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是等来的,而不是追来的

最近这两年,知识付费特别火热,为了做大规模和增长,很多平台疯狂打广告,作者和平台没有赚到钱,反倒是打广告的公众号赚到了钱。为了抓住这个变现的风口,很多号一周七天都在打广告,赚得盆满钵满。公众号的赚钱能力大家不要小觑,很多号主都是闷声发大财,一个百万粉丝的垂直精准、高质量的公众号,一年赚个千把万都有可能,比得上很多小企业一年的盈利。像IT技术号,虽然关注粉丝不会很多,三四十万粉丝的公众号就算是大号,但勤快点,一年赚个一两百万也不难。我想很多人都会很心动,看起来这钱赚得比上班更容易。于是,很多人追风口,开始搞公众号。殊不知,尽管变现的风口来了,但公众号的增长红利早已没有了。早些年,公众号才出来的时候,就像知识付费才开始的时候,随便发篇文章就有很多人转载。公众号名字叫个”程序员xxx“,”Javaxxx”…,啥都不发,光靠公众号搜索带来的被动流量,每天躺着都能涨好多粉。相比来看现在,哼哧哼哧费老大劲写一篇文章,看都没人看,更别说点赞、转发了。没有一点资源、优势,奉劝还是好好上班吧,在职场上求发展更稳妥。那些赚钱的公众号都是早些年就开始做了,风口是人家等来的,不是追来的。实际上,这跟投资创业公司也很像,大部分早期投资机构都不会追风口投资。因为已经形成风口的领域,对于早期投资机构来说,早就失去了投资的最好时机。早期投资机构应该去寻找那些未来可能是风口的领域投资,然后静静地等风口到来。创业也是如此,当大部分人都看好某个赛道的时候,这个赛道的格局基本也就已定,没有过硬的靠山,不是携巨资进场,新的草根创业公司很难参与进来,除非是匹所谓的”黑马“,但这几乎不可能。回想我的创业生涯,之所以没混出来,就是犯了严重的一直追风口的错误,一会做做这,一会做做那,看啥赚钱、看啥火就做啥,结果啥也没做成。现在想来,哪怕再差的方向,坚持做下来,这么多年过去了,也应该早就小有所成了。再回到做技术,之前很多人咨询我转行或换方向的事情,有Android想转Java后端的,有前端想转移动端的,特别是AI火了之后,很多人又想转算法工程师…..大部分人给出的理由是,现在的方向做得没啥技术含量,另一个方向更有前途。比如,算法工程师现在很抢手,工资开的很高,于是,就想去做算法工程师。一般来说,如果这个人已经从业5年以上了,没有特别有说服力的理由,我会强烈推荐不要转。看着别人碗里的饭香,这种情况太多见了。任何方向只要深挖做好,都有前途。这个方向做不好,就想换到其他方向去看看,大概率也做不好。而且,你要知道,换方向的代价是很高的,意味着之前的积累基本上都要清零,要从一个新人重新开始,包括工资。而且,大家不要被一些幸存者偏差迷惑了。只看到很多企业为了抢人才,给AI算法工程师的年薪开到百万、几百万,而看不到很多算法工程师只是调参侠,随着风口的褪去,也没有那么吃香。而且,那些牛人之所以能拿到高薪,原因是多年的积累等来了风口。你要知道,在很多年前,做AI、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这些方向的人,要么只能在高校当个老师,要么只能进研究院做做研究发发论文,有能力但工资不高,经常被很多拿高薪的企业研发看不起。人家的风口是辛苦等来的,我们就不要羡慕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并不长,黄金期更加短暂,就那么十几年,切不可为了追风口,不停的换方向,最后任何方向都没有有深度的积累,也就不会有竞争力了。35岁真就只能跟刚毕业的小年轻强饭碗了。不要追风口,而是等风口。沉下心来,享受过程,而非一味追求结果。如果过程很痛苦,毫无乐趣之言,那大概率不会坚持下来,大概率不会做好,更别说等到风口了。除此之外,为了不错过风口,任何你觉得以后可能会火的领域,都提前参与进来。这就类似于投资,不要等到股市大涨,连路边大妈都在谈论股票的时候,才开始买股票、买基金,那时候已经晚了。在股市平淡期,就先投些钱,参与进来,等到股市大涨的时候,才能分得一杯羹。广积粮、深挖墙、缓称王。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