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一笑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拈花一笑到底是什么意思?)

网友提问:

拈花一笑到底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当佛陀拈花,不语,人们就会思绪万千,纷纷思考,佛陀为何拿出一朵花来,什么意思,众人纷纷猜测佛陀的意图,也有人会赞叹,“啊,多么美丽的花啊”人们处在头脑的思绪之中。

佛陀不语,拈花,只有伽耶笑了,当所有人都思绪万千的时候,很遗憾,只有伽耶笑了,因为伽耶没有在思绪之中,伽耶的思维停止了,伽耶在感受之中,感受属于人的身体,身体会有情绪,情绪有笑,也有哭,伽耶看着佛陀拈花不语,伽耶来到了感受之中,伽耶笑了,因为伽耶没有思想,思绪,只有气息在身体里流动,触动伽耶的身体,伽耶笑了,因为伽耶没有在对佛陀拈花不语的思考杂念里。

冥想就是要冥灭思绪杂念,可是这些佛陀的众弟子们,只有伽耶不在思绪之中,而在心灵的感受里。

佛陀可以不拈花,佛陀可以捻草,重点不是佛陀拈花捻草,重点是佛陀不语,佛陀没有思绪,佛陀不语,伽耶笑了,我知道伽耶能笑,伽耶也能哭出来,佛陀拈花不语,伽耶哭了,伽耶也笑了,如果佛陀不语,伽耶能笑也能哭,在笑与哭的两极之中,伽耶也就了,当时伽耶还未开悟,也未成道,但伽耶已经知道了。

佛陀那么多弟子,当时看来只有伽耶走在正确的修行道上,佛陀拈花不重要,佛陀不语,才令伽耶笑了,而如果伽耶喜极而泣,那一刻伽耶便是开悟的,伽耶如果只是笑了,代表伽耶只是走在正确的修行的道上。伽耶笑,伽耶一定会哭。

佛陀拈花,不语,伽耶笑了,代表伽耶有所领悟,但还未开悟,而佛陀当时的众弟子也只是纷纷猜测,思绪万千而已。​

也许你还想知道鸟语花香的意思的知识介绍。

其他网友回答

“拈花一笑”是佛家用语,是佛教禅宗的起源。

当年大梵天王奉献给佛祖释迦牟尼一株金婆罗花,请佛祖讲经说法。佛祖指拈莲花,神态安详,扫示众人,沉默不语。众人皆不能明白。唯有佛祖的大弟子摩柯迦叶破颜微笑。于是佛祖说;“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禅宗传至第二十八代为达摩菩提。达摩菩提于中国南北朝梁武帝时期来到中国。后来到河南少室山。传说,他在少室山看到一片金光,又看到这里森立繁茂,景色秀丽,而且佛法兴盛,于是选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后传衣钵于二祖慧可。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

禅宗主张顿悟法要“见性成佛”,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以修心参禅为宗旨,所以也留下了很多与参禅,顿悟,修心,斗禅有关的有趣故事。

相传二祖慧可曾请达摩祖师为他安心。

慧可说:“祖师,我心不安,请为我安心”

达摩祖师说:“来,你的心在哪,我为你安心”

慧可沉吟良久,说:“我的心找不到了。”

达摩祖师说:“我已经为你安心了”

佛家讲一切皆为空,既然心是空的,那么又何来心不安呢?所以慧可顿悟了佛法。

关于参禅顿悟,最有名的是五祖弘忍传衣钵与六祖慧能的故事。

相传五祖弘忍欲寻找衣钵传人,于是让弟子们作偈语。大弟子神秀做一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当时六祖慧能正在厨房拿着菜刀切菜,听到后,扔下菜刀说:“好则是好,了则未了”于是也做一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听到后,直到慧能才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法,于是把衣钵传给了慧能。但是因为害怕其他人加害慧能,于是弘忍帮助慧能逃走。后来慧能隐居十几年,直到神秀去世,才开始弘扬佛法,成为南派禅宗祖师。这就是禅宗一段很著名的公案。

而斗禅的传说,最有名的莫过于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有一个好友,是有名的得道高僧,名叫佛印。苏东坡博览群书,也曾精研佛法,经常去找佛印谈佛论道。但是他也喜欢和佛印斗禅,可每一次斗禅他的大败亏输,铩羽而归。

这一天,苏东坡又去找佛印斗禅,然后兴高采烈的回来了。然后洋洋得意的对苏小妹说:“小妹啊,我今天和佛印斗禅,终于赢了他一会”。苏小妹问:“你是怎么赢他的”苏东坡说:“我问佛印,在你眼里,我是什么?佛印说,是佛。我就对他说,在我眼里,你就是一团牛粪。佛印一句话也没有说。这不就是说,我赢了他吗。”苏小妹听后哈哈大笑,说:“哥哥呀,你这次输的一败涂地了。”苏东坡问为什么。苏小妹说:“佛家认为佛在心中,你心中是什么,你眼中看到的就是什么。佛印心中有佛,看到的你就是佛。而你看到佛印是一团牛粪,说明你的心中就是一团牛粪。”苏东坡听后目瞪口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佛的真理,心中有佛,一切皆是佛。

关于斗禅最精彩的禅法是作家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王朝》中探花刘墨林与文觉大师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断绝法的斗禅了。

原文是这样写的:

见他竟然这样放肆,文觉大师却对他不理不睬,也不和他正面交锋,而是带着庄严法相,合掌问道:“居士既然知道,欲参三乘,先去六根之理,请问:如何才是无眼之法?”  刘墨林信口拈来,以诗作答:“帘密厌看花并蒂,楼高怕见燕双栖!”一语既出,佛堂里响起一片喝采之声。  文觉紧接着又向,“如何才是无耳之法?”  “休教羌笛惊杨柳,未许吹萧惹凤凰!”  “如何才是无鼻法?”  “兰草不占王者气,萱花不辨女儿香。”  “何谓无舌法?”  “幸我不曾犁地狱,干卿甚事吐青莲?”  “无身法呢?”  “惯将不洁调西子,漫把横陈学小怜!”  文觉见这书生如此才华,有点架不住劲了,可是,他还没问完呢,只好照旧问了下去:“那么——请问:如何才是无意之法?”  刘墨林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只为有情成小劫,却因无碍到灵台!”  这真可谓语惊四座!在文觉和尚快似连珠炮一样的追问下,刘墨林左顾右盼,挥洒自如,诗句连篇,应答如流,把佛家所谓六根断法,表达得尽得其妙。那神情又绝无呆滞,更无牵强,真个是风流倜傥,光采照人!雍正刚来时还在恨着刘墨林“坏了朕的名声”呢,如今竟生出了怜才之意。心想,熙朝有位善解君意的高士奇,若把刘墨林和他相比,只恐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段对话,把六根清净的佛家思想用诗句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是诗化的佛理,尽得佛理的精妙精髓,把六根的断绝解的很透彻了。

也许你还想知道凌空的意思的知识介绍。

其他网友回答

拈花一笑是佛陀以心传心的法要!

佛陀心拈花,迦叶心微笑,虽然现的不同法相,但都是同一真心所显,固拈花一笑以心传心!

其他网友回答

情真则法自足。所谓真笑无贪。佛陀的笑,没有杂念,即第六识不生,是合道的表现。一般人做不到。在我的记忆里,可能只有婴儿的笑才是至纯至真,接近于拈花一笑。一般人的笑,都会有念头,比如:这个人有幽默,或这件事真有意思。而婴儿没有人和事的概念。

其他网友回答

见性明心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拈花一笑到底是什么意思.jpg” />

与拈花一笑到底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