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本溪煤矿

我记忆中的本溪煤矿
原创:邓惠旭
关于本溪煤矿,对于我来说,记忆最深的应该是本溪煤矿机关。
在1963年以前,机关这组建筑是本溪煤矿医院。那二层小白楼是住院部,中间连廊左侧为门诊部。连廊有二层楼高,其下方是通往南山街的大道,这条大道当时是出入本溪煤矿的主要干道。1963年后,这组建筑的用途改做本溪煤矿机关(其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本溪煤矿医院在原柳塘门诊的基础上扩大为新的本溪煤矿医院,同时,留下原本溪煤矿医院的茨沟门诊。
因为从小在本溪煤矿机关附近居住长大,且母亲又在这个机关里工作,所以,我对本溪煤矿特别有怀旧之情。可以说,我在少年时代所掌握的知识,都是在这里学到的,并为我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那时候,特别喜欢母亲带我去上班。赶上月初或月未工作忙了没有休息时,母亲总是带我去加班,到了她的办公室,给我一张桌子几张公用纸让我写画。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算盘就是在母亲的办公桌上,我学会了算盘的加减法,至今我还保留着这个算盘;我平生第一次刻钢板,是在母亲的办公桌上,工整刻出腊纸;我平生第一次用的油印机,是在母亲的办公桌上;我平生第一次学会用机械数字计算器是在母亲的办公桌上。当母亲油印材料时,我在一旁帮着翻页。母亲的同事们都夸我:行啊,能帮妈妈做事了。
本溪煤矿机关主走廊是地板地,我经常在那里翻跟头打把式,踢腿下腰。机关宣传科有个大画室,有位叫周环的大爷画画非常好,我时常到那里,跟老人家学画画和素描。初学时画美国大兵,那时的口号是:“要巴拿马不要美国佬。”这位周环老人现在应该有90多岁了,此刻,我真的很想念老人家。机关会议室里有一副乒乓球案子,我们经常到那里抢案子打乒乓球,我的乒乓球就是从那时学会的。
本溪矿幼儿园当时在溪湖地区属最好的幼儿园,在这儿,我度过了我的童年。它是日式结构的平房,地板地,暖气供暖。幼儿园有澡堂,内壁是用“马赛克”镶贴的。上院是宽大水泥建筑的防空洞,下院是花园。那时,幼儿园每个班都配备老师和阿姨,老师弹台式风琴,教我们唱歌跳舞;阿姨工作时穿白色围裙,领我们开饭洗澡。1960年水灾时期,幼儿园的孩子每天吃大米馒头,上午还给一次水果,使我侥幸逃过灾荒之年的饥饿。那时幼儿园就有长托班,记忆中曾听大人之间谈论:“要是工作实在忙不过来,就把孩子送长托班吧……”
本溪煤矿大食堂,那个年代是本溪煤矿相当热闹且令人羡慕的地方,因为在那里能吃到细粮和鱼,肉。大食堂的门前广场正中央,有一幅约两米五高的毛主席画像,是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带红卫兵袖标的像,像正面正对茨沟大道,晚上有多组灯光照射,非常气派。这幅像就是周环老师所画,而且在周环老师的大画室里还有一幅一样的画像,画室里的画像用布包裹着,当时我很不理解,后来周环老师告诉我,这是给大食堂毛主席像的备用像,一旦大食堂毛主席像损坏或褪色则立即更换。同时他还告诉我,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像也是这样有备用的,我这才知道挂毛主席像是这么严谨。
不知是哪年我过生日,母亲领我到大食堂吃饭。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从钱包里拿出一条粉色纸印的餐券,去打饭打菜。记得那天吃的是大米干饭和砂锅酸菜炖肉,我吃得很香。母亲在一旁,她没有吃饭,眼睛一直在看着我,我并没有太理会这些,后来才知道这个粉色的餐券是食堂最高级的餐券,每月就那么两张,且一张一人一次有效。现在我才理解母亲的心。
我家门前有本溪煤矿“麻吉巴”,它是本溪煤矿的重要岗位,在那里工作的工人,都是党员或模范标兵。如遇有什么“动向”,那里便武装保卫。
“麻吉巴”主要负责井上和井下人员、大型设备的运输,马达声响轰隆隆的一天不停。每次马达的启动,主要靠“刺耳”的电铃声来指挥,重要部门责任重大。
“麻吉巴”出口处有一重要的设备,过去(日本人)叫“蜗轮”,现在人们叫“转向轮”,它是由三个“轮”相互传动进行牵引工作的。此“转向轮”有棚盖,却不挡“麻吉巴”里人的操作视线,此岗位专人看护和维修,现在不生产了,已锈迹斑斑,棚盖坍塌。
与“麻吉巴”相邻的本溪煤矿茨沟门诊,在60年代可算溪湖地区比较好的一家医院,它主要承担煤矿工人及周围居民的医疗任务。当煤矿工人受伤时,首诊就到这家医院,因此,这个门诊对外伤的急救是很有水平的,我曾经亲眼见过,他们给一名井下脑外伤的工人做开颅手术。
每天中午11点50分,本溪煤矿高音喇叭响起,以《咱们工人有力量》歌曲为前奏曲。接着就出现清脆的女播音员声音:本溪煤矿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今天是某月某日,第一采煤区工人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克服困难超额完成党交给的掘进任务……
这样的声音常灌入耳中,每当听到广播便急忙往家跑,进屋就喊:吃午饭了。此时,井上工人也打开汽锅,拿出自已的饭盒,工人们有说有笑,互相品尝别人的饭菜,好不热闹!本溪煤矿机关门前的广场,是当年跳忠字舞的聚散地,每到晚上,人们纷纷到这里听着“红”歌曲跳起忠字舞,我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为我后来的跳舞蹈和练武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广场另一角,一些人开始“文革”大辩论,我也特爱听,不但长了知识还练了自己的嘴皮子。
那年代战备训练十分紧张,我经常到本溪煤矿机关武装部玩耍。武装部里有个姓贾的部长,人非常好,也非常喜欢我,教我“三点成一线”“拇食指合力扣动扳机”等射击要领;我帮他们擦枪拆枪,认识了很多种枪支。他们经常实弹打靶,我都跟着去,偶尔也给我两三发子弹让我打几枪,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射击基础。
前年去实弹靶场。徒手站立式,50米,狙击步枪,10发子弹,在规定时间内连续射击,这是对臂力,机体平衡力,视力,呼吸幅度的一次考验,靶场管理员说:这么大年纪,打得不错,肯定当过兵吧?我回答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当过兵。
本溪煤矿井下采出的煤,用矿车拉到井下煤仓,再由煤仓开始用“皮带溜子”,将采出的煤“滚动”运到井上煤场。
另一部分煤则经“皮带溜子”运到本溪煤矿洗煤厂(洗煤楼)。
煤经过洗煤厂的“精洗”后,再运往本钢一铁焦炉炼焦,做炼铁原料。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本钢一铁厂焦化车间与本溪煤矿洗煤厂同在一个院,两个单位的职工之间非常熟悉和友好,作息时间相同,共用一个浴池,根本分不出是两个厂的工人。
由于不生产了,“皮带溜子”损毁。当年宛如“长城”的“皮带溜子”再也看不到了……
本溪煤矿在太平沟两山间的沟塘里,扔井下采出的矸石。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将一个沟塘填成了矸石山。
所谓的矸石山,里面也含有煤球,一些生活比较困难的人,常去到那里捡煤球。矸石山,它可以自燃,浪费能源,污染环境,至今也是没解的老大难问题。
念中学时,老师带领我们参加劳动,治理矸石山,改善环境。我们在矸石山上挖出一个个脸盆大的坑,坑与坑横竖一米宽,然后从山下背土,将挖的坑填满,再种上玉米,浇水施肥,想象着到了秋天,夜里大家轮流守候“看青”,结果几乎没有成活的。接着,又栽了一些树,也是几乎没有成活的。虽然实践失败了,但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是最早治理这个矸石山的集体。
时光飞逝,时代变迁,屈指一算,几十年过去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煤炭资源的减少,国企的煤矿变成民营的煤矿。回忆往事,百感交集。上一周,我特意到煤矿“考察”及拍照,拜访了原矿务局宣传部部长,84岁的回达峰老先生,核实一些情况,特此感谢。同时感谢汪玉成先生,为我提供了部分照片。
本溪煤矿给了我知识,培养了我少年时代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精神,为我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
感谢您,本溪煤矿……
编辑:一寸丹心
印象本溪谈老百姓感兴趣的家乡话题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和关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