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是不是传承红色基因和文化?
优质回答
今年清明节,不少地方接连报道祭奠英烈的新闻,这就是传承红色基因和文化的实际行动。
1949年9月3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毛泽东主席亲自为纪念碑题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这就是新中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雄文化的开始。
许多单位,将每年清明前后党员祭奠英烈的红色文化学习行动,列入到党委的年度爱国主义教育计划之中,并常年坚持祭奠,形成鲜明的企业文化。
无独有偶,今年清明节前的3月30号,四川木里县大火造成30名救火英雄牺牲的悲壮事迹。连日来,全国各地人民群众采取多种祭奠方式,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和崇敬之情。这就是建国以来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传播正能量的价值观体现。
清明节祭奠英烈,是从祭拜祖先的文化中转接过来的。慎终追远,既是对英烈的缅怀,又是对英雄精神的传承。通过清明祭拜英烈活动,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传播正能量,这才是清明节祭奠英烈的真正目的。
面对这个问题,沉思良久,我想说:是,又远远不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千百年来,清明节就是中华民族祭奠亡魂的日子。人们真诚而沉痛地哀悼那些让他们一想起来就“欲断魂”的亡魂。
什么样的亡魂,一想起来就会让人“欲断魂”?
也许是亲爱的父母,他们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子女。无私之心可昭日月。
也许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他们的慈爱刻在心中那么深,想起来就会一边笑一边忍不住掉眼泪。
也许是传说中的祖上。他们英明神武,德高望重,为家族,为乡里,乃至为国家奉献了惊天的才智或者如歌的年华,也许还有宝贵的生命。
这样的亡魂当然会令我们念之断魂,深情悼念,虔诚祭奠。
把心胸和眼界放大。
那些为了人民的福祉而奔走,而战斗,而牺牲的千千万万亡魂,同样会令我们肝肠寸断,垂首肃穆。红色英烈们,正是这样一群可歌可泣的人。选择在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里向他们献上我们最虔诚的哀悼,是我们所能想到的最高礼仪。在我们心中,他们是亲人。
而那跪在岳飞墓前的秦桧,倒在中华大地上的数十万日本鬼子的亡魂,绝对不会是我们“断肠”和哀悼的对象。送给他们的,只有唾弃和咒骂。
红色英烈们的精神当然值得纪念和传承——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不知疲倦,不畏艰险,不惜失去生命去奋斗——这不就是我们口中的“红色文化”的真正精髓所在吗?没有这种精神,把“红色文化”喊得震天响的人,不过是虚伪的投机者。
真正的“红色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庞大基因库之中,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下去。
然而,清明哀悼的,不能仅仅只有红色英灵;哀悼之后的传承,也不能仅仅只有“红色文化”。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了太多值得我们既悲恸又昂扬的精神。“红色文化”是其中一颗炫目至极的超新星,却不是全部。我们的目光,应该投向浩瀚的宇宙,应该在这样一个庄严肃穆的节日,向所有闪耀的群星致敬我们的最高礼仪。
我们要传承所有值得我们传承的优秀文化。
将近七十年前,毛泽东主席亲自奠基,在天安门广场竖起了一座丰碑,上面镌刻着主席亲自撰文,周恩来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其词曰: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的名字叫“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红色文化的开创者们的心中,值得永远纪念和传承的,远远不止自己和同志们用鲜血和意志开创的文化。每一朵文化之花的根,都扎进了无比深厚的文化的土壤。
这土壤,由五千年的文化堆积而成,深厚而稳固。我们的双脚,只有稳稳地踏在上面,才可能健步如飞。
由此,我想到了两千多年前屈原写下的《九歌·国殇》。其词曰: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是的,“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就是我们献给可歌可泣的红色英烈以及为了国家和民族以及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所有亡魂的最好赞歌。
在这样一个庄严肃穆的清明节,向他们诉说我们断魂的疼痛和薪火相传的信念。
我小学时学校每年清明节都会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现在学校都怎么组织学生清明去扫墓的?
优质回答
时下正是清明节,扫墓应该是个热点问题。关于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瞻仰扫墓问题,各地各校做法应该各不同。据我所知,我校做法:
由学校团委组织,各班团员代表若干名,清明节放假前,到市烈士陵园去瞻仰,目的是愐怀革命烈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感觉这种做法流于形式,为了完成任务而已。未能达到对大多数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原因我认为是:一是参加的人数太少,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参加的人数少,是学校组织者考虑安全问题。时下全国教育形势促使组织者不敢大规模组织学生远行去烈士陵园搞活动,责任担当不起。而清明节又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时机,作为团委,要有所表现,所以就组织一些学生代表算了,完成任务。至于能否达到教育目的,就很难说。这也从一方面说明时下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
我记得90年代学校也有此活动,那时这样的活动很隆重,规模大得多。学校规划,以班为单位,整个年级都参加,分不同日期进行。到了目的地,还有一些严肃的活动,大多数学生确实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总之,世易时移,情随事迁。清明节,应该成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你看呢?点赞吧!
现在基本都不组织去扫墓了,怕出事啊,社会环境在这里去了,不过形式却没丢下的。我在学校搞了多年思教工作,深有体会,现在是组织学生进行网上祭英烈活动,就像现在的各种App答题或问卷调查一样,组织学生上网参加,然后统计人数,截图证明,最后活动完成。
清明节到了,农村学校能否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
优质回答
上午刚进行了“清明节祭英烈活动开启仪式”。目前只通知让在网上进行祭英烈活动。
清明节就要到了,近年来提倡的网上祭扫英烈活动对青少年铭记历史真的有很大帮助吗?
优质回答
时代是在变化,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以爆炸的形式传播的社会,带给我们的是无比的方便和舒适……
但是,一些传统文化的活动都要靠网络去实现,那就是这个国家文化传播和教育的失败。网上祭扫我个人是不赞同的,甚至觉得有些愚昧。
真的对清明文化有帮助吗?我觉得恰恰相反。网络是以传播信息为主,以宣传的角度帮助青少年加入祭扫中去,这才是真正利用网络的功能,而不是利用网络去祭扫。这样的人大多数都是以懒人的代表,或者是信息时代产出的废物罢了,这都是借口,要么就是考虑不周。
现在的青少年本就应该积极培养,培养他们对文化的敬重,重视,而不是坐在家里打开电脑狂喊我爱祖国,我爱祖国的文化。
放下一切借口,以传统的形式去参加一些国有的文化,对自己的思想和体验有极大的升华。
有人想说环保,我觉得环保一词其实是被动,它一直被动的被我们人为去改变,因此,你是环保传统的清明祭扫人,那你就是个环保的人,如果你不是那在网上祭扫后对以后的环境也不会太大的保护。所以,还是适时的出去实际体验体验吧,别找太多借口,趁着清明的凉爽天气。
不知何时,大城市的人们对一些本该需要去做文化也有了一些迟疑。当然,你真的心怀本意的进行网上祭扫,那现实中你也是会全心全意的去做。但怕就怕在那些青少年,一但灌输这种文化方式就可能在几年后无法挽回。
还记得上学时老爸带回老家扫墓,村头山路陡峭,一行人背着铁锹一队游去,伴着小雨在湿滑的路面攀爬,长草的就凿开开路,时不时看看山上风景甚是心旷神怡,路到终点,祭扫,盘坐山中开饮聊欢。
说有无意义,抛开神学,最值得的是家族之间的凝聚力又大了一些。
参加清明节祭祖扫墓活动时,我们应该从中接受哪些正能量教育?
优质回答
清明节祭祖扫墓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它是对祖先的纪念缅怀的一种方式。通过扫墓最少应接受这几种教育:传统美德的教育,要孝敬父母,发扬先祖艰苦创业勤奋朴实耐劳耐怨爱国爱家的精神,扎实工作,诚信待人,为祖国为家乡做出应有的贡献;要文明扫墓,爱护花草树木,用鲜花献给先祖,寄托我们的哀思和敬意;要注意防火,不乱化钱纸香烛,杜绝火灾的发生。
文明祭祀
清明祭奠英烈和先祖,有什么讲究?
优质回答
各地区风俗不同,方式方法也有不同,总之是为了哀悼祖先的意思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清明祭英烈活动总结汇报.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