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格律诗的平仄 如何掌握诗词的平仄格律呢?

网友提问:

如何掌握诗词的平仄格律呢?

优质回答:

什么是平仄,平就是平坦,仄就是曲折。

古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声,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其将四声进行二元简化,使其基本能满足诗词的声律要求。

平仄的划分非常简单,就四个字,非平则仄。也就是说除了平声字外,其余上声、去声、入声字都属仄声。而现代汉语中,入声字已分派各声。所以依《中华新韵》规则,第一,第二声(上、下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庂声,就这么简单。

记得初习诗词时,半小时就能分清古音的平上去入四声了,当然,这有懂粤语的优势,但普语地区的,大不了就是多记几十个派入平声的入声常用字,能有多难?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这称为格律,这也不难,律句句式正格的也就四句(五律句去掉头两字)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然后,通过粘,对就可组成各种律绝格式,根本不用背记。

难点的就是在实际应用中,你能做到说出一个句子,就是基本合律的。这点就一定要通过创作训练提升了,我说过,在头条做对联,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我也说过,这个月,要开个头条号和大家分享做句的训练方法,并且和大家一起做句对句。学诗词创作,我以上写这么多,可以说都是废话,这类文章,你看一万篇也对你的创作没有什么帮助,只有真正拿起笔,你才可以通过做句,对句去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从而做出流畅合律的诗词。

从零开始学诗词,有兴趣的可关注我,本月会开始分享。

也许你还想知道仄声是第几声的知识介绍。

其他网友回答

爱好写古诗词,才用得着诗词平仄格律。那么我首先要说明一点:任何学习活动都要有付出,特别快速的办法不存在,吃饭还要一口一口地吃是吧?你莫看古人写的诗那么高超,实际上说到格律,那是看不见的功夫,杜甫有言‘老来渐于诗律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在讲究格律这点上,是不断地在学习,琢磨了几十年,人都到老年了,对诗歌格律的讲究才越来越精细了。老杜都这样,还何况我们常人?所以要想学好古诗格律,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如果你有耐心,看完我写的所有内容,并且善于运用,那学会写格律诗应不成问题。

诗词平仄格律,这是个笼统的说法。我想首先要了解古诗的分类:中国古诗,有不讲格律的,如诗经的诗,楚辞,汉魏间的五言诗,都不讲格律,那样的诗今天也还可以写的。如‘青青园中葵’,基本押韵,五个字一句,只要诗意精警,就堪称好诗。格律诗是唐朝以来形成并且蔚为风气。讲到格律诗,那就又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当然还有排律,如《琵琶行》,就是用律诗手法写很长的诗。我认为,学格律诗,不妨从七绝学起,对七绝格律写法掌握了,写其他律诗就容易了。那么,怎样理解七绝的格律呢?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至少熟记,甚至于背诵五十首古代七绝。最起码的,这几首要晓得:李白《朝辞白帝》,王之涣《凉州词》,刘禹锡《石头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样,我讲起来你才有个基础。我将从平仄,押韵等方面细致道来。

(一)平仄问题:

主要掌握两类,一类叫仄起式,可以贺知章《回乡偶书》为代表;一类叫平起式,可以李白《早发白帝城》为代表。再直接说一点,你就记住这两首诗的平仄,甚至就按它们的格律写。记住些古诗词,写的时候按它们的格律写,这其实是最简便的古诗写作诀窍之一。

既然讲到平仄,那你首先应该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吧?我们的普通话是有四声的,这个知道吧?知道这个就好办,因为平声,就是指普通话的一二声;仄声,就是指普通话的三四声。古代有所谓入声,先不管他,因为古代所谓入声字今天大都分别归于四声中了。你就按普通话去套,总之普通话一二声的字就是平声字,三四声的字就是仄声字。按这个办法,我们看看《回乡偶书》的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少小离家老大回),平平仄仄仄平平(乡音无改鬓毛衰);平平平仄仄平仄(儿童相见不相识),仄仄仄平平仄平(笑问客从何处来)。格式如此,个别字有出入,那是有变化的情况,先可以不深究。因为首字是仄声,故叫‘仄起式’。再看《早发白帝城》:平平仄仄仄平平(朝辞白帝彩云间),平仄平平仄仄平(千里江陵一日还)。仄仄平平平仄仄(两岸猿声啼不住),平平仄仄仄平平(轻舟已过万重山)。你就这样去经常推敲古代格律诗佳作的平仄格律关系,相信你很快就可以提高写作古代格律诗的水平。

(二)押韵问题

平仄,其实就是讲的声韵,属于一句话中间的声韵,平仄相间,错落有致,读来就有抑扬顿挫的韵律感,当然也涉及到与下一句的配合,即律诗或绝句的上一句与下一句的相同位置,平仄声调应该刚好相反,上句此一二字是仄声,下句此一二字就用平声字。这没别的什么深意,就是为了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假如把‘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改为全部是平声,大约可以这么写,我们体会一下:‘渭城露珠浥轻尘,酒家青青柳芽新’。好像意义也行,还读得通,但语气一直是平声,显得缺少变化,绝没有王维的原句那么动听。所以讲究平仄,就是要调整好句子内部的字音关系,收到很好的听觉效果。

押韵,讲的是句子末尾,韵脚要相同。每句诗句末都押韵,这样的诗古人也写过,但流传的名诗很少。至于绝句,只要求一,二,四句末尾押韵,有的首句也可以不押韵,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只有二四句押韵,同样是绝句名作。

格律诗的写作,一般要严格遵守押韵规则,所以古人编了很多韵书,如《诗韵集成》,《佩文韵府》,《中原音韵》,这些写诗的爱好者都可以参看,另外,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写的《诗韵新编》比较简明,书店容易买到。当然,写诗以立意为上,不可照着字典写;但在有了好诗底子以后,按照字典再推敲一下韵律问题,这叫加工润色,是可以提升诗词质量的,不可忽视。

这里再归纳讲几点:第一,绝句(含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人把平声韵分得较细,一共三十韵,上平声以十五个字代表,它们是:东,冬,江,支,微,鱼,虞,齐,隹,灰,真,文,元,寒,删。下平声也有十五个字,即: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咸。每个字下还有若干同韵字。看起来很繁琐,但要想精于此道,就必须遵守这些规则。第二,押韵有宽窄之分,宽韵指字数多的韵,如阳,同韵字肯定比‘支’字的同韵字要多。字数少的即窄韵,所以选择字韵也值得注意,除非你觉得字韵窄但够用,一般以选择宽韵为好。第三,押韵也要与情感一致。这个怎么讲呢?有些字,韵律洪亮,适合表达豪迈之情,如李白《早发白帝城》用‘间,还,山’押韵,能很好表现那种在三峡行船之快,从而心中抑制不住的赞美,愉快,豪迈之情。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抒发历史兴亡感慨,用‘在,回,来’这样的韵字,体会得到感情很低沉,或很深沉,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里的‘吟’,也应该包括吟诵韵脚的字,究竟一首诗用什么字做韵脚,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内心情感,那是要在写作时反复地‘吟’才能搞准确的,古人并非天生那么会写诗,而是在最后定稿之前不知经过几天几夜的推敲,才有流传千古的佳作的,要学习古诗词写作,要从这种精神上去学,才有可能成功!

(三)平仄和押韵的几点讲究

讲平仄和押韵,最终目的是使诗句音韵和谐。有的人说,什么时代了,还讲平仄?这个就看你自己对传统诗歌抱什么态度了。我认为既然前人,主要是唐宋诗人,创造出了那么完善的格律诗形式,而且至今我们仍然公认他们的唐诗宋词写得好,还从中汲取文化营养,那为什么不可以更深入地向他们学习?而亲自动手写,就必须按规则,不要认为那些规则束缚人的脑筋,任何规则都有个熟悉过程,没熟悉就觉得难,熟悉了就不难。今天在这里再讲几个平仄声韵的小问题,会有助于深化格律诗的学习与写作。

所谓‘粘连’

律绝诗一般把每两句称为一联,一联诗句内容比较独立。下一联意义有转换,古人让第三句开头二字的平仄与第二句开头的平仄一样,这就叫粘连,我理解为从声音上起到连贯作用,诗歌内在似乎有一条感情的纽带,由声音将他们贯穿起来。你可以试推敲那些绝句名作的二三句头两字,平仄大都相同。这个小技巧很不起眼,但它绝对是格律诗的特别讲究之一。我们看看王之涣《凉州词》二三句‘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注意‘笛’字古音是入声,所以是仄声。一片(仄仄),羌笛(平仄),正好粘连。(羌字平声无所谓,按古人说法,一三五不论)。我只找到一个特例,就是二三句不粘连的,是陈毅《梅岭三章》之一:‘’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陈毅曾与毛泽东讨论过写古诗的问题,他是精于写诗的,另外二章都合律,但这一首不合,‘此头’是仄平,‘后死’是仄仄,不粘连。那这是为何?这就是当格律与意义表达有冲突时,可以不管格律,古人叫‘不以辞害意’。我估计陈毅写到这里,肯定反复思考过,这是他有意安排的,你看,三四句平仄都有所调整: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么安排,也很协调!

所谓‘孤平’与‘拗救’

在绝句(含律诗)中,第二个字如果是平声字,按平仄规律,第一字也应该是平声;但可能因为表达意思的关系,第一字又只能用仄声,这样可能前后都是仄声字,这个字就叫犯‘孤平’,有孤平的字,诗句读起来不顺口,所以必须避免。怎么办?古人指出,像这种情况就一定要把第三字用平声字补救,这就叫‘拗救’。其他位置都有可能出现孤平情况。出现孤平的诗句叫拗句,就要补救。在律绝诗中,出现一两句拗句,也就是平仄不太合乎格式要求的句子,是允许的,但如果都不合格律,那就不是律绝诗,而是古风诗了。贺知章《回乡偶书》后二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平仄(前面有提到),是不合乎正规的,但一个‘何’字,用得非常好,它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既‘救’了上句‘不’字,又救了本句中的‘客’字,因为那两个字都造成句子犯‘孤平’,何字一用,两句音韵都和谐了!总之,精于拗救之道,你就可算真正懂律绝诗的写作了,这个靠自己多留心,多实践,这里篇幅有限,难以对拗救作更详尽的解说,且按下不表。

首句究竟要不要入韵?

1.五律和五绝第一句不押韵为常见,如祖咏《望终南余雪》首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七律七绝第一句押韵为常见,如刘禹锡《乌衣巷》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个熟悉古诗的话可以自行验证。

2.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二四两句必须押韵;而且两句的韵脚是平声都是平声,是仄声就都是仄声。

3.绝句也可以用仄声韵,但很少,举个例子,柳宗元《夏昼偶作》‘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酒,牖,臼押韵,第三声,仄声韵,可能是为了收到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吧,读罢的确感到比较新鲜。(我是阴阳家6,谢谢读者!有这么多朋友关注古诗词平仄格律,说明中华诗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解释一下掌握,掌握就是熟悉、把控。对业余诗词爱好者来说,所谓平仄格律,了解就行,不一定要死填硬套,早在清朝时期,曹雪芹大师就明确指出,写诗不要死套格律,平仄格律都是为诗情诗意服务的,只要有好的诗句,不一要忍痛割爱,生硬地去迎合格律。大师说的不无道理,一首无诗情无意境的诗,即使穿上很合体很华丽的格律外衣,也只是一具僵尸毫无生机。

至于题主提问如何掌握,那就顺其自然,根据要求,如果征稿有要求,那就按平仄格律词谱填写修改,中国汉字二万多,你就根据诗意更换到你满意为止。卑下认为没有必要,因历史在发展,人的审美观有变。女子裹足之美,那是从前。阳春白雪,虽然高端,我们很多很多吃瓜有时并不稀罕……

其他网友回答

一路鸣鸿为您解答

正确理解、把握平仄,是诗词创作绕不开的技法,我简而言之:

一、律诗的平仄。

五律只有四个类型,其实是由下面两联变化而来的,记住它,很简单。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演化如下

①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②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明白了吗?七律不过在五律前加两个字,把握一个原则,即仄上加平,平上加仄,即由下两句扩展而成,原理同五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看懂了,自己多体会吧,中间有很多么讲究,粘对、犯孤平等问题以及古风、绝句,有疑句,请关注“一路鸣鸿”,很高兴为你解答!

其他网友回答

一般来讲是有一定规律的。本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还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我据这些规律来创作对联。什么叫平仄呢?平是汉语拼音一二声音,仄汉语拼音三四声音。[比心][比心][比心][比心][比心][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何掌握诗词的平仄格律呢.jpg” />

与怎样写格律诗的平仄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