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随笔) II 文/孙海发

生命之光文学传媒
诗人风采
孙海发, 一九六二年生,高中毕业,现从事兽医工作。喜欢文学,爱唱歌,积极向上,家庭美满幸福。

年的味道(随笔)
文/孙海发
时光就像一个上足了劲的闹钟飞快运转, 一晃 又要过年了,又想到了儿时年的味道。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心里总有一丝说不清楚的倦眷恋。是喜悦是忧伤是怀旧还是感叹!心中充满了那一缕缕抹不去的乡愁。
儿时盼过年可以用望眼欲穿这四个字来形容都一点也不过份。差不多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每天掐手细算,盼着年那一天早日到来。
出生在一九五零年和一九六零年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盼过年。可能是盼过年能穿上妈妈亲手缝纫的新衣服和新鞋。男孩盼过年爸爸能给买上鞭炮和想吃的水果。女孩盼望妈妈给做的花衣裳和红头绳。那时的经济条件都很艰苦,大集体时代收入很少,家家的孩子都很多,不是每家的孩子都能穿上一套像样的衣服和鞋,有的人家孩子多只能摊上 一件新衣服,小孩不懂事往往因少穿一件新衣服还会哭鼻子。现在想起来还真的很搞笑呢。
孩子们盼过年可忙坏了父母。父亲忙着礳米礳面手工制作豆腐。妈妈忙着给儿女们做新衣新鞋。有时加班加点到半夜,那时农村还没有电都点煤油灯。母亲实在是太辛苦了,尽管再累也要把孩子们的新衣新鞋赶制出来。过年了小伙伴们穿着新衣新鞋家家拜年贺新岁,心里想着长辈们发点小红包给点押岁钱或糖果类好吃的东西。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团团圆圆备上一桌不算太丰盛的年夜饭。在院中点燃一盆火,像征着日子红红火火,准备接财神放鞭炮喜迎新年,给父母叩首问安,祝愿父母长辈健康长寿,然后兄弟姐妹互拜说些吉祥如意的话。那种情景真是其乐融融,感觉特别温馨和幸福。然后大家围在一桌吃年夜饭饺子。父母劝孩子不要早睡要守岁。跟孩子们说又长一岁了,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有出息的好孩子。
那时也没有电视和手机。生产队到过年时组织社员扭大秧歌儿 。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在小队队部院里搭上戏台,戏台两边柱子上用铁丝把棉花缠上一大团做两个大灯,沾上柴油点燃火苗特别的亮。大家开始观看节目:有东北二人转,三句半,拉场戏,快板什么都有,大家都看得都很投入和很开心。白天挨家挨户窜门扭大秧歌 ,院子大的人家进院打个场,唱几段秧歌帽。噪音好词编的棒迎来了阵阵掌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好不热闹。小孩们围前拥后一趟街一趟街家家跟着走完。哪像现在的人那,年不年没人在乎,新衣服啥时候都能穿,想吃什么有什么,网上购物足不出户送货上门,不愿做饭叫外卖,省时又省力,大人小孩一人抱个手机往死里玩。我不敢说现在不好,但我总觉得那个时代才是我们应该共同拥有的,如今物质丰富生活质量高,人们怎么就没有那时高兴呢?信息发达了,交通便利了,好亲戚好朋友怎么觉得越来越远了呢?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还是因为年龄大不愿走动,怎么也找不到那时的感觉了。
我很怀念儿时年的味道。那种朴素而又亲近的味道,那种让人留恋的滋味,假如时光能倒流,我还要过小时候的年,哪怕没有好吃和好穿,永远怀念儿时年的味道。
生命之光文学
北京总社总裁总监:平静
执行策划:福有
现代主编:厚易大斌哥 福有
古诗主编:杨进升
社 长:张殿杰
编审制作 :张殿杰 厚易大斌哥
赏析专栏:福有
特邀作者:蔡为民 雨村人宋玉环 南飘之熊刘勇 曹全仁 周艾西 严加定
主 播:我心依旧 马光红木兰香邓德敏
请扫描二维码加微信
15114170740
关于赞赏
1.作品平台推出7天内,阅读量达到100人以上,赞赏金可按规定比例返给作者,不足100人不予返还。
2.作品平台推出7天内超过阅读量,赞赏金超过10元以上按比例返给作者。10元以内和超过期限的部分,不再返还。
3 赞赏金分配:10元以上按比例
作者:60%(有朗诵40%)
朗诵:20%
其余为平台制作和运行维护。
平台文化,是精神的载体,是文明的源泉。是民族的血脉,是心灵栖息的家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世界各族人民的精神命脉,是人类坚实根基。推励志文章、诗词歌赋文学等佳作,交流多元文化,传递正能量。 朋友们,有一种遇见,於千万人中,是一场花开,一场友爱,穿过季节的长廊,幻化成一抹暗香,妖娆了每一个清晨与黄昏,芬芳了似水流年,唯美了指尖岁月。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