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人发明通假字有什么意义?
优质回答: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先以老漁出句的方式出个单句来感觉一下“通假字”的效果 : 春光好色风游说。
这里“光”的解释是作为动词的照耀,形容词的景色和副词仅仅的意思,接着的“好”亦同,结合结尾的动词多义多音字“说”的变形组成了典型的“通假字”的句子。言归正传,回答问题。文字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我国特有的汉文字来自包括“甲骨文”和“象形字”两种原始文字演变直至定型后的传承。古老的甲骨文是在商朝墓地发掘中发现的,“象形字”是传说中的仓颉造字。不论是“甲骨文”的陆续发掘,还是仓颉持之以恒的创造,最初文字的能够使用数量是有限且粗糙的,于是就产生了理解(或使用)上的随意性表达出的效果,当这种随意能够逐渐融入文字的表达意思时,就有了“通假字”的使用。提问的“通假”指的是通用,假借的意思。“通假字”的使用分别是形似字和音似字的意会。“通假字”的使用是在形似,音似(包括声韵)形成的意会条件下,形似,音似(包括声韵)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其意义是古代人的同音替代和同型替代主要源于最初文言文的书写困难。都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文章“压缩”格式非“文言文”莫属,而“通假字”应该是“压缩”格式的简化手段。“通假字”的形似,音似,声韵的使用变化在古诗,词,歌。赋,曲的创作中起到的变更替换作用。在听觉上多了层美感,古人的文字创作很尊重韵律。即便当下的诗,词,歌,赋,对联的创作也有利用“通假字”和“古韵”,“今韵”的手段来改变作品的平仄韵律关系。老漁以为,作为国学文化的一部分,“通假字”的使用条件是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从通假字这个名字上来看,通就是通用,假就是假借,这个很能说明这种字的存在。
我觉得,老师们常常说通假字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只是因为要详细说明这种东西太难理解,太难表述清楚,所以就用了一种这样的方法搪塞过去,就有点像电脑坏了以后常常敷衍说是中病毒了一样。
通假字有好多种。有一些是当时没有这样的一个字,就找了一个相同或者相近发音的字来代替,然后,那个字再后来才演化出来。因为汉字还是形声字比较多,所以这样的通假字会写得比较像。比如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就是通悦,这个就是春秋的时候还没有悦就,就用说字来代替了,至于读音的话,粤语里面是挺像的。又比如说,成语【暴虎冯河】,冯通凭。这个可能比较费解,这两个字写起来不像读起来也不像,但是我们看一下凭字的繁体字的写法【憑】大概就知道为什么了。
有的字是以前就是那样子写的,比如赵国使者去找晚年的廉颇后回报赵王的【顷之,三遗矢矣】中的矢字,通屎,而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这样子写的,而且这样子写才是对的。屎字是后来才有的字。
有一些是是因为现代汉语还没有形成,后来统一以后才变化的。比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的记念,现在写作纪念。如果说是记下来而念,那么这个写法就是没有错的。某些说鲁迅先生一写错就说是通假字的人,是很不负责任的。
还有一些嘛,那就是真的写错了。不过古人真的写错的很少。他们都是头悬梁锥刺股寒窗苦读出来的读书人,写毛笔字比你写钢笔字都快,还特别漂亮,文化素养比我们现在的人高得多了,哪里那么容易写错字。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通假字是指人们在书写时,由于某种原因,借用音同或音近的甲字来表示乙字的意义的现象。通假字运用主要发生于秦汉以前,春秋战国时期,诸国文字各异,这是后世异体字、同形字、通假字产生的一个主要渊源。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汉代人复原六国古书多是凭借记忆,秦汉时代没有印刷术,传播文化知识,只能依靠口述、手抄,东汉人郑玄说,“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意思是说,作者在书写时一时忘记了本字,仓卒之间使用了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训诂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这种用字方法在古代是得到社会承认的,不同于现在所写的错别字。
秦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用经过整理的篆文统一全国文字,基本消灭了各地“文字异形”的现象,但是在文人的著作中仍然沿袭古已有之的通假字。
通假字的意义在于是语言文字演化的必经之路,更体现了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什么叫“通假字”?它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通假字的成因有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2、避讳.古人最忌讳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中的字,或直写自己父母名字中的字,借用其他字替代.所有的人都不能写当朝皇帝的名.
3、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秦记》以外的各国史记、巫医之外的古书几乎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读音,未记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4、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5、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通假”字了.
第二,学习“通假字”有何意义?
首先,文字是有继承性的,在古文字研究中利用通假学说,不但对考释的古文字材料有意义,对后代相关材料的理解也是有益的。
我国传统的研究字义、词义的学科称训诂学。古文字研究中分析字义,一般根据文字形体,求出其本义、引申义。但在古人不用本字而用通假字的情况下,必须用本字来改读假借字,才能确切了解文意。我们若单从文字本义去推求,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那也就无法完整理解与掌握古籍文献的内容与意义。
其次,可以为传世古文献通假提供新证和补充。传世古文献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前人对此多有总结,王念孙《广雅疏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朱起凤《辞通》、高亨《古字通假会典》都是集大成的著作。但研究通假,仅仅局限在传世文献的圈子里,范围毕竟有限。而古文字中出现的很多通假字,却可以为传世古文献通假提供旁证;也有些不见于传世古文献,是对传世古文献的补充。所以要真正研究通假字,绝不应该忽略这一方面的材料。
第三,对传世古文献典籍的校勘、整理、训解大有裨益。流传至今的古代典籍,大多经过历代学者的整理,但其中仍然保留了很多古文字的资料。因时代久远,后人对此不甚了解,于是望文生训,牵强附会。今天我们发现的古文字资料,是当时人留下的真迹,未经后人改窜,认真研究其文字通假情形,对典籍的校勘、整理、训解大有裨益。这一点前辈学者早有认识。
第四,研究古文字通假可以为上古音研究提供新资料。关于上古音研究,前人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中上古韵部的划分越来越精密,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结论。声母研究虽然比较薄弱,也有一些公认的说法。以前的学者研究上古音,主要根据传世古文献,如《诗经》韵字、谐声偏旁、异文、古读、声训等。古文字中存在着大量通假字,通假字的声音必然相同或接近,所以认真研究古文字通假,必然会为上古音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汇总一下以下几种可能:
1.古人语文没学好,写成的别字;
2.为避讳长辈或皇帝的名字,借用谐音字;
3.为节省油墨简化字(类似今天的简体字);
4.汉语一字多义,可通用,约定俗成;
5.各地区语言习惯上的差异(方言)。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古人发明通假字有什么意义.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