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号。
看到这张图片,口水流出来了吧?这就是不翻馍。
我有快五十多年未见过更别说吃过了。
我记得还是在七八岁时妈妈烙的,
后来吃过几次,不知道什么原因烙不翻儿的鳌子没了,
自然就吃不到了。但会时常想起那酥香满口的味道!
不翻儿馍,顾名思义就是烙馍不用翻面。
也是盐镇名吃之一。
烙不翻儿的鏊子很特别,像一个官帽扣在案板上,鏊子底中间往上鼓着,上面有个盖子,盖子中间一个把儿,盖上真像古代战国时期的官帽。烙馍时不用翻个,上蒸下烙,很像现在的电饼铛,只是用的是火不是电。
烙馍的面也很特殊,最好吃的是小米面,其次是玉米面,绿豆面,经济困难时也有用红薯面做的。烙馍前先活面,一斤小米面大约半碗水加发酵粉(酵母),搅拌成稠糊状,等一个小时左右,面糊里有好多气泡时就可以了,再加入苏打粉(或者碱面),以免发酸。
面整好就可以烙了,把鏊子放火上预热,抹油,然后用勺子舀面糊倒进鏊子里,盖上盖子,掌握好火候。不翻儿馍快熟时,香味扑鼻,小米的清香引人口水直流。掀开鏊子盖,哇!黄灿灿,香喷喷的不翻儿馍就烙好了。还有人在快熟时打入一个鸡蛋覆盖在上面。用手把馍撕开,里面都是大大小小的空隙,吃着外酥里软,简直就是人间美食!
可惜现在买不到不翻儿鏊子,自然也吃不到让人谗言欲滴的不翻儿馍了。
有人在豫西和山西交界,见到在大街上有烙不翻儿馍卖的,一个两元。
听说一天能卖一百多个呢!
吃不翻馍儿配甜汤,那真的是绝配。
甜汤,不是用糖做的汤,也是盐镇的叫法,其实就是面疙瘩汤,也叫鸡蛋丝儿面疙瘩汤。妈妈做的最好喝。那时只有生病时,或者家里的老人才能喝到。那个时候还没有奶粉,黑芝麻糊,藕粉等补品,就是有也不是一般人能喝得起的。
记得八十多岁的奶奶,每天天刚明,妈就把一碗甜汤端到床前。
五六十年代,这就是老年人最好的贴补食品了。
做前,先把白面用水活成硬一点的面块儿,加水饧一会儿(盐镇人叫ye fu)。
中间隔一会儿要挑起面块在水里搅若干下,然后把白面水倒出来,再加水饧。
如此几次后,面块儿就成面筋了。
好了,坐锅开火。
水开后先把面筋挑起来,放入锅内搅拌成像鸡蛋丝一样,煮熟,再把涮的白面水倒进锅内,煮几分钟甜汤就做好了。汤,甜丝丝,美滋滋,一条一条的面疙瘩,筋滑如丝。吃一口不翻儿,喝一口甜汤,一句话舒服!
也许那时食物贫乏,也许那时的人欲求不多,吃什么都觉得好吃。
现在不同了,大街小巷,小吃摊遍地,到处都是饭店,美食店。
在家不动可以叫外卖,什么黄焖鸡米饭,什么大盘鸡,椒麻鸡,王婆大虾。。。
但我还是觉得妈妈烙的不翻,搅的甜汤好喝,干净,环保,健康!
本文作者:刘章来
盐镇大寨人,1951年出生。
1970年从医至今,目前定居郑州龙湖。
看到作者本人照片,相信盐镇人都不会陌生,大寨路边的那几间小的瓦房,带着眼镜,严肃的章来大夫,以及总以为他姓张,这构成了我们心中对于章来大夫的印象。许多年,乡村的赤脚医生真的让人觉得感动。
编者:那天,章来大夫又发来一篇,说海婷的舌尖上的盐镇美食让他欲罢不能,勾起太多美味记忆,他说我就又写了一篇,好多年没吃过的不翻馍。为章来大夫点赞。希望其他各位乡亲们也能像章来大夫一样,多多投稿哈。对于公号来说,永远都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静候各位佳音。
不翻馍,我当时还楞了下,默默的看了下身份证,我是盐镇的啊,我怎么没吃过不翻馍,再听章来大夫说起来,他都五十多年没吃过也没见过了,何况我乎!难道这又是那个苦难时代盐镇百姓智慧的结晶吗?我想应该很多人和我一样吧,你们吃过这不翻馍吗?我是真的头一次听说这仨字。但是看了做法,似乎和咱们摊煎馍的工序有些相似,难道煎馍是岁月往前技术改进的产物吗?对于这已经失传的了的不翻馍,看来真的只能在章来大夫的文字里向往一下下了。
甜汤,哈哈,咱们的面疙瘩,真是亲切啊。也是养人啊,火候功夫到家的大厨们搅的面疙瘩汤才叫美味,面粉,火候,搅拌劲道,YEFU时间长短,加水几次,这都决定了你能否做出一碗美味的面疙瘩汤,可惜,我估计我是永远达不到那个境界了。但是高手在民间,相信记忆中咱们盐镇的外婆或者奶奶,都有一手搅面疙瘩汤的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