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故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故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吃粽子到底是为了纪念谁?屈原、介子推还是伍子胥?

优质回答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因为当时的楚国国君楚怀王,听信了奸臣的谗言,不听屈原的治国良策,把屈原流放,所以屈原投汩罗江而死。楚国的百姓为了纪念屈原对楚国文化所做的贡献,所以,就在端午节这一天包粽子撒入江中,以保护屈原的身体不被水族所食,所以才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故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优质回答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的楚国诗人——屈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曲儿歌唱罢,端午又至。现在大家对于端午节的认识就是三天假期,初为人父人母的答案自然是围绕着印象中的屈原、粽子、雄黄酒的故事展开。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从夏朝开始古人就有了对于天象的观察,并诞生了历法的概念,我国依次出现过夏历、商历和周历,三种历法的不同主要区别每年开头的月建不同,夏历以建寅之月为首,商历以建丑之月为首,周历以建子之月为首,现行的阴历,是夏朝采用的正月建寅的太阴历,故又名“夏历”。

夏历中已经有了对于节气的划分。夏商周时期在临近夏天的时候有许多节俗活动,均与夏令有关,且与夏至时间相邻,故称为“夏至节”,在此日要进行各种驱虫、洒扫、祛暑等传统的习俗,来迎接夏天的到来。

到了西周时期,吴国和越国地区又融入了以“龙”为代表的图腾祭祀活动,龙舟竞渡以及粽子,粽子是我们常叫的俗称,它的正式名称叫做粽籺,是龙舟竞渡的时候投食江里的蛟龙的。

在长江一带至今有“端午水”一说,也就是在端午节前后会有大暴雨导致的洪水。古人认为洪水是河神发怒的结果,为防止端午大水把秧苗什么的冲走,举行的一列祭祀活动,希望河神高兴,五谷丰登。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仲夏端午是龙升天的节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此外由阴阳术数及季节时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习俗。

根据阴阳术数,午为阳,重午为至阳;斗指正南,卦象为离,天干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属火,时在仲夏之月,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重午是天地纯阳正气极盛的吉日。古人把端午日午时,三午相重,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

古人还把端午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称为“龙花会”,有“千载难逢龙花会”之说。夏季是阴阳二气相争的时节,阳动于上、阴迫于下,午月纯阳正气,乃阴邪之所惧。

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阳气旺盛,万物至此皆盛,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这天采的草药祛病防疫最为灵验、有效。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

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主题,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故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真的是纪念屈原吗?

优质回答

可以明确地讲:端午节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才有的。

我们来看看过端午节的几大风俗:

1,吃粽子;

2,挂菖蒲和艾草;

3,饮雄黄酒;

4,龙舟竞渡。

其中的2和3两项与纪念屈原可以说扯不上半毛钱关系,前一个可以说是为了有辟邪消灾,后一个祛病防疫有关。我们再看1和4,吃粽子我认为可能是古代的一种吃食习俗,因为端午在夏天,一般的米饭都容易坏,而粽子一般就不易坏。龙舟可能是古代的独木舟演化而来的,龙舟追求的是速度。如果用来救人,可能真不适合。

试想,如果是为了记念屈原,包粽子是为了防止鱼食吃屈原的身体,如果把米饭包起来,鱼怎么吃,钓过鱼的朋友都清楚,鱼爱吃的都是散碎食物。粽子投入水中更象是引诱鳄鱼这样的大型水生动物。我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古代的夏祭

因此,我认为端午节首先与传统历法是关联的,她也许是来源于古代的夏祭。在传统上有春祭(清明),秋祭(上元节),冬祭(过年),独缺夏祭。

古代,人们其实都有两种崇拜或信仰:一种是对天地自然的崇拜或信仰;一种是对祖先崇拜或信仰。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都离不这一点,差不多都是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我认为端午节也不例外,很有可能端午节的主要祭祀对象就是“龙”。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正是《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的卦象,比如端午节的两大民俗:吃粽子和龙舟竞渡更象是祭 “龙”。

龙源于江河崇拜或水崇拜

“龙”前半身更象是鳄鱼,后半身象蛇。在古代人们崇拜或祭祀的是一些凶猛的动物,在古代南方水网地区,鳄鱼和大莾蛇可以说是比较常见又凶猛的动物,在古代人们应该对它们很是畏惧,龙可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亦兽亦蛇的一种动物。

龙在古代传说中通常是亦正亦邪,龙可以呼风唤雨,布霖人间,这是她们正的一面,亦可水漫金山,这是她们邪的一面。这种形象也正符合了江河的本性,龙是不是就是江河的化身,龙崇拜或信仰是不是就是江河崇拜或信仰。也可以说是水崇拜或信仰。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故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优质回答

肯定是纪念屈原的,屈原向楚王提出了改革强国建议,触犯了封建贵族的利益,受违攻排挤出朝庭,流放外地,屈原满怀悲愤在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而殉难。当地百姓闻之为保全屈的尸体不被水怪和鱼吃掉,就向江中投放大量糯米粽子给水怪和鱼吃。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都包糯米粽子,南方多地还以赛龙舟来增加节日气氛。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故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投江的的日子,用“端午快乐”是否对屈原的不敬?

优质回答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原本是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综上所说:我认为“端午节说快乐”这句话要根据特定的场合而论。如果是一行人是去江边祭奠屈原和己故先人、说“端午节快乐”就不太适合了。反之,端午节是中国人传统节日,家人团聚, 在佳节来临之际,举行了大型的活动,比方说:赛龙舟,舞龙灯,猜灯迷,诗歌朗诵比赛等等这些欢乐的活动,大家相互之间问个好,祝“端午节快乐”这就更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节日的祥和气氛!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故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起初是纪念伍子胥的吗?

优质回答

谢邀。首先说,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在伍子胥和屈原出现之前,已经开始有这个节日了。起初的端午节是一种图腾崇拜,由上古时代的龙图腾演变而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天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龙升天的日子。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寓意大吉,有”飞龙在天”之说法。

早期的端午节,是古人朴素的一种畏天和敬天的思想。古人在生产劳动中,发现许多天象,却又乏有科学依据去解释,就只剩下畏惧和有畏惧而产生的崇拜,端午节的起源就源于此。是古人“天人合一”朴素思想的真实体现。

在随后的不断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端午节在不同地方揉进了不同的元素,添加了当地的风俗。不管是纪念伍子胥或是屈原,都是端午节与当地文化和风俗相揉和的结果,但前提是:先有端午节,后有纪念当地名人的传统。

几千年的端午节流传,最大的不变,恐怕就两点:吃粽子和划龙舟。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故事

也许你还想知道中国16个传统节日的知识介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