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林州发展70年
郝顺才
新中国成立以来,林县的发展是争分夺秒的70年,是乘风破浪的70年,是改天换地的70年。70年的创业史已经写入了光辉的历史,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中共林县县委带领林县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大搞水利工程建设,彻底改变了林县有史以来严重干旱缺水的生存条件,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红旗渠建成后,农业年年丰收,人民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昔日贫穷的林县人民达到甚至超越了小康生活水平。
如何能够永远不忘共产党的领导,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就必须牢记为改变昔日苦难困境所付出的代价。
林县地处太行山区,常年干旱缺水,给居住在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无限的灾难。全县的耕地绝大部分都是靠天收获:小旱薄收,大旱绝收,种麦面积很小。即使是丰收年景,亩产也仅限七八十斤,秋粮亩产也不过百把斤。因此,群众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贫苦生活。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生存的必备条件,只要有了水,人们才有生存条件,生活生产才能发展。
《重修林县志》记载:“林县山多水少,居民苦汲,土薄石厚,凿井无泉,致远汲深,人畜疲极,每遇亢旱,居民悬釜待炊,欲救瓶壘之罄,不择溲渤之污,暍既为灾,秽亦生疾,南乡尤甚,山后类然。”
象县志上记载林县的缺水困境,我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天不下雨无法下种,远道去担水吃和夏秋欠收和绝收的困境,我是亲身经历过的。
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5个村庄人畜吃水困难。有的村群众要跑5至10华里才能取到水,有的甚至要跑更远的路程,才能把水取回来。一个区3万至5万人,只有3至5眼活水井,而我所居住的村庄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东姚方圆几十里,靠的就是东姚村的南大井及合顺厂、白象井等村的几眼活水井。一到干旱年头,井旁人和水桶就会排成长队,人们从早等到晚,一天只能担上一担水。石头砌成的井口,因长年累月被麻绳摩擦而出现一道道深沟。每当旱境,远道去担水吃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任务。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年因远道取水而导致的误工竟达300多万个。
而为了能取到水,群众之间经常发生斗殴打架的事情,甚至发生伤人亡命事件。我记得我村几个人曾在夜深人静的漆黑夜里,到离我们村二里多的李家湾村南的活水井去偷水。当时也不知何种原因,人家明天套上牲口用水车提水浇地,夜里就把牲口拉的水车木杆去掉扛回村里,我们去偷水时只好用手拨动带提水链条的齿轮从井里往上提水。有一次有个人不小心,结果因手移动迟缓,一个手指被齿轮和链条给夹掉了。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很少吃顿面条,一般都是几天才在中午喝一顿杂面条汤。即便是收成好的年份,夏季每亩也就是100来斤收成,我家在夏季打一场麦子,也就200来斤,为庆祝好的收成,我母亲就会蒸三个象核桃一样大小的馒头,摆在麦堆前供养一下。从母亲在碗里发面起,我就开始垂涎了,专等着吃在麦堆前供养罢的那三个小馒头。
解放后,林县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大搞水利建设,打旱井,挖水池,修水库,修水渠,引山泉。每遇干旱,就充分发挥一切水源的力量,进行抗旱点种。当天干旱不下雨时,就发动社员担水抗旱点种,由于集体的力量大,利用池塘和旱井里的蓄水进行点种,苗出来后有时再下场雨,如不下雨可以组织社员担水浇灌。
有一年秋后无雨,不能适时播种,县委号召全县抗旱点种,我们把池里井里所有的水源都担到地里点种。虽然麦苗出来了,但天上不下雨,冬季又没降雪,地里的麦苗大部分都被旱得枯死,没死的也就是十几公分那么高。到夏收时,我们只好把炕上的床单抽出来,去地里把用手拨下的麦子包回家。群众说:今年是连麦种也收不回来了。
我记得有一年秋前大旱,玉米已经开始吐穗,但旱得叶子都向下垂落,有的甚至枯黄。我们生产队组织社员担水抗旱浇灌,凡担水浇过的玉米长势喜人,秋收时都是大丰收,由于我们生产队在抗旱中的付出,当年社员吃粮分配标准居全大队第一 。这样虽不能保证每块田的庄稼都是丰收,但还会有一定的收成,可以保证当年社员的口粮分配,甚至还能留点储备粮。所以,在林县修建红旗渠时,全县三级储备粮达到3000多万斤,为修建红旗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还拿出1000万斤支援河南灾区。
在红旗渠修建中,县委提出红旗渠工程“隔三修四”建设方案,提前把南谷洞水库的蓄水引过分水岭,为粮食丰收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1964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423斤。为了留有充分的余地,县委决定上报410斤,提前三年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成为河南省第一个粮食产量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的县。
1958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新乡火车站专列上接见杨贵时说:“……要知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办水利……”毛主席的话使杨贵心里有了底,更促使他下定了大办水利的决心。因此,才使红旗渠工程得以上马。
随着红旗渠的建成通水,全县14个公社410个队受益,67万口人和37000头大家畜的吃水得到了解决,为远道取水吃解放了无数劳动力。
由于水源充沛,全县灌溉面积到54万亩,而且基本上可以保证农田适时灌溉,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三条干渠及配套工程完成后,效益更加明显,灌区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1978年全县粮食单产达到778.5斤,总产达到5.88亿斤。1975至1981年,灌区年平均粮食亩产412.2斤。1989年粮食亩产达952.6斤。
我记得1997年又遇天气干旱,降雨量仅有360.1毫米,才仅仅达到正常年份660毫米降雨量的二分之一。而干旱正值玉米拔节生长期间,正是急需水分的关键时节,天却不下雨,严重影响着秋庄稼的正常生长。红旗渠管理处为集中水源抗旱,已将水量分配到各公社。此时我正好请假回家过假期,生产队组织社员日夜浇地,我也就随爱人一起加入了浇地的队伍里。凡浇过水的玉米叶展枝脆,站在地边就能听到“吱—吱—”的拔节声。而还未来得及浇灌的玉米却卷缩着枝叶,显得无精打采,死气沉沉。但全县充分发挥红旗渠的效益,及时进行灌溉,粮食平均亩产仍然达到390.6斤。
随着红旗渠的建成通水,林县的农、林、牧、副、渔、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林县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农民家中有了储备粮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显著变化,林县人民糠菜半年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已成为记忆中的历史。
随着物质资源的丰富,人的精神状态和思维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有一次,我要去安阳出一趟差,女儿提出要随我去逛逛大城市,开开眼界,观赏一下大城市的风光,也顺便买几件时髦服装。临行时,我娘开始忙碌起来,为她的孙女准备了几张往外渍油的葱花油饼,要我们路上当干粮。我女儿一见便啧怪地说:“奶奶啊!都是啥时代了,你见谁出门还带干粮来?饭馆、餐厅哪不是一个挨一个,吃啥喝啥还要挑选挑选,看看对不对口味哩。”
我女儿的话使我生出了很多感慨,是啊!时代变了,那个出门带干粮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越往后物质资源也就会越来越丰富,人民的物质条件也会更加富裕,生活水平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作者简介:郝顺才,林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阳市诗词学会理事,河南作家协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理事,现任《红旗渠》杂志执行主编,出版有工具书《诗词格律手册》、诗集《川页集》、长篇报告文学《红旗渠工地总指挥长马有金》等近十部专著。
推荐阅读
我的红旗渠情结 / 郝顺才
【诗词】五律二首(郝顺才)
诗词 | 冬 梅(郝顺才)
《林州文苑》征稿启事
林州文苑是一个纯公益原创平台,旨在交流文化,宣传林州。
平台立足林州,面向全国,放眼未来,是用心舞文弄墨的乐土,是文学爱好者的家园。
热烈欢迎投稿来函!
投稿邮箱:305806942@qq.com
主编微信:wangxiaoping_3
林州文苑
扫上方二维码,关注林州文苑
所有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平台不负责版权纠纷,文责自负。
版权声明:【林州文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忆海拾贝】亲历林州发展70年│郝顺才
相关文章
- 雨果的冒险(影海拾贝 | 100部最好的儿童电影(上),附观看链接)
- 战“疫”,林州文苑在行动│赵长生
- 【林州民间故事】三川李故事之四皇姑墓与东皇墓村的由来 | 李明生
- 【林州文苑重阳节专辑】九九重阳节
- 十个经验小法则,让你养龟更轻松!
- 探放水设计(【模板】一套很详细的矿井探放水设计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
- 向日葵什么时候开花?
- 花满谷·湖北诗人(五)|| 每根笋里面都住着一个菩萨
- 心中的女神(我心中的女神观)
- 船终
- 【芝蘭阁诗人专辑】刘呈义:七绝.祭奠周祥骏烈士十四首(总第100期)
- 项目经理变更申请表(遇到需求变更,项目经理该如何处理?)
- 桐城派三祖(鲁谼方氏:桐城的优秀儿女)
- 王宏勋 | ?一支歌 ,一支难忘的歌
- 王双雄:助我战胜困难的1个核心心法
- 优秀个人简历范文(优秀的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