夫率军抗日,临终前才得知丈夫早已经为国捐躯了。

张自忠的家境比较富裕,自幼就开始接受系统的封建教育,被家族寄予了通过科举考试以光耀门楣的厚望。不过,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他只能转而接受了新学,进入北洋法政学堂读书。

在此期间,张自忠接触并且投身于民主革命的洪流之中。刚一毕业,他就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凭借战功一步步晋升为第38师的师长,直至成为了第29军的军长。

不同于其他的国民党军官,动辄都有妾室,张自忠却只有李敏慧一个妻子,先后生育了三子一女。分别是,张廉珍、张廉静(早逝)和张卫国三个儿子,张廉云这一个女儿。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张学良率领东北军不战而退入关内。对此,血气方刚的张自忠显得痛心疾首,亲率所部奔赴了喜峰口去阻击日军的南下。

由于得不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张自忠虽然数次击退了日军,但依然无法坚守住长城防线,无奈退守至平津地区。期间,他被迫接受了国民政府“请求国联出面调停”的主张,甚至在卢沟桥事变后也没有死守北平城。

为了寻找一个替罪羊,南京国民政府下令罢免了他的军职。就这样,相当于坐实了张自忠妥协投降的罪名,遭到了举国的痛骂,长期都无法抬起头来做人。

深知丈夫的秉性,妻子李敏慧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张自忠,一直在身边默默关怀和支持他重新振作。毕竟,国家尚在劫难中,日寇尚在肆虐中,有志男儿必须赴国难。

在妻子的鼓励下,张自忠痛定思痛,终于意识到自己绝不能背负汉奸的骂名去死。于是,他开始屡屡请缨,要求奔赴抗日的最前线去洗刷自己的耻辱,担任了第33集团军的司令。

当时,随着战线的拉长,日军兵力不足和资源匮乏的劣势已经显露无遗,“三个月灭亡中国”更是成为了笑谈。为了迅速改变局势,日军决心集中兵力打通连接重庆的陆上交通线,威逼蒋介石政权投降。

面对日军15万精锐兵力的汹汹来势,第五战区的司令长官李宗仁决定正面迎击,在枣阳、襄阳和宜昌等地阻击日军。作为集团军司令,张自忠本不必亲自渡河作战,但他还是在留下遗言后慷慨赴死:

要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在遗书中,张自忠竟然没有对自己的妻小留下只言片语。事实上,由于长期的战乱,夫妻之间已经许久未曾通信了。他不知,自己的妻子已经身患了癌症,只是未曾告知自己而已。

张自忠殉国后,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无限的悲恸。只是,躺在病榻之上的李敏慧却被所有人善意地隐瞒了消息。据女儿张廉云回忆:

我们不敢告诉她实情,就只在家中戴孝,痛哭流涕。去医院时,再换上平常的衣服,努力克制着自己悲伤的情绪。

眼看着李敏慧的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所剩时日也越来越少。意识清醒时,她依然在打听丈夫的消息。此情此景下,张自忠的弟弟张自明再也不忍心隐瞒了,只得如实相告兄长已经为国捐躯了。

听完惊天噩耗后,李敏慧变得泪眼模糊,但还是颤颤巍巍留下了一封遗书:

张自忠为国战死疆场,我不难过。我虽是一个妇女,也应当有份。

李敏慧病逝的时间,距离张自忠牺牲仅仅3个月。国民政府为了鼓舞全国人民继续抗战的士气,索性报道成了她是“绝食殉夫”而死的楷模。

在数十年后,张廉云还曾专门进行过澄清:

母亲绝食七日而亡,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张自忠为国捐躯后,妻子李敏慧也在三个月后病逝。虽然说,她不是为了亡夫绝食而亡,但夫妻之间的爱情故事却是最真挚的。@文史不假

其他网友回答

1942年七月,侵华日军组织数万兵力,对八路军冀鲁边区根据地进行扫荡。

八路军教导六旅18团一部,在团长杨柳新的率领下,在鬲津县段六拨村东南构筑阻击阵地,掩护当地百姓撤入渤海沿岸大荒洼躲避。

大荒洼面积有上百万亩,地势低洼,杂草丛生,河流坑淀纵横交错,没有当地人带路,鬼子绝不敢深入,因此大荒洼也成为当地抗日军民天然的庇护所。

杨柳新团长是江西人,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打仗很有一套,他构筑的阻击阵地不远,有一条胡苏河,要想进入大荒洼,一定要横渡胡苏河,杨团长派人在河道上临时架设了一道浮桥,等待八路军完成阻击任务,过河拆桥,彻底摆脱阴魂不散的日本鬼子。

敌人的追兵越来越近,不时有炮弹落在八路军的阵地上,军情紧急,杨团长已经下达准备撤退的命令。

就在这个时候,有上千提包抱鸡,扶老携幼的老百姓,慌慌张张的到了河边,霎那间就挤满了狭窄的桥面上。而此时穷追不舍的鬼子身影清晰可见。

杨团长站在桥头,大声命令道:准备战斗,掩护乡亲们过河!

直到最后一个老百姓安全通过浮桥,就听到身后一声巨响,浮桥在爆炸声中七零八落,碎屑瞬间被湍急的河水冲的无影无踪。

杨团长下令炸掉了浮桥,再也不用担心鬼子伤害到逃难的百姓。

滞留在胡苏河南岸的八路军阵地上,响起摄人心魄的冲锋号声,团长杨柳新一马当先,呐喊着杀入敌群。八十多名忠勇的八路军干部、战士,紧跟他们敬爱的团长,和三千多名日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全部壮烈牺牲。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抗日战争有哪些感人的爱国故事?.jpg”/>

与抗日战争有哪些感人的爱国故事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