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颀的一首不朽之作,层层渲染,不愧为唐诗中的名篇

唐代很多诗人都有驻守边塞的经历,广阔的大漠风光、艰苦的生活条件、丰富的写作素材,都让他们记忆深刻,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作。其中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人的作品,更令读者赞赏不已。
不过有些诗人虽然较少经历戍边生活,但由于受到朋友们的影响,也对边塞情况了解颇多,而且由于历史知识丰富,从而也写出了出色的作品。盛唐就有一位诗人虽然作品不多,也没有太多的边塞生活经历,却以一首七言古诗著名于世。下面介绍唐代李颀的一首不朽之作,层层渲染,不愧为唐诗中的名篇。
古从军行唐代: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唐代诗人,开元23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他擅长七言歌行和边塞诗,作品风格豪放悲凉,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唐玄宗天宝初年,作者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唐玄宗好大喜功、开边之策的看法。
这首诗是唐诗中的名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作者表面上写汉武帝之事,其实是有感于唐玄宗对的穷兵黩武、借汉讽唐之作,更彰显了诗人认识的深刻。
起首抒写边关的艰苦环境、以及戍边生活的艰苦,士卒们在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时又要靠近交河去饮马。昏暗的风沙之中,行人却能听到刁斗敲击的凄厉声、还有远嫁乌孙国的汉家公主弹奏的幽怨的琵琶声。
前两句表现了戍边生活的紧张节奏,“白日登山、黄昏饮马”,已经忙得不可开交,晚上还要担心敌人偷袭,也丝毫不敢大意。边塞上风沙弥漫,白天都看不清楚,晚上更是伸手不见五指。那些远道而来的士卒在此生活时间长了,总算还能习惯。可是远嫁的公主们心中却充满幽怨,时时刻刻都在想家。
作者不提她们心中的凄凉和悲怨,只写“刁斗风沙暗、琵琶幽怨多”,就委婉地表达出对她们凄惨遭遇的同情,也揭示出连年征战带来的各种祸害。公主们的日子都不好过,那些平民百姓的生活也就可想而知。
中间四句继续描绘边塞的恶劣条件,在万里广漠中野营,四周一片荒凉,不见城郭和人烟;大雪霏霏,弥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胡地的大雁不停地惊飞哀鸣,胡人的士兵也个个痛哭流泪。
五六两句浓墨重彩地渲染了边陲的环境气氛,军营周围一片荒芜,既无城郭可依,也不见饮水和庄稼。大漠上昼夜温差极大,而将士们匆忙出行,装备和补给都不充分,士兵们经常饥寒交迫,唉声叹气。
诗人的视角开阔,从敌对双方士卒的切身痛苦中,成功地反映出不义战事带给各族人民的深重灾难,更具深刻意义。“夜夜飞、双双落”,不仅读起来音韵和谐,而且叠词的应用,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九、十两句引用典故,“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当年李广利率领汉军讨伐大宛,由于道远缺粮,战事拖了两年,士卒伤亡惨重。将军眼看很难获得胜利,他就上书请求罢兵,汉武帝大怒,于是便派遣使者驻扎玉门,截断后路,士卒们也就被迫豁出性命。
最后诗人表达自己的悲痛心情,“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年年征战,不知有多少尸骨埋于荒野;只能徒然见到,西域葡萄都纷纷移植到汉宫。
蒲桃,即葡萄,汉武帝好大喜功,收获甚微,而百姓们却年年都被征收重税,加上自然灾害,导致很多人为了谋生,不得不背井离乡,甚至乞讨过日。诗人不言悲愤,而悲愤之意都溢于言表。
纵览李颀的这首七言古诗,朴实易懂,又朗朗上口。全文层层渲染,最后才道出诗人的悲叹,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先表现将士们的愁苦、公主们的辛酸,然后抒写戍边环境的恶劣,令人觉得片刻都难以逗留。
同时作者又用“胡雁哀鸣、胡儿眼泪”进一步烘托,再以汉武帝时的典故加以旁衬,惟妙惟肖地展现出一种无比凄凉和孤寂的氛围,为最后的抒情一点点地蓄势,最后才以点睛之笔突出主题。整首诗的思想艺术水平都极其高超,也令人称赞不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