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又到了过年的时侯,请问这期间都有哪些礼仪要注意,为什么?
优质回答:
过年,也就是春节,是我国尤为重要的节日,这期间,有很多的风俗。
正月初一早晨,人们要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拜完年之后,亲朋好友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而且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通常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被称为“正月不空房”。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正月初三,有的地方会在这一天去上坟,祭奠已经逝去的亲人。
正月初四,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初四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正月初六,这天是店铺开张的日子。旧时,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门板也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还要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正月初七,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正月十二到十五,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准备庆祝元宵节。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一切活动的主题强调一个“闹”字,放花灯、舞狮子、踩高跷、猜谜语,还要吃元宵、汤圆。
其他网友回答
过年过年了,注意礼节。
1、吃饭的时候,要注意客人的座次排列。
门面为上、以右为上、居中为上、前排为上、以远为上、这几个标准,大家一定记住,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这种礼节。
2、春节接待亲朋好友,要准备足量的接待物品。比如:水果、坚果、糖果,这些一定要多预备一点。这样可以增加节日的气氛。
3、如果春节要去、走亲访友的话,一定要学会提前预约、要准时,还要带上一定礼物。
4、与主人交流的时候不要玩手机了,认真地与主人谈话,不要感觉不礼貌。离开的时候要学会做到合适的道别。
5、一定要跟长辈多沟通,多交流多聊聊、陪伴吃饭,给小辈红包、尊重当地的礼节、风俗等。
其他网友回答
对待长辈与父母尽量做到“无违”。
其他网友回答
我就说说我们阜阳太和县,我的老家那边过年的一些有意思的事,这些事都是我从小经历过的。
1、炸东西的时候,切忌不可絮絮叨叨
我们那边农村的习俗是腊月里会炸些馓子,丸子,鱼,大酥鸡之类的。小时候的时候,妈妈是不允许我们烧火,都是奶奶帮忙烧火。男孩子嘛,调皮,坐不住,喜欢说这说那的,刚炸完东西,还要敬神,神先吃,我们才能吃,“灶爷先吃,省油又省钱”我们那这种行为用方言说叫“缘义”,妈妈怕我们说一些不敬神灵的话语,所以不让我们烧火的。
2、神灵和祖先都要磕头跪拜
我们那边小年会把灶爷、财神爷海域老天爷的像供起来,摆上贡品,一天上三会静香,大年初一起来,要先盛给神灵们先吃,饺子放在瓷勺子里,还要烧纸,跪下来磕头,祈求神灵保佑。五更起,吃过饺子爸爸会带着我和哥哥去地里上坟,活纸里包着贡品,用竹篮子带着炮竹,去给故去的先人们上坟,活纸燃着后上香,上贡品,磕头,祭奠先人,祈佑后人。
还有一些,回村了,不管抽不抽烟,兜里要装着烟,见到人要问好,甭管别人抽不抽,上去递颗烟。
要去村里的长辈老人家拜年,大年初一恭祝过年好,一些喜庆话等
其他网友回答
1、吃午夜饭时长辈要先上座。
2、亲朋好友来拜年,注意压岁钱。
3、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问好是否在家。
4、吃饭时要注意卫生,筷子不要总翻来翻去。
5、有小朋友在你家玩闹,要注意小孩儿的安全。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又到了过年的时侯请问这期间都有哪些礼仪要注意为什么.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