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何时成书 《道德经》是什么时候成书的,你怎么看待这本书?

网友提问:

《道德经》是什么时候成书的,你怎么看待这本书?

优质回答:

《道德经》这本书究竟是什么时间成书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将老子排在孔子之前。传说老子是东周典藏史,相当于现代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的确是个适合学者的工作,可以轻松读尽天下藏书。还传说孔子曾向老子问礼,老子却劈头盖脸将孔子教训一番,尽管如此,孔子从老子处回来后,还说:“此人犹龙也”。总之,意思是说孔子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

但是也有学者称,作为东周典藏史的老子和孔子问礼的老子并不是写作《道德经》的老子。他们认为老子在孔子之后,《道德经》是孔子之后的著作。顾颉刚先生甚至认为老子要在杨朱之后。1933年,郭店楚墓发掘出楚简老子三篇,楚墓被专家们确定为战国中后期的墓藏,由此推测《道德经》一书应当出现于战国前期或中期。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儒,继承儒学大统,孟子极善辩,但决口不提老子,由此学者们认为老子又当在孟子之后。

这样看来老子其实是两个人,春秋时期有个老子,战国时期也有个老子。但究竟哪个是《道德经》的作者呢?其实,西汉司马迁写《老子列传》时就概叹“世莫知其然哉”,生于今天的我们更无从辩说了。老子经文中有“绝仁弃义”之类的反儒家言论,又有“千乘之国”似战国时期的口吻,可知老子当是孔子之后的战国中前期的学者较为合理。

说到《道德经》,有人以老子大谈道与自然而认为它主要是自然哲学思想,但我认为书中讨论的主要是社会与政治问题。《道德经》主要记载了作者的政治哲学思想,解答的主要课题是人类社会如何治理才能实现天下太平的目标。当历史进入春秋以后,周王室逐渐衰弱,诸候僭越,称雄争霸,天下遂纷争不息,不能得太平清静。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昏乱的世道最容易激发学者们救世的热情,整个诸子时代的文化,几乎指向了同一个目标。每个学派都会提供出一整套治乱救世的方案,宣称只要遵循这些方法天下就一定能归于清静太平。老子学说是诸子学说中最具特色的一个,但尽管如此,其学说的宗旨仍旧是救世,它试图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治理社会,才能使天下实现清静太平的目标。

为什么说老子学说在诸子学术中最具特色?是因为他在自己的学说里提供了一个非常奇怪的观点,他说无为才是治乱救世的最好的政治方案。你看看,春秋战国时代的君主们个个励精图治,养贤蓄士,不断的改革内政与外交,鼓励生产,修制武备,都不能实现使乱世得治的目标。难道那些君主们最应该做的是,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对官员的作为,百姓的生活不加以任何干预,任其自然而然的发展么?

做出这样的推理,大家看了一定不会停的摇头说,“不可能,不可能”。可是,那些讲老子的不一直都是这样解释无为吗?宣称无为就是无所做为,对自然事物的发展,丝毫不加以干预,任其自然而然。很显然,当我们将无为等同于不为时,将面对不可调合的矛盾。然而多数学者要么无视这个矛盾,要么试图调合它。但是,我们没有见过在这两条道路上获得成功的。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原因是我们不加任何审查就将无为定义为不为了。你可能会反驳说,无不就是不的意思么?无为不就是不为么?不为不就是毫无做为吗?没有什么错误呀。这个推理从表面上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所讨论的无为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词汇,它哲学家在表述其思想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概念。普通词汇可以通过其文字表面的意义去理解,但概念却不能,概念是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来确定其含义的。所以我们若了无为概念的含义就需要了解它的定义。

无为是老子特有的概念,所以要了解无为概念的定义我们只能通过仔细阅读经文,从经文中寻找老子为这一概念所赋予的定义,而不是一看到无为就联想到不为,看到不为就联想无所作为。将无为与不为等同,是阅读者主观给予这一概念的定义,并不是老子所下的定义。矛盾出现的根由是读者主观武断,而并不是作者持有了消极的立场。

在经文中,老子也的确为无为概念下过定义,老子给出的定义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这个定义的意义是贡献于万物(万民)而不谋取私利,功劳于万物(万民)而不争居万物(万民)之上。用现代的语言就是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了这个定义,命题无为是天下太平的根本原因的意义就不再是统治者无所作为就能使天下太平了。它的真实含义是,统治者要做到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因为自己贡献于万民而谋取私利,不因为自己功劳于万民而为王为主,争居万民之上。这才是使天下得太平清静的根本原因。相同的命题,仅仅因为其定义不同,就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

为什么无为是天下太平的原因?老子给出的方案究竟何不何理?老子不仅提供方案,还要证明这一方案是正确的合理的。按照老子的意见,天下纷乱的根由就在于统治者的多欲,他们因为功劳于民,就恃功谋私,要拥尽天下的财富与土地,要过奢靡享乐的生活。他们对于财富、权力、奢靡生活的欲望越强烈,便导致了他们之间不停的争斗。统治者一天不放弃他们的欲望,争斗便永远得不到止息。老子倡导无为就是要求统治者放弃对于权力、财富和奢靡生活的无穷嗜欲,只求奉献而不谋取私利,不谋私利就是不以财富、权力、奢靡生活为目标。就是经文里说的“我无为民自化,我好静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无欲民自朴”。

大家可能又要问了,既然老子主要讲为政治民的道理,那他为什么又大讲道与自然。孰不知自然哲学往往是政治哲学的基础,这在西方哲学史里最常见不过的现象。比如,机械主义自然观往往导致享乐主义的人生观。目的论的自然观往往导致理性主义的伦理观。其实老子讲道讲自然,并不是为讲道而讲道,也不是为讲自然而讲自然,他最终的目标是为他的政治学说建立先验的根据。

老子认为道是实在的,虽然不能成为人类经验的对象。道是万物发生发展的原因,之所以存在的根据。它是天地万物最高最大的主宰,但却以虚以无的形式卑微的存在着,以至于万物都不知道它的存在。道生万物就是以虚生实,以无生有。也就是道生万物而不谋私,为于万物而不私己,功劳于万物而不争居万物之上。这即是说道于万物就是无为的。所以无为是最高实有的最大的德性,也就是玄德。

自然之道是无为的,那么社会政治之道也必将是无为的。所以统治者欲治天下,就必须效法天道之玄德,以无为取天下,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也就是只求奉献于民而不索取于民,全心全意为什么服务。只有统治者做到这些天下就自然而然的归于太平清静了。所以老子讲道就将无为法则提高到自然与社会最高原理的高度上,如此我们就不能简单看得他的政治学说了。

总之,老子学说主要是讲政治,讲如何施政治民才能使天下大同的原理。他讲道讲自然就是为他的政治学说建立自然哲学的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要确证《道德经》的成书年代,就象要确证《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建在哪里一样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目前,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成书于春秋晚期,出于与孔子同时的老子之说,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被关尹喜拦下写下五千言的故事。这故事出自《史记.老子列传》,应该是当时的主流说法。另一种认为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近代疑古派。依据是《道德经》中有些名词和观点是战国中后期才出现的。但不晚于秦汉,因为战国时人韩非子《解老》《喻老》两篇文章在那里拦着。我个人倾向于第一种说法,一是因为司马迁比我占有的资料多,离得时间更近,更熟悉那个时代的著述环境。二是从考古发现看,郭店竹简,马王堆帛书等,版本文字都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此书在传抄中很容易揉杂进后代的东西,因此疑古派的考订并不能作为成书时间的确证。最重要的一点,个人认为《道德经》的思想更符合春秋末期的时代特征,也就是那个时候存在着一个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孔子希望克己复礼,游说诸侯克制自己的欲望,共同维护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恢复周朝的礼制。而老子的思想更具有革命性,他在周朝立国的根本上加以改造,天命观的天之上确立一个道,打破了君权神授的禁锢。推行德政,也一分为二成上德下德,并提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一充满叛逆性的论断。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到了战国时期己不存在了,周天子已不可救药,礼制彻底土崩瓦解,社会只是等待一个强者的出现,重归一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到后来只剩道家和儒家两大学派影响至今,其中的道理就在于道家谈变革之法,儒家讲守成之理,而社会就是在变与不变中波浪似前进的。所以乱世重道家,治世重儒家,成为帝制时代的一大特色。

其他网友回答

成书于战国初期,从其韵文体可以看出。

其他网友回答

作为个符号,有其特定。读过之后,书自成。

其他网友回答

世传《道德经》并非原著,而是经不少学者研究整理增删过后,才变得系统完善的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道德经》是什么时候成书的,你怎么看待这本书?.jpg” />

与《道德经》是什么时候成书的你怎么看待这本书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