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如今还有什么道理吗?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
讲个很早以前的二月二的民俗小故事,
以前有句(过了几个二月二,打了几个灰簸箕)是说经历的岁月少,
以前二月二早上起来用簸箕装满灶堂里的灰围着庄子周围洒一圈,一年内蛇虫鬼怪不能入宅,能使家里人口清洁平安健康,记得在很小时还有人洒,现在知道这个民俗的可能很少啦,
其他网友回答
龙抬头的由来
我们都知道这个说法“二月二,龙抬头”,但是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古人根据天象的变化,把星象划分了28组,也就是28星宿。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别七组,七组星宿组成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东方苍龙七个星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
冬季苍龙星宿是看不到了,到了每年的二月二晚上,苍龙星宿就开始从东方崭露头角,首先显现的是角宿,角就是龙角的意思,亢宿代表咽喉,从角宿显现开始,龙就开始抬头了,也就是“龙抬头”的由来。
龙抬头与春耕
龙抬头,又叫春龙节、农事节、春耕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农耕节日,次节起源于伏羲时期,每年二月二这天,伏羲都会到田间耕作。后来的皇帝纷纷效仿,周朝把二月二这天定位国策,这一天会举行重大仪式,要求文武百官亲自耕地。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与其说是一种寄托,不如说要要重视春耕的重要性,只有把春耕做好了,才能五谷丰登,才能实现“大仓满,小仓流”的愿望。
二月二,还有其他很多的说法,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二月二这个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是重合的,惊蛰以后春雷活动频繁,冬天“入蛰”的虫子被雷惊醒,因此叫“惊蛰”。二月二这天,用灯光照房梁,可以驱赶害虫,因为蝎子蜈蚣怕光。
“二月二,剃龙头”,二月二这天有理发的习俗,借龙抬头之吉时,剃一个龙头,希望一年顺顺利利,带来好运。
龙在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借着龙的气势。无论是种地的农民,还是工作的员工,都能昂首挺胸,给自己一个信念。“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沉睡的人该醒来了,抖擞精神,勇敢向前。
其他网友回答
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苍满,小苍流”,如今还有什么道理吗?
这句俗语表达的不是什么道理不道理的,它要表达的是一种人们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大仓满,小仓流就是一种最形象的表达,仓是指粮仓,农人希望自己家的大小粮仓都满满实实,直到溢流出来才好呢!
那为什么“大仓满,小仓流”要与“二月二,龙抬头”连在一起说呢?这是因为二月初二这一天比较特殊!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观天象知道农事的习惯,天上有二十八宿,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东方七宿就被人们想象成为了一条巨龙。二月初二露头的这一天也叫春龙节了。
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一年中这28宿是轮番出现在地球人的眼里的,地球人在每年的正月初二晚上可以看到东方苍龙开始露头,从此,这苍龙就睡醒了,开始抖抖龙头,开始自己的值班生活了。人间就要下雨了,人间的老百姓就能开始农田耕作了。
我国社会曾长期处于农耕社会,所以人们对此十分重视,每当二月初二这一天,各地的人们就以一种祁福的心态,期待巨龙的露头带给自己好运。
有不少地方就有了二月初二舞龙的习俗,而且在古代的朝廷里,皇帝在这一天也要做做“亲耕”的样,而母仪天下的皇后也要主持“蚕桑仪式”,来为天下老百姓祁福。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就是起初利用了多次的*蚕桑仪式把自己的形象展示给了天下人,逐步走到治*国理*政的前台来。
有的地方要在这一天炒豆子,有的地方吃“黄日”,地方要打灰囤,有的地方吃饺子,叫吃“龙耳”,地方吃面条,叫“龙须面”,有的地方要在这一天理发,叫“理龙头”等等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人们的一种祈福心理,没什么道理可讲,也不能简单归为迷**信!
我们懂得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习俗,我们也便能更好地理解古代人们期盼五谷丰登的那种强烈愿望,这是一种科学的天象与农家人祁福心理的碰撞,是天文学最初走向民间最浅显和直观的表达方式。
你认为呢?你的家乡在今天这二月初二,又有怎样的习俗和祈福仪式呢?欢迎留言分享。
其他网友回答
传统习俗,美好心里!
其他网友回答
俗说二月二龙抬头意思就是说二月二这个时间段在惊蛰这Ll节气间,因为立春己过大地复苏,所有的蛰伏动物己经开始活动,惊蛰过雷雨的天气渐渐多起来,龙在神话中也是一种蛰伏动物二月二这天就平地二起不再冬眠。大仓满,小仓流这追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丰收的一种乞盼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望。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如今还有什么道理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