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如果不是慈禧当政 为什么慈禧的权力在清朝末期没人可以动摇?

网友提问:

为什么慈禧的权力在清朝末期没人可以动摇?

优质回答:

慈禧这个老太太,治国无术,但是论权谋手段,那是一等一的高手。应该说她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尤其是她统治的后二十年,整个国家都是靠她的个人威望在维持。所以慈禧去世后,短短的时间内清朝就崩溃了。

慈禧的权力基础,来自于法理。咸丰死后,作为西太后的慈禧,干掉了顾命八大臣,皇帝年幼(而且还是慈禧的亲儿子),慈禧就成了清朝的唯二的权威。作为另一权威的东太后慈安,手段有,可是并不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且她也并非皇帝的生母。所以同治朝廷上下大多数时候是慈禧主政。但是慈安作为正宫皇太后,地位是要高于母以子贵的慈禧的,所以慈安始终是慈禧头上的一片云。

光绪七年,慈安太后暴毙,年仅四十五岁,死因成谜。

慈禧的手段,不仅在内宫,也在外朝。在对待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人大臣方面,慈禧同样有制衡术。

本来曾国藩是李鸿章的老师,按理说李鸿章应该是曾国藩一派的人,可是在慈禧领导下的清廷政策就是以淮制湘,挑起湘军和淮军的矛盾,太平天国的最后,天京围城战中,湘军领袖曾国荃玩命的攻城就是为了防止淮军抢了自己的功劳。

在太平天国覆灭以后,拥有三十万精兵强将的曾国藩事实上已经有了造反的筹码,被俘虏的李秀成也是这么劝他的,这个时候,李鸿章得淮军就成了制衡湘军的最重要的力量,两支军队互相制衡保持了平衡。太平天国一灭亡,慈禧就迅速的把曾国藩调为直隶总督,直隶总督地位高于两江总督,可是这样让曾国藩远离了自己的根据地,一招明升暗降让曾国藩失去了造反的资本。后来天津教案,在明知道谁去谁倒霉的情况下,依然派曾国藩去处理此事,让曾国藩一生的名声毁于一旦。

对待李鸿章也一样,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不仅是军备问题,政治问题才是决定因素。甲午战争并不是日本与中国的战争,而是日本与李鸿章北洋系的战争。朝廷对北洋舰队处处掣肘,以翁同龢为首的户部不给发军饷,说要来支援的南洋舰队迟迟不到。最终导致了北洋系一败涂地。

这样的情况慈禧不可能不知道,李鸿章当时权势熏天,慈禧希望用一场失败来削弱李鸿章,她还要用李鸿章,不能将他下狱治罪,一场战败来削弱他是再好不过的了。慈禧的朝廷就轻易的将政治斗争的考量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了。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我们来看看慈禧的简历:

1852年经过清朝的选秀活动入宫,成为了咸丰帝的兰贵人;

1856年,为咸丰帝生下了后来唯一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淳,也就是同治帝;

1857年,由于生儿子有功劳,然后被咸丰帝封为懿贵妃;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慈禧随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861年,年仅31岁的咸丰帝病死在了承德避暑山庄,26岁的慈禧开启了其一生的权力之路……

咸丰帝死了以后,慈禧可谓是孤儿寡母的存在,当时有两大强敌在身边:一是,手握咸丰帝秘密旨意的慈安;二是,咸丰帝亲口任命的“顾命八大臣”。

此时的慈禧只要一招不慎就有可能会满盘皆输的存在。话说咸丰帝还没有咽气的时候,顾命八大臣之一的肃顺就曾建议咸丰帝:搞模仿汉武帝“去母留子”的办法,防止咸丰帝死后慈禧做大、做强。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慈禧联合远在京城郁郁不得志的恭亲王奕忻、同时取得了大权在握的慈安的信任。最后发动“祺祥事变”直接干掉了——顾命八大臣。

这是慈禧掌握最高权力之路上面干掉的第一个对手,不过还有两个对手在等着她。这两个对手就是:慈安和恭亲王奕忻了。不得不说的是,八大臣倒下了,慈安和奕忻都是赢家之一。

恭亲王奕忻从不被咸丰帝待见的“六弟”变成了事实上的辅政大臣;慈安也再一次稳固了到手的权力。

不过慈安实在是过于强大了,地位太尊贵了、资历太深厚了,慈禧一直没有敢轻举妄动。对于强大的慈安,慈禧采取的办法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打法——尽量维护表面上的合作关系。

一直到1881年,慈安自己病死了,也有一种说法是:慈禧毒死了慈安,不过历史上没啥证据。这样慈禧通往最高权力的路上最强劲的对手就没有了。其实慈禧一辈子唯一一个没有撼动的对手就是慈安了。

1884年,慈禧又借同治帝不满恭亲王阻碍其修颐和园的问题,突然对恭亲王奕忻发难。最后的结果就是:恭亲王奕忻这个慈禧曾经的盟友,也不得不黯然地退出了权力中心了。

按照历史的发展脉络、按照晚清的权力构成来分析的话,慈禧掌握最高权力的时候应该就是在恭亲王被放倒下以后。

说白了就是,慈禧先后干掉了顾命八大臣、耗死了慈安、放倒了恭亲王奕忻,从此以后才彻底地掌握了大清朝的最高权力的。其实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咸丰帝一死慈禧就直接掌握了最高权力。

我可以很明白地告诉大家:慈禧通往最高权力之路上也是经历了一步步“打怪升级”的一个过程,天上是不可能直接掉宝座的。

那么为什么从1884年慈禧掌握最高权力开始,一直到1908年她死亡为止,这前后24年就无人能够撼动慈禧的江湖地位呢?

1884年——1908年,这段慈禧掌握最高权力的时间,同时也是晚清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这期间发生了无数的大事情,例如:洋务运动、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八国联军进攻、清末新政等等。

不过不管晚清的风云如何变化、不管这世界如何地风起云涌、不管列强们如何嚣张跋扈。但是有一个事实却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慈禧一直掌握着晚清的最高权力、一直稳稳地坐在钓鱼台之上的。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慈禧到底用了什么办法、采取了什么招数才不断地保住了自己的权力呢?这其中有什么本质原因呢?

原因一:慈禧最强劲的对手都被她一个一个地消灭了

这一点就不用多分析了,当时对慈禧权力构成最大威胁的几个人都被慈禧干掉了或者自己死了。

顾命八大臣已经死的死、免的免、流放的流放了;慈安于1881年“自然”死亡了;恭亲王奕忻也被慈禧干掉了。

有一个人的死是慈禧非常意外的,不过也帮了慈禧的大忙——同治帝载淳,也就是慈禧唯一的亲生儿子。

同治帝死于1875年,也就是刚刚亲政一年的时间就死了。虽然慈禧很伤心,但是对于慈禧掌权来说却是个利好的消息。

试想一下,同治帝如果比较长命的话,估计慈禧是不会有机会掌握最高权力的。当时慈安以及恭亲王奕忻都还在,无论是拿祖宗家法还是大清律令、亦或者权力制衡来看的话,慈禧都是搞不定同治帝的。

总之一句话,慈禧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那是因为:她掌权之路上的所有最强悍的对手,要么死了、要么被她干掉了。

原因二:大清朝的制度设计让慈禧有了天然的优势

大清朝是典型的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而且又充分吸取了明朝消失的经验。于是乎,大清朝的皇权模式达到了历史上最集中的状态。

明朝的时候还有内阁、还有司礼监能够制衡一下皇权,例如:张居正、魏忠贤完全可以把皇帝放在一边自己单干。

可是大清朝完全放弃了搞权力制衡的这一套东东了,雍正时期直接设立了军机处、直接搞了密折专奏模式。

军机处与明朝的内阁是完全不一样的,军机处说白了只是个参谋机构而已,而且里面的军机们普遍官职比较小,这样就完全威胁不到皇帝的权力了。

密折专奏这个东东在大清朝是始终存在的,也就是:皇帝有权向任何官员发布单向命令,而其他人却一无所知。这样皇帝的权力就被无限放大了、皇帝就完全可以直接指挥任何人办任何事情了。

说白了就是:慈禧生在了“好时候”,因为大清朝从制度设计上就给慈禧的专权提供了保证。

原因三:慈禧的用人很有艺术,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大力提拔汉臣

在慈禧掌权以前,大清朝对官员的任用有一个巨大的规则——汉臣一定不能重用,满臣一定要重用,通俗点说就是:以满制汉的战略。这也不能怪大清朝的领导们,毕竟自己是个外来户、心里没底、心里虚。

不过慈禧打破了这一规则,提拔任用了一大批的汉臣,例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以及后来的袁世凯等等。

慈禧这样做有三个巨大的好处:

一是,人都是有感情的,既然慈禧提拔了汉臣,那么汉臣一定会心存感激、一定会忠心于慈禧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慈禧的眼光,无论是曾经手握重兵的曾国藩、还是后来救了慈禧小命的李鸿章,他们一直到最后都没有背叛过慈禧。

二是,慈禧提拔的这些汉臣能力确实强、水平确实高,例如:曾国藩搞定了太平天国、李鸿章无数次在谈判桌上挽救了慈禧、张之洞和刘坤一也是肱骨之臣。

这样一来,这些被慈禧提拔的汉臣们就间接为大清朝、为慈禧的权力续了命、加了血。

三是,提拔汉臣导致满臣必然不会满意、必然会有矛盾产生的。此时的慈禧就完全可以变成法官的角色、两边平衡、两边获利了。无论满臣和汉臣如何的战斗,慈禧都成为了那个渔翁得利之人了。

原因四:慈禧有时候也是会变一变、改一改来转移矛盾的

不得不承认的是:晚清所有的重大变革都是在慈禧手里搞出来的,例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等。

慈禧搞这些变革有着巨大的好处:

一是,缓解和转移了内部的矛盾,让所有人都认为大清朝还是愿意变的;

二是,让所有人都充满希望和憧憬,不至于死心;不至于想起来彻底的反抗大清朝;

三是,让列强也认为慈禧可能还是个开明之人、让低下人也认为慈禧是个大胆变革之人。这样一来,慈禧面临的压力就会小很多的。

最后一个也很重要,这些变革确实增强了大清朝的实力、增强了慈禧的个人威望。

不过我还是想说,慈禧发起这些变革的本质目的并不是为了大清朝、为了大清朝的群众、为了富国强兵。

说白了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力稳固而已,如果任何变革影响到了慈禧权力的话,慈禧一定会坚决的扑灭之的,例如:戊戌变法。

原因五:慈禧一直躲在后台、前面让别人去盯着

同治帝死了以后,关于立谁当皇帝是有着巨大争议的。不过慈禧最终说服了慈安选择了光绪帝。很多人说光绪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所以慈禧选择了他。

这么说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了,不过真正让慈禧选择光绪帝的原因只有一个:光绪帝的年纪小、好控制。这就不用我多解释了,要是光绪帝上来就30岁的话,我想也没有慈禧什么事了。

后来的事实恰恰也证明了这一点,小光绪入宫以后面对慈禧那是瑟瑟发抖的状态,每次见了都要亲切地喊一声“亲爸爸”。另外光绪帝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这样就给慈禧掌握权力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等到光绪帝长大了以后,慈禧采用了另外一招:幕后指挥法。这一招被很多人用过、这一招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

慈禧不用在前台出面了,这样就有了很多缓和的机会或者说是“甩锅”的机会了。事情办好了功劳当然是慈禧的、事情办砸了这锅当然是光绪背了,例如:甲午海战就是这样的,当战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慈禧直接就把问题扔给光绪了。

庚子事件的时候同样如此,当时对十一国宣战的诏书是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发出去的。当列强们后来要慈禧老命的时候,慈禧一再辩称:自己是受了所有人的蒙蔽、自己当时没有做主等等。

原因六:慈禧为了权力可以抛弃一切

慈禧是个典型的权力狂人、权力在慈禧的眼中也许比命还要重要。有时候慈禧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可以把任何人、任何势力给无情地牺牲掉的。

庚子事件中慈禧的表现就说明了一切,一开始慈禧是积极支持义和团攻打洋人的,可是战败以后立即下令剿灭义和团;

慈禧一开始是支持对列强宣战的,于是乎在战前就把主和的大臣给杀了;可是当战败以后,慈禧又开始把主战的大臣给杀了;

这样看来,所有的大臣们、义和团们在慈禧眼中什么也不是,只要能保住到手的权力那是都可以随时牺牲掉的。

最后一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慈禧为了权力可以抛弃一切、可以做任何事情。不管谁只要有可能影响到慈禧的权力的话,慈禧一定会和他们战斗到底,例如:列强、义和团、大臣、甚至包括自己的儿子。

其他网友回答

清朝末年,中国内忧外患,危机四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甲午战争沉重打击了满清的统治。在内外交困中,慈禧一个女流之辈,却在大清的权力顶峰呼风唤雨、笑傲了数十年,神州多少七尺男儿在她的石榴裙下顶礼膜拜,甘当她的走狗和鹰犬,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中。

从恭亲王到曾国藩、左宗棠再到张之洞、李鸿章,没有一个人能动摇她的统治、挑战她的权威,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首先不能不说慈禧是个玩弄权术的高手,一个精通厚黑学的大师;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慈禧的权力合法性。

旧中国没有选举,权力是世袭的。谁打下的江山就是谁家的,那是人家的私有财产,别人不能染指。因此满清的江山满清坐,这是天经地义的。在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心中,爱新觉罗氏是中国合法的家长,外人染指都是大逆不道的;虽然古人有”天下非一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但不是非常时期,这个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个挑战者。想觊觎大清江山者,不能不在心里反复掂量。而咸丰去世时,慈禧是皇太后,咸丰之后两宫结果了肃顺顾命八大臣,此后的皇帝都是慈禧的至亲,太后就是皇帝的代表,所以她就是正统就是大清合法的执政者。

二、慈禧的母性。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当政有着很多短板,比如威严不够,狠毒不够,魄力不够。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慈禧有着女人的优势那就是母性,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女人智商低、马虎、好糊弄。女人办事不那么咄咄逼人,不那么绝情。

凡此种种这种缺点都让那些满汉大臣感到受用,产生了依恋。这就像我们上学时候一样,一个严厉的女班主任怎么也比一个严厉的男性班主任要好得多。如果跟康熙、顺治那些雄才大略的雄性皇帝相比,大臣们还是跟喜欢跟慈禧这样的”女皇”共事。慈禧在好多大事上都比较模糊,看透不说透。在处理有些事上不那么非黑即白,不那么咄咄逼人,也让大家愿意维护她的权威,赞同她的统治,无形中团结在了她的周围。

比如。同治八年,慈禧跟前的红人安德海奉命去江南采办服饰,到了山东地方,被巡抚丁宝桢借故处决,这要是换了任何一个皇帝,丁宝桢都不敢这样办。换了任何一个老板都不会放过丁宝桢,但此事硬是不了了之。

还有震惊朝野的刺马案,朝廷命官被杀,谁都知道湘军脱不了干系,可慈禧竟然把曾国藩调去查办此案,将凶手立即处决、草草结案。你说她好糊弄也好,说她外柔内刚也好、说她手段高明也好,反正是大家认可、喜欢这样的老板。

三、大臣的奴性和理性。

一个政权受到挑战被颠覆,同时要具备两个条件,那就是首先大臣非常务实,不信孔夫子那套三纲五常和君臣伦理道德教条;如赵匡胤之流。

第二是大臣智商不行,身边有没有理智的人。就好比是酒驾、醉驾司机,不仅不择手段、而且不权衡利弊,不计成败,无知无畏。这样的谋大事者不管有几分胜算都敢去干,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拉下拉不下不管,只管去拉;如吴三桂之流。

可是无论是左宗棠、曾国藩还是张之洞都不属于那两种人。尤其是曾国藩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后,湘军的战斗力天下无敌,大清江山也风雨飘摇,只要作为汉人曾国藩振臂一呼,就会天下响应;虽然不一定一统江山,至少也能占据半壁江山,给满清的统治以致命一击。当时曾国藩身边的将士也蠢蠢欲动,有用力曾国藩造反的意思。

但曾国藩深受儒家教育,奴性太足,不想做乱臣贼子。除此之外,曾国藩为人沉稳、老道,没有绝对的胜算不会轻举妄动、孤注一掷。因为造反是一场豪赌,一旦失手满盘皆输,不仅身败名裂还要诛灭九族。所以,最具备动摇大清江山、动摇慈禧权威的曾国藩选择了当一个忠臣。

权倾朝野、如日中天的曾国藩都不敢,满清文武大臣的资历和才干没有一个能跟他相比的,他们就更不敢跟慈禧叫板了。除非出来个缺心眼的、不计后果的家伙,但慈禧幸运,这样的大臣硬是没有出现一个,所以慈禧的统治就固若金汤、无人挑战了。

其他网友回答

晚清落后挨打的时代里,“慈禧专权”的这段历史,堪称中国封建政治史上的奇景象:从“辛酉政变”起,这位“老太后”就坐上了大清权力的巅峰,接下来的四十七年里,大清朝挨打不断,割地赔款一拨接一拨,还一度被人端了京城。可哪怕受了这么多“洋罪”,签完不平等条约的慈禧,依然还是继续呼风唤雨。一幕幕耻辱景象,也叫多少读史者看得憋屈:都把国家糟成这样了,怎么这老太后,就是没人“动得了”?

若论这其中的原因,后人常津津乐道的,是她圆熟的“权谋”风格,特别是对恭亲王奕?的“打个巴掌揉三揉”,叫这位劳苦功高的能臣服服帖帖,主动退出权力中心。但如果只靠这些“权谋手段”,慈禧至多也就独霸个后宫,眼前那“百年未有变局”,几天都撑不下来。

所以,比起那么多槽点来,说到慈禧“权力没人能动摇”这事儿,也必须先说她一条优点:慈禧,确实是晚清最后半个世纪里,一位极有眼光胸襟的政治家。

行事手段时常狠辣的慈禧,“胸襟”究竟如何?可以先看桩“辛酉政变”后的小事。当时的慈禧,刚刚处决了死对头肃顺。可先前肃顺整顿科考案,处死了营私舞弊的大学士柏葰,于是肃顺前脚刚上刑场,柏葰的家属后脚就托御史喊冤,想逮这个机会翻案。但恨肃顺入骨的慈禧,却是大笔一挥:“柏葰不能为无罪。”硬是在这大事儿上,还了“老仇人”肃顺清白。

曾国藩的爱子,曾以卓越口才手腕力挽狂澜,逼着沙俄吐出伊犁的杰出外交家曾纪泽,也在其《曾纪泽日记》里,还原了“老妖婆”慈禧的另一面:当时三十六岁的曾纪泽,奉命出使英法等国,行前在养心殿觐见慈禧太后。一番谈话里,深感“洋务运动”太难的曾纪泽,借机大倒苦水,哀叹“难处在外国人不讲理,中国人不明事势。”慈禧也深有感触地接了一句:“可不是么,我们此仇何能一日忘记,但是要慢慢自强起来……断非杀一人、烧一屋就算报了仇的。”

单看这一句话,再比比那些满怀“电线杆是吸管”“日斯巴尼亚是日本”“跑火车会破坏风水”“学英语导致干旱”等荒唐认识的晚清“顽固派”们,就知慈禧的认识,确实高出不少。

甚至比起洋务运动时代,那些忙活着“买船”“买炮”的“洋务运动骨干”们,慈禧的眼光,有时也看得更远。典型就是“平远舰事件”。1885年,一些痛感马尾海战惨败的有识之士们,提出了“自造铁甲舰”的新主张。谁知奏折刚送上去,就被“顽固派”和“洋务派”们“团结一致”,一道骂了个狗血淋头。

特别是在此时“洋务运动”领军人物李鸿章看来:大清有的是钱,洋人有的是货,军舰这玩意花钱多工期长,想要军舰砸钱买就行,自造铁甲舰简直是“闽厂学生之蛊惑”,于是李鸿章苦口婆心,劝慈禧“勿任虚掷帑金”。

可就是这么个在他看来“不靠谱”的事儿,慈禧却看得更远一些。于是在慈禧的力排众议下,福建船政局终于获得了资金。四年之后,一艘由福建船政局自行制造的国产铁甲舰,终于下水成功。这就是那艘编入北洋水师,并在甲午海战里大显身手的铁血战舰:平远号。

而比这一艘军舰更深远的意义是:虽然这艘战舰,并未换来甲午战争的胜利,但完成这个重大突破的福建船政局,成为了近代中国军工业的“火种”。虽然庚子国难后,福建船政局也如诸多晚清近代工业一样,遭到了“断血”的困境。但其技术与产业能力,到底艰难保留了下来,并在民国年间转产成功,成了中国近现代航空业的“摇篮”。这深远意义,不吹不黑说,真有慈禧的一份“功劳”。

单看上面这几桩事,慈禧确实称得上晚清统治阶层内部,一位少见的明白人。那既然如此“明白”,为何还把国家治成这样?因为她所有的“明白”,都是建立在她的私欲之上。

身为晚清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的“私欲”有多可怕?看看甲午战争就明白,虽说“挪用北洋水师军费”等事儿,扣在慈禧头上有些冤枉,但丝毫不冤枉的是:慈禧“万寿庆典”的开销里,确实包括了“边防经费”和“铁路经费”。这些大战在即时绝不能省的钱,就这么在吹吹打打里糟蹋了。甚至甲午战争“宣战”当天,慈禧还在命人强行挪用户部军费,前线十万火急的八月十五日,大清皇宫里的庆典,依然热热闹闹……

这场对面日本人赌上全部家当狠打的“国运之战”,在当时慈禧眼里,分量一度还不及自家“万寿庆典”。仗打成最后那个熊样,也是丝毫不奇怪。

而甲午战败五年后的“庚子国难”,更折射了慈禧极度自私的嘴脸。在北京沦陷前撒腿“西狩”的她,虽说一路受了不少苦,但只要稍微稳定下来,就立刻不停搜刮。比如她逃亡山西时,一路就骚扰地方。仅在一个山西闻喜县,就被勒索了二十万两白银。其他的地方州县,也恨不得地皮刮尽。宣化知县因为地方太穷,实在备不起慈禧的“伙食”,竟自尽身亡。

官员都被逼到这地步,老百姓当然更难。而且当时的陕西山西各省,正发生空前旱灾,本就盼着赈济,慈禧往这里一跑,赈济是泡汤了,还得勒紧裤腰带供应她。待到《庚子条约》签了字,慈禧也动身回京,结果仅她从西北带的财物,就装了三千辆车子。就算“庚子国难”,也拦不住她享受。

而对这享受水平,当时的慈禧,还特“谦虚”,以她给岑春煊的话说“今可谓省用”。国家都水深火热了,她还觉得自己节俭。

身边的官员,当然也跟着“沾光”。慈禧狼狈西逃时,身边跟随她的太监官员,每人每天都拿津贴。像跟在身边的亲王贝勒,每天就能享受三十两白银的津贴。于是“从官渐集”。而后站稳了脚跟,太后要享受,官员们当然要敲金分肥,慈禧随行的太监兵丁,也沿途肆意侵扰。官员们也巧立名目,大肆勒索地方,这一趟逃难,各个赚得盆满钵满。效忠慈禧?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那是必须的。

如此私欲,就算看事情再“明白”,又有何用?慈禧治下的晚清王朝,她固然充当了顶梁柱角色,可是这上行下效的腐朽,已让晚清从头烂到脚。她倒是顺顺利利掌了四十八年大权,却也把这大清,彻底糟到不可救药的境地。终于在她去世四年后,淹没在辛亥革命的愤怒烈火里。

看懂了慈禧的优点与槽点,也就看懂了晚清,这个落后挨打的时代,耻辱背后的多少教训!

参考资料:异鸣《晚清那些事》、孙丽萍,陕劲松《流亡日志:慈禧在山西的53天》、王卫华《裴荫森和中国第一舰》、沈渭滨《细说甲午战争前后的慈禧》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其他网友回答

此前一直有一种说法是自1861年辛酉政变之后,慈禧太后就开始了长达47年的专制时期,实际上,细细考察历史,这样的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慈禧太后的权力也是经历了一个慢慢扩张的过程,并非一开始就有很大的权力,更不是不可动摇的。

辛酉政变之后,八大臣的势力被清除,但是左右清廷政局的并非慈禧太后一个人,而是三驾马车同治,其中包括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和恭亲王,而且慈禧太后在名分上并不如慈安太后,慈安太后虽然性格懦弱,但是她在很多方面还是起到了制约慈禧太后的作用。第一件让慈禧太后不安的事情就是慈安下令诛杀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众所周知,在清朝宫廷对太监的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其中有一条太监不能出东城的大门,但是安德海却经常出入东城大门,而且在外非常高调,这就触碰了清朝宫廷的底线,慈安太后正是抓住了这一把柄,将安德海处死,虽然这是有理有据的处理方法,但是却从此得罪了慈禧太后。此外,慈安太后在同治帝的选妃问题上与慈禧太后也有很大的矛盾。

恭亲王在很多方面也制约着慈禧太后,在许多对内对外政策上,恭亲王与慈禧太后的看法也不一致,1865年奕的议政王大臣的职位被剥夺,1869年,恭亲王联合慈安太后在安德海事件上没有给慈禧太后任何面子,让慈禧太后非常不满。随后的议修颐和园事件,恭亲王依然表示反对。

1884年,慈禧太后借越南战场上中国军队的失败,在北京搞了个甲申易枢,恭亲王等一票军机大臣全部被革职,恭亲王从此基本上淡出朝政,慈禧太后的权力自1884年甲申易枢之后才真正稳固。

但是随着光绪帝的亲政,慈禧太后的权力又受到了新的挑战,以致于导致了一连串的政治悲剧。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为什么慈禧的权力在清朝末期没人可以动摇.jpg”/>

与清朝如果不是慈禧当政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