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天人合一的“天”在古代是什么含义?
优质回答:
上苍。圣人自称余一一乃苍余。
其他网友回答
天人合一中的“天”,并不是单指天地和大自然,是古代的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天代表着“道”,“真理”,
“法则”。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人与自然的共同相处,应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观念,在世界很多的宗教中,都有这种思想意识。在中国最早是道家思想家庄子提出来的,其他各个学派对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有不同的观点。
道家认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份,天人本是合一。由于人有着道德规范,有的人丧失了原来应有的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修行的目的,是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回归自然,达到“万物与我合一”的精神境界。
儒家认为,天代表仁义的观念,人的心中应具有道德的原则,这种天人合一则是人性的自然。但由于人类受各种名利欲望的影响,又丧失人性的品德。所以,儒家的仁、义、道、德、礼、智、信,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佛家认为,宇宙最高的实体是“天”,也就是“佛”。人们皈依佛教的目的是想成佛,与佛合为一起,就是天人合一。从而超越生死轮回,摆脱人生苦恼,获得解脱。成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涅槃也是佛教的天人合一。
易经强调天、地、人并立起来,人在中心位置,这就说明人的位置之重要。天之道在于始万事,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各有其道,相互联系。正是《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天是超越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浩瀚。天地万物出于有,万有都是出于无。万物都应与道合一,只是有人偏离于道而失去世界平衡。所以要启示人的灵魂认识“道”,按照道的法则行事为人,这就是天人合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其他网友回答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哲学思想,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政治、伦理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下面就对“天人合一”的”天”古代的含义作以粗浅的阐述:
一、历朝代对“天人合一”的“天”的释义
我国最早的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等,皆蕴含着“天人合一”的远古人类文明。
“天人合一”最早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后经历代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庄子、董仲舒、张载等人的理论阐释和实践发展,最终形成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体系。成为历代王朝施政时的重要思想源泉,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盘古开天辟地,是古人对人类始祖的神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向往光明,为造福人类社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神话也反映了我国古人的宇宙观,奠定了我国后世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
在我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的信念是宋代思想家张载提出的。其基本表述是:”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相生相依并合理转化”。
从信史时代的夏代开始,人们有了“夏王朝的存在是因为受命于天”的思想。夏代末年,夏桀残暴昏聩,民不聊生,于是商人部落首领成汤开始伐夏桀。成汤在伐夏桀前,在其所作的《汤誓》中这样写道: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意思是说,告诉天下百姓,你们仔细听着,不是我这个人敢随便造反作乱,而是夏桀这人罪恶滔天,因此上”天命“令我来灭掉他。
“天命”,即上天之意旨,由天主宰的命运。由于当时的人们知识贫乏,所以把一切都归为“天命”,再加上契是”天命”所生,所以其臣民自当臣服,岂敢逆天。连商王朝末代帝王纣王被周武王姬发打败自焚时都曾说过“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是何能为”这样的话,意思是说,老天啊!我的生命,不是上天赐予我的吗?为什么又要亡我呢?
到了西周末年,“天”的权威有了改变,在《诗经》中出现了很多”疑天、怨天”的诗篇。如“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昊天疾威,弗虑弗图”。这时的“天”,其意涵有主宰的“天”、运命的”天“、意志的“天”。
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对“天”的认识加深了,对“天”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就减弱了。如鲁国思想家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又说“不怨天,不尤人”;郑国政治家子产则说“天道远,人道迩”。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诗作《天问》,一口气提出了100多个问题,表现了人的探索精神。此外,还有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荀子的《天论》,荀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鼓励人要用天、制天,“天”除了自然义还有物质义的内涵。而前期道家老子和庄子的“天”超出天命的范畴,直向自然义的“天”即“道”,认为道生化天地万物,主张人要依循天道,顺其自然运化。
到了秦汉时期,“天”渐渐与“人”接近,甚至在自然科学进步的条件下,汉代的人们凡立论都喜欢举到“天”的层次,将”天道”观“贯穿于人道”。
秦代丞相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淮南子》,都曾经以气、阴阳来探讨“天”,出现了气化宇宙论。西汉儒家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也以气、阴阳探讨“天”,提出“天人感应说”。东汉哲学家王充还有“天即自然之气说”。
汉代关于“天”的立论比较著名者,当属西汉史学家董仲舒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董仲舒从自己的角度论证了“天”,司马迁从自己的角度论证了“天道”。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公羊传》中大一统的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对《公羊传》进行了神秘主义改造,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树立了“天”的无上权威,认为!“天”的意志决定人类社会命运。他在论证”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同时,也指出了”天”的权威是高于君主的,君主居于万人之上,但也要“尊天敬天,受天约束”。
董仲舒认为”天”的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体现为阴阳分合运行。阴阳两方虽然共存,但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主从关系。”天道“是这样,所有其他阴阳关系也是这样,都是阳的一方支配阴的一方。体现在社会政治关系上,就是君、父、夫分别支配、决定着臣、子、妻。
君臣、父子、夫妻是汉初社会诸种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这3种关系的内在法则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所谓的“三纲”。“三纲”根源于”天”,因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执政者只要处理好这3种基本关系,就能有效控制整个社会。
在唐代,儒学思想出现一种承先启后、推陈出新的过渡趋势,并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之谬误提出强烈的批评。如儒学家柳宗元认为受命不在“天”而在人,真正美好的是一个人自身的仁德,而非天降吉兆;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认为,天命论的产生是基于对自然客观事物规律性的不理解,因而坚持发展荀子“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思想,提出“万物乘气而生”以及“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命题,使“天人感应说”和谶纬迷信再也不能成为主导思想。
程颢、程颐站在唯心主义立场,确立一个自然之”天”作为本原。程颢认为世界统一于理,理是具有道德属性的观念性实体,因而“天”与“人”的关系就建立在这个理的基础上。程颐认为,“理”就是“天”,它赋予人即为性。因为性禀受于理,他说“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
张载建立了“太虚即气”的气化宇宙论,并将其发展为儒家上承孔孟下至北宋的天人之学架构。张载首次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他是将这4个字连在一起的第一个人,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以后对“天人合一”命题的发展开了先河。
“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明清之际,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继承张载的观点,肯定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认为“天人之蕴,一气而已”。王夫之认为,人道与天道即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二者是同一的。他在《尚书引义》中说:“天与人异形离质,而所继唯道也。”这是说父子虽然不同体,但是儿女应该继承父母的志愿;“天”与人虽然不同体,但是人要遵循天道行事,这样天人就可以合一了。
从黄帝时期借由天梯登天以求“神人以和”,到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天人合一”命题,从绝对的“天”、绝对的人,到以“气”为媒介,再落到人的心性、生命,我国人已经走了数千年的历程。直至现在,现代人仍从“天人合一”思想中汲取营养,持续不懈地追求。
二、道家对”天人合一”的“天”的释义
自从老子著成《道德经》以后,历代道家学者都把自然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由此开始了道家阐释“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历程。
道家的最高境界在自然大道中,通过对“道”的修行领悟,进而达到人在自然大道中生存的最佳状态。换句话说,道家强调顺“道”而生,应“道”而行,完成人类与自然最和谐的结合。这就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道家的自然观,二是道家的生态智慧。
在自然观方面,道家注重对整个自然界进行整体认识,认为人和天地万物都是以“道”为本原,“道”是自然与人存在的共同基础,也是人与万物的共同本性。
《淮南子》的“天”是道家的自然之“天”。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与其他自然产物一样,所以人不应该奴役自然万物,对待自然和对待自身生命的态度都应该是顺其自然。
道法自然”的基本法则就是自然。什么是自然?自然是一种状态。
三、儒家对“天人合一“的“天”的释义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思想家。
孔子的“则天”其实就是儒家一贯倡导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虽是我国古代大多数哲学家所共同宣扬的基本观点,但在我国传统文化范围内,则大多数情况下指儒家的“天人合一”。因为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复杂,影响我国文化也最深远。
“天人合一”中的“天”,被儒家学者赋予了各种意义,有自然之天、命运之天、意志之天、伦理之天、神圣之天、救赎之天、创造之天等。大凡宇宙万物之起源、人类社会之形成、政治制度之合法性、伦理道德之标准、人类未来之命运等,无不可以从儒家有关“天”的论述中得到最权威的解释。
因此可以说,“天”在儒家传统的思想体系里构成了一个最高的概念,折射着儒家有关“人”的地位、命运和价值取向的方方面面,因而它们相互关联的“天人合一”,自然而然也就表达着儒家理论的丰富内涵。
“天”,作为儒家思想中最高的一个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具体表现为“自然之天、主宰之天和义理之天”。
儒家的“天”表现于自然界时,即为“自然之天,天人相分的天”。荀子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天的意志成分,而是赋予“天”以更多的自然物质因素;并认为人与自然有所区别,人类要掌握并利用自然规律来为自己服务。
儒家的“天”具体地表现出一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时,它可以左右人的命运,并含有超强的意志与力量,即成为主宰者。这一观点主要表现在儒家思想的初期,以孔子为代表。孔子曾经说“君子畏三命: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其中的天虽然带有一定的道德意味,但仍然是以一个令人生畏的主宰者的形象出现的。
儒家的“天”在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了客观的“理”,这一思想在先秦孟子那里就开始萌芽了。孟子最先把“天”与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以为尽心便能知性,知性就知天了,正如他所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的“天”也就是往后宋明儒家所言的“理”。程颢发展成“心即是天”,程颐则说“性即理也”;朱熹所谓“天即理也”。到后来明代王阳明所倡“心即理”,这些无疑都是对孟子“尽心知性知天”从不同角度的诠释。
总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地万物秉承“天命”而生生不息,这其中自然又蕴涵着“人”,所以“人”活着也是在履行“天”命,“人”的伦理价值也是展示“天”的普世价值。人只要生活在天地宇宙间,只要有人的生命情怀,他就一定还有天地良心,他就一定有存在的价值。
四、佛家对“天人合一”的”天”的释义
佛家认为,人德不载天道,违背规律,道与德就不合,规律就要惩罚人。佛家的这种“人道合天道”,恰恰就是我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精神实质。
在佛教中,宇宙世间的最高实体是“天”,也就是“佛”。佛具有最高智慧,是世间万物生存与活动的根据。人们皈依佛教的目的是想成佛,成佛才能与佛合为一体,从而超越生死轮回,摆脱人生苦恼,获得解脱。
以上所述,历朝代名家及道家、儒家、佛家对”天人合一”有关对”天”的释义。
如今,国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目的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也就是保护大自然。“金山银山,不如绿山青山”,就是要回归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与道家、儒家、佛家对“天”的释义相一致的。因此,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其他网友回答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全一”就是指人类不要把自然看成是满足自己欲望的来源,而是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人与自然共生。中国人历史传统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人们和自然和谐共生,在思想上受儒家思想影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有序的统一体,凝聚为中国传统的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观念。当今,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环境危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当前极其重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用“天人全一”的传统文化改变我们的思想,让我们自觉地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人类科学利用自然,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
其他网友回答
天人合一的“天”在古代应该是指自然宇宙。
地球上原本只有无机物,大约45亿年前,出现生命体菌类和低等蓝藻,约24亿年前,开始繁盛。约18亿年前,无脊椎动物出现。约三百万年前,有说为二百五十万年前,人类祖先诞生。
世界上原本没有人类,只有“天”。人类是由地球产生的,也可也说是“天”产生的,是天生的。天产生了人类,当然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作为理念意识,作为世界观,当然是人类思想。因为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自然属性。人类是天的一部分,本来就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是富有科学性的哲学思想。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顺天应人,是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类意愿的和谐统一。
古代的“天”,实为人类之外的一切自然宇宙,包括地球的自然现象,比如地震、暴风雨、台风等等。天人合一,是人类认识,是人类主观主动合一。
人类从自然中而来,从属于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同时,自从有了人类后的自然,是被人类认识运作影响同化过的自然,自然世界亦为属人世界。自然世界有了人类的痕迹、气息和因子,人类越来越成为自然世界的独特因素。
现在我们也认可天人合一。我们人类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自然是人类的母体,自然是人类的载体,自然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生存空间,自然是人类的美好家园。人类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美化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与自然融为一体。来源于自然,回馈于自然。消耗于自然,丰富与自然。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科学发展。
人类诞生以后,“天”里就有了“人”。“天”“人”合一。
人类是最美好的自然!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天人合一的天在古代是什么含义.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