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幼儿园小朋友下国际象棋有什么好处?
优质回答:
恰好外甥女在幼儿园时,报名学过国际象棋,分享一下经验!
为什么我让孩子选择国际象棋?
我外甥女上幼儿园时候,家里想给报个兴趣班,孩子爷爷奶奶倾向于乐器班,老姐打算让孩子提前去学外语,征求我的意见,我查了一些资料后,建议选择一门棋类作为兴趣培养,仔细斟酌,最后还是决定选择了国际象棋。
后来我还负责接送外甥女上课后班,前前后后有4个多月吧,在近距离接触了老师,其他家长后,觉得这个选择还算比较明智。
1、入门很重要,让孩子更感兴趣
其实客观的讲,很多棋类都有很强的益智功能,都适合培养孩子,开发潜能。有人说从复杂程度讲,对孩子来说围棋太难了,因为围棋的难度要大于国际象棋,但这个只是从步骤变化的数字上进行的简单对比。对于孩子来说,只要喜欢,难度不是问题。但是相比之下,国际象棋入门比较容易,特别是对于我这个调皮捣蛋,遇到困难躲三分的外甥女来说,我还是倾向于选国际象棋,另外国际象棋的棋盘和棋子做的生动形象,比较立体直观,更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
2、非智力因素培养观
几乎99%的家长,为孩子选择棋类兴趣班,其主要目的还是开发智力,而我更看重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培育,我这个外甥女一身的娇气毛病,都是从小惯出来的,趁着年纪还小,心理发展还处于可塑期,正是合适的干预期,与其用大道理给她灌输那些正向的规则,不如潜移默化的自我发掘,据说,下棋的孩子,可以开发计算力,培养自控力,培养健康情感,磨炼耐性,丰富人格全面发展。这些都是优秀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关键点。
3、未来求学之路,为自己加分
和其他舞蹈、声乐相比,学好国际象棋,还可能为将来升学之路提供很大帮助,我查了一下《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象棋、围棋、国际象棋都是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项目的棋类项目,属于某些高校的“单招”范畴,其中不乏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等综合类全国重点院校,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字号院校。所以我希望外甥女能够一直坚持下去,争取达到二级运动员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说不定还可以降分录取。
4、提供更多人脉交流机会
目前有个数据分析,全世界下围棋的人有8千万,主要在东亚中日韩三个国家。全世界下中国象棋的人有1.2亿,主要在国内,全世界下国际象棋的人数有8.6亿之多,爱好国际象棋的人遍布全世界,深受不同民族人民的喜爱。可以说国际象棋算是一门通用的语言符号,不同语言的人,完全可以靠国际象棋相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外甥女将来出国留学,你希望她带着四个室友教他们打麻将,还是走出去用国际象棋认识更多的人呢?
这不是我一家之言,上海某个外国语小学开了棋类课程,报名如下:66%的孩子选择了国际象棋,28%的孩子选择了围棋,6%的孩子选择了中国象棋。
学棋后,孩子的变化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棋类爱好者,只会玩几盘中国象棋,属于在大街上看热闹,连支招都插不上嘴的那种水平,从接触的成年人中,没觉得下棋对一个人有多大影响。
然而,外甥女学棋的一年多时间里,确实让我看到很多不同:
1、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记忆力和计算力的提升。
以前上幼儿园,外甥女拿钱去买个零食,大人问找回多少钱都不知道,东西放下,回头就忘,现在,已经有模有样的和老师复盘了,当我看到她指指点点的复盘回忆到十几步的时候,都觉得不可思议。
2、通过学棋,有了真正的兴趣和爱好
以前上幼儿园时,不知道外甥女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小孩子的性格欢脱好动,调皮捣蛋,什么事情都五分钟热血,试过好多次,最后才发现,只有学棋的时候,她能够安静的坐下来,从开始思考几十秒,到后来思考十几分钟,每次走出一步妙招,小眼神那是相当的犀利,带着瞧不起的戏弄。其实兴趣和爱好并不难发现,孩子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为之改变自己,就是真正的兴趣。
3、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一年前,我还可以撒个谎,骗骗她,现在不敢了,外甥女不但会察言观色,还知道逻辑推理,一句话说的不圆润,马上就会被她盯上,刨根问题,字字都叨在理上。学棋其实就是在规则中发现对方的意图和谋略,找出应对方法,没想到,潜移默化中,也会让孩子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4、性格变化有了良性发展,抗挫力有提升
如果孩子从小被娇惯坏了,不用说,负面性格问题肯定一大堆,我外甥女以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全家人都得顺着她,不管什么游戏,她必须赢,输了就哭,哭完还记仇。
好不夸张的说,目前为止,她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输棋了,只是暗暗抹眼泪,不出声的那种哭,而且知道化悲愤为力量,知道反省找原因了。下棋本就是对弈互搏的游戏,双方比的是智力,更要比心理,比耐性。耐不住性子,情绪容易起伏,心理容易被干扰都是输棋的原因,一旦孩子明白了这些道理,自己就知道如何修正了。周而复始,在棋盘上磨炼技艺,其实也在磨炼自己的方方面面。
每当看到外甥女坐在棋盘边上,悠然、轻松、专注的样子,就觉得很欣慰,这才是智慧、力量、意志的正确打开方式。
5、玩儿出来的动力,比父母的唠叨还管用
孩子学习是父母的一大负担,身边很多孩子是在父母的唠叨中成长的,提到写作业,很多家庭都是鸡飞狗跳的大戏。
从外甥女上小学第一天起,老姐就把棋盘锁起来了,告诉外甥女,现在重心是学习了,绝不要求你考第一,但你别给我掉出前10,为了自己的棋盘和棋子,外甥女丝毫不敢大意,拿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为了“玩”象棋,每天家庭作业和课后班赶场子一样,居然成绩稳进前三。
其实,看着外甥女慢慢长大,闪光点很多,也许是自然生长的力量,也许是象棋给她的好运,当然也有我当初坚持抉择的功劳,不免自喜!
陪孩子学棋经历感悟(来自孩子爸爸的分享):
1、孩子还小,学棋是门苦差事,想成为爱好,还是要看机缘,不是每个孩子都具备成为棋手的潜力,绝不可强求,父母一定要有理性期望值。建议不要一开始就让孩子把下棋当做人生目标,人生那么长,机遇那么多,谁知道那块云彩有雨呢?
2、既然是培养爱好,那么一开始就要给孩子足够大的自主空间,不要逼迫孩子过早用胜负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棋如人生,不要把开局走成残局!
3、下棋只是孩子爱好的一部分,甚至是生活成长的一个小插曲,不要放弃孩子其他方面的教导和培养,否则,学棋就失去了教育的本意。
4、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孩子喜欢下棋,最好家长也参与进来,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引导,互相探讨是最好的认同,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
5、尊重孩子的选择,更要尊重孩子的爱好,家庭产生矛盾或者孩子犯错,决不能用“棋”当做惩戒筹码,切记,切记!
最后,未来很长,学棋这条路,孩子是否坚持走下去,我们还在观望,有关孩子成长的这盘棋,变化万千,需要走一步望三步,谨慎而行。
最后分享一段名言:“兴趣和爱好是幼儿身上最珍贵的宝石,它们只在短暂的童年若隐若现,父母要帮孩子找到它,让孩子珍惜它,但绝不能据为己有······。”
其他网友回答
棋类游戏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并且独具一格。据说当初舜为了教育他的儿子而发明了围棋,虽并不一定就是这样,但棋类游戏可驿孩子有所教益,却是真的。
古人曾有炼智宜弹棋的说法,语出《格言联璧》。下棋可能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在对局中判糨先走哪个再走哪个,哪一方占优,自己这一方有没有危险等等,都需要一定的判断力。下棋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曾经用过的招术,再用,他能看得出,这便是一种记忆。下完棋之后再复局,则更难一些了。下棋还能锻炼孩子的推理和空间想像能力。就是有效期不实际移动棋子的情况下,应该能够准确想像出移动后会出现的结果。个中高手所谓能看出四步棋五步棋,就是这样的一种能力。
围棋还有一个名字,叫手谈。我的理解所谓手谈,就是在两个人都不说话的下棋有过程中,实际上是在通过移动棋盘上的子粒进行交流。其实不单是围棋,什么棋类浊这样呢?
那什么时候教孩子下棋好呢?我想太小了肯定不好,一是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二是棋子对太小的孩子是有危险的,不小心会被吞下去,有这样的可能。所以我觉得,以六岁左右为好。六岁前后正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这时其理解力显著提高。这时教他下棋,还可以更多地进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当然晚些或都也无防,下棋毕竟只是一种游戏。
我有一个朋友,据他讲他是在六岁时候由爷爷教会下象棋。我与他下棋,很少能赢。他下棋一是走得快,思维敏捷。再有就是思路也相当清晰。我想这与他在小的时候就接受了这方面的学习是有关系的。毕竟我在他学会了十年之后才学会这东西。但他在其它方面做事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特点,不知是不是得益于下棋。
要教孩子下棋,我觉得不妨先教跳棋,再五子棋,再象棋再围棋。按这样的顺序并不是随心杜撰,因为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是按照这样玩儿过来的。这样的好处基本上是由易到难。当然,直接学习围棋也可以。先学吃子,再学布局,这也是由易到难的顺序。
下棋也是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引导孩子动脑想办法,活跃思维。让孩子健康聪明才是父母的心愿。而教孩子下棋或许是一种让孩子更聪明的好方法,您觉得呢?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幼儿园小朋友下国际象棋有什么好处.jpg”/>