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碗红薯粉—家乡特产,美妙记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鲜衣怒马倚斜桥”
我身边不吃红薯粉的似乎在少数。尤其像我们这样从小守着黄土地守着父辈做的红薯粉的一代,更是美妙的记忆。
在我的家乡,豫西的一个小镇,什么都可以不产,但是红薯粉却是必不可少的农作产物。从记事起便有这样的场景,村子里好大的一口锅,好大的一个锅台,一个组几乎就有一个,每当红薯丰收的季节,红薯粉就开始做了。我们老家叫做漏粉。
在我们老院隔壁,燕飞家的门前好大一块空地,我们队的粉条锅就盖在那里。
儿时的我们,围在父辈周围。
好大一口缸,把红薯粉面放进去,要几人合力才能和好粉面。
然后还要一个身强力壮的拿着特质的漏瓢开始往这直径2米的大锅里下粉。
边上有专业的拿着特制的大筷子一根根挑。
那么粗的粉条,那么劲道。
我最喜欢看着热气腾腾的场面
我也最期待每年冬天漏粉的季节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一碗酸辣红薯粉
一碗凉拌红薯粉
可是记忆中不可多得的美味
还有好吃的面鱼子
对于我们是美味
对于父辈可能就是一个家庭后半年的生活来源
年能不能过好
就要靠这些粉条
几十亩的红薯,几百亩的红薯
几十斤的粉条,几千斤的粉条愣是被父辈们一双手做了出来。
然后到场里晒干
只有在冬季
这个特定的季节
粉条才能晒好,不粘,不断。
我的童年好多时候就要被父辈派到场里看着粉条
防止有小偷 防止阴雨天
晒干了之后
一捆捆整好 装好
父辈们开始带着这些粉条走西口
成群结队的
到三门峡,到宝鸡 ,到西安,到甘肃。
我们那里叫西面。
走,去西面卖粉条走。
你家今年收成还好吧?
你呢?不错吧?
这个年可以过好了。
那个时代,粉条就是农民的希望,就是农村人的盼头
祖辈父辈一代代传了下来。
即将消失的传统行业,
即将失传的纯手工粉条。
纯天然
无添加
劲道
够味
姐夫做生意的时候最喜欢从老家带粉条送客户
他台湾的客户 新疆的客户
都喜欢家里的粉条
一盘热气腾腾的萝卜熬粉条
一碗美味的麻辣粉
围炉吃火锅时从锅里挑出来的晶莹剔透的粉条
哇塞。
口水很快就出来。
在南方这么多年,说实话,真的买不到真正的纯手工粉条
因为那是北方的特产
因为吃过了最正宗的
所以是否含有明胶一吃便知。
红薯粉带给我们的美味记忆相信吃过的人们都不会忘记
又是一季制作旺季
此处有最正宗的洛阳粉条在等着大家
天冷
切莫忘记加衣
有需要粉条的可以联系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