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定风波表明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定风波,除了表现出乐观的态度,还透露出什么思想?

网友提问:

苏轼的定风波,除了表现出乐观的态度,还透露出什么思想?

优质回答:

苏轼的定风波,除了表现出乐观的态度,还透出什么思想?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言外还隐含了一层不惧政治打击的倔强性格。

另外一首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还透露出赞颂歌女柔奴,不仅美丽、歌声动听,而且坚韧豁达。

其他网友回答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在和朋友一起去郊游时突逢大雨所作。这个时候的苏东坡,早已经摆脱了“乌台诗案”对他的影响。他寄情与山水,领略宋朝的大好河山,从此处也看出他旷达超脱的胸襟。即使风狂雨骤又能怎么,任何外部的影响都不足再让苏东坡放在心上,就不如在雨中舒徐步行,就算同行的人都觉得这很狼狈,而苏东坡却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是他乐观态度的最好体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人生有许多事情,你若太在意,它就会如影随形;你若能将它置之不理,去留随它,而它也会像过眼云烟,对你造不成任何的影响。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的风雨,也会经历许多的悲欢离合,这都是平常事,任谁都会经历,这样想来,在意不在意又有什么关系呢。从这种情况看,处事之道关键是看以何种态度去面对这世间万千变化,种其因,得其果。

苏东坡的一生,是极不平凡的一生,他少年出川应试去,一朝成名天下知,受到皇帝赏识,然而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一生三起三落,这番大起大落,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即使被贬谪到黄州,他也能以平和的心态研发出东坡肉,即使被贬谪到惠州,他也能发现荔枝的美味,就算是贬谪到了儋州这个天涯海角之处,他还能找到生蚝的动人之处。

苏东坡就是这样,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能保持一种豁达的心境,用人生逆旅来锻造自己的平常心,他只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不依靠皇上和革新派,也不献媚于保守派。他始终秉持自己的真理,心存明辨是非善恶的良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解决出现的问题,他坚韧而旷达,用不动明王的意志,造就了无敌的仁心,这也是苏东坡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其他网友回答

出门带口罩,口罩自己可以做!

其他网友回答

前言

题主所问苏词《定风波》应该是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该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1082年)。这一年三月七日,苏轼在几位熟识朋友的陪同下,前往距黄州东南三十里外的沙湖相田(东坡那块地为官府所赠,苏轼想另在黄州买田置地)。这一日天气尚好,一路风和日丽,不料途中风云变幻,大雨突降,一时间弄得随行好友皆狼狈不堪,苏轼却安之若素。不一会儿天放晴了,苏轼借故有感而发,遂作此篇。

该词反应出苏轼被贬黄州三年思想上的巨大转变,即精神面貌上焕然一新,风格艺术上更趋成熟,以及思想境界达到更高层次,在其被贬黄州五年生涯中起到很好的转承作用,为其后面巅峰之作“两赋一怀”(前、后《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做好铺垫。那么,苏轼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向我们发出怎样的心声,又透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及人生态度呢?

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提一提“乌台诗案”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千疮百孔的宋朝在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更是雪上加霜,因变法遗留的种种问题使得整个朝廷更为混乱,内部斗争更为激烈。

王安石两次被罢相,新晋宰相王珪,时称“三旨相公”(指请圣旨,得圣旨,传圣旨),一心独揽大权,而毫无政见。当时苏轼早已名满天下,王珪听说神宗喜读苏轼文章,常常爱不释手,内心惴惴不安,深为担心苏轼会被重用,而妨碍到集团利益。

于是着各方收集罪证,以备弹劾之需。起初他们根本找不到苏轼为地方官所犯过失,得来尽是其辉煌政绩。随后苏轼上任湖州太守,按惯例要进谢上表,也就是这份《湖州谢上表》让王珪同党弹劾苏轼有了可乘之机。

在朝中小人相继上表弹劾一个多月后,神宗终于被震怒,传圣旨道:“将苏轼谤讪朝政一案送交御史台根勘闻。”

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被捕入狱。随后两个月的审讯中,苏轼竭力辩解,却遭严刑拷打,“诟辱通宵不忍闻”,最后屈打成招。

“乌台诗案”在苏轼身心上的创伤不言而喻,以至于他初入黄州时闭塞深居而寥于交往。

再读词作,可以感受到,苏轼来此三年中的巨大转变:从出狱之初心灵上创伤导致心有余悸、慎言慎行,到贬谪黄州之途凄苦孤独、“寂寞沙洲冷”的窘迫,到此时处之泰然,而又怡然自得。从汴京到黄州,由入世到出世,一步步走来,那么苏轼在这首词中又给我们展露了怎样的思想高度呢?

一、任凭雨打风吹而无所畏惧,而豪放不羁的坦荡与旷达

见词上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从“莫听”到“何妨”,由“何妨”到“谁怕”,语气上逐步递增,让我们看到苏轼正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中不紧不慢走来,然而步伐却愈加坚定,结尾处一“任”字却又让他愈加沉稳自如。

这场雨像极了他先前的遭遇,来得如此突兀,以至于他曾因自己“直言极谏”“妄论是非”得罪几死,如今“谪居思咎”,“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 , 往住为醉人所推骂 ,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宦海浮沉,早已放下,这场雨也不再令我畏惧,被淋湿又有何妨,我这一生要经历的雨不计其数。

二、纵使阴晴不定冷暖交替,我亦不喜不忧,不为所动的超然心态

见词下阙:“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过天晴,“山头斜照”,忽冷又热,回首我人生一路走来,不也是浮浮沉沉变幻不定么?这无关风雨,也无关晴,这都是我自己的心态被其左右而无法解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有超脱于现实之上,体会着其中的奥妙,我才能坦然于心接受这一切,才能更洒脱地凌驾于万物之上,不忧不喜,不卑不亢,安然于世。

三、“修身以儒,治心以佛,养生以道”的儒、释、道思想统一

苏轼从小耳濡目染儒家思想,一直“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他渴望“救世济民”,建功立业。在王安石实行变法中,他屡屡上表神宗,指出其在新法中“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等弊端,但神宗求变心切而不为所动。

自被贬黄州一年余,苏轼以寻求精神解脱开始接触佛教,每“不复作文字,惟时作僧佛语”,“焚香默坐,深自省察”。

后又对道家养生之术产生极大兴趣,这也是劫后余生珍爱生命的一种表现。

而从这首词中,我们就能强烈体会到其“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佛学思想,以及“乐安天命、顺其自然”的道家思想,再结合苏轼被贬之余”虽废弃,未忘为国家虑也”的积极进取心态,也就真正意义上将儒、释、道融为一体。

其他网友回答

随遇而安……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苏轼的定风波,除了表现出乐观的态度,还透露出什么思想?.jpg”/>

与苏轼的定风波除了表现出乐观的态度还透露出什么思想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