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豆腐

年豆腐有忌讳,是因为豆腐谐音“陡富”。趋吉避凶是人的本能,没有谁不希望自家的年豆腐打得又多又好,能有个好兆头的。这就要求豆腐坊的上手师傅眼力好,心细,功夫到家。点膏时心浮不得,气躁不行,一手将调好的石膏水慢慢倒入豆腐缸,一手拿着长柄铁勺在缸中搅动,一边细观豆腐花头,全副心思都在点膏上。若花头不多,则继续慢慢倒入石膏水均匀搅动缸中豆腐。然亦不可倒得太多。因为若打老了膏,不仅豆腐出得少,也不好吃;若打嫩了膏,换水时豆腐又易破碎。虽然人口多的人家一般多会在小年前打一点,小年后再打,但一般人家都选在小年后只打一次。因为打早了,遇气温陡升,豆腐即便勤换水也搁不了几天;打迟点又排不上号。打年豆腐就那么几天,一般都得提前预定,定好了哪一天打则提前称好黄豆浸,然后挑到豆腐坊排队。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所居的庄上因有豆腐坊,无需提前预定,都会被安排在腊月二十九或腊月三十打。外庄的,除了极个别的,赶巧了是上手师傅的亲朋会被安排在腊月二十九或腊月三十,大多都被安排在小年后到腊月二十八的几天里。因为有忌讳,也因我庄上的两位豆腐坊上手师傅是远近闻名的点膏高手,不少庄上的人宁愿多跑些路送柴、挑豆腐,也挑到我庄上的豆腐坊打。如此,我庄上的豆腐坊自小年后便两班倒,通宵干。我们庄上的年,也因有了这些打年豆腐的来往不歇而热热闹闹。当然,世上从没有天生的行业高手,所有行业高手的功夫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出来的。本庄一位豆腐坊的上手师傅就坦言自己也曾失过手。不过,好在那是个不大的失差。他怕那人发觉了找麻烦,灵机一动,搲豆腐包时,将每一板的豆腐酌情少搲了点。打出的豆腐虽也是五板,但眼尖的还是看得出来,那压出的每一板豆腐的厚度都薄了不少。自从蒙混过了那一关,每每点膏时,他总是抖擞着精神,翼翼小心地点膏,再也不敢大大意意了。而今的乡村,田地流转了,个别没进城的青壮年也因有份糊口事做早就没种黄豆了;豆腐坊早就消失了。庄户人家过年吃的豆腐也是从菜市场买的,再也不用排队打年豆腐了。
? 精华推荐 ?
罗岭郎神墩的传说
【舌尖上的桐城】凤凰鱼
生活自有逻辑
辞职记
走进严凤英故居(外一篇)
遇事想想明白
破戒之饮
朋友圈
萝卜缨
乡村年味
千古难寻诸葛亮
写作是场热爱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