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八:行走世界中心拉萨

夜幕下的布达拉宫
时间旅行
有人说,此生一定去一次西藏,为远行也为风景……
西行漫记八: 行走世界中心拉萨
文/翟慎晔

神奇而神秘的布达拉宫,被称之为天上的宫殿,也是泥土两次西藏之行的终极回忆……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区的红山之上,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十七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它依山而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人们不远千里万里地来到这儿,只为站在它面前仰望一眼,看看这座屹立在雪域高原上最雄伟的宫殿。

2019年3月28日,由珠峰返回拉萨,再次来到这儿。因赶上“3.28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60周年”活动,布达拉宫对游客关闭三天。我们去的时候,刚好是开放后的第一波游客高峰,等待参观的队伍一直排队到广场前的大马路上。幸好领队事先找了位小导游,帮我们预约到了3月29日的门票,不然就得延一天行程。
两年前的2017年4月5日,也是跟着蓝队进藏,沿川藏“318”国道来到这儿。那时,游客没现在多,参观布达拉宫,也不用预约排队,直接买票进了,还不限时。
现如今,进布达拉宫参观,限时50分钟。偌大一个宫殿,50分钟匆匆而过,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过安检十分严格。同行的伙伴,因为裙子稍稍短了一点,便被安检人员挡在了门外。也是,这么神圣的地方,安检必须得严,对游客衣着也该有所要求。
记得2017年,第一次进布达拉宫时,特地换下平时喜欢的休闲装,换上白衬衣,黑外套,外加红围巾。进布达拉不同于别处,得有敬畏心和仪式感!好多年前,在曼谷参观皇宫,人家不但要求你穿长裙,进门还得脱鞋子。
进过布达拉宫的朋友都知道,布达拉宫内最不缺的就是黄金。忘了是在哪儿看过一份资料,说布达拉宫内供奉着20万尊佛像,大都是用黄金铸造。而且,宫殿内还收藏着无数珍宝,所珍藏的卷贴和浩繁的经书,有的是用金水写成。
与两年前来这相比,好多宫殿已经向游人关闭,或许再过多少年,整座布达拉宫都得向游客关闭,到那时候再来这,只能是远望而不能近观了。既便是现在,作为一名普通游客,你在参观布达拉宫时,也是不允许拍照。

本次西藏之行,于今年3月16日开启,历时20天,总行程12000公里。3月25日,由林芝赶到拉萨,行程刚好过半。
时间旅行
一到拉萨,顾不得车马劳顿,扔下行李就往布达拉广场跑。穿上租来的藏族服装,可劲地嘚瑟。

2017年,与亲妹第一次来这时,也是如此。穿上藏族服装,站在布达拉前拍照,才有感觉。
有人说,此生一定去一次西藏,为远行也为风景。人就一辈子,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不可预知。在时间、身体状况都允许的情况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天上西藏,看看前半生不曾看过的风景。

站在布达拉前,看芸芸众生。我发现,从这走过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他们那温暖的神情,让我心生感动!

队伍中,最养眼的两位美女。在排队参观布达拉时,她俩就排在我前面,其中的一位,酷似影星宁静,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手机抓拍了几张美照。
很多时候,你在抓拍别人,别人在抓拍你。原来,行走在拉萨街头的泥土,也曾安暖过。

清晨,站在药王山观景台,俯瞰布达拉。5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便是雄伟的布达拉宫。
记不得是谁说过,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像布达拉宫一样,当你从它面前走过,你的精神境界和人生阅历便会一下高出很多。我不是信徒,不期待与他人相比精神境界的高度,但我感动于自己,此生不是第一次站在这儿。
两年前,与亲妹在药王山。一晃两年过去了,时光住处,拉萨还是拉萨,布达拉还是布达拉,而我却又老去了两岁。

曾不止一次地在微信朋友圈说过:出行不是我的生活常态,行走也并不能改变我的生活,可行走时听到、看到、遇到的一切,却可以让我明白一些最浅显的道理。
人生,就是一场远行。路上,你想看到的,就是你要寻找的;你寻找的,就是你想看到的。
布达拉宫,西藏的封面;拉萨城,世界屋脊中心,灵魂的故乡……


参观完布达拉宫,来到大昭寺。
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广场,磕等身长头的信众,在这里闭目合掌,从早到晚,重复着一个动作:站起,跪下;跪下,站起。他们神态专注,视周边嘈杂与热闹于无物。
大昭寺,藏语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大昭寺,为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后经元、明、清历朝整修扩建,才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规模。
信众不远千里,磕长头来到这儿,来到佛祖身旁,为的是洗去今生的罪孽,免去来生的苦难,让灵魂有个归宿。
对于西藏人的这种信仰,是我们平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他们将家中所有积蓄,除留够基本生活外,其余都捐献给了寺庙,供奉给了神灵。佛对于藏族民众来说,是深入到灵魂最深处的精神支柱!
在西藏,有一种信仰,叫一生朝拜!

身处在这样的氛围,无论你有没有信仰,都会心生敬畏!
磕等身长头,一步一步往前走,是藏传佛教盛行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朝圣路上,有的人,一走就是几个月;也有的人,一走就是一生。


3月28日,由珠峰大本营返回,第三次走进拉萨,飞扬的心情,一点都不比前两次低分毫。
我们用彩绳扎起满头小辫,在拉萨街头四处招摇,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年龄。
傍晚,站在布达拉宫前,静静地等待,等待夜幕降临……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不知道前世里是否来过,这儿是否留有过我生命的印迹,多少人一辈子都来不了的地方,我却在两年内三次走进拉萨,走近布达拉。而且每次来这,都感到特别亲切,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夜幕下的布达拉宫,像一幅工笔画。
拉萨,寻梦者最久远的梦境;离去者最终极的回忆……

如果说,去过西藏的人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感受。那么,我想说,西藏之行,让我真真切切地体味了一把灵魂在路上的感觉……
西藏,寻梦者的天堂。或许,你不曾来过,但来过之后,便不会忘记。就像我,来一趟,文字写半年,回忆大半生……
大昭寺广场,虔诚的信众与朝拜的人群。

多年以后,当我们回忆起过往,回想起曾经的我们,在一个安暖的午后,行走在拉萨街头,围着大昭寺转圈圈,在八廓街喝酥油茶。
我庆幸,在诗和远方的路上,没有停歇,也没有滞留在时间的后面。
于我,记流水账地敲打下这些文字,只是希望自己没有辜负用心走过的旅程。感恩遇见!感恩远行!
记录是我的出行方式,也是我精神层面的需求。行走世界中心,人生的苦与乐,不过是邂逅的一场风景……
本篇图片,部分由蓝色故乡、二月春风、黑狐大哥、对门老弟、在远方等驴友拍摄,个别来自网络,感谢分享!感恩同行!往期回放
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长征,永不磨灭的信念
藏行漫记一‖怀想路上的美好
藏行漫记二‖转角,遇见下一站美好
藏行漫记三‖遇见,在必经的路口
藏行漫记四‖走近雅江大峡谷 远望南迦巴瓦峰
藏行漫记五‖走近珠峰大本营,仰望世界第一峰
西行漫记六‖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
西行漫记七‖走进丹巴甲居藏寨
采访手记:故事背后的感动
遇见老子与庄子
让灵魂沾染文字的墨香
真正的人生,从五十岁开始
杂乱无章的文字
我为什么不喜欢带熟人看病
亲历改革开放40年:往事如昨不如烟
由《托人看病要注意的那些基本礼仪》一文想到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