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终于安静下来了,我在皖西文友群里发了一个短信:特大喜讯,放寒假了,我要大宴宾客五至八天。这是一个宏伟的理想,大概萌生于久远的年代。不知道在多少作品里,我表达过这种理想,在童年迎着风雪走过的田野上,在春暖花开的老宅庭院里,在阳光明媚的蓝天白云下,在波光粼粼的小河边,呼朋唤友,吆五喝六,桌上一壶老酒,桌边几个老友,桌下一条老狗,吹牛谈天,无拘无束。想象着和朋友相聚的快乐时光,幸福得有些不知所措了。常常是一时冲动,一拍脑门,恨不得马上就去买票,回归乡野,忘乎所以,当一个撒娇撒野的儿童,当一个无忧无虑的老苕。
可是,理想就是理想,美好而遥远。我还是回不去,因为这个假期还有一个“就地休整”的限制,因为出京要打报告,因为节日要值班,因为……因为有太多的因为。人啊,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想活得自由自在一点,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北京依然没有下雪,好在今年雾霾天少,阳光从森林般的楼群缝隙里落下来,再穿过窗前那棵快活树,落在桌面上,反溅出柔和的光晕,随我心情移动并幻化,扑朔迷离,地图一般。思乡之情没有地方安抚,只好翻开老家寄来的书籍杂志,看着看着,就看见那山那水那人那事。
恰好黄圣凤文友打来电话说事,问她家乡是否下雪,她把正事忘了,喜形于色地告诉我,下得很大,大街小巷积雪没膝。她并且发来视频,大片的雪花在镜头前飞舞。街上的雪,空中的雪,还有正在途中匆匆赶来的雪,一下子把故乡和童年送到我的眼前。记得是海德格尔说的,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可是,北京的雪在哪里,没有雪的冬天,诗意在哪里?燕山雪花大如席,那是历史了。
感谢黄圣凤,她发来的照片中,有一张站在十七层楼的顶上拍摄的富金山雪景。富金山,叶集西去十几里地,大别山余脉一个小山包,海拔不过三四百米,可是在白雪的笼罩下,在阳光的覆盖下,却显得那样巍峨壮观,好比遥远天穹下的雪山,泛着玫瑰色的光晕。端详照片,心中突然一动,这座小山似曾相识,似乎,我和这座小山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是什么呢?闭目遐想,如梦似幻,往事纷至沓来。原来,就在前不久,我写了一个小说《鲜花岭上鲜花开》,富金山战役,一场让无数人情感命运成为千古之谜的大战,就发生在那里。而事实上,我并没有去过那里,我感觉我非常熟悉那个地方,好像很久很久以前我就参与了那里的刀耕火种,好像很久很久以前我就在那里同日军血战,直到多少年后我的笔触毫不费力地在那里耕耘寻找,写出了诸如《鲜花岭上鲜花开》那样的作品,其他如《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四面八方》《马上天下》等等,无不打上那个地方的深深烙印。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多少年了,我们一直在探究文化的内涵,我个人认为,所谓文化,首先应该具有群体属性,具体地说,所谓文化,就是集体记忆,集体性格,集体行为方式,是集体的意识形态和集体的生活形态。一个人的生命运行方式,谈不上是文化。任何一个民族、区域、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正是因为文化的多元、多样和多变,才使得大千世界异彩纷呈,使得我们的生活趣味盎然。我还认为,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存在差异。很难想象,如果全球只有一种文化形态,只有一种记忆,只有一种生活方式,那真是生不如死了。哪怕我们全都富得流油,哪怕我们全都随心所欲,哪怕我们全都坐拥金山银山――这是题外话了。
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我出生在皖西丘陵,从大别山和淮河源头流淌下来的故事和习俗,始终伴随着我们的精神发育。皖西记忆,皖西性格,皖西方式,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全球文化的一部分,很难说它同其他地域、特别是周边地域的文化有明显的区别和界限,它的边界是模糊的,然而它毕竟有自己的核心和灵魂,就像亚洲人和非洲人,就像上海人和北京人,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讲一方故事,这应该是我们这些作家应该做的事情,也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非常在意皖西人讲述的皖西故事。
二
大约是2010年夏天,我回到故乡,在史红雨老师的引领下,到石婆店去看许世友在七十年代修建的将军楼,就是那次,史老师给我介绍了几个叶集文友:黄圣凤、李艳、李静、张倩玮,我们一起瞻仰已成遗迹的将军楼,一起乘坐汽艇游览响洪甸水库,在湖光山色中追忆童年的欢乐,在落日余晖里畅谈青春的岁月。
过去只是听说,霍邱县是“文藻之乡”,我起先认为,这个尊称来自于叶集“未名四杰”——韦素园、韦丛芜、台静农、李霁野,后来知道,“文藻之乡”的来历比“未名四杰”要早得多。《霍邱县志》记载:“邑中舟车之集,商贾所凑以叶家集为最”,由此可见,叶集之所以成为集,乃商贸之功。李霁野有文章回忆,晚清时期,“史河傍镇流过,多桅帆船穿梭”。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史河改道,叶集也由繁华转为衰落,这个衰落是指经济层面的。然而,叶集的文化,再具体地说,叶集的文学,却从此真正走向繁荣。得益于先贤留下的遗产——“未名四杰”的品牌,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之后,叶集的有志之士姜兴云、安天国等人办起了一个民间文学刊物——《未名文艺》,这本没有公开刊号的杂志,却成为文学青年生长的肥沃园地,养育了一茬茬作家和文化学者。叶集的老街上残存着“未名四杰”的故居,断垣残壁在秋风中依然传播嘶哑的文学呼唤,青石板铺就的街心走过了一串串文学的足迹。想当年一个中学生从这里走过,想象着先贤的声音,从学校的图书馆里找到了托尔斯泰,找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然后从这里走出去,走向安徽师范大学,走向北京师范大学,成为著名文化学者,他的名字叫黄开发。想当年还有一个学生从这里走过,从文学青年到文学中年,再到文学老年。即便是当了镇长,那棵文学的种子仍然蛰伏在心灵深处,只要有机会,就舞文弄墨,写下了大量文字,他的名字叫朱德奎。
还有一个男生,他没有黄开发和朱德奎那样幸运,他不属于这个集镇,他生活在东北方向二十公里开外的另一个更小的集镇,不幸的“文革”给他个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幸运,在“停课闹革命”的岁月里,小集镇的学生从大集镇的图书馆里带回了《茶花女》《牛虻》《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小集镇的那个男生,手捧“毒草”,眺望西南,想象着那里的一切,想象那里通向世界文明的辽阔的原野,一棵文学的小树在心里呼呼地疯长。他带着憧憬,带着梦想,带着按捺不住地冲动,参军当兵,即便在生死茫茫的战场,血液里依然流淌着文学的冲动,他的每一次经历都转化为文学的体验,几十年后,终于成为一个作家。他就是我。
三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老街南头的那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黄圣凤。我和她认识不久,交往不多,但是认识之后,我很快就把她当作我的精神同盟,成为我回乡必见的朋友之一。黄圣凤和我一样,生长在城乡结合部,她在艰辛的日子里贪婪地品尝生活的甘苦,在贫瘠的岁月里深刻地感悟文学的真谛。她笔下挥之不去的乡愁,犹在耳畔的劳作的歌谣,历历在目的乡野童趣,还有视劳动为艺术的姥姥和母亲,代行父亲母亲指责的哥哥,字里行间跳动着特色鲜明的皖西文化,一篇《母亲和簸箕》读至一半,故乡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黄圣凤开始文学创作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厚积薄发。她大学毕业后回到叶集中学当教师,担任过班主任和学校的团委书记,后来又接替姜兴云主编《未名文艺》,虽然一直业余创作,但是产量却是惊人的。十年来,她以源源不断的井喷之势,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在《人民文学》《清明》、《海外文摘》、《西北文学》、《安徽文学》、《美文》、《中国社科报》、《中国妇女报》、《新安晚报》等几十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00篇(首),更多文章在网络媒体频频推出。出版了文学作品集六部,作品被收录《中国美文》《中国散文诗》、《中国当代诗歌精品大系》、《新时文》等几十种文学选本。获得中宣部文学奖、孙犁文学奖、林非散文奖等各类奖项40余次,散文《让兄弟姐妹都开花》入选中宣部向全国重点推荐的51部文艺作品,并在 “我们的中国梦——讲述中国故事”文艺作品征集活动中,获二等奖。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皖西文友群”里传来消息,2017中国散文排行榜公布,叶集两位作家的作品榜上有名,其中之一是黄圣凤的散文《母亲?簸箕》,这篇散文深情、细腻、温暖,此前已于2014年获得“孙犁文学奖”散文大赛二等奖。顺便说一句,同时登上2017中国散文排行榜的,还有本人的作品《一间教室的记忆》,与黄圣凤的散文相提并论,是我的荣幸。
史河悠悠流山泉,青沙淤成叶集湾。黄圣凤对这片土地充满深情,对养育生民的史河满含热爱。寂寥的时候,困顿的时候,或是高兴的时候,文友相聚的时候,都喜欢到史河岸上走一走,看天,看地,看夕阳,看或长或亏的河水,看或裸或露的河床。站在河堤上往前看,是自己的童年,那时水还很清,很有诗意;再往前看,是民国时候的码头,航运兴旺,四杰和他们的文字立在码头。河流总会给人很多东西,黄圣凤心里头装着一条河的诗意与变迁,行走在河岸,行走在文学的路上。史河的前方是淮河,淮河的前方是大海……
徐贵祥,安徽六安人,1959年12月出生,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文艺创演系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长篇小说《仰角》《历史的天空》《高地》《八月桂花遍地开》《明天战争》《特务连》《马上天下》《四面八方》等。获第7、9、11届全军文艺奖;第4、9、11届五个一工程奖;第6届茅盾文学奖。
随笔│徐贵祥:故乡的马上天下
叙事│蒋明:回家
人物│赵克明:苕舅爷爷
乡愁 | 吴孔文:鸡父.荔枝
随笔│朱炳南:年下说酒
生活│邵有常:现在真好
新春│赵宏兴:除夕的村子
读者、作者须知
【叙事】可读性强,以短小说为主。
【散文】接地气的随笔、抒情、游记等。
【记忆】人事、村落、风俗和老手艺等。
【评论】见解独到。文艺评论包罗万象。
【诗歌】拒绝无病呻吟、晦涩难懂。
【传奇】扣人心弦,无论古今皆欢迎。
?可以是见诸报刊作品,但必须未在其它微信平台推发过,篇幅3000字为宜,特别优秀之作可连载。请反复检查,杜绝错别字。所有来稿文责自负。
投稿:作品 + 个人简介 + 个人照片
投543385541@qq.com专用邮箱。
?稿费:平台赞赏即为稿费,80% 归作者所有,20%用于平台维护。自平台推出后7个工作日后支付(7日后赞赏不再计入稿费),10元以下的赞赏不计入稿酬。凡投稿者请先加入《分水岭》投稿群,或添加liubing100104好友
广告合作请直接在文末留言
或者发信息给本公众号
文友│徐贵祥:淮河的前方是大海
相关文章
- 黄河长江流入什么海(长江在哪里汇入大海)
- 天空像什么的比喻句(蓝蓝的天空像一片美丽的大海)
- 秦岭淮河地理意义10条(秦岭淮河地图位置)
- 啥啥的大海填空词语(两个叠字形容大海)
- 我喜欢大海,因为大海(表达喜欢大海的句子)
- 大海一望无际像什么比喻句 大海一望无际像什么比喻句子
- 大海的女儿(海的女儿电影叫什么)
-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什么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描写大海的优美句子短句(描写大海的优美句子简短)
- 美丽又有趣的大海作文(探寻海洋深处的神秘世界)(有趣的大海作文300字)
- 描写大海的诗歌现代短诗(冰心描写大海的诗歌)
- 大海的优美句子简短(大海的句子心情短语)
- 我不是森林也不是大海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是森林也不是大海是什么意思呢)
- 星辰和大海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星辰和大海是什么意思区别)
- 征途星辰大海什么意思(征途星辰大海下一句)
- 星辰大海晨生的老婆是谁演(星辰大海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