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人当时想到怎样的思想?
优质回答:
“三分天下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出自唐朝诗人徐凝的一首七绝:
《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头易觉愁。
三分天下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注:无赖,在古诗中是无奈,无可奈何之意。
这是一首感物抒怀,睹物思情的怀人之作。诗人通过皎洁的明月,抒发了自己千端愁绪,万般无奈,绵绵柔情只能化作无尽的思念。三分明月,二分扬州,一分愁。
诗人通过数字化的“三分明月”,二分独在扬州这一概念,把明月之美,扬州之美衬托得无以复加,出神入化。又道“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不由使人对离别的情人产生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
其他网友回答
在钱钟书的《围城》里,周经理劝说方鸿渐不要惹周太太生气时,曾经说过“且让她三分”。这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经过钱钟书的进一步诠释,却变成了最浪漫的情话,“他说的‘让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是‘天下只有三分月’的三分。”
因而在这里的“三分”,实际上是指满分,是要百分之百的谦让她、呵护她。对应到唐代诗人徐凝《忆扬州》里的原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实际表达了诗人对心爱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非现代语境里所理解的对扬州夜月的赞美之诗。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要想理解这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逐一来看。
首先,诗人借助“萧娘”和“桃叶”的历史典故,点明此诗的主题在于思念佳人,而非歌咏扬州夜月。
在古诗词中,诗人常用“萧娘”代指自己心爱的女子,而以“萧郎”代指心爱的男子。对于“萧郎”,最出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崔郊《赠婢》里的那句,“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而萧娘,自《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后,成为女子的泛称。
而“桃叶”,原指晋代王献之爱妾之名。作为王献之的小妾,桃叶备受其宠爱。王献之甚至作《桃叶歌》以表喜爱与赞美之情。正如郭茂倩所云,“桃叶歌者,晋王子敬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於笃爱,所以歌之。”因而后代常用《桃叶歌》来歌咏歌妓。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则运用“萧娘”与“桃叶”的典故,来指代诗人所念念不忘的扬州女子,以此来刻画与心爱女子离别时的缠绵思念之情。在一“难”一“易”的正反对比之之间,诗人将女子不忍离别的楚楚可怜之姿描绘得风情万种。
“萧娘脸薄难胜泪”,恰似梨花一枝春带雨,既写出了如花美眷的柔美与娇羞,又写出了离别女子的缠绵与悱恻;“桃叶眉尖易觉愁”,正如芭蕉不展丁香结,既写出了窈窕女子的妩媚与轻慢,又写出了多情女子的徘徊与苦闷。
其次,诗人运用移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将柔肠百转的离别苦闷之情倾注于明月之上,以无理写有理。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人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将无法诉说的离别苦闷之情发泄在扬州明月之上。面对佳人泪眼朦胧和眉间生愁的风情万种,诗人已经难以排解,无法承受。可明月却无动于衷,依然照着早已难舍难分的恋人。
“无赖”一词,将诗人移情于景的怨憎无奈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无赖”在古诗词中,本有“可爱和淘气”之意,比如辛弃疾的“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通“无”。而在这首诗里,“无赖”则是含有抱怨之情的无可奈何之意。
类似的用法,如王安石的“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杜甫的“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诗人正是运用这种反话正说的方式,传达出本就备受离别之苦的煎熬,因见明月朗照而无法承受的烦恼之情。正如韦庄所云,“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种看似无理的怨憎之情,恰恰体现出了诗人对于心爱女子不忍离别的深情。这种以无理写有理的表现手法,因为“天下三分明月夜”的设想,显得更为浪漫与缠绵。而“三分”在这里有两种解释,一是扬州独占两分,二是扬州独占三分。
最后,“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表达了诗人对于佳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刻骨思念之情。
从题目《忆扬州》就可以看出,诗人想要传达的感情主要有两方面,一则是追忆往昔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正如多情自古伤离别;二则是顾念当下的刻骨思念之情,正如一寸相思一寸灰。遥想离别在即之时,佳人梨花带雨,眉间生愁,万种风情,无处诉说。
这种无法排解的离别愁绪,只能发泄在明月之上。都说春色恼人,如今尝尽相思之苦,才知月色更无赖。诗人面对离别的不忍之心有多重,对明月朗照的怨憎之心就有多重。所以私以为,天下三分明月,你扬州明月不是只占了两分,而是占了全部。
总之,从徐凝的诗歌里走来,“二分明月”虽成为扬州古城的代称,但“明月无赖”里代表的深情却是如钱钟书所言,“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是‘天下只有三分月’的三分”。无关风花,无关雪夜,都只为这情痴情浓。
其他网友回答
#泛文化写作营#最美团圆年
爱极的二分明月,爱极了的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人徐凝赞叹了扬州景美,还叹扬州月色美。自古扬州商贾繁盛之地,江南富贵之乡,美景美人加上皎月当空照,作者忍不住叹一声娇羞的“无赖”,却是由衷的爱极了。
一、最美扬州,最美的月
作者眼里若将世上月色分了三处,这扬州便独享二处。别处再美也只配享有那余下的。定是上苍眷顾,江南美景,月色当空,美人在侧。牵着美人的纤手,轻声问,哪儿月色最美,你便答天下2/3的月光都照在了这里。
年岁渐长,徐凝每每忆起扬州,总想起这里的月夜。月便是诗人由衷的向往,月之美,人之美,城之美,诗人心中那片圣洁之美。
二、爱生恨意的“无赖”
“无赖”还有另一层含义,作者的嗔恨。作者离乡日久,望见明月,想起当年最美的月色,引来无尽的离愁,相思最苦,忆而不得。本想看到明月解乡愁,却明月让愁烦更深,明月近乎无赖般的在徐凝眼中高悬,美也不再是乡愁中的月色。诗人由爱生恨,无赖也作无奈,无可奈何,怅然若失。三、尾声
徐凝爱极了扬州,爱极了天下二分的月色,近乎执念的乡愁,无可寄托。得不到永远最美,古如是今亦然。
想起唐代诗人武元衡的诗句“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文笔更直白,在一阵春风里,追逐乡愁。比起徐凝的句子,前者像青年所诵,后者像老者所叹。都是乡愁,前者直抒胸意,后者隐喻暗示。
徐凝的千古绝句引无数文人引用演绎,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描写方鸿渐失恋后,恼了假丈母。他的假丈人周先生对鸿渐讲,“我都让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而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写活了一个无锡小商人来了大上海后,骨子里的“怕老婆”精髓。生动又形象。
三分月色,悠悠千古,传至今,只那一缕乡愁亘古不变。
其他网友回答
看来争议无论古今都在”无赖”二字上。用不着引经据典,二分无赖是无赖二分的倒装,无赖即用不着说,无疑的意思。连系上文,天下美妙的月夜若分成三份,无疑扬州就占了两份。所有天下只占其一,仅扬州一处就站其二,天下美妙的月夜合起来才及扬州一半,扬州月夜的美妙,天下无敌!这是夸张手法的应用,极表作者赞美之情。其它诗句的理解,可参考网友无形锋刃之述,不赘。(就站应是就占)
其他网友回答
是说天下有三分的明月,其中两分都在扬州,主要是对作品中扬州的夜晚进行强调。表面上强调环境,实际上是在强调作者当时的心境。我们可以想象:明月悬天、伊人在远;思不能见、述不能言;长夜寂寂、神思彼往;两地相念、寂寞无端的复杂心情。
作品的题目就说是忆扬州这个地方,但却是一首以思念为主题的怀人作品。
在中国文学中,月亮往往被赋予思念和希望的寓意。从字面看,这首诗很容易理解,唯一需要强调的是“无赖”两个字。这两个字除了耍泼和无奈的本意外,在不同情感背景和语境中,还有可爱和顽皮的意思,比如有时我们会说爱人或孩子是小无赖,并非其真的无赖,实则为喜,或嗔喜有之!
月之愈圆,思念之情愈深。 无奈、欣喜、嗔怪、惆怅等,通过对月色的描写,淋漓尽致的衬托出了作者的深刻而复杂的思念之情。
《忆扬州》这首诗,所以能够成为徐凝的代表作之一,无赖一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人当时想到怎样的思想.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