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观察】越来越猛的城市化,请停一停你的脚 步,不要吞没我的家乡

本文由乡土天下独家发布,原创保护作者:陈胜乔 编辑:文翟
1980年,中国总人口9.87亿,其中城镇人口只有1.91亿,城市化率仅19.39%;2019年,全国总人口超过14亿,其中,城镇常住人口约9.3亿,城市化率达到66.6%。
城市化不断提速,繁荣了城市,同时导致农村出现很多空心村、无人村。统计数据显示,仅2000年到2010年,中国360万个自然村锐减到了270万个,减少了90万个;而最近10年消失的自然村,也只多不少。
我国的城市化还会继续吗?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魏后凯说:“根据预测,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能够达到72%左右。‘十四五’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构成现代化信息体系,完成这个目标应该没问题。”“不仅如此,到205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能够接近80%。”
如果上述预测成真,则意味着,以2020年为基点,到2050年,我国至少还有40%以上的农村会消失(目前农村常住人口约为4.76亿,到2050年降为2.8亿,减少41%)。
越来越猛的城市化,将使很多人的故乡不复存在,只能到在记忆中寻找。
城市化还将“吃掉”大量村庄,我们的老家是否也会在其中呢?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相比农村,城市有巨大的优势,但想到自己的老家可能消亡,心里还是很不是滋味。
身为农家子,我从不讳言对家乡的依恋。少时拼命离开家乡,但那是为了谋生,我的骨子里,从没想过要把家乡抛弃。最近十几年,目睹全国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心村、无人村,想到自己怀有的“将来退休回老家居住”的梦想,对比形势,真担心自己还没到退休年龄,老家就没了。
城市化大潮中的农村老家,越来越像记者阎海军写的《崖边报告》中的崖边村:
“现在村里像民国18年(1929年),像1960年,那时候挨饿把人饿少了,现在也是走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影儿。”
2008年清明节,我回到崖边时,80多岁的厉敬明老人孤零零地坐在十字路口给我这样感叹。
厉敬明没有经历过1929年的饥荒,但他的父母反复给他讲过1929年的灾难。厉敬明经历过1960年的饥荒,他像自己的父母那样,逢人就要不厌其烦、不由自主地讲述挨饿的痛苦。这既是传承历史,更是在告诫后人要重视农业、珍惜粮食。厉敬明对1929年和1960年的恐惧是整个村庄所有人共有的伤痕。
我童年的记忆中的崖边村,十字路口一年四季总是有人活动。常年干旱,故乡生产劳动的图景艰辛之外更显壮烈。因为村庄的人用实际行动推翻了外人对这块土地“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论断,硬生生活了下来。与生产劳作的艰苦相比,活下来的人还有温暖人心的生存仪式,还有经久传承的道德操行。嵌入我童年记忆的内容,除了耕作大地的辛劳和贫瘠外,村庄还有和谐有度的生活内容:老人安享晚年,中青年躬耕农事,少年成群结队嬉戏打闹,村庄鸡鸣犬吠,人声接耳;进入年关岁尾,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上演,村庄会更加热闹。
离开故乡很久后,当我回到崖边时,十字路口已经很难碰到人,整个村庄死一般沉寂。夏天,绿意盎然的村庄缺少了人的踪迹而显得阴沉;冬天,萧杀的村庄因缺少了人而更显孤寂。
2010年的冬天,崖边老人厉敬明去世。我回到崖边正好赶上他的葬礼。
以往记忆中,崖边所有的葬礼都是倾村出动,但厉敬明的葬礼冷冷清清。抬棺材、挑纸火,人手几乎不够用,妇女儿童都在积极帮忙。呜咽的唢呐伴随着稀疏的送葬队伍,和我记忆中人们成群结对、熙熙攘攘的崖边葬礼相比,这场景更显凄凉。
看着包裹厉敬明身躯的棺材渐渐被乡亲们用黄土埋没,我脑海中再次浮现他曾一边捋着苍白胡须,一边给我感叹“现在村里像民国18年(1929年),像1960年,那时候挨饿把人饿少了,现在也是走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影儿”的神情。厉敬明的葬礼直接检验了厉敬明的论断。
像崖边村一样,全国很多村庄已暮气沉沉。像我的老家,这几年,尽管国家花了很大力气扶贫,帮助修建了水泥路,通了水电,也给很多贫困户修了房子,但仍挡不住年轻人奔向城市。考学、参军、打工,几乎快抽光了乡村的活力,使老家只剩下老弱病残。老家高考年年丰收,每年能出十几名清华北大生和一千多名一本生,大家都以此为荣,但很少有人思考过,这些优秀学子考出去以后,有多少人会回来。越是花费巨大代价培养的顶尖人才,成才后就越不可能回来。这可以说是骄傲,也可以说是悲哀。
正如《崖边报告》所写:“走出去的人很少回来,考上学的毕业后想尽一切办法留在城市;从军的托人花钱只要能晋级士官长久待在部队,即使部队复员回来,也能赚到一笔丰厚的安置费,在城里安家有了基础;出卖劳力谋生的农民,一旦到了城里,也不愿返乡,举家混迹城市一隅,舍弃农村的家业毫不悔惧。能出去的都出去了,村庄只有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年老的一个接着一个离世……”
近几年村里人去世的场景,让人更加忧心老家的未来。今年去世的三人,一个是缺照顾的五保户,一个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还有一个是患癌的中年妇女。三人家庭条件各异,但无一例外有一个共同点,去世后,都要村干部在微信群里发消息招呼在外打工的人回去帮忙料理丧事,否则,连抬柩(棺材)的人也凑不齐。幸好村里人多数是在离村不到40公里的县城打工,交通也方便,村长招呼一声,大家都回来帮忙了。办丧事的当天,村里很热闹,但丧事一结束,大家如鸟兽散,又恢复了沉寂。
即使如此,这种情况还能持续吗?我们这一代70后、80后是在老家土生土长大的,不管身在何处,都会把故乡当根,牵挂着,放不下;而我们的下一代,很多人是在城里出生、长大的,所谓“生的亲不如带的亲”,他们没有在老家生活的经历,普遍对老家没感情,将来村里老了人,他们会愿意回去帮忙吗?
写到这里,真不敢往下想了。我只有在心里祈祷,国家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能快点实施,不要停留在纸面上,挽救我正在走向湮没的老家。
有一点要声明:我写这个文,并不是要反对和批判城市化。
实事求是讲,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古往今来,人类都是从乡村走向城市,城市化率在一点一点提高。城市化,意味着生产生活的集约化,能带给人们更多的工作机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实现更好生活。这符合人类趋利避害、追求更好生活的天性。农村的年轻人之所以心甘情愿离开自己的家乡,正是基于此。很多空心村、无人村出现,本质是大家自己用脚投票造成的。
但过于猛烈的城市化,会将社会带入歧途。城市有集约化优势,但过高的城市化潜藏巨大风险。比如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瘟疫、经济危机等天灾人祸,集中在城市的人没了活路,又没有农村老家作退路,会酿成惨祸。今年的新冠疫情,已给了我们教训。
城市化大潮下,很多村庄消失不可避免,但为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管理部门必须考虑要留下足够数量的村庄作为城市的后盾。目前,相比上世纪90年代,全国的自然村已减少了一半,今后不应当再放任这种趋势。重中之重是要振兴产业,要在城乡结合部发展无污染的产业,或鼓励企业直接将车间建到农村。只有帮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回乡下居住,闲暇在田间地头种菜喂鸡养鱼,大家才不会想着去外地打工,农村才不会衰败。
日前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给农村带来了希望。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且明确提出,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可以预见,广大农村会迎来发展机会。
但愿未来我的老家能与城市协同发展,而不是被城市化的大潮吞没。
附:【乡土天下】坚持独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朴实的语言阐述乡土历史文化。长期坚持原创不容易,如果文章引起共鸣,敬请大家留言并分享,以鼓励作者继续写作。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毕业于湖南工商大学。做过专业财经杂志记者、报纸主编。现在南粤某著名企业工作。业余专注乡土写作,冀望以绵薄之力推介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故事。
主编:陈胜乔 编校:文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