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新 : ?横沟老街历史溯源 | 宁古塔作家网

横沟老街历史溯源
作者 / 吴子新
有史以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的白石天河、小南河、丰乐河都是自西向东走向,而南小河自上游黄瓜嘴流经八公堂、下拐,快到张敦地界时,则转弯向北,与小南河汇合,形成四叉河口,流入南闸小河,横沟老街就在四叉河口西南角。嘉庆《合肥县志》记载:横沟老街,在三河镇东南二十里,隶属庐州府庐江县。横沟四叉河古渡,是庐州二十古渡之一。史料记载:横沟,位庐江县以北,是巢湖以南圩区的避洪沟。横沟老街始建于清代元年,濒临小南河;街西南,是转弯圩。历史中的横沟老街,曾经有“小南京”之称,是同大圩和石大圩稻米集散地,也是上游大别山区山货的重要中转站。横沟老街的兴起,源自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因为河道交汇,大别山区的木料、桐油、生漆、木炭经常随着铺天盖地的木排停泊于此。山里人在木排上窝棚居住,随时到横沟街市销售山货。时常有很多圩区居民从家里背上稻米,到横沟街上换取山货。
横沟老街是一个理想的水码头,北面是同大圩永熟圩和小套圩之间的南闸小河,商船从南闸小河直插到巢湖,水路直通安庆、芜湖、南京、上海等地。横沟街上的居民常说,自己住的是“上七下八”,上七,指沿着小南河大埂西行七里,就是南河街;下八,则是顺着小南河埂到下游白山,是八华里。民国初年,横沟街乡绅王大月领头发起捐款,改建横沟街,从散兵船运青石,将街道铺成条石路面;在横沟河上架一座石桥,连接东边朱陈圩。桥栏刻有“横沟桥”三个大字,朱陈圩的乡民经由“横沟桥”到横沟街赶集。横沟街街头,建有捐助建街人员的功德碑一座。据村民王合阳记忆,横沟老街的半块功德碑,依然埋在王定稳户的地基下。民国期间,横沟街是横溪乡政府的驻地,建有白山区第二国民中心小学;街市有“七家小店、八家作坊”,进门都是屈尺型柜台,有理发店、豆腐店、澡堂、茶馆、肉案、土布店、蔑货店、铁匠铺、铜匠铺、药铺、画坊、糖坊、大鼓书书场、鸦片烟馆,以及与码头相配套的篷厂、炼船厂。横沟街长500多米,呈“T”字型,街面宽不过4米,店铺的店门和窗户都是木质结构,带有徽州特征。大户店家临街的是店铺,中进乃客堂或作坊,侧有账房,后面为货栈或晒场。新中国成立初期,横沟街仍然为横溪乡政府驻地,建有国营粮站、供销社、食品站,原先的白山区第二国民中心小学改名为“横溪小学”。1954年大水,横沟的转弯圩溃破。1955年,撤消了横溪乡,国营粮站、供销社、食品站迁到对河的同大圩永熟大埂上。1956年,“横溪小学”整建制迁到常丰公社所在地的南河街。
作家简介:
吴子新,男,网名:夏秋谷未黄。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从事过省报记者,1982年起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社会报、安徽日报、《恋爱婚姻家庭》、《家庭》等报刊杂志发表新闻、散文、诗歌等12000余篇(首),获过全国征文一等奖和多次名次奖,出版《乡村看台》、《古往今来看同大》、《乡韵自吟》等个人专著。
往期作品欣赏
作家吴子新原创作品文集
吴子新 :画海拾趣(六首)
吴子新: 忆秦娥 ● 中秋月
吴子新:犹记中秋逢国庆(散文)

欢迎关注《宁古塔作家网》
顾 问:田永元耕夫 高万红 许 君
主编团队成员 :马志刚 阿亮西子 可儿金美丽 金波总编 :金 波
摄影师 :张立宏
《宁古塔作家》和《宁古塔作家网》是国内线上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平台,长期征稿,推荐优秀作家、诗人!
1、投稿信箱Jinbo1974@163.com(金波总编)或发在金波的微信里。
总编金波微信号:b13945316144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请在邮件或文稿主题处注明“独家授权宁古塔作家网开通原创”(不同意者,请勿投稿)。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2、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以上文字为本文作者原创授权刊发。插图来自网络,版权为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
稿费打赏20元以上,(不包括20元)开始给作者发放稿费.赞赏费用的百分之四十作为作者稿费。百分之六十作为平台运转和发展。一周结算一次赞赏,故作品在平台发布后两周发放稿费,后续稿费由于无法统计,所以不发放。
主编金波在这里期待您的佳作!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