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诗经里的《伐檀》是奴隶们反抗的声音还是歌颂劳动的声音?
优质回答:
《伐檀》是奴隶们反抗的声音还是歌颂劳动的声音?
“歌颂劳动”,这种可能性接近于零,因为此诗的三章叠咏、二十四句在那儿里摆着呢。
但如果说就是“奴隶们反抗的声音”,也未必。原因在于,这首诗,是不是奴隶写的,或者说,这首诗里伐檀的,是不是奴隶。
《诗》,汉代改叫《诗经》,里面收录的305首诗,基本作于商末周初至春秋的五六百年间,就是都在孔子之前。
过去,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分期,主流观点认为,商和西周是奴隶社会;从战国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如果以这样的历史分期方法判断,《伐檀》里的伐木工,就很可能是奴隶了。
不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于先秦社会形态的研究,结合众多的考古新发现,出现了主张中国古代并未经过典型奴隶制社会的“无奴论”意见。这种观点,以著名先秦史学者晁福林教授为代表。他著有《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和《先秦社会形态研究》等研究著作,提出,上古中国实际经历了“氏族封建制”、“宗法封建制”和“地主封建制”三个阶段。
学术界,对这一观点表示了广泛的赞同,并认为,这为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持续了数十年的“古史分期问题”大讨论,“画上了一个较为圆满的休止符”。
按照新的历史分期观点判断,西周,属于“宗法封建制”阶段,“伐檀”的伐木工,就不是奴隶,而是底层的“贱民”了。
问题在于,《诗》里为何会收录这一类的作品。
《伐檀》,是《诗》中《国风.魏风》所收七首之一,这七首,大多是“吐槽”诗。
所谓《魏风》,就是魏国的民歌。魏国,是西周诸侯国,姬姓,国都在今山西芮城,东周惠王十六年(前661年)被晋献公所灭。
孔子对《诗》酷爱,《论语》二十篇,他说到《诗》也恰好二十次。
比如,《论语.阳货》载:“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后学整理的老师的言行。有意思的是,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抢救入藏一批楚简,从里面整理出了一部《孔子诗论》。与《论语》一样,也是由孔子弟子和后学整理的孔子关于《诗》的系统观点,是儒家最早的“《诗》学”。这部《孔子诗论》,大约是子夏的下一辈人整理的,和孔子隔了一代人,但其价值极其巨大。
就是说,孔子不仅酷爱《诗》,而且极有研究。
这部《诗论》里,将《国风》称作《邦风》。这应当是《诗》这一部分的原名,《国风》是汉儒修改的结果。
《诗论》里,对《邦风》有如下评论——
邦风其纳物也溥,观人俗焉,大敛材焉。其言文,其声善。孔子曰:唯能夫。
曰:诗其犹平门,与贱民而豫之,其用心也将何如?曰:邦风是也。
这段话,大致包含了几个意思——
第一,《邦风》的内容和题材比《雅》《颂》广泛,因此,“纳物也溥”,才能“观人俗”。
第二,“大敛材”,是说采集而来,经过加工,因才适用。此即包括《邦风》中的人物,也包括其中的社会场景。
孔子在《论语》中曾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而立也与”,意思就是,不通过《周南》、《召南》这样的《邦风》了解社会,无异于面墙而立的傻子。
前面说到孔子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那段话,也是这个意思。
第三,“平门”,有多种解读,但似乎解为贵族与贱民皆可出入之门较为准确——《邦风》,是贵族和贱民都可以出入之门。
第四,《邦风》之“诗其犹平门”,干嘛呢——“与贱民而豫之”。《尔雅.释诂》曰:“豫,乐也。”贵族“与贱民而豫之”,就是通过贱民的诗歌,了解贱民的想法、愿望,大概要达到的,就是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吧。
这大约是编采《诗》的乐官的初衷,按照《国语》、《公羊传》和《汉书.艺文志》的说法,这也是周天子之授意。至少,这是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
所以,仅就《魏风》来说,就不仅有《伐檀》,还有《硕鼠》、《葛屨》、《汾沮洳》、《园有桃》等等。
不过,所有这些诗中的主角,应该都是底层贱民,包括知识分子和民女,而不是奴隶。表达的,确实是对贵族的不满。
附:《伐檀》白话译文——
1,叮叮当当砍檀树,将其放在河岸边,河水清澈起波澜。
春不种地秋不收,为啥取粮三百万?
不打猎来不出狩,为啥庭院挂猪獾?
那些有德君子们,从不白白吃闲饭!
2,砍制车辐响叮当,将其放在河岸旁,河水清澈无波浪。
春不种地秋不收,为啥取粮三百仓?
不打猎来不出狩,为啥大兽挂屋梁?
那些有德君子们,从不白白把饭尝!
3,叮当砍树制车轮,将其放在河水滨,河水清澈起波纹。
春不种地秋不收,为啥取粮三百囤?
不打猎来不出狩,为啥庭院立鹰隼?
那些有德君子们,从不白吃怎当真!
其他网友回答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先秦时期称为《诗》,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即十五国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大雅》和《小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其中魏风中的《伐檀》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全文如下: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全诗充满了劳动者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社会现实不公的斥责。三章诗重叠,意思相同,按照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写伐檀造车的艰苦劳动。头两句直叙其事,第三句转到描写抒情,这在《诗经》中是少见的。当伐木者把亲手砍下的檀树运到河边的时候,面对微波荡漾的清澈水流,不由得赞叹不已,大自然的美令人赏心悦目,也给这些伐木者带来了暂时的轻松与欢愉,然而这只是刹那间的感受而已。由于他们身负沉重压迫与剥削的枷锁,又很自然地从河水自由自在地流动,联想到自己成天从事繁重的劳动,没有一点自由,从而激起了他们心中的不平。 因此接着第二层便从眼下伐木造车想到还要替剥削者种庄稼和打猎,而这些收获物却全被占去,自己一无所有,愈想愈愤怒,愈无法压抑,忍不住提出了严厉责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第三层承此,进一步揭露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寄生本质,巧妙地运用反语作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对剥削者冷嘲热讽,点明了主题,抒发了蕴藏在胸中的反抗怒火。 此篇三章复沓,采用换韵反复咏叹的方式,不但有利地表达伐木者的反抗情绪,还在内容上起到补充的作用,如第二、三章“伐辐”“伐轮”部分,在点明了伐檀是为造车之用的同时,也暗示他们的劳动是无休止的。另外各章猎物名称的变换,也说明剥削者对猎取之物无论是兽是禽、是大是小,一概毫不客气地据为己有,表现了他们的贪婪本性。全诗直抒胸臆,叙事中饱含愤怒情感,不加任何渲染,增加了真实感与揭露的力量。“坎坎伐檀兮”、“坎坎伐辐兮”、“坎坎伐轮兮”文中每章首句都用同一个字,起到强调的作用,也表现伐木奴隶的艰苦劳动,增加了诗所带有的讽刺效果。另外诗的句式灵活多变,从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八言都有,纵横错落,或直陈,或反讽,也使感情得到了自由而充分的抒发,称得上是最早的杂言诗的典型。纵观全诗,这是写一群伐木者在砍檀树造车时,因劳动艰辛而联想到剥削者不种庄稼、不打猎,却占有这些劳动果实,非常愤怒,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问责的情景。显然,这首诗充满着奴隶们最本能最朴实的反抗意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其他网友回答
《伐檀》这首诗,既不是反抗,也不是歌颂,而是对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的反映以及劳动者的自我慰藉。《诗经》是儒家重要典籍,是为了维护当时的统治秩序的,当然不会用诗歌的形式鼓动人们反抗,同时这也违背儒家诗教精神。
我是青紫Kiki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我认为很有价值。因为,在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人们的认知也在不断地被拓展,所以许多事情有必要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所以,我想回答这个问题,我感到题主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读出了和历来评价不一样的味道。
《伐檀》的原文如下: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这首诗一共三段,诗人反复咏叹,发出疑问,并给出了答案。通观全诗,我认为《伐檀》这首诗,既不是反抗,也不是歌颂,而是对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的反映以及劳动者的自我慰藉。理由如下:
一、首先这是一首诗,而且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因此我们要首先清楚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诗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而儒家是提倡中庸的,对于任何偏激的行为、思想都是持反对态度的,而且孔子说:过犹不及也,就是说,太过了和达不到是一样的,都不对。
1、孔子认为,诗歌是用来“兴、观、群、怨”的,是让人们通过写诗、读诗的过程中达到调节情绪、平和心态的作用。
在《论语·阳货》中记载:“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同学们,一个人怎么可以不学《诗经》呢?《诗经》可以抒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与自然,可以结交朋友,可以讽谏怨刺不平之事。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这句话是孔子对诗歌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对现在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孔子认为保持中正的情绪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论语》八佾篇第二十章记载有孔子对《关雎》的评价,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给整部诗经定下了高贵、优雅、柔美的基调。孔子的这句评价,意思是《关雎》这首诗洋溢着快乐的情绪,但是却没有给人张狂的感觉,这种欢乐是有节制的欢乐,是高度的自我节制;同时,这首诗也含有淡淡的哀伤,但是由于有所节制,也不至于伤害到身心。
大家可以找来87版《红楼梦》,看看黛玉生气剪掉香囊和宝玉闹矛盾那一段来看看,就知道节制是什么样子。那个样子就是不过分,就是高贵优雅。
看现在的家庭伦理剧,家庭里一旦在产生矛盾,一般都会大吼大叫、声嘶力竭等所谓爆发式的表演。我认为这整个就是没有教养、没有修为的表现。任何一个有教养的人都不会这样声嘶力竭、高声大嗓、吹胡子瞪眼睛地大声嚷嚷的,这样做,真的没有教养!
如果是这样,孔子就会认为太过了,就是“淫”、就是“伤”,都是不符合诗教的根本宗旨的。
3、儒家另一部重要经典《礼记.经解》记载:“温柔敦厚,《诗》教也。”
儒家认为,诗歌的重要作用就是引导人们温柔敦厚,让人们 性情温和,心地宽厚。任何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诗歌,即使写得再好再高妙,也是不作数的、不合格的。
我偶尔找到一部反映战国七雄的电视片,开头曲是《关雎》,但作曲演唱,都演绎出了《黄河大合唱》的感觉,完全背离诗教的宗旨,里面的内容也就可想而知了。
综上,我认为,这首诗最多有讽、怨,但绝对不是反抗。
二、整部诗经里有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这首诗也是这样。
这首诗是在伐木时,人们边抡斧子边有节奏地歌唱,为劳动助力、纾解劳动的辛劳。就如我们一边做家务一边唱歌一样。
大家发现没有,当我们边唱边劳动时,是不关心歌曲的内容的,而是歌曲额节奏非常适合劳动的节奏。
所以这首歌的节奏应该是非常适合一斧子一斧子砍下去的节奏的。
歌词的内容主要反映的是,他们看到的社会现象,他们看到有的人不用种地、不用打猎,但是却又有丰盛的粮食又有众多的猎物来享用。
诗的最后一句,诗人说那些管理者,其实也不是白吃饭的,也就是说,他们认识到那些虽然不劳动的人也不是吃闲饭的,而是各有各的辛苦。而且对方的辛苦,自己也是不愿意承受的。
比如,那天我看了雷军的一个访谈,他忙的一天要开十几个会、经常忙的不能按时吃饭……当时我看了后,感觉他拥有那么多的财富是他应得的,我也不羡慕,因为我也不想过他那样的生活。
诗人的心情是平和的,情绪是稳定的,我不知道人们是从哪个字哪句话读出了愤激。因为诗人找到了根源,所以也不怨尤。
在《国风·召南·小星》中,诗人也表达了同样感受。诗人写道:“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 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 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这首诗的意思是“小小晨星光朦胧,三个五个闪天东。天还没亮就出发,从早到晚都为公。彼此命运真不同。小小晨星光幽幽,原来那是参和柳。天还没亮就出发,抛撇香衾与暖裯。命不如人莫怨尤”。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辛勤和劳苦,在暗地里也和那些能睡到自然醒的人做了比较,有埋怨、也有牢骚,但是当他唱出来以后,这些怨气和牢骚也随着歌声飘走了,最后诗人经过思考,告诉人们每个人的命运是不相同,面对这种无奈,唯一的办法就是认命吧。
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和学问,当有怨气时,归到命运,起伏烦扰的心情就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平复,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这样安慰自己,是对自己身心健康有很大帮助的。
我认为,整首诗语气平和、有叙述、有疑问,有解答,没有任何愤激的言辞和情绪。
因此,这首诗表达的既不是反抗、也不是歌颂,只是反映了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就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对立,淡淡的说出来,又深深地自我慰藉。
这种社会现象,在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也许还会存在很长时间。
现在我们知道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去歌颂,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这两种劳动犹如鸿沟般的差别,也正在慢慢消弭。
我认为,在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会认为这是什么“正义的责问”、或者是什么压迫和剥削,以及反映的是什么愤激的情绪,因为这不符合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同时,我感到这个时代的人们会越来越走向诗教所指引的精神境界。
以上,希望和大家讨论。
“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想纯正,既是《诗经》编纂者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也是我们阅读它时所应持有的态度。
平心而论,《伐檀》这首诗它就是借伐木工人之口,提出一个无法理解的现象与问题:君子为什么可以做到不素食?而不是有的人所分析的那样——什么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不劳而获的控诉和对剥削制度的抗争呀,等等一些强加给它的意识形态的东西。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九句,三章的内容和结构都一样。它采用伐檀、伐辐和伐轮这些“兴”的手法渲染气氛,引出所要描写的对象是如何的不素餐、不素食和不素飧的。而我们知道“兴”所先描写的事物往往与描写对象没什么必然联系。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氛围是乐观的愉快的。他们唱歌,只是歌唱其砍伐檀木并把它们放到河岸边上,而河水此时正清澈涟猗这些事儿,并以此驱赶和解除劳动的疲劳。期间,如同我们也曾有过的经历:说几句牢骚话,讽刺一下某个人,笑骂几声而已,然后继续干活,绝没有要控诉谁或反抗谁的想法和冲动。
诗所称美的“不素餐兮”的君子,自然也不是既稼既穑、又狩又猎的劳作者。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正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因此,君子是可以不种不收、不狩不猎而拥有粮食和猎物,并享有荣华富贵的,也当然是“不素餐”了。在《伐檀》里,伐木工人当然还不懂得这些道理,我们也没有看到伐木工人或诗人借他人之口用激烈的口吻去怒斥君子,也没有表现出有与这种不合理抗争的思想和行为。有的只是“他们可没有白吃饭啊”的感叹。就如同我们现在艳羡CEO,除了佩服、理解外,还有隐忍。
如果说伐檀者对君子没有看法、没有怨言,肯定也不是事实,他们或许有对现实的抱怨和改变的想法,甚至也有用暴力来抗争的“谋划”,但至少在这首诗里没有表现出来,有的只是对这种所谓的不劳而获现象的疑惑和不解,不知道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和本质所在。这应该是实事,我们应该尊重这个事实。
其他网友回答
《诗经》中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就是国风。《伐檀》出自十五国风中的魏。魏国是周朝初期分封的国家之一,位于今天山西省芮城县北,公元前六百一十八年被晋献公所灭。
《伐檀》作为一首民歌,主要描述了伐木工人劳动的艰辛,反映了奴隶与奴隶主两个阶层的对立,表现了奴隶的反抗精神,同时也揭露了奴隶主的剥削本质。
这首诗里的奴隶,处于社会最底层,没有人身自由,长年累月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伐木以求活命。诗中的伐木工人虽为普通奴隶,但又有着特殊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既没有哀伤,也没有沉沦,愤怒中充满了乐观。他们从早到晚的伐檀造车,非人的待遇没有让他们泯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当他们把木头丢到河中,轻轻荡漾的河水在他们渴望自由的心底激起涟漪。因而发出了对不平等的生活和社会制度的不满,甚至嘲笑那些掌握生死的奴隶主,讽刺他们为“君子”。
他们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反抗精神,这些奴隶发出的声音不只是表现出对生活的不满,更是对社会制度的不满和质疑。这也是这首诗可贵之处,随着这些有觉悟的奴隶不断的觉醒、壮大,他们终将推翻这样的不平等社会。
下面再欣赏一下这首《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诗经里的《伐檀》是奴隶们反抗的声音还是歌颂劳动的声音.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