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孙权15岁就接管东吴,为何国家没乱?
优质回答:
题目有问题。首先,孙权并不是十五岁接手东吴,而是十八岁接手,接手的缘由是哥哥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去世。不过孙权倒是十五岁左右开始进入官场的,当时年仅十五岁左右的他曾被任命成为阳羡县长,这是孙权的人生中第一个官职,也是很有意义的。
接着,孙权接手东吴时其实是很乱的,只不过我们看演义看的多,而演义侧重谈曹刘,对于孙权早期是没咋提的,因为没提,孙权早期的功绩不被人熟知,这让很多人觉得孙权上台的很轻松,接手东吴时居然是不乱的。
这里我来给大家分析下当时孙权接手的东吴是个什么样子?
当时的孙策是刚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局势相当不稳定,要不孙策也不会被暗杀。而孙策死后,孙权还小,各方势力就更加蠢蠢欲动了,说不乱是不可能的,孙权其实也算是临危受命,相当不容易的。
孙权刚一上位就有地方叛乱
比如当时庐江太守李术就公开反叛,而且慢慢的归附李术的人越来越多,孙权知道李术背后有部分江东大族支持,不能任由其继续放肆下去,他刚上台应该给这些大族们立个下马威,于是以雷霆之势强势将李术剿灭,并得其部众三万余人,势力大增。
还有当时豫章、会稽郡等地数万山越也乘机开始作乱了,孙权着手将其剿灭,并收编了万余人。
接着还有宗室叛乱
孙权的堂兄孙辅认为孙权年轻,无力守护江东,于是与曹操暗中来往,密谋叛乱,孙权将孙辅的近臣全部杀光,除去他的兵权,并将其囚禁了起来。
另一个堂兄孙暠居然也想乘孙权年幼,乘机自立,他甚至已经将部队开到了会稽郡,不过在后来被孙权手下谋士虞翻给说怕了,觉得打不过,给吓跑了!
叛乱全部解决后,孙权还得安抚地方,稳定江南局势,稳住江东大族的心。
这些都干完后,孙权开始报父仇、扩疆域了,他在公元203年到公元208年五年内,三次大举进攻江夏郡,最终将黄祖击杀,并吞并了江夏郡大部分地区,将这个江东直接威胁给彻底清除。把黄祖收拾了没多久,曹操就南征了,赤壁之战接着就开打了。赤壁后的事情,大家应该都清楚了。
孙权从18岁挑起江东重担后,就没歇息过,他并不轻松,自接手后他一直很忙。其实孙权还是厉害的,年仅十八岁就能接手江东,并且还这么有能力,想我十八岁刚高中毕业……
其他网友回答
东吴是由部曲为主体创业,部曲说穿了就是孙家的私人武装,只忠于孙家,孙策生前明确指定孙权为继承人,这些部曲就当然忠于孙权。所以东吴不乱,团队忠于孙权,周瑜带头向孙权表忠,很快稳定危局。孙权自己也很能干,抓住了曹操忙于北方战事的时间段,稳固政权,确立了全据长江的战略,事业有了明确的方向。
其他网友回答
孙权自小就跟在其兄孙策左右,并参与内部事物的决策,其才能常令孙策自叹不如。
孙策攻下会稽郡和吴郡后,任命15岁的孙权为阳羡(今江苏宜兴)县长,随后孙权又被推举为孝廉、茂才,代理奉义校尉。
200年,26岁的孙策遇刺身亡,当时孙策的儿子年仅10岁,在乱世中要幼主接班,无异将钱财置于闹市,孙策无奈,只得从他的弟弟中选择一位接班。
孙策选择了19岁的孙权,一是认为孙权有才能,二是觉得孙权是个守成之主。
19岁对于古人来说,己近弱冠之年,即将成人,孙权刚接班时痛哭不止,张昭劝他说:现如今奸邪作乱,互相争夺,豺狼当道,如果只顾悲哀,而不去考虑大事,这就好像开着门请强盗进来一样,岂不自招祸患。这就是‘’开门揖盗‘’的由来。
从孙权之后的表现来看,孙权的痛哭绝不仅仅是悲伤其兄的去世,更像是一种姿态,分辨臣下的忠奸,思考将来的安排。
从这之后,孙权很快进入角色,张昭主内,孙权主外,招贤才、剿山越、平叛乱、征地盘,孙权表现的得心应手。
江东不仅没乱,反而在孙权的领导下发扬光大,江东孙氏作为纯粹的军事集团,要在江东扎根,孙权功不可没。
首先,要有明主,孙权即是明主。其次,军事实力要强,内政要妥当,孙坚、孙策留下一帮忠心的文臣武将辅佐,文有张昭,辅内政,张昭素有名声,才华横溢,安抚人心,联络士族。武将周瑜、程普、韩当、周泰征讨四方,拥戴孙权。
最后,要对江东世家大族的招抚,要想在江东立足,必须得争取江东顾、朱、张、陆四大世族的支持,孙权做到了,一是既重用又打压江东世族,二是约定江东士族的部曲可做为私兵,也就是说世族手下的兵是私有的,不属于国家,这在三国是绝无仅有的。
孙权以刚接手江东的5郡之地,到称帝时的45个郡,孙权可谓雄才大略。
其他网友回答
孙权是十八岁接管不是十五岁,十八岁在古人眼里就是未成年。古人二十而冠(成年礼)当时孙策才打下江东六郡不久,江东人并不服统治可以说是内忧外困。三国志: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就是说江东六郡还有些地方没有平定,一些居住在江东的北方士人皆担心自已安危准备离开。
东吴未乱原因有以下:
第一孙权能招览人才和用人
有句话讲: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能用人。故成鼎足而立。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讲: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孙权接管东吴后立马做了两件事:1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2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第二淮泗集团和宾旅寄寓之士(流亡到江东的北方士人)的支持
流亡北士头号人物张昭的支持。据三国志: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张昭支持孙权后,流亡北士纷纷支持孙权。据三国志:及昭辅权,绥抚百姓,诸侯宾旅寄寓之士,得用自安。
淮泗将领头号人物周瑜的支持。据三国志: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第三群雄注意力不在江东或者说只有自守之心。
当时对江东威胁最大的是曹操(据有兖州、徐州、杨州北部、豫州、司州、雍州)刘表(据有荆襄七郡)两个人实力都不比江东弱。曹操注意力在北方,正在跟袁绍开战。而刘表只有自守之心,没有扩土之霸。既不北上也不西进也不东征。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孙权接掌东吴的时候是19岁(虚岁),而不是15岁。他这么年轻,又是在乱世接掌政权,却没有乱,只要得益于三方面:一、父兄留下了很好的底子。他的父亲孙坚留下的部曲很精锐,很忠诚,这个时候仍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誓死效忠孙权。孙策给他留下了江东的地盘,比较多的人马,初步的政权架构。关键是他留下了以周瑜张昭为首的武将和文官队伍。
二、孙权少年老成。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在周瑜张昭等人的辅佐下,他发掘人才,确立战略,笼络豪强,把父兄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三、北方的曹操和袁绍正在角逐。无暇顾及东吴,给了孙权时间和机遇。孙权正是利用这段时间稳固对江东的统治,同时取得了对刘表有利的攻势,并在内部确立了稳定的君臣关系。为赤壁之战蓄势待发。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孙权15岁就接管东吴,为何国家没乱?.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