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怎么描写苏轼定风波的画面?
优质回答:
最爱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东坡传》业己阅读二十余遍,从中品鉴东坡人生中的从容豁达。一衰烟雨任平生,不管风雨如何,都坦然面对!
其他网友回答
翻看手中的苏轼全集,佳作实在是太多,但是————定风波绝对是心头好。
知识分子都喜欢苏轼,尤其是那些人生路上走的不是很顺的人更加热爱苏轼。每每想到苏轼,可能人们心头会涌起一股暖意,嘴角会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这就是苏轼,困境中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他在诗、词、古文、绘画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他的诗在宋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他的词改变了整个词史,开创了豪放之风;他的古文让他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绘画开创了文人画的先河。但苏轼的伟大更在于他的精神,他找到了一条面对儒家困境的解脱之路。
他之前的知识分子没找到,所以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彻底对“入世”绝望,归隐田园;要么始终对入世耿耿于怀,心力憔悴。前者有陶渊明,真正放下了,而且放下之后不会再想起,如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种地一般,陶渊明真的在田园中获得了宁静。后者最典型的就是杜甫,不管受什么挫折都不会改变对朝廷的忠心,对天下百姓的忧虑,他是知识分子中“最儒家”的一个,那种固执让人钦佩和感动。还有一种人是在这二者之间徘徊,“入世”的路走不下去,就选择放下,但到底是意难平,甚至是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在官场和归隐之间犹豫不决。像李白、孟浩然、柳永都是如此,李白看起来很洒脱,但心中一直放不下儒家入世的一面,表面上不羁,但听说被征召入朝,也会“仰天大笑出门去”,但他这样一个棱角分明的诗人,终究不适合官场,“翰林待招”这类应制文人并非李白所期望。孟浩然表面归隐山水,但诗中终究有一丝放不下,那时知识分子心中的一份不甘。苏轼是一个儒学境界不那么高的人,在他身上儒、释、道,融而为一,他对儒家的困境不执著,他也不会进入道家的“无为”和佛家的“空”的境界。他以一颗出世的心态做着入世的事业。他一直在寻找着心灵永远宁静,也求得了这份宁静。
这首《定风波》就是苏轼在政治风波中求得精神安定的一首哲理小诗。我们来重温一下: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面的小序交代了,苏轼因为在沙湖买田回来的路上,经历了一场狂风骤雨的突至和雨过天晴,面对这场自然的风雨,苏是对人生的风雨也有了全新的感悟。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莫听”是对疾风骤雨的否定,也是对现实中的逆境的超越。“穿”字写的很有力度,骤雨突至,迅疾而落,雨点穿梭于林间,打在叶子上溅开一片水花,发出一声脆响。我们发现下雨天,叶子和雨总是很配,因为雨点落在地上是悄然无声的,而落在叶子打出声音,才能让人感受到画面。这是狂风骤雨带着破坏性的气势劈头盖脸打下来的声音。但苏轼却用一个“莫听”,否定了这一切,也超越了这一切,表现出了超然的心态。
“何妨”表现出的是苏轼的泰然自若,暴风雨袭来又如何呢?当暴风雨袭来,路上的人定是混乱不堪,而苏轼的反应却是如此从容,何不在这风雨中吟着诗唱着歌,打着节拍缓步前行呢?你纵然向前狂奔,前面不也是下着雨么,终究还是会被淋湿?
当你就做到了对自我的超越,就能从容的看待一切,在逆境中做到处变不惊。因为狂风骤雨不会久长,紧张和狼狈也于事无补。何不唱着歌、吟着诗、散着步,缓步前行呢?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这应该是他真实的生活状态。黄州期间他是罪臣,对他而言黄州只是一个更大的监狱,他不许离开黄州半步,而且国家不给发工资,苏轼后来在城东开“东坡”种地是真的在解决一家的吃饭问题,盖“雪堂”也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拄着竹杖穿着草鞋,但他却说“轻胜马”,在这泥泞的雨天,本就难行,他却说这比骑马轻快。他所说的“竹杖芒鞋轻胜马”则是无官一身轻的闲适,“谁怕”更是一句呐喊,怕什么呢?“无欲则刚,不忧不惧”。苏轼没有马也没有雨具,吟啸前行,好似闲庭信步,没有欲望,不担心失去,所以无所畏惧,这是何等自信和从容?
身披蓑衣,任凭一生的风吹雨打,毫不畏惧。前面不是说没有雨具么?这里为什么又说穿着蓑衣?其实这里的烟雨已经不再是前面所说的自然的风雨,而是指人生中的风雨,任凭人生中的风吹雨打,潮起潮落,苏轼都打算就这样一身蓑衣,一身蓑衣表明了苏轼的一无所有,无所依靠,无所奢望,更无所畏惧,从容的面对,潇洒的前行。
3.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春风,这是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时有倒春寒袭来,尤其是一场阵雨过去,这寒气逼人。“吹酒醒”,将身上的醉意吹尽,在酒醒之时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感到了微冷。经历了骤雨侵袭,全身淋湿,脚上也沾满了泥,从醉意中醒来,又吹来一阵冷风,看起来似乎很落魄。但就在此时,忽然一抬头,看到了山头西斜的阳光,这温暖的阳光穿过云层,瞬间拥抱了“我”,这感觉是何等的亲切、温暖。“相迎”二字用的很好,似乎是这阳光主动来拥抱“我”,给我希望和温暖。这一句也照应了小序中的“已而遂晴”。于是作者在经历了这场风雨之后,知道雨后必是晴,风雨之后也一定会有彩虹,人生中的逆境之后也终将会迎来顺境,所以不必沉溺在现在的不幸和苦难之中,要带着希望向前看。这是这首诗的精神境界的第一个层面,那就是应该永远带着希望向前看,因为黑暗中总会有光明!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过头来,再看刚才风吹雨落的地方,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晴天。“回首”回过头来,看现实? 现实不总是遂人愿。到这里我们就看到这首诗中所表现的,面对人生风雨的最高境界,是苏轼这样的智者才能达到的,那就是看破风雨,站在自我之外,超越自我,回归心灵,他们能做到不迷恋晴天,也不畏惧风雨。无论是打击和不幸也好,无论是温暖和幸福也好,对我的心都没有干扰,都不能转移和改变我。我不因风雨而躲避,也不因晴天而迷恋。风雨是外来的,我还是我;晴朗也是外来的,我依旧是我。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物外的旷达,对于智者而言,对于苏轼而言,晴雨、顺逆、得失的变化已经无法影响他的内心了。在经历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苏轼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相信雨后必有晴的境界,他也知道晴后还有雨。他已然看破了晴雨的变化,晴和雨都是外来的,我永远是我,所以他的眼中既没有风雨也没有晴。现在,他已经不只是乐观,而且具有了看破晴雨的超脱和旷达。这才是真正的“内心安详,从不荒凉。”
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一生中,对于任何外在的权利、物质都是没有执念的,他喜欢他被贬到的每一个地方,乌台诗案他被贬黄州,他热爱黄州的生活和那里的人民,但当他被调到汝州,他又不迷恋黄州,他相信即将要去的汝州也是非常美好的。纵然被贬蛮荒的广东惠州,他也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愿意就在这里终老,致力于改变岭南地区卖孩子为奴的陋俗。苏轼心中的信念是“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便是家,所以苏轼到哪里都能活下去,而且还是快乐地活下去。因为他自己的心灵就是自己最好的避风港,东坡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是雨,但他也不是站着淋雨,因为那很傻,他只是从容的向前走,没下雨前怎么走,现在还是怎么走,现在怎么走,雨过天晴了也还是这么走,外在的一切都不会改变他,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他的归宿,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也是一种自解和超脱,所以千百年来的文人都喜欢他、崇拜他,甚至是模仿他。
我们还可以在苏轼其他的很多诗作中看到这样的境界,比如“也无风雨也无晴”,再比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致敬东坡!
其他网友回答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简朴中见深意,於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上阕着眼於雨中,下阕着眼於雨後,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词人藉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其他网友回答
壮哉,苏大爷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怎么描写苏轼定风波的画面?.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