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君臣父子之道 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道理吗?是不是糟粕呢?

网友提问:

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道理吗?是不是糟粕呢?

优质回答:

是不是糟粕咱们稍后再说,这里要先指出一个相关的问题:

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谁定的标准?谁给的权力?

把一个事物一分为二,一部分叫做糟粕,要扬弃;一部分叫做精华,要吸取。这个道理,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稍微有些历史经验、读过一点书的人都会知道,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打个比方吧,一个人性子急,有的时候,因为性子急办了坏事,有的时候因为性子急做了好事,那么,这个人的性格,是糟粕还是精华?

一个人随着阅历的增长,就会发现,很多事物,所谓的糟粕,所谓的精华,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你抛弃了糟粕,那所谓的“精华”就解释不通,不全面,也就算不得精华了;你自认为吸取了精华,可这些所谓的“精华”到了你的头脑里,最后有可能又变成了糟粕。

为什么?因为世间万物都不是那么善恶分明、是非分明的。这种强行区分糟粕、精华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儿童式的、幼稚的、简单化的思维。

要做出准确的判断,那就要做到两点:第一,认识清楚历史语境;第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现在可以回到问题本身了,我们先看原文:

《论语 颜渊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先说第一层意思,认识历史语境

这句“君臣父子”是有历史语境的,不是一句孤零零的话,悬置在宇宙里,上面写了两个大字:糟粕。你得动脑子,得去看背景才行。

在这句语录里,孔子是针对齐国政治的局面所发的议论,因为在春秋时期,虽然周王的权威还在,但实际的权力已经基本上意义不大了,出现了:诸侯僭天子,大夫僭诸侯,陪臣僭大夫 的局面。也就是说,天下的秩序已经出现了全面崩坏的苗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孔子不懂现代经济学,只能从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在他看来,这是因为天子自己都不像天子,诸侯也不像诸侯。所谓的不像,是不够格、不称职的意思。

那么,与 之相关的,是在家庭伦理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比如父子相争,父子倾轧,在贵族阶层中比比皆是。

这是孔子言说的背景,他是针对当时的现实来说的,一个有客观历史为背景的论断,在当时的社会上具有十分强大的批判力,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针砭时弊的积极作用。这就好比,今天有人在微博上说:明星只知道拿天价片酬,却不好好演戏;观众们知道追逐小鲜肉,却不懂戏剧的内涵。

你能说,这是一种糟粕吗?在孔子的时代,君臣父子不是什么过去的东西,就是每天在眼前发生的事情。

再说第二层意思,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于孔子的这句话,我们要积极的去理解,所谓积极理解,就是不要先怀着一个批判的心思去看,你若是怀着一个批判的心思去找茬,那不是和古人过不去,那是和你自己过不去,因为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个古今中外的经典,不会因为你辱骂一番,就从人类历史上消失,也不会阻碍其他人的阅读和理解呀。

对于“君臣父子’这句话,在今天积极的理解就是,虽然君臣已经没有了,虽然父子的关系已经全面现代化了,再也不是传统中国那种伦理关系了。但是,这句话对于“角色”,对于“责任”的表达仍然是清楚的。

一个公务员,不好好工作,不服务群众,他能指望群众就老老实实的任他摆布?这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的意思。

一个父亲,管生不管养,老了又抱怨儿子不孝敬他,这就是父不父,子不子的意思。

至于糟粕不糟粕,一个人如果心里是糟粕,那么看什么也都是糟粕啦。

其他网友回答

看了许多回答,潜意识的封建文化劣根性的存在是根深蒂固的,竞管中国社会革命百多年了,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道理。

有道理的看法是错误与落后的,人自觉于生而平等,这是所有应俱有的认识,那怕是父子关系。尊重与慈爱是相互应有品德。人格及人权诸元的包涵是独立与平等的

才是正确的,打骂,虐待,

剝夺,等等,都列入国家的文明的平等的法律之中。

现代公务员的职位,是人民国家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上是上,下级关糸,工作中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工作职责范围内,服从工作纪律,在人格尊重上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在遵守党纪,国法的原则基础上是平等的。

而不是君为臣纲,上为下纲,人身依俯,仕途利益依俯奴从的关糸,而孔儒之道,倡儒者则持这腐朽的劣根性观念,对待上下关糸,腐败,不坚持原则,违反党纪国法而谋私恶之利,窝案频发,一案数拾数百人,动摇国家与党的威信与根基。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讲到;封建主义,极左势力,极右势力,是危害党与人民事业,走社会主义道路,最危险的敌人。

今天假古旧之政治文化,封建沉渣泛起,应以五四运动之革命精神,警惕与之斗爭。正如孙中山讲,革命仍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其他网友回答

父子是血缘关系是客观事实,而血缘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稳固的关系,把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类比在一起说是一种伪逻辑的洗脑方式,当然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客观情况下也是最好的方法。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的话不能说完全都对,但是,这句话是十分正确的。它的原意是:做一国的君主,应该像一个君主的样子。当一个大臣,必须尽大臣的职能。为人之父,要尽父责。做儿子的,应尽孝道。这和孔子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一脉相连的。在封建社会里,普遍认为,每个人都能做到这几点,那社会一定会繁荣昌盛,国泰君安。可就当今的社会,我们也会发觉它有可贵的借鉴价值。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都是天下大乱的禍原。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种体制或是结构性的大问题!如果允许笔者申引以上的观点和看法,我觉得美国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美国,就犯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一系列大错。使得美国的社会矛盾和国际矛盾,几乎达到了沸腾的地步。

其他网友回答

《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是以中国人传统的“天地人”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道德经》所说“三生万物”,即天地人生出了万物。人作为“域中一大”,中国人自古就非常重视以人为中心建立统一的价值观。《论语》所设想的社会是以“君臣仁、父子义、长幼礼、夫妻智、兄弟信”为核心价值观的亲情社会。这种亲情社会在通信手段十分匮乏的古代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保证了中央政府的政策能贯彻到基层的百姓身上。可以说没有《论语》的“仁义礼智信”就不会有大一统的中华帝国。

不过,现代社会通信手段十分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轻松跨越家族、地域、种族,“仁义礼智信”这一传统价值观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价值观是以物质意识二元论哲学为基础的,它难以被中国人所理解和接受。《道德经》所设想的社会,是一个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无为而治”为价值观的平等社会。这样的价值观过于超前了,难以被古人所理解和接受。但在今天看来,老子的价值观似乎可以在追求以人为本的中国人,跟追求自由平等的西方人之间架起一座可以交流的桥梁。

个人认为《论语》不是糟粕,其以人为本的内核是中国传统治国理念的精华,但其人情社会的形式已不合时宜。不如,结合《道德经》中平等的价值观,建立起一个有中国特色又不输国际潮流的新型价值观。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道理吗?是不是糟粕呢?.jpg”/>

与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道理吗是不是糟粕呢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