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早就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是为什么呢?

网友提问: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是为什么呢?

优质回答: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这可话里的”君子”是指有道德,明事理的人。”畏”是指敬畏,”敬畏”指既敬重又害怕。概括起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道德的人对三个方面特别敬重而害怕做不到:一是敬畏天命,二是敬畏大人,三是敬畏圣人。

这是 为什么呢?因为敬畏天命,即按自然规律行事,如果自然规律就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就像农业生产必须要按照春夏秋冬来按排农时一样。再是父母生养了我们,我们必须要孝敬并十刻害怕照顾不周。第三是那些智慧高超的圣人,他们说的话,立的言,穷尽了做人的道理和事理,我们必须用虔诚的心去学习并时刻害怕学不好。

这是我的理解,是否正确望读者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代表,他把复辟奴隶制全盛时期的典章制度,当做自己一生的使命,维护奴隶制度的上下有别,贵贱有序,是他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为了让人们严格遵守国家的秩序安排,所以他提出了君子三畏的说法: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畏天命:天,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必须无条件地敬畏,服从天的旨意。这一思想是从人类原始状态下对上天的感恩与恐惧心理中引申而来。孔子对樊迟讲解“知”的时候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意思是:致力于使“民”行正道,就像敬鬼神而远之那样,就可以说这就是“知”了,没有必要对”鬼神”进行深入地探究。根据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基本思想,我们可以推断“畏天命”,是奴隶主贵族钳制民智民思民行的重要工具。

畏大人:大人者,是小人的对手盘,是上下尊卑中的“尊者”,是君主和大大小小的贵族的统称。这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一个贵族大家族内部,就是以具有贵族头衔的长者为中心组成上下尊卑的系统,就是兄弟之间还有嫡、庶之分,长、幼之别。畏大人,就是说所有处于下位的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敬畏服从在上位的人。实际上,这就是“礼治”的基本准则。

齐王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这句话中孔子是借父子之间天然的上下关系,来比喻君臣关系,来界定君臣关系。孔子不愧是奴隶制社会的政治理论家,可谓一语中的,立刻把齐景公点醒了。齐景公一听就明了了孔子这句话的实质,立刻说:”善哉,信如(孔子所言)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说的太妙了,诚如您所说: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粮食,我(怎么)从臣子们那里得到它们,供我享用呢?

现在这个材料却变成了,孔子毫不客气的对齐景公骄奢淫逸,毫无君德的批评,以体现孔圣人不唯上,唯为义的傲然正气。这显然是无中生有,为美化孔子,往孔子脸上贴金。

论语是孔门弟子所记录,如果孔子真是批评齐景公,即便当面不好说,但事后必有后话,说上一言半语(比方加上那么一句):哎,君主啊,您岂能听而不闻焉?或者过后对弟子说:哎,吾所言者,齐王矣!但孔子绝对不可能以下犯上,因为他是君子,深知“畏大人”的根本原则。孔子对自己是”君子”这一点,从来就是当仁不让的。他在自己如何得道成圣的过程时说过:“吾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在另一处又说:“不知天命,何以为君子?”

可见孔子在“畏大人”这一点上,确实做到了言行一致,为所有君子做出了榜样。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孔子对樊迟学稼学圃的评价,是怎么做的。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学稼?’ ”毫不掩饰的表达了孔子对樊迟学稼学圃的鄙视。孔子批评的语势是何等犀利。

可是许多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竟然成了儒家学说的代言人,把孔子维护“政出公门”和崇尚权威的政治理念,解读为孔子通过宣教伦理道德,批评齐王,是多么不专业。

畏圣人之言:这里的圣人,可以是君王,也可以是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代表奴隶制社会主流思想的尊者。在孔子眼里如果这个人掌握了奴隶制鼎盛的典章制度,那么他就是圣人,所有的人都应该敬畏他,听从他的指教。

如果整个社会中的大大小小的君子都做到“三畏”,成为民的榜样,那么这个”礼崩乐坏”的乱世就可以恢复秩序,实现他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和谐美妙的理想境界。

但是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感,孔子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血统尊贵,却是“野合”庶出,三岁丧父,生活困顿。孔子从小敏而好学,高贵的血统又激励着他刻苦努力,勤学深思,使他成为深刻掌握奴隶制鼎盛时期典章制度的学者,奴隶主贵族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和有着热切历史使命感的政治家。这已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为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也由于他高贵的血统,使他自然而然地把重建奴隶制社会的辉煌,当做自己一生的使命,使他成了历史发展的绊脚石,而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改革家。所以他在那个时代虽然他周游列国十四年孜孜不倦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可谓名动一时,但实际上却处处遭遇冷落,”累累如丧家之犬”,正是其遭时代抛弃,困顿无助的写照。

孔子的光辉形象是在他去世三百多年以后,被董仲舒剔除其政治理想后,根据时代的特征被乔装打扮,重新塑造起来的。孔子的思想的的确确存在许多值得继承发扬的闪光点,但存在着奴隶主贵族思想的局限性、落后性。

可以说“君子三畏”,正是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推动“克己复礼”,复辟奴隶制礼治社会的三大思想武器,是孔子思想中明显带有历史糟粕的重要标志。我们要把孔子的“君子三畏”改成:敬畏自然;敬畏真理;敬畏制度。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在孔子的时代里,“畏天命”是忠,“畏大人”是孝,“畏圣人之言”是理,忠孝是做人之本,理是立于人群之必需。

“敬天命”包括了一切信仰,信上帝、主宰、佛等。这些都是“畏天命”,从前社会等级分明,这种畏,用来维护社会稳定。有时候,“敬天命”更多的是人与自然一种和谐相处的方式,人类再高级,也是动物,动物就注定逃不过自然选择的法则。所以,天命也是遵从自然选择的法则。

再者现代人虽然破除了迷信,但依然要有所敬畏,“天地有定律,四季有成规,万物有法则”,现在,自然、真理、规律就是我们需要敬畏的天命。

“畏大人”三个在这里字所说的大人并不是一定指官职有多高,对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一个人再成功,总有他的父母、上级,让他敬畏,从而做事各自心中掂量再三,不轻举妄动。当然,单单是怕也是不合理的,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敬,父母、长辈、有德行的人,在人生的路上,是明灯,是领路人。对于这些人,“孝”更合适。

“孝”古今延续,到现代,依然是评定一个人行为的重点标签,人无孝,就无根,注定一生漂流,不稳定。

“畏圣人之言”,“圣人”自然而然是品格高尚,有学问的人,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自然是有道理,古代讲究拜师,师者,贤能之人,传道受业解惑,所有这里的“畏”,在学习的同时自然多几分敬意。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才能从中更好的学习,知理而立于世。

“圣人”对于社会的进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是在个人人生选择上的标杆。学习圣人而明理,人之所以为人,一定程度上就是明理。

其他网友回答

“君子有三畏”出自《论语·季氏》,是孔子的重要思想。敬畏天命、敬畏大人和敬畏圣人之言,是儒家基本信条、道德箴言。

天命

所谓畏天命就是敬畏老天爷(上帝),人如果连老天爷都无所畏,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危险。“敬天法祖”是儒教的基本信条。历史历代的儒教信徒,都将老天爷作为至上神在敬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祠部尚书,正三品,就是主管全国祭祀的政府部门,到了隋代改名”礼部尚书”。唐代诗人王维就做过管理祭祀的官员。

大人

在上掌权的人是大人。古装戏里,经常听见叫“大人”的,就是做官的人。敬畏大人就不会犯上作乱。“君为臣纲”是敬畏大人的具体表现。就算在当代社会,官大一级压死人的事情也有。

圣人之言

记载在圣经贤传里的话,都是箴言,要敬畏。“畏圣人之言”的具体表现,就是相信“四书五经”。古人做官,要通过科举考试,做了官以后,可以用儒经(“四书五经”)断案。在古代,圣人之言是“长牙齿的”,不是虚置的宪法。

三大敬畏和“智仁勇”三达德是统一的。对什么都不敬畏的人不可能“智“和”仁”,没有前两者,他(她)的“勇”就失去了道德基础,从何道来?至少不能算是“大勇”。

其他网友回答

所以说要敬天爱人,遵从自然法则!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是为什么呢?.jpg” />

与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是为什么呢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