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就是武则天吗(北宋太后刘娥为什么成不了第二个武则天?)

网友提问:

北宋太后刘娥为什么成不了第二个武则天?

优质回答:

北宋太后刘娥成不了第二个武则天,主要原因有四点:其一、刘娥自己不愿意成为武则天第二;其二、大臣的激烈反对,或明或暗,反正不同意刘太后称帝;其三、刘娥出身卑微,没有强大的政治势力;其四、刘太后的儿子赵祯是一代明君,而武天后的数个儿子资质平庸,不堪大任。

三司使程琳献《武后临朝图》以为迎合刘太后,结果太后将此图掷于地上,并说:”我不做这种有负祖宗的事!”。据说,刘太后临死前对着仁宗拉拉自己的天子衮冕,似乎欲有所言,大臣薛奎认为她在示意穿着天子衮冕不能见先帝于地下,仁宗命改用皇后冠服入殓。由此可见刘太后并没有武后的理想那么大,她虽有当天子的想法,但没有当天子的行动。

宋代限制女主和外戚干政的家法十分森严,大臣、台谏和其他臣僚得以援引谏阻,使刘太后不敢登基为帝。明道二年,刘太后打算穿着天子衮冕谒见太庙,参知政事薛奎问她:”大谒之日,究竟作男儿拜,还是作女儿拜?”。最终刘太后穿戴经过改造的皇太后冠服谒拜了太庙。刘太后也曾试探性地问大臣:”唐武后何如主?”以耿直著称的鲁宗道毫不犹豫地回答:”唐之罪人,几危社稷!刘太后默然不语。

刘太后出身卑微,传说中她十来岁就嫁给当地的银匠龚美。龚美给人打造银器,她就招揽顾客。宋真宗当时封为襄王,想纳一个川女,他认为蜀地女子”多材慧”。而龚美因为贫寒准备把刘娥改嫁,经襄王府给事张耆介绍,刘娥一入王府就受宠爱,这年她十五岁。武天后出身世族,有良好的家族背景。刘太后的儿子赵祯庙号宋仁宗,是一位明君贤帝;而武天后的儿子大多资质平庸,才不堪大用。因此刘太后还政儿子,以皇太后之礼厚葬。

其他网友回答

著名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讲的是宋仁宗赵祯身世之谜的传奇,故事里心狠手辣的刘后在历史上是有真实原型的,她便是北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历史上的刘娥,曾像武则天一样,协助自己的男人处理朝政,也曾控制自己的儿子,垂帘听政,执掌朝政十余年,她也因此被誉为“武则天第二”。但刘娥终究没能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刘娥的传奇:从被变卖的孤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

刘娥祖籍太原,出生在四川,她自幼父母双亡,被姥姥家抚养长大。姥姥家境也不好,所以在刘娥很小时,家人便教她唱歌,让她当了一个歌女,靠着卖唱赚钱补贴家用。

刘娥十来岁被嫁给一个叫龚美的银匠,龚美只是一个普通的手工业者,他带着刘娥来到开封打工,因为生活贫困,竟然把刘娥卖给一个叫张耆的官员。张耆觉得刘娥貌美,唱歌好听,又把刘娥推荐给了自己的领导——襄王赵恒,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赵恒特别喜欢刘娥,把刘娥纳入府中,两人如同夫妻,但这件事很快被赵光义知道了,赵光义觉得刘娥出身贫贱,配不上皇室,就下令把刘娥赶了出去。赵恒舍不得刘娥,表面上把刘娥赶出王府,背地里却把刘娥安置在张耆家中,他自己经常跑到张耆家中,与刘娥私会。

赵光义死后,赵恒即位,立刻把刘娥接入宫中。赵恒很想封刘娥为皇后,但当时他已经有了正宫皇后郭氏,不能随意废后,所以刘娥的皇后之路十分艰难,即便郭皇后死后,她也没能立即成为皇后。刘娥等了十几年,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她让自己的侍女李氏侍奉赵恒,李氏果然顺利生下一个儿子,刘娥便把把这个儿子据为己有,交给闺蜜杨氏抚养,而李氏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被人抢走,这便是“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源头。

李氏生的这个男孩,是赵恒唯一的皇子,借助这个儿子的力量,刘娥终于被册立为皇后,当初的小麻雀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飞上枝头,变成母仪天下的凤凰,这一年她已经四十五岁。

刘娥的野心:有武后之才,而无武后之恶

刘娥出身卑微,却天生聪慧,颇能识文断字,不仅把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还经常帮赵恒批阅奏章,赵恒对她十分信任,晚年多病时常让刘娥代自己处理政事,就如同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一样。后来故事的发展也如出一辙,刘娥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把持朝政的迹象。

赵恒对刘娥心生猜疑,便瞒着刘娥和宦官周怀正、宰相寇准等人商议,准备让太子监国。寇准让知制诰杨亿连夜起草太子监国的密诏,但杨亿酒后失言,泄露了密谋,被刘娥发现。赵恒害怕自己老婆发飙,竟然装糊涂说自己没说过让太子监国,把黑锅甩给了寇准。

在刘娥的压力下,软弱的赵恒不得已将寇准罢相。寇准罢相后,周怀正知道自己迟早会被清算,便密谋发动兵变,废皇后刘娥,杀宰相丁谓,迎寇准复相,拥戴皇太子登基,让真宗退位为太上皇。这个阴谋胆大包天,但同样因谋划不周泄密,刘娥联合丁谓、曹利用先下手为强,灭了周怀正,顺便把寇准也扯进案子里,一贬再贬,与寇准一党之人非诛即贬,被清理一空。

刘娥的权术远超人们的想象。宋真宗驾崩,宋仁宗继位,尊刘娥为皇太后,军国大事全部由刘娥处置,宰相丁谓想独揽朝政,刘娥以“勾结宦官,图谋不轨”为由废了丁谓,一下子贬到海南岛,丁谓一党也被清除。过了几年,刘娥以曹利用的侄子涉嫌谋反为名,将曹利用贬斥出朝,没人再敢跟她作对。当时仁宗年少,军国大事都由刘娥一人决断,她的地位已直追武则天。

刘娥为何成不了第二个武则天

然而,刘娥终究没有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她不是没有做女皇帝的想法,但现实中有太多因素在阻挡她成为女皇帝的道路,而这些因素是她一个人无力改变的。

1、祖宗之法对女后擅权的防范。

宋朝汲取汉朝、唐朝存在的武将跋扈、藩镇割据、女后干政、外戚专权和宦官擅国等沉重教训,制定了一套所谓“祖宗之法”,“祖宗之法”的精髓就在于想尽一切办法,强化皇权,防范对皇权的侵夺,其中女后干政更是重点防范对象,史称宋朝“女子之防尤严”。

宋朝防范女后和外戚干政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选择皇后时特意选择普通官宦之女,而不像汉朝、唐朝那样从豪门士族中选择,因为豪门士族人才众多,豪门之女一旦成为皇后,很容易引荐其家族男性入朝为官,形成外戚势力。关于这一点,就连刘娥本人都有清醒认识,她在给自己儿子宋仁宗选择皇后时就坚持这一标准,选了已故中书令郭崇的孙女为皇后,还公开说“自古外戚之家,鲜能以富贵自保,故兹选于衰旧之门,庶免他日或挠圣政也。”

宋朝皇帝在位期间,不允许后宫嫔妃插手政事,只有当新君即位,年幼不能处理朝政时,才允许太后垂帘辅政,但一旦新君成年,具备了处理政事的能力,太后就要还政于皇帝,不能长期把持朝政。宋仁宗曹皇后、宋英宗高太后、宋神宗向太后……等等皇太后,都曾充当过垂帘听政的角色,但她们没有完全把持朝政。终宋朝三百余年历史,只有刘娥是唯一例外,她不仅在宋真宗在位期间就帮助皇帝处理政事,还公然参与宫廷政变,与宦官和文官集团争权。宋仁宗成年以后,刘娥也一直把持朝政,不肯将权力还给宋仁宗,正因为如此,刘娥才成为最接近武则天之人。

2、文官集团对女后专权的强力制约。

对皇帝而言,宦官、女后、外戚、武将都是皇权的威胁,不可以完全信任,甚至要重点防范,但士大夫阶层饱读圣贤书,讲究忠君爱国,他们不可能做出谋逆造反、威胁皇帝这种事,是最值得信赖的对象,因此宋朝始终坚持优待士大夫,奉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方针。

宋朝通过大开科举、提高文官待遇、崇文抑武等措施,促使了文官集团的形成,文官集团对皇帝感恩图报,自然也要发挥在巩固皇权方面的作用。宋朝的文官集团对宦官、女后、外戚和武将群体有着极强的防范心理,这种防范心理甚至比皇帝本人还要强烈。宋真宗的郭皇后驾崩后,赵恒本想册立刘娥为皇后,却遭到宰相寇准、李迪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实际上寇准看出了刘娥的野心,担心她将来会干预朝政,才会搬出“出身论”的论调,赵恒虽然不情愿,但寇准等人言之有理,他也无可奈何。

宋仁宗时期,刘娥专擅朝政,表现出想要做女皇帝的强烈意图,但她知道自己最大的障碍就是文官集团,于是不时试探文官们的口风。她身为皇太后,却违反仪制身穿皇帝才能穿的衮衣,此举遭到文官们的强烈反对,但刘娥我行我素,还旁敲侧击地问大臣如何评价武则天,大臣们装傻充愣地说武则天是唐朝的罪人,差点就断送了大唐的江山,刘娥听了无言以对。

当然,朝臣中不乏溜须拍马者,有人上书请刘娥“行武后故事”,有人献《武后临朝图》,刘娥借机又问朝臣意见,鲁宗道当面质问道:“太后这样做,将当今皇帝置于何处?”刘娥一看文官集团大多数人都不肯拥护自己,自己想要做女皇帝实在是困难重重,于是干脆演了一出戏,把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扔到地上说:“我不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3、刘娥缺乏强大的家族和外戚背景。

在男权时代,女后专权已属不易,想要做女皇帝,更是难上加难,仅靠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强如武则天,斗败了天底下所有敢于公开反对自己的男人,就连自己亲生儿子都不放过,仍然要重用外戚也就是武家人,如武承嗣、武三思等。在武则天看来,这个世界所有人跟自己都不亲近,都不值得自己信任,只有姓武的才是真正的自家人,她甚至想让自己的侄子做太子,继承江山,而像吕后这样的女强人,也特别重用吕家人。

刘娥也想这么干,但她不具备条件。刘娥自幼父母双亡,被姥姥家抚养长大,而姥姥家极为平凡普通,没有任何背景,刘娥甚至连一个堂兄弟、表兄弟都没有,她想要提拔重用自家亲戚,却一个亲戚都找不到,最后不得已居然让自己的前夫龚美改姓刘,当了自己哥哥,甚至只能给前夫跟别人生的儿子加官进爵。可以说,跟武则天、吕后、慈禧等女强人相比,刘娥是真正最可怜的“孤家寡人”,她虽然执掌朝政,却不可能事必躬亲,又没有外戚帮助,最终还是只能依赖文官集团治理天下,这就决定了她一个人无法与整个文官集团对抗。

综观刘娥的成长过程,她之所以无法像武则天那样成为一代女皇,既有刘娥本人缺乏家族外戚背景的原因,也有文官集团对女后干政的强力制约,但从根本而言还是宋朝“祖宗家法”的作用,足见健全的制度体系对皇权而言何等重要。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其他网友回答

刘娥也许是所有皇后中,身世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她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尚在襁褓中就成了孤女,只能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稍长大后,为了生计,她成为一名歌女,并很快嫁给蜀地一个名叫龚美的银匠。后龚美带她离开蜀地,来到了东京汴梁谋生。

在京都汴梁,龚美生计艰难,入不敷出。无奈盘算着将刘娥卖掉,让她再嫁他人。机缘巧合之下,宋太宗第三子韩王赵恒的指挥使张耆,将刘娥推荐给韩王,赵恒对刘娥一见如故,大为喜爱。

从此,这个结过一次婚的孤女,进入皇宫,开始了她的传奇之旅……。

从歌女到皇后再到临朝称制

一天,宋太宗看到赵恒形容憔悴、无精打彩,就问赵恒的乳母是怎么回事。乳母就照实说了,太宗知道皇子与出身微贱,且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厮混,顿时怒不可遏,当即令赵恒将刘娥赶出王府。赵恒皇命难违,但又难舍刘娥,就将她秘密安置在王府指挥使张耆家中,不时前往私会。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太子赵恒承继大统,随即将刘娥接入宫中。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刘娥被册封为皇后。

刘娥身为皇后,不但处置宫闱内务,有理有据,未有大的疏失。而且总是陪伴真宗阅览奏章,由于她处理政事周谨恭密,慢慢地被宋真宗所倚重和信任。

此后真宗皇帝多病,而皇后刘娥则渐渐把持了朝政。宋真宗害怕刘娥危及赵氏江山,就与宰相寇准等人密谋,要让太子监国。但因机事不密,被刘娥知道了,此时宋真宗以“不记得”为由,将责任全部推给寇准,导致寇准被刘娥罢相流放。

宋仁宗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得到真宗的授权后,刘娥开始专权,他先后打击处理了丁谓、曹利用等权臣,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此后,他与宋仁宗每隔五日到承明殿上朝一次:仁宗位左,刘娥位右。正式开始临朝听政。

刘娥虽然已将军国大事权握在手中,并且也开始临朝听政,甚至也穿上了龙袍,但她始终没有称帝,这是为什么呢?

刘娥为什么成不了第二个武则天

1、宋朝从制度上限制了外戚专政的可能

武则天之所以能够称帝,是以强大的外戚势力做为后盾的。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了防止武则天称帝以及王莽篡位的情况再次出现,规定外戚只准“奉朝请”,坐享富贵,不准预政,不准管军,不许通宫禁,不许接宾客,不得任文官或“二府”(中书和枢密院)的职务。

所以,没有外戚势力的支持,刘娥想称帝难度可想而知!

2、刘娥没有魄力废宋仁宗

刘娥要称帝,就必须先废了现皇帝宋仁宗。为此,她曾经试探过大臣的口风,但大臣却反问她想如何处理现皇帝:

殿中丞方仲弓上书,请刘娥“行武后故事”;权知开封府,后入朝拜相的程琳亦献上《武后临朝图》,均暗示刘娥称帝。刘娥询问朝臣看法,众臣皆不敢言,唯刚直的鲁宗道说:这样做,又将置当今皇帝于何处?刘娥最终还是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刘娥思考再三,发现要废宋仁宗风险太大。一是她没有得到朝中当权派的明确支持,二是当时仁宗年纪已不小,在朝中也具有了一定的权威。万一废皇失败,她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最终,他选择了放弃。

3、宋朝重文官,而文官原则性强,他们反对刘娥称帝

宋朝是文人治国,而文人的固执和原则性,对不按规则办事的人来说是个噩梦。哪怕是面对皇帝他们也毫不退让,而且往往是前赴后继。刘娥正是忌惮这点,所以她先试探群臣对于她称帝的看法,在得到不满意的答复后,她才放弃了称帝的想法。

北宋名相富弼上疏宋仁宗,回顾这段往事时说到:

“当日章献明肃皇后(即刘娥)临朝,陛下(即宋仁宗)受制于人,皇权微弱。而章献明肃皇后最终没有像唐代武则天那样谋朝篡位,全赖忠臣的救护,使得章献明肃皇后不得不克制欲望。陛下可以保全皇位,实是这些忠臣之功。”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刘娥最后才不得不放弃了称帝的想法。

其他网友回答

公元1022年,宋真宗赵恒去世,而仁宗赵祯才13岁,尚且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随即宰相和皇太后刘娥成为朝廷的掌权者。史料记载“真宗崩,遗诏尊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此时周边的党项、辽国都相对安稳,并没有和宋朝爆发什么冲突。

之后刘太后为了独揽大权开始一些列行动,刘娥在之前就撵走了寇准、李迪等人,在丁谓的火上浇油下,寇准、李迪再没有翻身的可能。丁谓独揽朝政大权,还规定了刘太后和小皇帝赵祯的临朝时间。

随即在修造真宗陵墓时,宰相丁谓出现破绽,刘太后又联合王曾等大臣斗倒了丁谓。刘太后为了权力,再次一一贬黜中央的大臣,宰相王曾因为玉清昭应宫的大火被贬为了地方官。枢密使曹利用因为侄儿穿着龙袍被牵连,在被贬途中自杀身亡。

看似刘太后的身前已经没有什么敌人了,他几乎把整个核心官员换了一个遍。刘太后的举动可以看出她十分想当皇帝,权力欲望也比较强,并且她还十分崇拜武则天。天圣二年(1024年),刘太后就曾违背祖制,穿着龙袍参加了册封大典。

龙袍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穿的,这么想做皇帝的太后,最后却没有成为事实,这其中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一、臣子不同意,大量贤臣上疏阻止刘娥称帝

俗语有云“女人当家,房倒屋塌”,可以证明一个女人想要成为一个政权的首脑是何等困难。从古至今一直都是男权社会,直到近代女性的地位才慢慢地提高。

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则只有武则天,且唐王朝差点毁在这女人手中。刘娥摄政的时候,就多次想称帝,但都被大臣们撅了回来。一次刘太后问参知政事鲁宗道:“爱卿,你说唐武后是什么样的人呢?”

鲁宗道以仗义执言著称,基本上朝堂的人大臣,只要是有不合理的都会被鲁宗道瞪上一眼,宰相王钦若就是受害者。鲁宗道也是刘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然而这位大臣的回答却让人大跌眼镜。鲁宗道答:“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意思就是武则天是唐朝的罪人,差点把江山丢了。

刘太后听到此言也是满脸黑线、无可奈何,她一手提拔的官员照样反对他称帝。之后刘太后还想去建七庙堂,这其实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建。鲁宗道再次跳了出来说“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意思是如果建立刘氏七苗,你把您儿子仁宗赵祯放到什么位置呢?

这话顶的刘太后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鲁宗道是一丝面子都不给,为了赵宋天下,鲁宗道也是够拼的,而每次刘太后只能吃瘪。

天圣7年(1029年),孝顺的皇帝赵祯准备在会庆殿给刘太后祝寿,然后再去上朝,因为当天是刘太后的生日。这说明了刘太后再次想位居皇帝之上,她的野心还没有消失。然而此时朝廷之上的官员大多都已经换成了刘太后的人。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小官站了出来,上疏朝廷“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这名小官叫范仲淹,意思就是皇帝给母亲贺寿,可以去內宫,朝堂上是办公的地方,不能如此。

至此,刘太后明白了她的称帝美梦是没有好结果了,因为有太多的人反对,赵宋的大臣实在是惹不起啊,于是慢慢地刘太后也就打消了称帝的幻想。

二、宋朝君臣关系良好,赵宋正统观念深入人心

宋朝誉为最开明的朝代,尤其以君臣共治著称,不论赵匡胤、赵光义还是赵恒,都对文臣礼遇有加,立功了有封赏,办错了事,只要不是恶贯满盈那种,一般都能保住性命。好比奸臣丁谓,曾独揽朝廷大权,甚至还限制了皇帝和太后的权力,这种忤逆之罪要是在明清必定是个凌迟。

再说明相寇准,在太宗在位时期,一次在朝堂商议国事,太宗赵光义听得有些不耐烦,就起身想要出去,寇准则直接上前抓住了皇帝的衣服,按在龙椅上,让其把事情处理完再走。史料记载“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皇帝乃是九五之尊,岂能是随便就敢碰的,换做在明清,估计最起码要灭三族。而被按在椅子上的赵光义则不怒而喜,还为得此贤臣而感叹:“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这就是宋朝的开明之处,它不像明朝君臣互相利用,也不是清朝的奴化制度,而是真正的君臣共治。

这就是为什么崖山战败后,许多忠臣陪同皇帝投海自尽。而在明靖难之役后,朱允炆旧臣几乎全部投降朱棣,明亡之前也是一样,多尔衮入关后大量官员投降满清。北宋的皇帝很少杀大臣,只要不是犯了天大的罪行都能免死。而在明代被贬黜的核心官员大多难逃一死,不是被皇帝处死,就是被政敌弄死,很少能有好下场。

正是因为赵家皇帝以诚挚之心对待下属,所以在碰到刘娥想要称帝的时候,才有很多贤臣直言敢谏,最终才阻止了太后称帝的不明智举动。

三、刘娥太后的野心相对没有那么大

刘太后上台颁布了一些类法令,比如摒除了真宗祭天祭地的那一套把戏,还把天书也给赵恒捎到了地下。并且刘太后知人善任,提拔了一大批能臣,让仁宗朝的政治为之一新。在王曾、曹利用、鲁宗道、王钦若的领导下,宋朝国力也是蒸蒸日上。

崇拜武则天的刘太后,最终还是没有成功,他每次出格的行为都会被大臣们制止,但刘太后每次也都妥协了。因为她顾全大局,且明白江山稳定的重要性,刘太后出生低微,在嫁给真宗之前还结过婚,体验过民间疾苦,所以她放弃了称帝的想法。

皇帝赵祯虽然不是刘娥的亲生儿子,也对刘太后是孝顺有加,而且赵祯也是有名的贤君。如果换成武曌的性格,宋廷必定会出现大灾难,而事实是什么都没有发生,除了刘太后那些没有成功的小动作,国家运转一切正常,并在向好的方向进展。

刘太后是少见的贤后,她的身上没有武曌和吕雉的恶毒,而有着武曌和吕雉的治国智慧,是她在新老政权交替之时,稳定了朝廷形势,既无内忧也无外患,最终政权再次回到了仁宗手中,为了之后的仁宗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公元1022年,宋真宗赵恒去世,年仅13岁的赵祯继承了皇位,朝中宰相和皇太后刘娥成为朝廷的掌权者。公元1033,朝廷祭祀太庙,皇太后刘娥忽然提出要穿天子衮衣参与祭祀。朝中大臣纷纷反对,刘太后却坚持不妥协,最后提出了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方案:将天子的衣冠稍稍做一些改装。祭祀这天,刘太后穿着稍做改装的天子服装进宗庙祭祀。

之后刘太后为了独揽大权将寇准、李迪等人全部罢免,在丁谓的教唆下寇准、李迪等人再也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丁谓成了刘太后的代言人。

但是,龙袍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穿的,这么想做皇帝的刘太后,最后却没有成为皇帝,这其中有四个原因:

一、朝中大臣不同意

在中国古代女人的地位一直要低于男人的地位,直到近代女性的地位才有所提高。

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而且唐王朝差点毁在这女人手中。刘娥摄政的时候,多次想要称帝,但是,都被朝中大臣阻止了,而且她一手提拔的官员也反对她称帝。之后刘太后还想去建七庙堂,这其实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建造。

二、宋朝时期君臣关系密切,而且赵宋正统观念深入人心

宋朝以君臣共治著称,无论是赵匡胤、赵光义还是赵恒,都对大臣们礼遇有加,立功了就会有封赏,办错了事,只要不是特别恶劣的那种,一般都能保住性命。比如:奸臣丁谓,曾独揽朝廷大权,这种忤逆之罪在宋朝竟然只是罢官而已。

三、刘太后的野心并没有那么大

刘太后执政之后,颁布了一些法令,比如:废除了宋真宗祭天祭地的封建制度,还把天书烧了,给赵恒捎到了地下。并且刘太后知人善任,提拔了一大批能臣。

崇拜武则天的刘太后,最终没有登基称帝,她每次提出要登基称帝都被大臣们出面制止,但刘太后每次也都妥协了。因为刘太后顾全大局,且她也明白江山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后来她放弃了称帝的想法。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北宋太后刘娥为什么成不了第二个武则天.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