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乡愁
距离我故乡五里地的殷村是一个小镇,记事起就是一个繁华的地方,农历逢四逢九过大集,集上卖啥东西的也有,过年的年画与布料都是从集上买的,到了集日那天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争相赶集去,比较闲的老人孩子赶集一般都是奔了殷村的饸饹和烧饼去,坐到小摊上,来碗饸饹,吃上一个烧饼或油条,再多买两个烧饼放在贴身的上衣口袋里给没来的孩子拿回家,富裕的人家赶集还会买驴肉吃,那时候的驴肉是用一个褐色的纸包着的,一层层剥开,那肉香就流溢得很远很远,肉贵,人们不贪多买,就那么一小块放在竹篮里挂在车把上,随着“叮铃铃”的车子进村,乡亲们见面就这样招呼上了:赶集回来喽?
我姥爷的父辈也是卖驴肉的,晚上煮好了肉,次日起早去殷村卖,小留到殷村三里,擦着天亮,到了集上正好是刚开集的时候。我村通往四面八方的小路并不多,一条是通到西北故城村的,去地里干活的时候走的多;一条正西通往南褚村的,也很少有人走,一条通往北呈村的算是走的人多的,那路通公路的缘故吧,还有往南通往陈郭庄的一条,再就是弯弯曲曲通向东北方向殷村的路了,我走的最多的也是这条路,去姥娘家就走这条路,去殷村也是这条路。逢过集,这路上从晨到昏都是来来往往的人,如果不是着急买菜籽种菜或买农耕用具,一般的也就是三三两两的大人作伴走,很欢实的孩子们在大人前头跑闹着,到了晌午,小路上就是这样的景象,往北是去赶集的人,往南是赶集回来的人,不管是不是同村的人,见面都会打招呼,问问手里拿的东西是多少钱买的,打听自己要买的东西哪家的最好,这样一来还未到殷村,对自己需要的东西就有个大概了解了。
我村里有些典故都是和殷村集有关的,有个关于乡土与文雅的故事就很有趣,说有个个子很小的叫“业”的中年人骑着车子赶集回来,正好碰上本村一个长年在外地生活的妇人,小个子业对外地人说话拿捏的口气本来是很反感的,可乡里乡亲出于礼貌还是问了声:走累了么,用不用我骑车带你回去?妇人自然是很高兴:好啊好啊!这样业就带着妇人往村里骑行,他人小车子大,一个人骑着就很吃力了,带一个人得多用力气,妇人觉得坐上了业的车子,出于礼节得多说几句话才是,于是就念叨上了:俺业子这车子是又出快又稳当!业哪受得了这样的恭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于是连人带车掉沟里去了。从此村里就有了“又出快又稳当”这个故典,是讽刺乡下人说文雅话的。
村东的书辰带着媳妇去赶集把媳妇丢了都不知道,那时候骑着车子去赶集就有点奢华的境界了,一来车子少,一家一般也就一个,两口子作伴赶集,都是男人带上女人,这也是乡村生活最原始的浪漫了,男人慢悠悠跨上了车,女人赶着小碎步跳起坐到车后座上,那是那个年代两口子最时尚的出门了,扔下地头的活,轻轻松松赶半天集,真的是两口子都很盼望的事情。书辰在村里算个讲理的人,心不细,他媳妇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性格相差太远的两口子赶集就有戏看了,书辰在半路上遇个坎儿下车,再上车时就忘记了还带着媳妇,一抬腿就走了,媳妇自然是满腹愤怒,边走边骂,等书辰到集上不见了媳妇就赶紧一溜烟地赶回来,迎接的是媳妇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老人孩子就相安无事了,不赶时间,不赶买物件儿,慢吞吞地走,只要到了集上不散集就能吃上烧饼,渴了,走不动了,地头林沟里就有浇地的干净水,饿了,往回走的乡亲就把给家人准备的烧饼拿出来让吃了。我那时候赶集,觉得路好长好远,永远也走不完一样,半路上就碰上一对爷爷奶奶,他们把从集上买的油条让我吃:给,吃吧,吃了有劲赶路。我自然是眼里写满了馋而手不敢去拿的,还得等大人说:给你哩,拿着吧!乡亲们没有说“谢谢”的习惯,一点感动就珍藏一生了。
殷村不光有烧饼,还有一个给孩子们看病的医生,叫栾子,和我的母亲是同学,母亲时常给我们讲在学校发生的故事,这故事中也有栾子,说上了课老师让学生站起来造句,栾子的造句是用上“漂漂亮亮”,他站起来就说了:我在街上走,看见一个漂漂亮亮的姑娘。他说完,班上就都笑了。
孩子们不愿吃饭了,乡亲人就说那是肚子窝住火了,找栾子扎扎肚子就好,叫“扎窝积”,那时候三里五乡的孩子们都是扎过窝积才长大的,去扎窝积的孩子都是在大人们给买烧饼驴肉的诱惑里去的,我也是,不知道是怕了扎还是真的扎好了,扎了就吃大口的饭,也就不生病了。
但是小时候所有生病的日子都是幸福的,感冒了让村医生给扎针吃药就好,在炕上躺几天母亲就催我出去玩了:去街上跑跑吧,一跑就把病扔掉了。我就和伙伴们去跑,跑回来就真的好了,要是再好不了,就得去殷村的医院看了。
我村有个吃甘蔗中毒的孩子就是送往去殷村的半路上死掉了,有病了去殷村看那至少是要输几天液的,输液可了不得,我也去殷村看过病,是拉肚子,怎么打针也不见好,大半夜父母亲就用木车拉了我去殷村,没有月亮,四周没有灯光,只有天上的星星闪呀闪的,我迷迷糊糊地睡,昏昏沉沉地醒,走一小段路就嚷着下来去拉稀,其实肚子里早没有东西了,拉不出来,我也许是享受了父母亲一心照顾我的感觉,父亲拉着车,母亲推着,我在车上的棉被里看星星,那是多么幸福的场景啊!
在殷村上学那会儿,放了学也是去那条路上走走,夕阳落山了,自己唱着自己编的歌:校园外,一条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现在想来那歌自带“长亭外,古道边”的苍凉美,青春很美,春天也很美,我们放了学就叫上照相的人去殷村南边的柳林里照相,去小留村北的桃花林里留影,殷村的复读时光是学生时代最美的芳华。
那次写文章写到殷村,为了简单我把“殷村”写成了“因村”,殷村的朋友特别提议我更正过来,这个“殷”字是不能改的,这个“殷商西周”的“殷”给人很旧很老的感觉,一如长亭古道,说出来就是韵味深厚的,就是寓意深刻的。
毕业以后再没有走过那条路,也没有走着那条路再去姥娘家,但是今年中秋去四舅家我从那条路上过了,小路早没有了小时候的模样,南水北调的桥搭在上面,走完桥,小路也就走完了,那天很晴朗,是夕阳落山的时候,坐在车里,一晃而过,晚霞落在黛青色的山上,一切那么美,这光景让我瞬间回到小时候,心里熟悉着,感动着,也遗憾着。
昨天我去殷村的小摊上吃驴肉烧饼了,如果路过殷村不坐下来吃碗饸饹,那就像路过家门没有进去,心里会很内疚的。有过把饸饹带回家的时候,但真的不如坐下来好吃,坐下来,闻着老店里飘出来的驴肉香,听着打烧饼的人吆喝着招揽买卖,听着亲切的乡音,就像奔走在了故乡到殷村的五里老路上拉着大人的手去赶集,或坐在父亲的二八车的前面的木做的车架里,去心里唯一的诗与远方,抵达唯一能抵达的世界,光阴多眷顾,但我清楚地知道,回不去了,一切都回不去了,回不去的小时候,回不去的小留和殷村,回不去的五里乡愁。
清风笺“作家杯”文学大赛(滑动右下方的灰色滑块查看)为挖掘文学佳作,活跃网站气氛,激励写作积极性,清风笺文学网特在2020年举办第一届清风笺文学网“作家杯“文学大赛,诚邀全国及海内外华人写作者提笔,重在参与,体现个人写作价值。
一、征稿要求:
1.原创要求:必须是未在任何公众平台(包括个人公众号)发布过的原创稿件(文责自负)。
2.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内容积极向上,阳光正能量,能体现大美大爱的锦绣文章。
3.散文小说字数3000以内,诗歌50行以内,古韵符合格律,标明用韵及词牌名。投稿前请作者自行修改好,审核后不再二次修改。
4.所有投稿者必须关注清风笺文学网微信公众号,添加群号:445863950,总编微信:qfj339。
二、投稿地址:清风笺文学网各版块 http://www.qinfj.com/,标题标注:作家杯+题目,没标注的视为普通投稿。
三、起止时间:2020.8.15-2020.11.30截止。
四、奖项:
一等奖2名:奖素漫系列奶粉各一瓶,奖杯与证书(任选)
二等奖4名:奖铁达信充电宝各一个,奖品与证书(任选)
三等奖6名:奖素漫系列清清宝各一盒,奖品与证书(任选)
优秀奖18名:颁发奖杯与证书(任选)
大赛期间9月15、10月15各选出一名人气奖颁发奖品清清宝一盒作为奖励。
五、评选流程:
1.评选分初选-晋级评选-最终评选。
2.初选:所有作品在网站由编辑初选后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征文
2. 晋级评选:阅读量与质量分各半。微信平台上的参赛作品阅读量计算:1个在看计2个阅读量,1个留言计3个阅读量,1元赞赏计6个阅读量。阅读量汇总达到500的晋级评选。
3.最终评选:邀国内知名作家为评委进行评选。
4.凡投稿参赛作品皆列入“真水平选拔”并择优推送至期刊《中华诗词》与《双月湖》。
注:大赛期间作品产生的赞赏归网站大赛运作用。
参赛稿件文责自负,网站享有出版发行改编权,凡参赛者皆视为同意本条例。
此次大赛所有解释权归清风笺文学网所有。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期待不平凡的你绽放光芒,展现才华。
本次大赛赞助商
成都凯瑞达商贸有限公司
广东铁达信实业有限公司
扫码关注我们
清风笺恭迎您
【清风笺文学】散文:五里乡愁/苏立敏

相关文章
- 清风抚琴是什么意思(弹琴和抚琴的区别)
- 徐徐的意思是什么(清风徐来的寓意好吗)
-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上一句是什么诗(明月不知清风意清风不懂明月情)
- 自若的意思(清风自若是什么意思)
- 清风徐来的意思是(清风徐来比喻什么)
- 一挑五里面的梗是什么意思啊(一挑五里面的梗是什么意思呀)
- 清风扶细柳完整诗句 清风扶细柳全诗
- 余光中乡愁教学理念 余光中乡愁教学实录
- 乡愁十六首诗词大全 乡愁十六首诗词朗诵
-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全诗原文及翻译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全诗原文
- 乡愁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乡愁的古诗20首
- 女主庄奈奈男主司正霆小说叫什么名(司正霆庄奈奈奈何清风知我意 小说)
- 雾霭已开清风徐来什么意思(清风徐来 意思)
- 故乡是回不去的乡愁 回不去的故乡,留不住的乡愁是什么意思
- 台湾最受欢迎男歌手 台湾的男歌手有哪些
- 两袖清风打一个生肖 两袖清风打一个生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