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优质回答: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有志向,就有壯舉。中國歷史上最具有影響的驚天歷史事件莫過於陳勝吳廣起義。他們的大膽行為,揭竿而起,使響應者蜂擁而至,短短時間內,使強大的大秦帝國大廈轟然倒塌。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成就了劉邦改朝換代的美差。所以在特定條件下,小人物的行為不可小覷!具有原子能的破壞力。
其他网友回答
当属程婴和公孙杵臼。一个是区区医匠,一个只是个武士。二人为了赵氏复兴,几乎要么战死,要么忍辱负重近20年,牺牲全家人的幸福甚至生命。战国的赵国是第二强国,他的王族的祖宗就是这个叫赵武的孤儿。
春秋五贤士。他们其实严格说来都是士大夫,应该比程婴地位高得多。但是,追随重耳(后来的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期间,他们和乞丐没啥两样。其中,有一人叫介子推的割下大腿上的肉,煮汤给公子重耳喝,这样才免遭做饿死鬼的厄运。后来这个人在重耳成为国君后,反倒和老母亲隐居,也不会去做官。真君子也!为了躲避重耳的寻找,背着母亲躲在深山里,即便被大火烧死也没有出来,真是忠义之臣啊!
其他网友回答
士为知己者死——为知己,更为大义!
看门人候赢一出场便是巅峰,一出场又将迟暮!候赢用通天之计,信陵君以弥天大勇,改写了赵国的历史,也谱写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感恩故事,给“士为知己者死”诠释得淋漓尽致,令人敬佩!
也留给了人们无限的忧伤,无限的遐想——
如果候赢早些时候遇到明主该多好啊!他的计策环环相扣,却繁而不乱,可谓是算无遗策!只可惜还未完全绽放,便已凋零……
候赢高义
国家安危,走卒有责,始为知己,终于大义
不谋高位,不畏强御,大隐于市,去留无意
前无思量,后无牵挂,无欲无求,殉情于义
危难之际,义无反顾,不问得失,世之高义
候赢之才
一派清流,灵静致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动声色,韬略万千,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略施小计,窃符救赵,雄兵百万,力挽狂澜
千钧一发,杀伐决断,举重若轻,世之罕见
候赢为人
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七十古稀,甘为小卒
交友待人,才德至上,君子之交,恬淡如水
志存高远,超凡脱俗,安贫乐道,与世无争
候赢与信陵君
公子厚礼,慕名而来,候赢拒之,不为所动
执辔御车,毫无谦让,市井会友,公子苦等
暗中窃观,和颜悦色,候赢大喜,和盘托出
候赢苦心,以壮其威,公子闻之,感动涕零
推心置腹,相谈甚欢,候赢动容,成座上宾
窃符救赵
秦急攻赵,赵求于魏,晋鄙引兵,停兵不进
公子有知,唇亡齿寒,苦无良策,以命相搏
公子临行,同候赢别,候赢无话,公子独行
公子不解,旧路返还,候赢早料,恭候多时
公子拜之,以求良策,候赢妙计,窃符救赵
诓得兵符,令将进兵,若其不从,朱亥毙之
夺权代将,救赵却秦,若依此计,大事可成
吾已年高,不得同行,进兵之日,自刭之时
……
结语
观候赢谋略过人,算无遗策,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才之风;另处事干脆,不拖泥带水,杀伐决断……
如此贤才,却甘为监门小吏,洁身自好数十年。还毫无怨言,不卑不亢,安贫乐道,自在其中!
当获一知己,不能赴汤蹈火同上战场,却愿舍命以死相陪……
当然候赢绝不是愚忠,他如此的结局估计还有勇于善后、承担责任的含义……
这难道不是我们该尊敬的人吗?
本篇已讲完,对本次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一起探讨,敬请关注@共赏五千年 ,获取更多的往期内容,继续更新中,让我们一起海阔天空、畅意抒怀,谢谢朋友!
其他网友回答
岳飞《满江红》中所提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可不只是一句比喻,而是一段传奇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正是东汉时期的戊已校尉:耿恭。
耿恭这个名字大家听起来很陌生,并不算家喻户晓。但是他的经历可以说充满了传奇色彩。
现在有人将这段历史比喻成东方的《拯救大兵瑞恩》,但这也太贬低我们的祖先了。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并不算出名的将军,经历了怎样一段铁血传奇。
公元74年,东汉国力恢复后,重新经营西域,重新设立西域都护。东汉大军班师回朝,留下东汉开国大将耿弇的后代耿恭和关宠为戊已校尉,带领少数军队留守西域的藩属国车师国中。
耿恭
其中耿恭率数百人驻守在车师国金蒲城,与驻扎在柳中城的同僚关宠互为掎角,防备匈奴侵入西域北道,也守护着丝绸之路。
但是匈奴人看到汉朝大军回去以后,于第二年就派大军进攻车师国,杀死车师国王,转而攻打耿恭和关宠的驻地,将两支汉朝部队分别围在城中。
此时正值汉明帝驾崩,汉朝当局无暇西顾。车师国向匈奴投降,背叛了汉朝,与匈奴合兵,共计两万军队进攻耿恭。
耿恭积极的组织防守,用毒箭射退了匈奴人的一波进攻之后还趁夜色率领敢死队突击匈奴人大营,旗开得胜。
但是耿恭知道金蒲城无法久守,但是向内地撤退的道路早已被匈奴人掐断,于是他主动撤退到了更靠西边的疏勒城。疏勒城在天山北麓,傍临深涧,地势险要,扼守天山南北通道。是在当年是汉军修建的一个要塞,里面屯有粮草和兵器,适于久守。
疏勒城遗址
匈奴人自然怒不可遏,继续进攻疏勒城。结果汉军英勇异常,几万匈奴大军愣是攻不破区区数百人防守的一座要塞。匈奴人于是截断了疏勒城上游的水源,期望用断水的方式困住守军。
耿恭部队断水之后,不得不从马粪中榨汁出来饮用。危急时刻,耿恭率领部下掘地十五尺,拔剑插地,终于挖出了泉水,解决了断水危机。
水源危机解除以后,粮食危机又来临了。之前城内屯粮只够维持几个月,匈奴人强攻不成就一直在外围困着汉军。汉军无奈只能煮自己的护甲、弓弩中皮、筋部分来充饥。
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后汉书·耿弇列传》
连月的征战,耿恭身边的士兵们只剩下几十人了。匈奴首领还派遣使者前来劝降,希望耿恭投降,还会像以前对待李陵那样,把女儿嫁给他,并且给他封王。
但是耿恭没有答应匈奴使者的条件,还在城楼上当着城外众多匈奴人的面击杀了使者,并且将他身上肉片下来烤着吃。
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后汉书·耿弇列传》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正是讲的这段故事。
防守疏勒城
消息传到汉朝宫中,此时肃宗刚刚继位。司空第五伦认为消息传到洛阳城时已经是过了好几个月了,如今再派军队前去救援又需要好几个月时间,当地的守军很大可能已经被匈奴人击败了,派兵远征只会徒劳无功。
但是司徒鲍昱对此表达了强烈的反对,他认为如果现在因为敌人强大且道路遥远就不派兵前去救援的话,以后还会有谁能够为大汉守卫边疆呢?
“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后汉书·耿弇列传》
皇帝听后认为非常有道理。于是紧急下令让酒泉、敦煌一带郡兵进行集结,共计七千多人,由王蒙率领前去救援西域。
地图
王蒙带人一路进入车师国柳中城,大破匈奴军队,车师国重新向汉朝投降。但之前驻守在柳中城的关宠早已战死。王蒙看到柳中城的关宠已死,那么更遥远在疏勒城的耿恭肯定凶多吉少了,加上从柳中到疏勒还有近三千里路程,现在也已经进入冬天,路远道难,所以想撤军回师。
耿恭之前派出来求援的范羌此时坚持希望去疏勒城营救耿恭,王蒙于是分给范羌两千人马,让他独自前往疏勒。
范羌率援军穿过大雪覆盖的山岭,终于到达了疏勒城下。城中此时仅剩二十六人。
城中的人听到马蹄声以为匈奴人又来攻城,这些伤痕累累又饥寒交困的身躯,拿起早已残破的武器,登上城楼,想要迎接也许是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战。忽然却听得城下人大呼“我是范羌,大汉派兵来救援你们了。”众人喜极而泣。
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后汉书·耿弇列传》
这两千援军护卫着二十六名勇士,终于在第二年的三月份回到了玉门关,重新回到大汉疆土上。但是途中匈奴人不断进攻,且很多人早已负伤,羸弱不堪,最终撑到玉门关的只剩下十三人了,形容枯槁。
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后汉书·耿弇列传》
十三壮士归玉门油画
玉门关的守将亲自为这十三位壮士沐浴更衣,并且上书启奏皇帝建议皇帝为他们加官进爵,以表彰众位的功绩。
上疏曰:“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后汉书·耿弇列传》
耿恭仅凭数百人,在远离故土几千里的地方抵抗着百倍于己的敌人整整一年的时间。他的事迹值得被更多人熟知,他的气节也配得上更高的赞美。
随后十三位壮士回到洛阳,皇帝都将他们一一封赏。耿恭后面又率领过大军平定西北羌族的动乱,成为一代名将。
其他网友回答
说一下关于李莲英的故事,这是典型的小人得志,可能对职场也有很多启发。
团队中最弱小的小人物,危险性最强,原因令人深思
幼稚的人容易受欺骗,弱小的人容易被利用。最近在品读李莲英的故事,故事中说到,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够成功垂帘听政,最核心的原因是有李莲英的帮助。按照史料统计,当时李莲英还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小太监,皇帝在承德突然暴病身亡以后,8位顾命大臣封锁了所有的出口,不允许慈溪帮派与外界交往。面对8位顾命大臣的步步紧逼,慈禧太后无奈之下,只能把希望放在有机会出宫门倒粪便的李莲英身上,李莲英最终躲过了所有人的怀疑和猜测,成功把政变的意图给了京城的恭亲王奕?。
从这点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职场竞争当中,最弱小的小人物,如果能够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危险性非常强大。背后有什么深刻的原因呢? 团队中最弱小的小人物,危险性最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今天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原因,最弱小的人物,可塑性强
价值连城的国画上画不出景物,一文不值的一张白纸却能画出美女。在职场生活当中,很多领导都愿意相信实力最弱小的人物,因为这种人物可塑性最强,能够准确无误复制领导的意图。李莲英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可以大胆断定,李莲英肯定在政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慈禧太后毕业后政变成功以后,执政几十年时间,李莲英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了许多荣华富贵,如果不是丰厚的政治回报,很难解释清楚李莲英发迹的原因。慈禧太后真是看中了李莲英弱小的特点,没有任何政治势力的影响,能够更加坚决执行慈禧太后的政治主张,双方才会一拍即合,暗送秋波几十年。
第二个原因,最弱小的人物,容易收买
职场竞争的本质就是利益交换。身分和地位越弱小,收买的成本越低,获得的回报也越大,这是当下很多领导没有看清楚的一点。慈禧太后不是这样,慈禧太后不是简单以出身看人,而是真正懂得孙子兵法的奥妙,在实施自己的计划之前,经过认真细致的成本核算。在李莲英这个人身上,有充分的体现。如果李莲英获得成功,实际得到的是至高皇权,显然是一笔利益丰厚的大买卖。如果李莲英不幸失败,慈禧会矢口否认自己的操作,牺牲一个小小的太监,根本不足以撼动慈溪的地位。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有机会除掉政治对手。
第三个原因,最弱小的人物,见血封喉
最亲近的人能够直接让领导心灵崩溃。每一个领导最大的人性弱点,就是对自己身边人的极度信任,信任越深,背叛之后的杀伤力越大。翻遍整个历史资料,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李莲英本不属于慈溪团队,李莲英参加工作的时候,属于爱新觉罗·载漪团队的人,后来进入紫禁城,也没有机会在慈溪身边服务。慈溪垂帘听政之所以能够成功,李莲英的特殊身份和经历,逃过了所有顾命大臣的想象空间。在职场竞争当中,能够成功收买对方团队中最弱小的人物,往往能够起到见血封喉的效果。慈禧垂帘听政,荒诞延续几十年,可以看出,一个小小的李莲英,给了慈溪的政治对手挫骨扬灰般的毁灭打击。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