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文化】 老县城访古—— 文/贺绪林

炎炎夏日去老县城十之八九是避暑,我亦是。本想去了多住几日,待山外暑气消退再回去,可到了却因家里有事,只住了一夜就打道回府,所以避暑成了访古。 ——题记
老县城访古(上)
站在秦岭梁鸟瞰南麓,刘慧指着山下说:“那就是老县城。”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群山环绕着一片谷地,犹如一条小船,瓦房茅舍星星点点撒落在其中,还升腾着袅袅青烟;阡陌纵横,田畴葱绿,一派田园风光。 我说,看上去不远了。她说:“厚畛子到老县城不到二十公里,咱们现在走了一半。”她是周至人,来过老县城六七次,对这里情况很是熟悉。 我说:“要不了半个小时就能到吧。” 她说:“还得一个小时,下山的路比刚才那段路更难走。” 厚畛子到秦岭梁那段路我已经领教了,且不说别的,U形转弯一个连着一个,一边是陡峭山崖,一边是万丈深渊,道路窄得错不开车,要时时鸣笛提醒对面开来的车。其实,一路的风景美不胜收,可山路如此险峻,哪里有心情观山赏景,只怕万一出个意外。我想,下山的路还能坏到那儿去。没料到,下山的路弯多且急,加之路面凸凹不平,有的地方竟然一个窝子连着一个窝子,车子颠簸得如同在风浪中行驶的小船,令人把心悬到了嗓子眼。这段路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最为险峻的山路,好在孩子的车技不错,一路有惊无险。 下午四时许车到老县城,掏出手机看时间,从厚畛子到老县城用时两小时十五分,和我们预计的时间差不多。车子穿过西门,又过东门,我们在“东关客栈”的农家乐下榻。女主人十分热情,端上薄荷茶让我们品尝消暑。此时我们坐在凉亭喝着薄荷茶,山风徐徐扑面,惬意得如同得道成了仙。来时山外气温高达四十度,这里的气候却如同山外深秋,真是两重天。 一群大红公鸡在院子悠闲地散着步,见来了人竟然围了上来。其中一只仰头“喔喔”啼叫,似乎在招呼伙伴。女儿来了兴趣,挥手驱赶,它们这才很不高兴地悻悻离开。 稍事歇息,我们便去城里转悠。虽然是第一次来,但对老县城我并不陌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叶广芩老师在周至县挂职副书记,曾几次来过我家,我也多次去周至与她相会。她给我讲过老县城的许多往事。 “老县城”现在被称为村,隶属周至县厚畛子镇,它原本是佛坪县的县城,始建于道光五年(1825年),距今不到200年,原名“佛爷坪”,是因为此地出土了两尊石佛而得名,后来人们叫转音了,省去了“爷”子,叫佛坪。 佛坪在清代叫“佛坪厅”,比县高半格,最高长官是同知,从六品;县的最高长官是知县,正七品。为什么要在大山深处的小村镇设一个比县还要高的政府机构?《汉中府志》记载:“盖因傥骆道山路700余里,中间并无州县……径路崎岖、复岗叠岭,地方官遇命盗重案,报验往返,动辄经旬半月,实有鞭长莫及之势。”清政府之所以在佛坪设厅,是为了“防维胥立,宵小不敢生心。老林开辟之后,山地即堪耕凿,流民易为土著,一方永宁矣。” 大山深处,历朝历代都是土匪豪强啸聚之地。辛亥革命之后,清廷倾覆,改为民国,佛坪厅也改为佛坪县。 时光走到了1925年(民国十四年),这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因此也彻底改变了这座城池的命运。
那年春天,老县长车正轨卸任。大山深处艰险的道路、理不清的政务、单调清苦的物质生活以及骚扰不断的匪患,早已令这位年过半百的车县长尝够苦头、身心疲惫,好不容易熬到了卸任,可接任者迟迟不见身影。此时此刻他百感交集,归心似箭。 掌灯时分,新任县长张治才姗姗到来。这也难怪,他是独自一个翻过秦岭梁来的,携带的一捆行李也掉到了深沟。新旧两位县长初次见面,在办公室共进晚餐,把盏感叹,他们谁都没想到,这是他们第一次共进晚餐,也是最后的晚餐。 那一夜他们住在一室,说了些什么话,办没办交接手续,没人能知道。能知道的是——第二天两位县长神秘地失踪了。县里不能一日无主,县上的官兵赶紧分头去找,找到了两具无头尸体,仔细查验,果然是两位县长。 两位县长一夜之间死于非命,这里匪患猖獗由此可见一斑。《佛坪县志》(1980年代新编)记载,车正轨、张治死于袁家庄土匪郧天禄之手。 匪患再猖獗,政府也不能让佛坪县县长位子空缺。不久,国民政府委派吴其昌任佛坪县县长。据说,吴县长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但他到佛坪县长任上还未曾施展才能,就让土匪打了他一个下马威。一直跟随的弟弟被一个叫马义和的土匪绑了票,吓得他整天价缩在老县城县衙不敢出来,后来竟然背着县大印四处流窜,成了佛坪县史无前例的流亡县政府。一天,他在袁家庄的关帝庙歇脚,看见袁家庄道路通畅,比老县城便利,便不肯再挪窝。于是,县上一干人等就在袁家庄办公,后来干脆李代桃僵,改袁家庄为佛坪县。 再后,袁家庄日见繁华,成为佛坪县县城,而老县城日渐衰败,沦为一个村,连“佛坪”的名号也丢掉了。 叶广芩老师有一本著作《老县城》,对此事有详细的描述,有兴趣者可找此书一阅,绝对长知识。此花为黑心金盞菊
(下)
妻子和刘慧推着我的轮椅缓缓而行,老县城的东西南三个城门洞尚存,东西城门相距也就是一根烟的功夫,街道是石块铺就,看得出是近期的工程,轮椅很不好走。城内地方也不大,但是很干净,空气更是清新。抬眼望,天色蔚蓝、白云悠悠、群山怀抱,满目青翠,犹如世外桃源。街道两旁的民居基本上都是土胚房,还保持着一些过去的风貌。家家都是农家乐,门口挂着红灯笼,还挂着名家书写的牌匾。
与妻子在叶广芩老师屋前留影 街南中央是环境保护站,是周至县政府设在此地的。对面是叶广芩老师在这里的房子,门口的匾额“秦岭一叶”四个大字十分的醒目,是贾平凹先生的手笔。想进去看看,却铁将军把门,隔着木栅栏看去,一片黑心金光菊开得正艳。叶老师是老县城村的荣誉村民,她在这里完成了她的大作《老县城》和《青木川》,老县城今天的知名和再度辉煌,得益于叶老师的大力宣传。在老县城没人不知道叶老师的大名,家家都有她的大作《老县城》,这是她的荣耀。沿途有原文庙等文物的碑刻残垣尚存,县衙只有遗迹可供凭吊。身处此地,遥想当年,耳边响起几句流行歌曲:千年以后,繁华散尽,我还在风雨中为你等候……哪里还有千年,1825到1925,仅仅百年,一座县城就沦为一个村,不禁令人扼腕长叹!出西门不远,是周至县文物管理所。大门锁着,小门洞开,却阻碍轮椅通行。来了就想进去看看,刘慧进去想跟管理人员要钥匙开门,一位中年汉子很热心地过来帮忙抬我的轮椅进去。在文管所留影 文管所保存着各种石碑、石刻二百多件。最有价值的是文庙遗迹前神道上的三龙戏珠浮雕石刻,据说在全国独一无二,它集虎、狮子和麒麟于一体,三者皆为朝天怒吼的造型,其细腻流畅的刀法和传神的神态令人叫绝。 城隍庙紧邻我们下榻的东关客栈,孤零零地寂寞着,似乎也没有什么香火。庙前一片蒲公英生长得十分茂盛,最为醒目的是那四棵柏树,高大笔直,直插云天,给清冷寂寞的城隍庙平添了一道靓丽风景。老县城的城隍庙 游兴未尽,天光暗淡。回到下榻的“东关客栈”已是暮色四合。坐在凉亭一边喝着包谷糁、吃着锅盔、就着木耳炒腊肉,一边和女主人拉闲话。两只狗围着桌子转来转去,不咬不叫也不怕人。 女主人叫画眉,是一位文友的内侄女,二十七八岁,是山外人,嫁给了老县城,很是精干利索,做的饭菜十分可口。闲谝中她告诉我们老县城村现在有三十八户人家,二百来口人。我问她家日子过得可好,她说好着哩,凉亭和桌椅板凳、冰箱、电视、床铺都是政府资助的。又说,村里家家办“农家乐”,政府都给投资。说着,一脸的笑意,很是知足。 我看着木栅栏门,问道:“晚上不掩门吗?” 女主人笑道:“掩啥门,谁还跑到这里来偷。” 我讲起两位县长被杀的事,问她知道不。她说听说过,还是一脸的笑意,看来她并不当真。 闲聊着,妻子见我抱臂缩肩,拿来外套让我穿上。山外此时可是暑气蒸人,这里却秋风渐寒! 晚上久久不能成眠,窗外山风阵阵、树叶飒飒,湑水河从屋后流过,潺潺有声,如吟如唱。遥想当年,这里匪患成灾,如今却夜不闭户,不由人感慨万端。 渐渐地,风声水声在耳边消退,凉爽清新的空气催我沉沉睡去……
作者简介:贺绪林:男,陕西杨凌人,生于1953年。弱冠之年(21岁)受伤致残,不甘坐以待毙,遂与文学结缘,捉笔涂鸦。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发表280万余字,多次获各类文学奖项,出版有长篇小说《昨夜风雨》《关中匪事》(已拍成30集电视连续剧,反响广泛)。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杨凌示范区文联主席,杨陵示范区作协主席。
秦川文化
持续关注,更多精彩资讯
注:本文图片为作者提供。

秦川文化∣一个有个性的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投稿邮箱:1906716164@qq.com
496879272@qq.com
特邀顾问:周明
顾问:任法融 叶广芩 朱文杰 吴克敬 陈长吟 孙见喜 何丹萌 贺绪林 张长怀 李 彬 史飞翔
文学策划:刘慧
书画策划:萧虎章
主编:舒优良
副主编:王天周 赵巨 惠智勇
执行主编:赵巨 颜世玉 董刘洋
微信号:lh15991690133
招 聘 启 事
陕西锦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诚招文员3名,业务员6名。
入职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或市场营销专业,年龄30周岁以下(优秀者可放宽),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善于交流,熟练office 办公软件操作,具有开拓精神。
工作地址:西安市未央区梨园路梨园公馆。
薪资待遇:面议。
联系人:刘经理,颜经理。
联系电话:15991690133、13991272871
《秦川文化》期待您的加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