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抗疫逆行者》||文/张琳悦||【京西文学】第561期 之 “人大附朝阳学校小作家抗疫诗文选登”

2020年3月30日第078期 总561期张琳悦,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六年级二班的学生。2007年11月20日出生。兴趣爱好:古筝,画画。画画通过8级,古筝通过7级,曾连续两年获得区级三好生,连续获得区级美德少年称号,曾获得区级艺术节比赛二等奖。
今年寒假,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太多中国人的春节安排。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了不明肺炎病毒。随后在北京等地陆续出现病历,患者人数迅速增长。当我们都响应国家号召宅在家里的时候,有很多人却选择了逆行而上,他们舍去自己的小家,坚守在一线疫情防控的战场上。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医疗生活物资先后抵达武汉。我不仅见证了中国速度,也感受到了中国力量。在我身边也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今天,作为小小记者,我要讲一讲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我的妈妈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她也是女民兵队伍中的一员。我的爸爸是一名人民警察,他在首都机场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他们俩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无暇照顾我和妹妹。
妈妈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到现在一天都没休息过。她投入一线、全力以赴、不怕繁难,有时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每天,她做好简单防护就身处人群聚集地进行宣传、劝导,拿着体温计为每个进出的人测量体温并检查出入证,还会挨家挨户的去排查有没有来自或接触过疫情区的人们。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楼宇里贴满了各种宣传疫情的防护知识,还有各种关于疫情的通知,告诫大家不能随意出门,做好防护。小区周围都挂起了横幅和标语,提醒我人们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早发现早治疗等等,将防疫工作落到实处。这些都是妈妈和她的同事们、战友们每天的工作。她现在经常说的几句话就是:“我们的工作很重要,必须严防死守。”“牺牲我的时间,换来千家万户平安,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我们现在是社区守护人,要把门看紧!”我每天看到妈妈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我和妹妹都会主动过来帮妈妈锤锤背、按按肩。这时,妈妈就会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美好的、短暂的休闲时刻。
2月14日,本是温馨美好的情人节,我的爸爸妈妈却各自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雨夹雪下了一宿,常言道:“风后暖,雪后寒。”妈妈早早就出了家门,到自己的岗位上。当我看到妈妈发的朋友圈,只见妈妈裹着大衣、带着口罩,站在小区门口的排查岗上。风雪中,她一站就是一整天。我特别心疼,一股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我被妈妈感动,也为她骄傲。有时,深夜了,在昏黄的灯光下,她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她也特别期待能有人陪陪她。她也特别期待能有时间、有精力陪陪我和妹妹。忙不过来了,就把我和妹妹送到了奶奶家。疫情一天不结束,妈妈的工作就一天不能松弛下来。她在我心中的就是一个巾帼英雄,担得起她国庆阅兵时的一身戎装。我的妈妈是最美的逆行者,我为她点赞!
妈妈在岗位上坚守,爸爸也同样辛劳。他也是一名一线的工作者–人民警察,在首都机场工作。随着疫情的发展,他的重要工作是排查由疫区入境的控制境外输入人员,特别是高发的地区(如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等)的留学生和境外打工的人员。他穿着最神圣的制服,在岗位上协助医务人员对入境的高发的地区人员进行疏导,每天只能睡5、6个小时,还经常回不了家。我想说:我的爸爸只是机场忙碌人群中的一员,还有很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都在国门一线,为人民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一道道生命长城。正是因为有了人民警察这个英雄的群体,百姓才过得如此安心和踏实。
除了爸爸妈妈,还有太多的场面让我动容:年轻的护士姐姐剪短了那长长的秀发,只为能方便穿上防护服;因长时间带口罩,医护人员的脸旁勒出了深深的印迹。有的护士姐姐手都磨破了,露出红红的血丝;他们有的已经在发热病房坚守了432个小时;他们有的因夜以继日的救治工作而感染病患;德高望重的钟爷爷,已经84岁高龄,却坚定的走在逆行的最前方……
特殊的经历,让我有了强大的责任感。以前妈妈总跟我说,要好好学习,长大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上富足的生活。我也是这样以为,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的生活。但是,在我十二岁的这个春节,我似乎想的更多了。举国抗疫,德才兼备的医护工作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学术专业的钟南山爷爷挺身而出,挂帅亲征,让我懂得——我要好好学习,努力掌握本领,要做一个像钟爷爷那样有知识、有担当的人。当国家危难的时候,我也能挺身而出,我也能尽微薄之力,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春暖花开之际,我相信胜利不再遥远。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早日走出家门去拥抱春天。

我们出发了,除夕要逆流而上,生与死的考验彰显天使的光芒;道一声珍重,飞驰在路上,生命的守护神就是心中的担当。我们出发了,耳边响起初心的回荡,生与死的考验彰显信仰的力量;吹响的集结号,把我们引向远方,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在哪里安营扎帐出发,我们张开天使的翅膀!出发,我们呵护百姓的健康!啊,让人间生命之花永远尽情绽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