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写诗是先有句,还是先考虑韵角呢?
优质回答
在诗词之中,无字不成句,无句不成诗,无诗那来之韵。诗人的灵感来自于生活感受、社会现象、自然景色之中的结合。去激发内心深处宣泄方式,才能有用笔之韵。
诗是大自然美景与人灵魂的结合,诗是生活点点滴滴残片汇成酸甜苦辣的发泄。他以优美的文字和韵味,时而波澜壮阔,时而闻文儒雅。它可以使烦燥心情不再烦燥,在心情不好时写上或读几句诗,会使心灵瞬间平静,是一剂心灵的良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做好课堂设计?
优质回答
编首语:在教学中,教师要想知道学生学得怎样,就必须让学生把自己的所知所获表现出来,其中最常用的做法就是通过练习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说,课堂练习的设计和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然而,练习的效果如果常常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学生在经过紧张学习,到练习阶段,大多感到精疲力尽,一般性的练习已经很难唤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是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更是让学生厌倦甚至厌恶。
所以,我们必须提高练习对学生的吸引力,特别是课堂练习的设计。
首先,练习设计的趣味性和文学性。
例如,把对联“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古稀双度,尤欠三十春秋”用作数学练习:上联为60+50=110;下联为70×2-30=110。这样的练习,学生既增长了语文能力,又增加了数学能力。
又如把古诗“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名”用作数学练习,“一百只鸟”在哪里呢?把诗中出现的数字写成一行,然后在这些数字之间加上适当的符号,就会发现:1+1+3×4+5×6+7×8=100。这样的练习,通过语数结合,是否别有一番情趣?
其次,练习设计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大家在网上曾经有这样的一段吐槽――
即将上映的大片:灾难片《开学》悬疑片《寒假作业离奇失踪案》恐怖片《老师和她没完成作业的学生们》励志片《补作业之渐入佳境》悬疑片《作业去哪了》青春片《匆匆寒假》苦情片《不舍的手机》侦探片《谁抄了谁的寒假作业》
其中,与作业有关的占了主要篇幅。由此可见,学生的作业之痛有多深。所以,教师在课堂的作业设计尽可能地连续和有效。
例如,教学语文《渔歌子》一课后,有一位教师采用了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改写这首诗”的练习方式让学生连续学习。有的学生改成了一篇小散文,有的学生以作者口吻进行自述,还有学生改成了一首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斜风细雨一钓钩,心醉山水不愿归。”
第三,练习设计的创新性和新颖性
语文教材后面的学习提示,常常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词语”以及一些理解课文的问答题。数学有应用题,其实,语文也可以有“应用题”。例如学习了《学会合作》后,一语文教师设计了如下应用题:
1,用课文中的生词写一段话,或编一个故事,用上的生词尽可能越多越好。
2,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你的一个观点。
3,画一副有意义的关于“合作”的漫画,并配上解说词。
总之,聪明的教师会根据学生课中表现出来的喜好而设计练习或改变原来的练习。教师只有把握教材编排特点,理解学生性格个性,细心解读教材,才能让平面化的练习变得立体,也才能让学生在练习中不会平庸,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练习效果。
为什么一些著名的格律诗并不完全符合格律,却也被历代称为佳作?
优质回答
问题:为什么一些著名的格律诗并不完全符合格律,却也被历代称为佳作?
比如王维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春山空,即为三连平。其他还有很多传世佳作亦在格律上有失。前言
格律诗最早出现在南北朝齐梁时期,当时的永明体就是早期的格律诗,格律诗有几个重要的规则,是在诗人的探索中逐渐完善的,因此会出现不少不完全标准的格律诗。
我们可以先看看题主说的这首王维的绝句。
一、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
熟悉格律的朋友一看就知道,这首绝句中只有一字出律,就是春山空的”春“字。
这首诗归为古体诗更准确一些。王维的五言绝句中有不少古体诗。例如仄韵的古体绝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平声韵古绝句,最有名的大概是李白的《静夜思》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一字出律的古绝句
上面李白《静夜思》出律的地方很多,所以是毫无疑问的古绝句。但是像王维的《鸟鸣涧》只有一个字出律,就不是太多了。
其实李白也有一字出律的古绝句,《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作为格律诗来说,人字应该仄,这首诗和王维的《鸟鸣涧》严格来说都是古绝句。
三、早期格律诗中不标准的现象
在《唐诗三百首》中我们看到不少不合律的格律诗,例如不对仗的五律,
夜泊牛渚怀古 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失黏的七律:
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结束语
近体诗是格律诗,古体诗不是格律诗,诗的文学价值不在于是否符合格律,格律诗仅仅是诗一种形式而已。
@老街味道
《不符合格律规范的就不是格律诗》一,诗情画意在景中,莫去框里求其形。格律诗很严格,起承转合,平仄工整,不是初学者所能掌控的。格律诗分五言,六言,七言三个格式,每个格式又分平起仄起两种规范。但是自唐以后格律诗研究者不断地拓展,有了多种脱格的格律诗,也名之曰格律诗,如果细分,笔者以为那应是研究者和诗评者关注的事情。
诗是语言的精华,没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和对语言驾驭的能力,是不可能写出好诗的。初学者如果拘泥于格律诗的格式而忽略了诗的意境,就会成为流水线上的作业工,码些很整齐的格律式的文体,这也是自唐宋以后有格律而无诗的症结所在。而好的诗句的来源,它是灵感一刹那的结晶,可以说没有可复制性,不符合格律又能千年传唱,以为它是诗而非格律。
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创作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他的诗词就会有一种内在的回旋往复的旋律,不单单是符合格律诗的诗韵,这也就是为什么好诗能为人传唱而不符合格律诗之故。
二,没有画中景,白涂框里形。景分自然之风景和人内心之情景,内外相结,情景相融,方能成诗。近格律而书无景之文,其文难存,文不存格律焉附?所以必须作好诗文,再言格律,这也就是有不符合律诗的好诗之故。历代多少诗词大家尚且如此,而动不动冠之为律诗,不免有些贻笑大方,就连工于律诗的杜工甫都会出律,可知诗不可以律害意,可律则律,不可强求,更不可刻意为之。
律诗后来所拓展出的换韵,借韵,邻韵,补救,纯属无稽之谈。失对,失黏,重字更不可取。题主所提的为什么有的好诗不符合格律,以为它就不是格律诗,可以说是编撰者为了丰富筐子里的产品而硬塞进去的了。
小时候只要求背古诗,但却没教我们怎么作诗?古诗大赛也只有背诗,传承上是不是有问题了?
优质回答
题主问题所指的”古诗”应该是:”古风”和”近体诗”。
古风是不受格律制约的古诗。唐代科举取仕分明经和进士两科,进士科将诗列入考试科目。为了制定考试规则,评分标准,逐步制定和完善了诗的平仄,对仗,粘连,押韵等格律。近体诗从古诗中脱颖而出,另立门户。
在明确了题主”古诗”的含义后,下面,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题主的问题:1,为什么只背”古诗”,不教如何写诗。2,只背古诗不教写古诗会不会传承出问题?
1,为什么只背”古诗”,不教如何写诗。
题主说:小时候上学,老师只要求背诗,现在,古诗大赛也是背诗,都不讲如何写诗。我想这个问题有如下原因:
1,教学大纲没有要求,教学生写古诗。老师讲的”古诗”可能包括”古风”诗,或”近体诗”。老师一般也就讲讲该诗的白话意思,主题思想,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主要词语,典故等。至于该诗的:赋,比,兴,起承转合等写作手法一般是不讲的,也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要求。按《大纲》也没有要求学生写古诗。
2,近体诗的格律老师也不见得懂。如果书本上选的是”近体诗”课文,老师是不可能讲该诗的格律。有可能老师也不懂。不懂如何教?就连”诗词大会”也是背诗大赛,接龙大赛。如果掺插进:近体诗格律讲解,那效果可想而知,会把观众搞得一头雾水,索然乏味。即便如此,也有选手将自己的诗作呈现,但,被评委康震按格律一卡,不是落韵出律,就是平仄不对,总之是不伦不类。
3,时代的发展所致。古代是科举取仕,文人墨客的进身之路。也是古代乐府曲目填词,娱乐的需求。如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就是为杨贵妃填的词,唱曲用的。现在,什么歌曲没有?现代是信息爆炸,快捷奏。一切都是简洁明快。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现代诗取代了古诗。也就是古风,近体诗已经不再是诗坛的主流,也就是不再提倡。
2,背诗不作诗会不会影响古诗的传承。
1,学习传承任何文化知识都是需要从背和记开始的。这是知识积累的必由之路。李白5岁即发蒙读书,10岁精通“五经”。杜甫7岁能写诗也是从背开始的。然后在背中理解,在写作中磨练。这除了老师教,关键是自己勤学苦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但,只背不写是溜不出好诗来的。诗要有自己的风格,如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的现实主义。要有自己的人生体验,创作自己的诗篇。如果其中化用前人的诗句,使用历史的典故,这都得益于背颂古诗的知识积累。
2,诗词大会的背诗大赛对于古诗的传承起了不可替代的普及推动作用。也掀起了欣赏学习古诗词的热潮。许多耄耋老人,4.5岁的娃娃也参入大赛。而且有的孩童令人刮目相看。古诗传承后继有人是不言而喻的。
3,古诗不仅要会背,会写,而且对于格律诗要押韵合仄。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古诗传承。诗词格律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继承和发展是应该的,为此,我国出版了很多有关诗词格律的书籍如,王力主编的《诗词格律》丛书,《诗词格律概论》,《词林正韵》,《平水韵》《中华新韵》等等。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诗词格律在线检测》等工具,还有许多诗词格律的优秀文章,对于学习格律诗都十分方便。
以上,从”为什么背诗,不教写诗。”和”背诗不作诗,会不会传承上有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了题主的问题。从而得出明确结论,古诗传承中细枝节末问题存在,但阻挡不了主流前进,古诗传承前途光明!
没问题,小时候只要求背古诗是:让儿童在读中,背中体会,意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作诗的技巧,俗话说得好: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概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优质回答
唐~李白《夜静思》一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一不是地上的,秋霜,是银色的月光,洒在,我孤独的床前,我抬头,仰望天上的月亮,故乡呀故乡,我低头,不见月亮,只有遥遥把你,念想。这是李白寓居安陆(今湖北境内)小寿山时所作。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经久为人吟诵的短诗。这首诗短短四句,二十个字,却把旅居外地丶思念故乡者的情怀,惟妙惟肖的描绘了出来。全诗朴素自然,语言如话,构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却能浑然无迹。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静夜思》这首诗就是一个例子,胡应麟评价它:妙绝古今。
我认为《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既逃避又怀念的矛盾心情,以及心中抱负难以施展的踌躇心理。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看,思乡之情并不是它的全部。
李白从小就非常有个性,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受道家文化影响,喜欢“仙侠”生活,18岁就开始了隐居生活,经常“仗剑”云游天下。
《静夜思》是李白26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秋天到了扬州,然后大病一场,生病期间写下的诗词。
独自出门在外,又遭遇身体抱恙,正常人心情都很难免会失落和感到孤独,所以在秋日晚上思念家乡是最正常不过的举动。
但这肯定不是全部,因为既然李白经常出游,这种乡愁对他来说应该早已习惯,那除了乡愁还有什么呢?
其次,从李白的人生阅历来看,故乡是让他既怀念又想逃避的地方。
在李白早年,也就是写《静夜思》之前,李白就已经成名已久,经常参加社会名流组织的活动和被人吹捧。如果他喜欢这种生活,他必定不会独自出来云游。
因此,他对这种所谓上流社会的阿谀奉承、逢场作戏感到厌恶,急切的希望通过隐居来逃避现实生活。
在《静夜思》里的那皎洁的月光或许正是李白心中的“白月光”,让他突然有了种不真实的感觉。然而,又想到了故乡,那个让他怀念,却又让他逃避的地方,真心让他纠结。
再次,从李白之后的人生际遇来看,抱负无以施展是他踌躇的心结。
李白成名是因为他的才华,他的失意也是他的才华。周围的人在意的是他绮丽的诗文,而不是他的治国之才。
写了《静夜思》之后,李白通过各种渠道想入朝为仕,但都不能如愿,后来向唐玄宗献上《明堂赋》受到赏识,终于做了皇帝的御用文人。但显然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于是放浪形骸,又遭人诬陷,官场生涯也就此终结。
以此看来,在写《静夜思》期间,李白是正在积极寻求仕途之路的,但世人对他的认识和态度,与他自己心中的定位差距太远,所以,心中有抱负无以舒展的郁闷。
在看到皎洁的月光时,心里充满了是继续前进还是偃旗息鼓回家乡的踌躇。
以上就是我对《静夜思》所表达思想的理解,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静夜思》的大意是什么?该如何赏析?
优质回答
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作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本人有二十年写诗经历,目前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我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月亮意象、诗歌赏析”四个方面谈一谈李白的这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 作者简介和诗歌特点
1.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 史学界常常把唐朝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李白生活于盛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2. 李白诗歌特点。李白生活于盛唐,其著诗以抒情为主,擅长描述自然风光,借环境描写来表达对大好河山的热爱。有些诗隐晦地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表现了大无畏精神;有些诗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表现了追求理想生活的浪漫主义情怀。
二、《静夜思》的写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一诗作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诗的写作地点在当时的扬州旅舍。当时,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三、月亮意象
1.以月起兴。诗言志,故在诗歌必须借助特有的意象以表达情感,常见的有大雁,柳,灞桥,月亮等意象,《静夜思》中的“月”,就是意象。
2.以月传情。此诗的写作地点,在当时的扬州旅舍,可见作者当时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思情”,即成为他本诗的主旨。
3.月情为谁?传统认为,这首诗歌是一首思乡之作,因为作品中第四句有言明“低头思故乡”。本人认为,这首作品不仅可以理解为思乡之作,是否也可以解读为思念故乡的某些人,难道思念的仅仅是故乡吗?可能故乡的亲人,才是李白最重的思念。
四、赏析《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理解为白话,意思可以如下: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赏析:
①诗的首句,点出诗人在他乡的特定环境,此时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唯有“我寄愁心与明月”。”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之情。
②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举、望”二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思念的是,那家乡的亲朋好友,还是那家乡的一草一木?末句,可谓“言尽而意无穷”,也是唐诗追求的境界。
结束语
我们结合历史背景、诗人的游历、际遇、心境,才能真正深入地去分析,从表面看透本质,才能读懂李白这首《静夜思》所要表达的思念之情。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静夜思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