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笔力真的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优质回答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都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有力。就好比“排山倒海”用来形容气势磅礴一样。
相传,王羲之在一次祭祀中,在木板上写的祝词,拿给工匠雕刻。工匠削去三分,才见到没有墨迹。大为惊叹王羲之的笔力精深!后来就用“入木三分”来形容书法功力深厚。真实与否,这种功力只有王羲之一人有。别人都做不到,所以做试验也没用。不能因为你没有这个能力,而用物理科学去否定王羲之的能力。
力透纸背,这和入木三分不同。这个真的是形容笔力穿透了纸背,而不是墨迹穿过去。如果墨迹穿了过去,纸就会洇,不但没有力感,反成了墨猪。王羲之那个时代的人写字用的纸不是宣纸,而且是不会洇墨的硬黄纸。
如果是现在使用的生宣,越是手生的初学者,墨迹越能透过纸背。因为生宣本身的性质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初学者的运笔能力生疏,运笔缓慢,纸把毛笔中的墨汁很快的吸收渗透过纸背后面。这种“墨透纸背”,是没有笔力的表现。相反,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他们在生宣上写字,墨是不会洇开的。笔画很光洁,充满了力感。
如果是熟宣,就是用清水写,它也不会渗透纸背。知道了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是用来表示富有力感的笔画就可以了。不要去钻牛角尖,抠字眼。对于自己学习书法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形容一个人书法功力深厚,往往会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一类词,当然这里面难免会有夸张的成分。力透纸背,我们在书法创作时可以有亲身体会,尤其是在生宣上创作时,会有很明显的力透纸背的感觉,这是在特定的书写材料上才有的感觉。如果我们在熟纸上书写,则很难体会到这种感觉,所以生纸和熟纸是有明显差别的。入木三分,则更是一种夸张的形容词。王羲之有一则小故事是讲的就是入木三分,但这显然是后人杜撰,是后人因对王羲之书法的膜拜而产生的想象而已。
王羲之书法真迹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所以我们没办法直面去体会王羲之的笔力,但东晋时期王羲之写字用的是一种较厚、较滑的熟纸,所以我们可以猜测王羲之书法力透纸背的感觉不会很明显。入木三分这种神话了的想象则更不可能了。
但是书圣王羲之书法的笔力也绝不会因为缺少了这种感觉而变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王羲之作品的唐模本窥见一二。
也许你还想知道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的知识介绍。
书法之中,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是欺人之说吗?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关于书法的“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解释必须自身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才能理解,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普通爱好者由于审美观的局限性无法理解,比如书法笔意中提到的“如锥画沙、屋漏痕”就是真正的书法家确实心领神会的也寥寥无几何况一般人!
根据个人练习的感觉看,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都是书写者用笔功力深厚,起笔、运笔及收笔时笔锋切入纸中所致,虞世南《笔髓论》中的八法即是对汉字点、横、撇,捺及竖画写法的具体描述,特别是在宣纸上书写时,笔锋会切入纸中,墨迹未干时字形有立体感,也是入木三分的一种表现,书法鉴定家往往会将法帖正面对光,看反面笔画中是否会出现墨线来鉴定书法的真伪,这条墨线即可代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同样书法作品水平高低也可通过看“墨线”的优劣来判定!
在回答问题之前,先请大家看两张图:
这是两件作品的背面,请大家猜一猜这两件作品水平如何?回答的最后公布原作。
在书法中,“入木三分”当然是个比喻,它要表明的作品的线条要有力。那么,如何才能有力呢?
这就涉及笔法的问题。以中锋行笔,主毫在中间,墨色深,副毫在两侧,墨色浅,这样写出的线条呈立体感,力量感强。
再者,中锋行笔时,笔杆微向后倾,行进时,可感觉到纸对笔毫的阻力,正是这种相互间充分的摩擦,将墨杀入纸中。
古人将横画称为“勒”,是形容这种笔法类似剖鱼鳞,刀越勒越紧,写字时纸对笔的阻力的感觉就如此。
在写长撇、长捺时,初学者往往不是用腕将笔毫送到位,而是手指一挑,利用笔的弹性顺势弹出,如此形成的笔画浮于纸上,墨色轻飘,是为病笔。
墨色是否杀入纸中,笔法是否正确,在纸的背面是可以看出的,所谓力透纸背,是有道理的。
现在揭晓前面的答案。好坏是否一目了然?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是怎么由来的?
优质回答
魏晋时候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字老道,功力深厚,在木卓上用水写字,写完擦去水,字还在,,,,入本三分!
这是评价王羲之书法的一个典故,后成为成语。
典故出自唐·张怀瓘《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说的是王羲之,当时的皇帝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便赞叹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后用“入木三分”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入木三分的故事简介20字.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