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骂孔子(请问为什么有些人经常骂孔子呢?)

网友提问:

请问为什么有些人经常骂孔子呢?

优质回答:

对于经常有人骂孔子这个问题,其实由来已久。

在民国初年(1915年),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左派进步知识分子,如鲁迅、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就开始发起“反孔教、反文言”等这样的号召,更是有激进分子喊起“打到孔家店”口号。

当然,作为“孔家店”创始人孔子自然首当其冲,其实新文化运动真正目的是推倒几千年来的留下来封建思想,但作为统治几千年儒家思想创始人成为靶子也是也是在所难免,谁叫你的后人(曲阜“衍圣公”)享受数十代供奉,正所谓“享受多大荣耀,就要接受多大诋毁。”

新中国建国以后就更不得了了,“孔子”一度成为破四旧的主要代表,不仅仅是被骂那么简单了,文革时期,几乎宗庙尽毁。

而本人认为,现在一些人还在言无不尽的骂孔子,和以前惨留下的文革思想有关系。还有一些人,读了一些很有洗脑偏向的书籍,自身知识就是半吊的,自己没有真正是非分辨能力,一脑子热的认为“中国近代屈辱和落后就是孔子造成的,孔子几乎都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了。”这些人典型有信息量没有脑子的人。

这让我想起民国时期,有学者号召废除汉字这样荒唐建议,认为汉字不利于知识传播,是中华民族落后于西方主要原因。归根到底看,都是一些人极度自卑到绝望而造成的反差,以至于以否定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来安慰自己可怜的自尊心。

还有一种人就是所谓的“文化喷子”,为了博出位,无论“孔子”“老子”“孟子”或者“xx子”,只要名人名事,都成为了喷子的素材,总能捕风捉影找到负能量的东西大肆宣扬,这类人和宋祖德和刘信达之流有点像,我称之为“文化狗仔”吧。

最后说一说本人对于孔子的看法吧!

孔夫子绝对是中华思想和文化的瑰宝,他创建的儒家学说能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统治思想,还是说明儒家思想更符合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至于对儒家思想批判,很多我也是认同的,但请注意,很多批判儒家思想并不是《论语》以及孔子自己的学说,很多都是后世在儒家思想发展壮大后,由很多大儒扭曲和解读以及拓展的。

例如很多人在批判儒家思想让中国人失去血性和尚武开拓精神。但这些东西很多来自于很玄乎的程朱理学,而孔子教授君子六艺中,骑、射是六艺主要课程。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你承不承认,还是你如何批判孔子,孔夫子和他的儒家思想已经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民族基因里了,是砍不断的。能够存在这么久的思想文化,到现在依然有旺盛生命力,我们为什么不去好好传承呢!

对于那些把中国一切落后都归根于孔子的人,我只想说“拉不出屎,不要怪厕所风水不好。我们的祖先是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的未来自己是可以把握的。凡事都怪父母的人,自己也是个无能之辈。”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一生奉行勤奋、求实、仁爱的处世哲学,授徒无数,杰出的有七十二个,比如颜回、子路、子贡等,他们有的成为文化明星和道德标杆,有的靠自己的才能成为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人才,其中不乏中流砥柱和搅动诸国风云的人物。孔子周游列国,试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最终无功而返,只是在晚年担任过鲁国司寇。纵观孔子一生,虽然有其思想局限性,但并无值得大骂之处。

给孔子招来麻烦的恐怕是后人。汉朝统一天下后,功臣们的粗鲁、横暴、争功让刘邦头痛不已。这时候,儒生叔孙通终于等到了施展的机会。他制定了一套包括服饰、礼仪、器物等内容的典章制度,训练这些官员们熟练操作。试行这套礼仪的日子,刘邦高兴地说,我终于尝到了皇帝的滋味。

这时的儒家,还只是汉帝国的华丽外套,真正受尊祟的,还是无为而治,与民生息的治国方针。

到了汉武帝时,为了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任用董仲舒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改革。至此,儒家文化因其推崇等级观念、忠君理念;礼仪、规程可操作性强;思想内涵浅显易懂等特点,越来越成为历代专制王朝的最爱,并在经过诸多大儒和礼学家的变本加厉的改造之后成为禁锢思想、扼杀人性的利器。

我想,之所以有人骂孔子,除了因为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的工具,一家独大,限制了有生命力的新思维的萌生,进而阻碍文化、科技等的进步之外,与儒家文化精神内涵的深度不足也有关系。鲁迅曾说,中国文化的根基是道家文化,这可以说是此种论调的代表吧。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挨骂其实是替董仲舒和历代帝王背了黑锅。

孔子生活在春秋诸侯争霸的年代,因以其亲身经历深知不是贵族就没有受教育的资格,而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并去付于行动。因亲眼看到社会秩序的崩溃,诸侯争霸对社会造成的灾难和给黎民带来苦难,而提出克已复礼的主张,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条件是各自守序。创建了儒家学说。

然而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更本不可能为各个诸侯所采纳。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还发生了焚书坑儒的悲剧。

儒教真正为统治者所采纳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当然此时的儒家学说已吸收了诸如道家法家等学说的一些理论,但最为糟糕的是董仲舒提请汉武帝采用儒家学说的同时竟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很遗憾这主张不仅被汉武帝所采纳,也为后世历朝历代帝王所遵循。就此割断了中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进程。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中国的科技失去了正常发展的条件,以至于搞科研的人大多沦为匠人,科技成果在得势为官的儒生口中成了奇巧淫技。带来的后果就是因为科技落后缺乏先进的军事装备至使宋亡于元、明亡于清,先进的文明败亡于落后野蛮之手。再有就是让中华民族心中永痛近代百年之耻。可以说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句话所带来的恶果到现中华民族还在付出代价,虽然恶补科技短板百余年,但到现在仍未补完。

我们其实真的不应骂孔子,而应痛骂董仲舒,痛骂为家天下江山永固这一已之私而执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历代帝王。

最后特在此为中华民族经如此悲剧默哀。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写到此,心中真的好疼!

其他网友回答

站在阶级立场上看,骂孔子的,是怀才不遇的贱民,赞孔子的,是上层人士、统治者。

孔子主张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这貌似极其合理,其实是为统治者服务。他忽略了当政者与弱势群体的巨大不对等的关系,对统治者限制不足,使统治者可以随意处置百姓而将自己置于法律及道德之上。

孔子主张德治,认为法律是官方的事情,百姓只要懂得仁义礼智信就够了。有一个国家举行普法运动,孔子说其必亡竟然言中。孔子这种愚民政策仍然是服务于统治者的,客观上阻碍了社会进步。

孔子重政治文化轻科学技术。孔子将政府职能与科学技术剥离开来,认为政府是管理社会秩序的,科学技术是民间的事情。这与西方国家由政府建立科研机构的做法完全相反,是导致国力落后的重要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他们不了解孔子。

第一、孔子的儒学的创始人,但是后世的儒学未必和孔子当时的思想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儒学在传承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内容的增减和变化。我们获知孔子思想的主要途径就是《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语录。后世流传《论语》的版本变化和完整性暂且不论,仅仅以个人语录摘要失真度就很大。因为大家知道,说话是有语境的,即使是完整的话在不同的语境意思也不一样的,更不用说那些零散的语句了。

比如《论语》的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就是子曰,根本就没有交代孔子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到底是针对什么说的,到底是治学的态度还是治学的方法。仅仅是这一句,历代的争议就不断。比如我们学校的课本中就有这一篇,解释是学习要经常复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而钱穆在《论语新解》中则认为,古人学习是不同时间学不同的事情。比如古人一年四季依据季节应该学不同的内容,儿童在不同的岁数应该学习不同的内容。这里的争议关键在于“时”这个字的解释。即使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字也有相差甚远的解释,更不用说孔子整体的思想了。

因此,要了解孔子所有思想本身就是一件极大的学问,要做到这一点的人已经是极少了,更不用说那些骂孔子的人了。这些人犹如现代的键盘侠,反正出口水不需要上稅。

2、既然孔子的思想本身就是高深的学问,那么他是怎么区普及和流传的呢。这就是孔子思想被误解的关键。因为,对于孔子思想的解释权在少数人手里。《论语》摆在那里,无非是一些字词上的争议,但大体上变化不会很多,但是怎么解释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做到南辕北辙。历代皇朝通过科举制度将儒学经典的解释权牢牢的握在了手上,在某些朝代甚至落到了个别重臣的手上。解释权甚至比儒学经典本身更重要。从这一层面来说,即使有误解的地方也要去批判那些解释的方法和方式,而不是去骂孔子本身。

3、不同时代的价值观不一样。当价值观相冲突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出这种不理智的现象。仅仅是价值观不同就开口骂人,其素质当然不高,但却是大多数人的本性所在。比如忠孝,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道德来源于儒家的思想,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儒家思想已经融入了我们的道德。但是现代社会中,忠孝这种思想已经很淡漠了。忠几乎不存在了,甚至连孝字也很淡漠了,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本身存在的舒适度。且不论这种价值观的对错。但是只要是有这种价值观的人,你给他说孔子的思想,他不骂你个狗血淋头才怪呢。

总之,孔子是特别冤屈的,骂他的都是对他不了解的,或是价值观相冲突的人!被敌人骂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不是吗?

配图为杭州孔庙的棂星门。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请问为什么有些人经常骂孔子呢.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