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解读苏轼的《定风波》?
优质回答:
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要担心雨点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的声音,何妨放声吟咏着慢慢行走。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更觉轻便,谁会害怕这些?有蓑衣可挡风雨,任凭一生是雨是晴。春风吹醒酒意,微觉寒冷,却有山头斜阳迎接我,带来暖意。回头看刚才树叶在风雨中瑟瑟出声的地方,无需计较归途是刮风下雨还是晴天。
出行意外遇到风雨,从容如常,可见豁达。这是苏轼贬在黄州所作,言外还隐含了一层不惧政治打击的倔强性格。
其他网友回答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首即兴感怀之作。此时苏轼因烏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岗)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贵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也很穷困,但他仍很坦然乐观。从这首词里,我们能一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
其他网友回答
在欣赏苏东坡最达观的这首词之前,我们还是来看看苏东坡这个人,和创作这首词的背景。
苏东坡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极为少见的大师。单从他的各个艺术领域的深厚造诣上来看,号称是坡仙的他,比号称是谪仙人的诗仙李白还要更高一筹。他的诗书画诗词在宋朝甚至是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属于顶级水平。
为什么苏东坡在各种学术门类,都能取得洋洋大观的成就?
为什么苏东坡在宋朝的党争中屡次被贬,直到天涯海角,每一次都能实现精彩的蝶变?最终走向风凰涅磐之境?
原因有二。
第一,苏东坡的大大咧咧的神经大条的性格。苏东坡于人于事,既认真又不认真。认真是他认准的事情,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对事业和理想有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与决绝。不认真是说苏东坡并非那么小心翼翼之人,面对困境面对挫折,他往往都能挥挥手一笑而过,从来不把困厄放在心上。性格决定命运,这种性格让苏东坡在每一次的困境面前,都是大大咧咧,也许事到临头时会内心兵荒马乱,但是真正到了紧要关头,苏东坡反而能放下心结,一块东坡肘子,一串美味的荔枝,都能让他满血复活,又恢复了一个说说笑笑爱开玩笑风趣幽默的苏东坡。
第二,苏东坡身上集中了中国哲学的智慧。儒家教会他要努力进取,实现理想,为老百姓服务而九死未悔的精神,道家教给他齐万物齐生死齐荣辱的旷达,佛家教给他放下就是解脱的方法。在三家智慧的加持下,苏东坡变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变成了捶不扁煮不烂的铜豌豆,纵然是红尘滚滚纵然是万丈悬崖,我心不为所动,你又其奈我何?
人生最难的是看透生死,看透是非荣辱。苏东坡自己都说,“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漂泊天涯时,他“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如闲云野鹤般自得其乐。
这首词是苏东坡被贬到黄州第三年写的。当年被贬到黄州的时候,苏东坡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但是有什么风雨能让苏东坡乱了心情呢?又能有什么打击能让苏东坡主动认输一蹶不振呢?没有,三年以后,苏东坡有了几十亩山地,有了房子,还很浪漫地叫雪堂,有了大批能和自己吹牛喝酒的朋友,有了赤壁的涛声,有了承天寺的夜月,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都为苏东坡准备好了,大自然的一切不是苏东坡的,也是苏东坡的。因此,苏东坡自得其乐。当然,条件还是很艰苦的,这叫穷开心。苏东坡就喜欢这样的状态。在黄州,苏东坡对酒当歌,经常烂醉如泥。酒醉之后,他挥毫写下《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第二天,就有谣传说苏东坡写了告别词,驾着小舟偷渡跑了。太守大惊,急忙派人寻找,而此时苏东坡正坦然酣睡,鼾声如雷,人生达观如此,唯东坡而已。
那么我们再来看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在前面还加上了序,有点自吹自擂的样子。说了突然下了一场春雨,别人都惊慌失措四处躲雨,而他胜似闲庭信步,颇有一切看开的样子。这种写法不言自明,大概的意思是,看你们,真没有境界,有点雨算什么?我苏东坡可是见过大风浪倒过大霉的人。然后苏东坡就开始抒情了,然后苏东坡就开始拽哲学了——宋朝人大概都喜欢做哲学家,无论是诗还是词,都能弄出点哲学,搞出点意味深长的句子来: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我们在上文说过,苏东坡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在他的笔下,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表露出来。上片基本上写实,主要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写自己的镇定自若,在风雨之中的怡然自得。这是号儒家的境界。儒家总是能在挫折面前变得更加主动,这是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竹杖芒鞋一句,其实是大有深意。苏东坡当时介于官民之间,介于半官半隐之间,但苏东坡觉得,竹杖芒鞋的轻,显然是无官一身轻。这样反而更自在。苏东坡更进一步地说,要是一直这样,像个老渔翁那样寄情山水,那就更美了。
下阕其实体现了他的佛家和道家的思想。佛家是讲虚空的,道家是讲齐物的。其实这二者殊途同归,都是要我们看透人生,看透是非荣辱,放下执着立地成佛。所以在苏东坡看来,料峭春风不要紧,还能让我的酒醒大半,稍微有点冷也不要紧,你没看到山头的夕阳,在笑着迎接我吗?总的来说,这场雨算什么,就是人生的悲欢离合一起涌来,又能算什么?在命运的起伏面前,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人生的道路上漫步轻吟、自得其乐。“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和“世间无常,多少事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佛性有妙,古今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减不增”的禅宗妙悟异曲而同工。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以豪放著称,《定风波》是他一首非常著名的作品,在这首作品中,苏轼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创作背景
《定风波》创作于公元1082年,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的春天,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 抓进监狱,关押一百余天,受尽从肉体到精神的侮辱和折磨,几尽死亡边缘。经多方面竭力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以罪人身份到达黄州。谪居黄州时期,是苏轼忧患深重的时期,他形容 自己当时的处境是“惊魂未定,梦游缧绁 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
在暴风雨过后的相对宁静 中,苏轼开始深入思考社会、人生与理想等关系问题,从而达到澄明的境界,使精神得到升华,进而从苦难中奋起,将“满肚皮不合适宜”化作“漠然自定”的人生态度,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这首《定风波》便是他在黄州时期人生思考 的结晶。其蕴涵的以坦然态度应 对人生困境的悟解,尤启人心智。
元丰五年(1082)春天,苏轼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相看新买的农田,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独有苏轼从容不迫。事后,他写词记述这次经历,并题下小序。
从序中东坡与朋友遇雨后不同的应对态度,突出了东坡泰然自若、履险如夷的精神风范。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在风雨面前,他仍然能够徐步而行,保持自己一贯的悠然自得,展现了他是一个极其乐观豁达的人。
赏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下雨的时候,其他人都显得比较狼狈,没有雨具,纷纷找地方避雨,只有苏轼,他能够悠然地享受这种快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在苏轼眼中,竹杖和芒鞋都比马好,也就意味着,在苏轼眼中,平凡简陋的生活,比荣华富贵更让人欢喜。
这是因为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意识到了自己已经遇到了这种情况,而这个时候,只有接受这个被贬谪的事实,才能更加安然地生活下去。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正确看待自己,既要有一定的雄心壮志,也需要接受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平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
“料峭春风吹酒 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 ,反应春天的风还是略有寒意。这几句话描绘 了一 个有趣而动人的情景 :一边是料峭春寒,一边是阳光温暖,这是写实,同时也寄寓了作者的人生体验,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寒冷中有温暖,在忧患中有喜悦,既然这样,那人生的寒冷 、挫折 、忧患又有什么可怕呢?
骤雨已过,云开天晴,春风料峭,略带寒意 ,前路山头,夕阳斜照,诗人原来的酒意经过风雨洗礼 ,早已消散 了。这几句 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雨后清新的风光。诗人沐浴着雨后的凉爽,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之处,既已云消雾散,斜阳也收敛了光辉。 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经过阵风骤雨,得来的常常是轻松平静,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程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里所写的是诗人经风历雨的真切感受,又何尝不是东坡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政治风云的内心体验与反省?
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这是一种较高的人生境界,苏轼在经历了这一场风雨之后,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这个时候,风雨或者天晴对于他已经无所谓了。
其他网友回答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 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后的第三年,作者的仕途遭遇坎坷,心境急需平复,偶尔的一个雨天让词人在自然中寻得启示。
第一句写了一句实景,但寓意跃然纸上,影射当时自己所处的一种心境,可意为:我才不听那些闲言碎语的议论,我还是该干嘛干嘛,不慌不忙,即使走路也还要边哼小曲边浪步;
第二句看出作者还是乐观的一个人,我即使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也没有因为失意而自我沉沦,反而该一如既往的顶风冒雨的前行,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下,我都是一个经得起大风大浪的人,依然是那个我行我素,不畏艰险的我;
第三句写的是料峭的春风迎面吹来,霎时间不但酒醒了,还略微有点凉,但好在雨过天晴,阳光出来了;作者此时饱受官场与仕途的人情冷暖,但他相信总有一天也会雨过天晴,迎来人生的新景象;
第四句写的是,作者由这一小会儿自然景象瞬间明了,人生不也就这样嘛!有阴有晴,有风有雨,有冷有暖,有绝望也有希望,我苏轼走过了充满风雨的仕途,也见识过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肯定会有阴云散去,阳光普照的那一天到来!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何解读苏轼的《定风波》?.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