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风微刊】特别推荐四川诗人川鹰故事:借火

借火
文/川鹰
诗曰:
借钱借物借东西,
借轿借城借美妻。
借路借光借院垻,
借田借土借耙犁,
借柴借米借盐醋,
借櫈借楼借竹梯。
借箭借风借天意,
借牛借犬借母鸡。
世上人间,古往今来,借物者无处不在,所借东西无奇不有。
今天,我不讲那些人人皆知的“借者”行为,单单讲一个“借火”的故事。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本人也就五六岁,虽然不懂世事,但当时身边的情景至今记忆尤深。
那时的火柴叫洋火,很稀奇,中国不能制造,市场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火柴虽不值钱,但却是家家户户白天做饭夜里点灯必不可少的东西。因此,那个时候在我的家乡普遍存在着“借火”的现象。
借火是自己家沒有火柴(或者是为了节省有也不用)去别人家点火回来生火煮饭。
我的家在四川省资中县银山区报恩乡石龙村。那里是丘陵地区,山无百米高,地无百尺平。全是山丘沟壑,坡坡坎坎的土地。说是村,实际上是三家两户在一块,分散在那些山峦沟壑之中。我们村有一条叫石龙的山梁,围绕着它的三个沟壑组成石龙村,共有70多户人家。我家那条沟壑中有18户,与我家连在一块的只有三户。因此,当时要借火的话,最远的不过18户之中,最近的就只有在3户人家之间。
我深深地记得,当我妈要做饭时,便会站在草房的院坝边往四外望去,看看山洼中哪家房上冒烟,便选中了借火的目标。
借火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直接借火柴,一般是在周围谁都没有生火的情况下,你家有急事必须先用火,便去借火柴。借火柴是论根的,这次你借人家几根,下次是要按根数归还的。这样的事情是在关系好的人家之间发生,关系不好去借火柴会觉得沒面子。
第二种是直接去有火人家灶堂里将燃烧未尽的木竹棍棒抓一两根回家延续生火,这种事情发生在关系较好或亲戚之间,双方不见外也不见怪。
第三种就是自己拿着东西去取火,这种情况就比较普遍了。这样的取火也有三种方法:一是用“纸拈”去点火,“纸拈”是一种叫“草纸”的纸(很粗糙),卷成筒状去点火,拿回家是暗火,用嘴一吹便产生明火,就可以烧柴做饭了。二是用木竹棍棒去有火人家点火;三是用旧扫帚去点火,农村扫帚用高粱杆扎成,用旧了就是一捆,点着后火会在捆中存着,也是暗火,拿回家只要在空气中甩来甩去便会产生明火,就可烧柴煮饭了。
借火人一般是家里的主妇和乖巧的小男孩,大男人和小女孩是不干这种事情的。我家的借火人就是母亲和我。
村里有“火娃儿”,就是善于点火的小孩。我们三户(一片)有五个孩子(三男两女),杨家我和哥,何家两个女孩,苏家一个男孩。我哥最大(大我4岁),我倒数第二。我哥从小就是孩子王,而且生来一种大男人气派,我一直就是他的狗腿子。所以,在三户人的五个小孩中,我便成了当之无愧的“火娃儿”。我不但为自家借火,也经常为那一片(三户人家)去外面借火。
借火这事不是人人都会干都能干的。小孩子去借火,如果你不待人见,不乖巧,会受人冷眼。去别人家灶门点火不能影响人家煮饭炒菜;点上火在路上还要善于保护,尤其是遇上风,很可能前功尽弃,从头再来。
以上讲了这么多都是为煮饭去借火,那是在白天,不足为难。然而,为点灯去借火那就在黑夜啦。在我们三户人家那一片,入夜借火必须要走出去,片与片之间最少距离也有二三里,只有尺把宽的土埂,高高矮矮,弯弯曲曲,坑坑洼洼,黑夜里很难走的,而且夜里出门是需要胆子的。我哥胆子大但他不愿去,那三个小孩又不敢走夜路,只有我勇于担当。我也就是从那时起把胆子炼大了。用当时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只有马儿最听话!(马儿是我的小名),其他孩子都喊不动”。
久而久之,我在村里也就出了有名,人们都叫我“火娃儿”。

2021.1.26.
诗人简介:
诗人川鹰,本名杨天明,自号厝边一郎,别号闲达骚客,四川资中人。1970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曾为中石化集团福建炼化公司处长,部长、高工.现已退休。亦曾系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中石化作家协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会员,福建诗词学会会员,湖北诗词学会会员,福建崇武诗社社委。自信环球无转碍,世间必有后来人。
【西部风微刊】特别提醒:
1、【西部风微刊】投稿须知
【西部风微刊】公众号平台,力求打造精品,专编发原创首发诗歌、小小说、散文、诗论、随笔等力作。平台不厚名家,不薄新人。诗文必须坚持自创,文责自负,如有任何争议,本平台不负法律责任。来稿请添加主编微信私发,并注明:原创首发,专投【西部风微刊】公众号平台。请提供200字左右简历和照片。主编微信号:sgl3379(山旮旯),投稿邮箱:shangala@126.com
2、喜欢【西部风微刊】的读者
欢迎点评、留言、打赏,给作者与编者一点鼓励,给予【西部风微刊】前进的动力。阅读后浏览一下文中或文尾的广告,也是对【西部风微刊】最大的支持。
3、若您与【西部风微刊】有不解之缘
敬请点击右下角“在看”留言和点击左下角“分享”转发。点击标题底下第二个【西部风微刊】再点击“进入公众号”关注更多精彩的文章。
朗诵嘉宾:北京:弘华、雪柠檬
总编辑、总设计:山旮旯
主 编:黄诚专、袁德礼
责任编辑:黄诚专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