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商鞅明明是被诬陷冤枉而死,为何后世的历任秦王不给商鞅平反?
优质回答:
商鞅变法,有老君主撑腰,完成了秦国巨变,功高至伟。老君主一死,商鞅心里异常明白,变法图强之后的后遗症会马上降临头上;之前因为变法得罪的太子成了国君,还有一大群虎视眈眈的贵族大臣,谁都恨不得嚼碎了商鞅。
问题就出在这里,别人会报复你,毕竟还没动手,商鞅就先下手为强了,这一回明显是一招死棋。商鞅自知秦国已无容他之地,也无容他之人,可是逃亡其他诸侯的路也被封死,走投无路,只好铤而走险,在封邑内召集亲兵举起刀枪,正好给了仇人口实,你确实谋反了,最终兵败身死。唯一能让他含笑九泉的可能就是法还在了。
他的死都知道冤枉,只是他当真造反了,一记昏招导致后世历任拿着他变法红利纵横天下的秦君不能给他平反。到这里我有一个问题,如果商鞅不造反,采取什么办法才能保住性命?采取什么办法能够保住名声?他拥有什么样的智慧,能保住他在秦国的荣华富贵呢?
其他网友回答
商鞅怎么会是被冤枉而死的呢?秦孝公死后,商鞅在秦国就处于很尴尬的位置。新上台的秦惠文王,必须要从商鞅手里夺回权力。
这里面是有名堂的,秦孝公之所以敢放权让商鞅去搞,那是因为秦孝公,本来是有权力的,所以他依旧可以占据最高地位。
而秦惠文王刚上台,他什么威信都没有树立,就放手让商鞅去做,岂不是活生生要把自己变成傀儡吗?
宁可权力有一个交接的过程,也不能继续让商鞅直接掌权。因此商鞅当时如果没有功成身退的打算,那么他就只有必死无疑了。
一、商鞅的确做了谋反的事情。
当时秦孝公刚刚去世,被商鞅收拾过的公子虔,立刻诬告商鞅谋反。而秦惠文王则顺水推舟,让人去抓商鞅回来。
如果商鞅不逃跑,那么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回去把事情说清楚,哪怕最后商鞅的确被秦惠文王给害死了,以后也是有机会平反的。
但是商鞅的确跑路了,他之所以跑路,其实也是想要捡回一条命。他知道,被抓回去肯定是会被处死的,以后再平反,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活着才是最真实的。
他本来打算逃跑出境,结果在住店的时候,因为没有带身份证,按照自己制定的法律,没有身份证是不能住店的,因此商鞅压根没地方住。
商鞅想要到魏国去避难,但是当年他可把魏国欺负坏了,因此魏国拒绝让他入境。陷入绝境的商鞅,只好选择逃回自己的封地商於。
这个时候商鞅做傻事了,他居然带领自己封地里的兵马,去攻打秦国的郑县。你说这是什么行为?这不就是谋反嘛!
因为商鞅的这个糊涂行为,坐实了他谋反的事情。公子虔、老甘龙他们也不需要罗织什么罪名了,商鞅毕竟的确做出了伤害秦国利益的事情。
大战过后商鞅战死,这是商鞅最好的结果了。死后的商鞅,再被秦惠文王带回去车裂,其实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了。
不过秦惠文王顺带着灭了商鞅全家,这的确有点过分了。估摸着这是防止商鞅的亲人会为他报仇雪恨吧。因为商鞅没留下个后人,所以没人为他平反也很正常。岳飞要是没有个孙子岳珂在的话,他的事情也未必就能得到洗刷。
二、商鞅在变法时,得罪了太多人。
秦国过去一直都是老贵族们的天下,老百姓们纯粹就是韭菜,每天干活不是为了自己,全都是为了秦国的这帮贵族。
这帮贵族每天的工作,就是教育这些韭菜,一定要爱国,爱国的前提就是要爱自己的主人,也就是这些秦国的贵族。
因此老百姓们压根就没有什么积极性,农耕做不好,战斗力也不强。秦孝公立志改革,这才让商鞅在秦国大放异彩。
不过这种变法,为啥秦孝公自己不主持呢?因为他也知道,这是得罪人的事情。所以秦孝公一直在背后看着,却从来不插手商鞅做事。
商鞅一改过去秦国的各种政策,开始对贵族们毫不客气了。他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确立了军法奖励军功,建立了二十等爵制。
只要你愿意在战场上立下功勋,那么你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爵位。同样,就算你是贵族出身,只要没有军功,对不起,以后你就无法享受到爵位。
而且商鞅的法令执行力度相当强,上到王子王孙,下到黎民百姓,全部都要严格按照新法令来执行,违法必究。
这么一搞贵族们的利益受到了严重伤害,老百姓的积极性虽然提高了不少,但是也对这些法令的严苛程度感到害怕。所以说商鞅是把秦国从上到下的所有人都给得罪透了。
不过商鞅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希望,可惜这些人在商鞅活着的时候,无法走到最高层,所以无法决定商鞅的生死。
三、秦国后期历代君王,不会为了一个死去的商鞅,去得罪活着的那些贵族。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确有很大的好处,但是这不代表商鞅就一定能够得到秦国人的尊重。商鞅变法这种说法,也只是后人这么说而已,秦国人可不会说这是商鞅变法。
他们最多会称之为秦孝公改革,也就是说,商鞅在与不在,其实都不影响变法的实行。 所以说商鞅死后,变法还是继续进行了下去。
喜欢商鞅的人,则愿意主观上将变法的成果,全部归功于商鞅。其实客观来说,秦孝公和秦惠文王才是商鞅变法最大的功臣,没有秦孝公的支持,商鞅压根就搞不成变法。而没有秦惠文王的延续,商鞅变法也会戛然而止。
历代秦王都会延续商鞅变法,那是因为他们本身不把商鞅变法当成是商鞅的成果,而是当成了自己的祖先秦孝公和秦惠文王的成果。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史记》
所以说当商鞅和秦国贵族之间产生矛盾以后,你觉得后世秦王会愿意为了死去的商鞅,得罪这些贵族们的后代吗?当然是不愿意的了。
秦王要考虑的是综合的利益,属于商鞅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他们看来,就算变法有成,那么也不是商鞅的功劳,而是历代秦王所坚持执行的功劳。
总结:打工者需要摆好自己的心态。
说到底商鞅就是跑来秦国打工的职业经理,而秦王和秦国的贵族们,才是秦国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和董事会成员。
你一个打工的,要去动董事会的权益,你觉得你们集团的老总们,会答应吗?肯定不会答应的。就算你工作能力再强,给他们挣了很多很多钱,但也只是一时的。
一旦你失去了利用价值,他们就会无情地一脚把你踢走,这就是最现实的情况,别觉得残忍,在现实社会谈同情,那只会让人家觉得你掉价。
所以说摆在商鞅面前的,就只有一条不归路。既然你没有彻底改变秦国的贵族结构,那么你就要忍受被人家狠心抛弃的结果。
参考资料:《史记》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的大臣,如果冤枉被杀了,后世的皇帝为他平反的现象是很频繁的。比如朱祁镇冤枉了于谦,把于谦杀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上台以后,就给于谦平反了。后来当南明建立以后,福王朱由崧还给建文帝平反了。再比如雍正皇帝打击了不少人,包括宗室成员以及大臣,但是这些人,很多后来都被乾隆皇帝给平反了。
有一些平反,甚至当着当事人的面干的。比如岳飞被冤枉了,岳飞是在宋高宗同意的情况下被杀掉的。后来宋孝宗上台以后,这时候宋高宗还活着。但是宋孝宗去当着宋高宗的面给岳飞平反。而且宋高宗还没有反对。
不过,商鞅照样是被冤枉杀掉的,可是之后的那些秦国君王们,为什么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给商鞅平反呢?
(商鞅剧照)
说商鞅是冤枉被杀的,这个话一点也不假。商鞅之所以被杀,是因为当年他想严格执行当时的改革政策。在执行改革政策的时候,秦惠文王的老师犯法了,商鞅就必须要把他拿下来。因为只有拿下他,商鞅才能确保法律的严格性,整个法律才能够推动下去。
商鞅的这次改革,是一次成功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把整个秦国贵族们所拥有的那些土地拿出来重新分配,是一次把奴隶制彻底打破,让它走向封建制的一个大措施。所以其反对的人肯定是非常多的。之前已经出现过魏国的李悝变法和楚国的吴起变法,而这两场变法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为阻挠,因此无法推行下去。商鞅当年一方面是因为他得到了秦孝公极大的支持,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严格执行法律,所以商鞅的变法才会成功。
应该说,商鞅处罚秦惠文王的老师,是他变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没有这一项处罚措施,当年商鞅也可能又是再一个李悝,或者是再一个吴起,他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商鞅处罚秦惠文王的老师,一点也没错。
(秦孝公剧照)
既然商鞅处罚秦惠文王的老师一点没有错,那么商鞅显然就是被冤枉的。为什么最终秦惠文王杀掉商鞅以后,后世没有一个君王站出来,为商鞅平反呢?
我认为,之所以没有人为商鞅平反,就在于商鞅当时做的一件事情,后世的秦国君王,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为他平反的。
这件事情,就是商鞅造反了。
最初商鞅确实是受到了冤枉,是因为秦惠文王的老师想报复他,然后告发他,所以秦惠文王才动他。但是秦惠文王一开始也没有说,一定要杀掉商鞅,只是想调查他的事情。而商鞅也明白,这种所谓的调查,一旦落入秦惠文王老师手里,肯定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商鞅才决定逃跑。
不过商鞅在逃跑的过程中,由于各地严格执行他自己制定的一些法律,以至于他根本找不到收留他的人。
走投无路的商鞅,因此才贸然举兵造反,
造反这件事情,在整个君主专制时代,是第一大罪。
君主专制时代,需要维护的第一点就是君主的统治。所以凡是与造反有关,试图推翻君主统治的行为,都被称为“谋大逆”的行为,都是不能被饶恕的。
(秦朝君王剧照)
有一件事情可以证明。比如汉武帝时期太子刘据的“巫蛊之祸”。大家都知道,太子刘据是被冤枉的。因为他被冤枉,而江充又阻断了他和他的父亲汉武帝交流的道路,走投无路之下,刘据才不得不举兵造反。而刘据举兵,也不是说他是为了杀他的父亲,而是想清除他父亲身边的奸臣江充。
但就算是这样,后世也没有人敢原谅他。后来汉宣帝上台以后,他依然没有给他的曾祖父刘据平反,他给曾祖父一个“戾”的谥号,这个明显是贬义的。
一般来说,每一个人都会给自己的祖先一个褒义的评价,很少有进行贬义评价的。而汉宣帝之所以给贬义评价,显然就是因为刘据确确实实,是举着带着军队造反的。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知道,所有的政治行动,都是为当下的工作服务的。研究历史,也就是促进当下。
宋孝宗为什么要给岳飞平反?因为当时需要北伐,需要提振士气,需要激起南宋人共同的国仇家恨,需要他们积极踊跃的参军,为国家打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树立一个坚决抗金的典型,而岳飞显然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恰当的典型。所以岳飞就被平反了。
为什么南明福王朱由崧要给建文帝等很多人平反?因为朱由淞已经逃到了南边,他需要大家帮助他收复江山,需要获得大家的支持。
可是,秦国后世的那些君王们,却没有人可以通过为商鞅平反,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而且商鞅当时是以权臣的面目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如果给商鞅平反,就是在鼓励权臣出现,就是鼓励造反。怎么能这样干呢?
(参考资料:《史记》等)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你仔细读《史记·商君列传》就会明白,为何后代秦王没有给商鞅平反了。
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
继位的秦惠文王确实和商鞅有过节,但商鞅确实没有反心,历史记载的也不过是“欲反”两字,何谓“欲反”,其实就是想要反,并没有真反,说其实“莫须有”也对,其实就是一场政治斗争而已。秦惠文王为了安抚众臣,用商鞅的命完成了这一目标,但商君之法留下来了。
如果说秦惠文王不能推翻自己的错误,那么其后代秦王为何没有为其平反呢?你在看看史书后面怎么写的吧:
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
看到了吧,虽然商鞅之前没有反叛,但无法出国后,铤而走险的发动邑兵攻打郑县(今陕西省华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结果商鞅失败战亡。也就是说即使之前商鞅没有反心,但之后这种操作坐实了其谋反,这真是个昏招啊。
以商鞅当时的实力,与秦兵对抗必死无疑,还不如亲自去和秦王解释清楚,即使被杀,后来也有被平反的机会,可现在毕竟他出兵在先,谋反事实已定,对于这种既定事实,后世是无法平反的了。
其实像这种由于政治斗争而被杀却被后世平反的例子真的不少,像岳飞、于谦、以及乾隆对其叔叔、鳌拜等平反等略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些人并没有真正的谋反,都是当时的欲加之罪而已,而后世君主为了笼络人心,一纸圣旨就平反了他们。
而商鞅最大的错误就是其发兵反抗,这和西汉的“戾太子”刘据如出一辙,大家都知道他是真的冤,但其发兵与朝廷对抗也是事实,所以即使他的孙子刘病已继位也无法追封。
精明一世的商君犯了如此错误,实不应该!
其他网友回答
很多人有一种误区,认为商鞅是因遭到诬陷,蒙受冤屈而死。这个理解只反映了一部分事实,其实非常片面。商鞅在秦孝公死后确实被贵族、群臣排挤,甚至还被诬陷,但他的死因绝不仅是如此。商鞅受人诬陷后又组织兵力反攻秦国,他在秦国实际上是被定位为叛臣。如果仅是受诬被杀的话,确实有被平反的可能性,但作为封君造宗主的反,性质就截然不同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商鞅明明是被诬陷冤枉而死为何后世的历任秦王不给商鞅平反.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