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明代著名书法家祝枝山,为何却几十年都没考上功名?
优质回答: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字希哲,今江苏吴县人,明代著名书法家。他因长像奇特,从而自嘲丑陋,又因他的右手上有枝生手指,故而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
祝枝山与唐伯虎是莫逆之交
唐伯虎与祝枝山是莫逆之交,两人来往密切,他们上门的时候不需要通报,临走时也同样不需要相送。有一次祝枝山去唐伯虎的书斋玩,一进门就要品茶猜谜。
唐伯虎望着祝枝山笑着说:“我正好有4个字谜,你要是猜不出来恕不接待!”说完给祝枝山出了谜面:“言对青山青又青,两人土上说原因;三人牵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没过一会,祝枝山就道出了谜底,他大大咧咧地坐下,对唐伯虎说:“给我倒茶来吧!”这里卖个关子,知道谜底的请留言。
祝枝山的科举仕途坎坷路
祝枝山出生在山西太原,其祖父祝颢是时任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因为出生在官宦之家,从小祝枝山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在4岁时就开始临贴学习书法,不久就可以写大字。
几年后祝枝山又开始学习作诗写文,后来的祝枝山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如此博学多才之人却在科举仕途上坎坷一生,难有作为,实在是令人惋惜。
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19岁时祝允明考中秀才。他开始力攻古文,同年7月他的长子祝续出生。此后他五次参加乡试,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举,成为一名举人。
祝枝山在后来还七次参加会试,但都名落深山。每一次会试的出局都可以说是对他打击一次,特别是连他的儿子都中进士后,祝枝山才断了继续科举的念头。
祝枝山放弃科举之后,就以举人选官,在1514年,被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到了1522年,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所以被世人称之为“祝京兆”,后因升迁无望,不久后就称病还乡。
其他网友回答
祝枝山是有功名在身的,他十九岁考中秀才,又参加数次乡试考中了举人,有了举人身份便是有了功名在身,是可以做官的。但是一个区区“举人”,在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看来算不得什么,他们的终极梦想是走正途,中“进士”,点翰林,如此,才能走入朝堂,一展胸中锦绣。
遗憾的是,中举人后祝枝山前后共参加了七次会试皆不中,慢慢拖得年纪大了,连自己的儿子都考上了进士,自己还是个举人身份,无奈只好进京选官,做了地方知县。
一县之县令,堂堂大明七品官,身穿青色鸳鸯补服,头戴乌纱帽,掌管一地,牧民一方。
但是祝枝山是郁闷的,儿子比自己官大,大家说起祝县令,有不知道的,便有人善意提醒:“就是祝大人的父亲啊!”,于是恍然,以一声意味深长的“奥……原来是他!”结束。
所以,这官做的忒没意思,干脆辞了算了。
祝枝山善诗文,精书法,又好为人撰写墓志,想来做文章水平一定杠杠的,但是他却前前后后考了七次,也没考上进士,难道是他水平不行?
错!祝枝山考不上进士的原因是因为明代考进士实在是太难了!
具体有多难,要从科举制度说起。
科举首创于我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人才选拔方式,当西方还在以血统论前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了“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的说法。
在唐代时科举以诗词为主,宋代便考经义,到了大明,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于是打明朝的考试就是要求考生作八股文。
所谓八股,其实是文章的格式,考官判卷的时候首先看的就是格式,如果格式不对,哪怕你文章写得再好,也是不取的。八股之难,不必细说,多少胸怀大才的人中龙凤就是因为玩不转八股文而一生庸庸碌碌,潦倒不堪。
祝枝山是幸运的,没能在仕途一展拳脚,却在书法一道大放异彩,如今后人看到祝枝山作品,只有五体投地佩服至极的份。试想,若祝枝山考上进士,入朝为官的话,他的书法成就会不会达到如此高度呢?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明代著名书法家祝枝山为何却几十年都没考上功名.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