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定风波苏轼在雨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优质回答:
形象应该是落汤鸡一样的,但他绝对又是非常开心畅快的面容,甚至还有点小兴奋的神态。
我们这就来读一下这首词。
开头部分有个小引子,是这样写的,“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先交代时间地点,还有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仆人拿着雨具先走一步,天却下雨。同行的人都很狼狈,都变成了落汤鸡,所以都在埋怨雨下的太突然,埋怨仆人伺候的不周到。
而苏轼却没有这种抱怨,他感觉雨中漫步,也是难得的一种生活体验,所以写了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已经定下了作者此刻的心情基调,是根本不把雨当上一回事的。虽然雨打竹林“哗啦啦”的响,但是这些丝毫不能减弱他的兴致,他要在雨中一边吟诵一边的缓缓前行。
他此时的心情洒脱,所以步子也格外的矫健,竹杖芒鞋也被他穿出了比骑马还轻松畅快的感觉。“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向眼前的雨挑战了,但是又深入一步,一语双关,他一路走来,从没有畏惧过任何人生的风风雨雨。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是雨过晴天了,但是还有点寒冷的春风,把他的酒意吹散了,有点凉意,可是马上又有山头的阳光斜照,来把他相迎。
这是把景色,情愫,还有心理活动,都融为了一体的句子,让人体会到的已经不是经历了一场雨的故事了,这是复杂的人生感悟。
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看淡了人生风雨,接纳了自己所有的悲欢离合的和解,没有大境界和大格局的人,真的吟诵不出如此动人却深刻句子。
所以比起被淋为落汤鸡的外观形象,这突然的雨,勾出了他的人生大感悟,不但洒脱了苏轼,也美好了若流水的古人和今人!
所以苏轼在我心中,一直都是千古第一文人!
其他网友回答
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苏轼越发成熟稳重。风雨既然不是我所能左右的,那就泰然处之,平常待之吧!没有了早年热情迸发的激进,也没有遭受苦难后的颓废与放纵,坦然而率真,豁达而自信!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其人,就不必多介绍了,作为文人的榜样,一不小心,就火了一千年,粉丝如过江之鲫,多到不行。
定风波词牌,苏轼生前填过两首,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首《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两首虽写作情景不同,但相同的洒脱、相同的旷达,真情依旧。用司马迁评孔丘的话讲,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我辈不免敬服!
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在“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时,出行遇雨,同伴狼狈,而苏轼独洒落不以为然,尤其末句“也无风雨也无晴”,足见苏轼旷达之胸怀,透尽人生,无惧风雨。常羡人间琢玉郎写在受“乌台诗案”牵连的好友王定国贬斥岭南多年,北还之后。王定国被贬,歌姬柔奴毅然随从,不离不弃。在这场好友久别再聚的宴会上,两个人喝大了,柔奴在旁侍酒,苏轼问及二人岭南经历,柔奴回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作此词赞之。
两首词附上: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人说得,苏轼做得。说得与做得,中间差个王阳明,苏轼,千古文人之楷模,诚可担当!
其他网友回答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其他网友回答
那种看开一切的洒脱~无所畏惧的超然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定风波苏轼在雨中的形象是怎样的?.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