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冲没死,曹魏会统一吗?(如果曹冲不死,三国的历史会被改写吗?)

网友提问:

如果曹冲不死,三国的历史会被改写吗?

优质回答:

曹冲如果不死,三国历史很可能会改写的,因为曹丕的继承人位置是坐不稳的。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中比较年幼的一个,从小聪明过人。著名的曹冲称象大家都知道。

同时他还非常仁慈。有一次曹操的马鞍放在库里,被老鼠啃了。当时曹操刑法严峻,负责的库吏很害怕被杀,想要自己去报告请罪,又怕这样还是会被杀。曹冲就对他说:“你等第三天中午再去汇报。”然后,曹冲自己用刀把自己的衣服刺破小洞,弄成老鼠咬的样子,然后做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曹操问他怎么了,他说:“听别人说,老鼠咬破衣服,是不吉利的事情。我的衣服刚被老鼠咬破了,所以很忧愁。”曹操安慰他说:“这种胡言乱语的话,你别犯愁了。”一会儿,库吏来报告马鞍被老鼠咬的事情,曹操就笑道:“我儿子的衣服在身边都被咬了,何况放在库房的马鞍呢?”于是没有惩罚官吏。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曹冲用这种不动声色的手段,使得原本可能被杀的人得到宽恕的,前后有好几十个。这种仁慈和聪慧也令他获得曹操的赞许。曹操曾当众对群臣多次说想把曹冲立为后人。应该说这态度还是很明白了。后来曹冲在208年就以虚岁13的年龄去世,曹操哭的非常伤心。曹丕安慰老爹,曹操还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的幸运啊。”由此也可见曹操的决心。

所以,如果曹冲不是英年早逝,而是活到哪怕和曹丕一样的年龄(40岁),对天下影响也会很大。如果曹操真的选他为继承人,那么有可能他并不会如哥哥一样篡位,而是成为如霍光、诸葛亮一类的辅政者。当然在曹冲去世的208年那会,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严重。但随着曹冲成长,应该会逐渐影响曹操调整手段。尤其汉献帝后来的皇后曹节是曹操的女儿,和汉献帝关系不错。曹冲完全可以在汉献帝之后,以舅舅身份辅佐新君。

即使曹冲无法协调汉魏矛盾,最终还是进行了禅让,那么以他的聪明和仁慈,应该不会如曹丕、曹睿一样猜忌同宗,最后导致司马家族坐大。曹魏江山,也不至于如历史上一样,在篡位30年后即惨遭实质上的灭亡,在篡位45年后遭遇彻底灭亡,曹氏家族还沦为南朝的“禅让专职司仪”。

悲乎,仓舒!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更多精彩三国趣话共赏)

其他网友回答

建安十三年,对于曹操而言,这一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他的爱子天才少年曹冲因病去世,而这一切最后都化作了史书上寥寥一句:“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曹冲死了,曹操悲痛之余,对其他儿子道:“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而这些其他儿子中就包括后来成为帝王的曹丕,于是后世有人推测,如果曹冲不死,也许后来登上帝位的就不会是曹丕,历史也将被改写。然而,这种观点笔者却并不认同,为何?且往下读。

也许是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太过广泛,总之,曹冲在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而在这个名字的前面还有一个形容词——天才。曹冲很聪明,而且很仁慈,据说有一次曹操的马鞍放在库里,结果因为库吏疏忽导致被老鼠啃了。当时曹操刑法严峻,负责的库吏很害怕被杀,曹冲知道了后告诉他:“这件事你先不要说,你的三天再去给我父亲汇报”。然后,曹冲自己用小刀把衣服刺破小洞,弄成老鼠啃咬的样子,然后装出一副不开心的样子,跑到曹操那诉苦,说新衣服被老鼠咬破了他很不开心,曹操正安慰着曹冲的时候,库吏这个时候进来汇报。结果曹操就笑道:“我儿子的衣服在身边都被咬了,更别说放在库房的马鞍”于库吏便躲过一劫。

然而,以上仅仅是曹冲的一面而已,事实上,当初年少的曹冲,除了聪明仁慈之外,也还有少年意气风发,锋芒过露的另外一面。当年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逃回许都后,因西凉刺客还逗留于许都,故召集百官和自己的几个儿子询问对策,而接下来几个儿子的表现,可以说是各不相同,曹彰提议紧闭城门,抓捕刺客并把他们碎尸万段。曹植则认为,可以发动群众,给他们赏金,让刺客无处藏身。曹丕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只是说,我赞同两位弟弟的办法。而曹冲则建议打开城门放刺客逃离,利用他们放出许都给西凉军带消息,令西凉军知道曹操已经安全回到许都,以此威慑他们。

曹操四子的回答,对比之下,曹冲显然提出了最好的解决办法,然而,笔者却认为,在这件事中,最聪明的不是曹冲,而是曹丕,为什么呢?因为曹冲虽然提出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大出风头的同时,却也让其他人相形见绌,而曹丕,他心中明白,曹操老谋深算,不过是借此机会试探兄弟几个罢了,于是他以一句话轻松退出这场测试的同时,也全了其他兄弟的面子。而笔者想,这就是曹丕与曹冲最大的不同,他们都聪明,但曹丕的聪明是政治家的聪明,而曹冲的聪明是少年的天真。

纵观曹操比较著名,最为人道的几个儿子,曹植最有文采,一首《洛神赋》流传千古;曹冲最聪明,天才少年的名声响彻古今;而曹丕呢,相较之下他是最不起眼的,论文才比不过曹植,论天赋比不过曹冲,论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也比不过其他人,他不是才子,不是天才,但他却是一块当政治家的好材料,他与曹操看似最不同,实则最相像。曹植低调,不露锋芒,可他的身后有司马懿的辅佐,有军权;他不与人争,兄恭弟敬,孝顺父母,无论这是不是作秀,至少体现出了曹丕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基本素养。

乱世之中,曹植的书生意气注定了他无法再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而曹冲的聪明与缺乏政治经验也注定了他无法立足于朝堂之中,曹操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虽然喜爱这两个儿子胜过曹丕,但他用心磨炼的儿子,想要培养成政治人才的儿子却只有曹丕。

曹冲的早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是一种幸运吧,如果他顺利成人,只怕也难逃一死,以他的性格不会愿意为人所用,而他的聪慧又会令人忌惮。文行至此,就不得不提到与曹冲交好的另外一位天才少年周不疑了,在曹冲死后,曹操将他杀之,原因便是此人太过聪明,而又不愿为人所用,即使为人所用也难以驾驭,留着是个隐患。周不疑如此,倘若曹冲活着,曹丕上位之时,曹冲亦是如此。

其他网友回答

他称不称象,也不会成丞相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时候小时候出众长大不咋滴的名人有很多,比如汉献帝,诸葛恪

其他网友回答

曹家好像数代君主最大的问题都是短命,其实看曹睿就知道,不可谓不是明君,但活的太短,熬不过司马懿。所以我估计曹冲就算小时候没死,怕也改变不了大局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果曹冲不死三国的历史会被改写吗.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